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护理全链条管理对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文倩 白雪 李传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研究“互联网+”管理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206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指导组(104例,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联合指导组(102例,在常规指导组基础上接受“互联网+”... 目的:研究“互联网+”管理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206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指导组(104例,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联合指导组(102例,在常规指导组基础上接受“互联网+”管理),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得分、收缩压、舒张压、血脂:LDL-C、HDL-C、TC、TG水平、空腹血糖(FBG)水平及冠脉支架植入数量。结果:与常规指导组比较,联合指导组干预半年后服药依从性评分[(6.70±1.28)分比(8.24±1.47)分]显著升高、干预1年后收缩压[(134.32±9.28)mmHg比(126.44±8.33)mmHg]、舒张压[(80.78±7.95)mmHg比(76.49±8.88)mmHg]、血清LDL-C[(1.97±0.90)mmol/L比(1.53±0.57)mmol/L]、TC[(4.17±0.71)mmol/L比(3.68±0.56)mmol/L]、FBG[(5.83±1.05)mmol/L比(5.24±0.52)mmol/L]、TG水平[1.46(1.08,2.10)mmol/L比1.21(1.00,1.55)mmol/L]、冠脉支架植入数量[(2.93±1.78)个比(2.48±1.33)个]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互联网+”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因特网 护理
下载PDF
血浆蛋白C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霞 陈熙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C(PC)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1例MM患者,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的分期标准分为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以14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C(PC)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1例MM患者,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的分期标准分为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以14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MM各组与对照组血浆总vWF:Ag和PC的差异。结果MM不同分期患者vWF:Ag含量均高于对照者(P<0.05);男性MM患者vWF:Ag含量高于女性(P<0.05);PC活性随疾病进展而逐渐降低,Ⅱ期与Ⅲ期MM患者的PC活性低于对照者(P<0.05)。PC活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Ⅲ期MM患者PC活性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1,P<0.05),PC与vWF:Ag呈正相关(r=0.363,P<0.05)。结论vWF:Ag和PC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MM的疾病严重程度,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对MM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蛋白C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杨雨怡 易旭 +1 位作者 刘娟 陶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加深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的临床发展过程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患者男性,66岁,以反复跌倒为首发症状,且在病程初期(2年内)为唯一... 目的加深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的临床发展过程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患者男性,66岁,以反复跌倒为首发症状,且在病程初期(2年内)为唯一表现。头颅MRI显示明显的中脑萎缩,呈“蜂鸟征”。2年后患者逐渐出现动作缓慢(转身)、双眼上下扫视速度变慢,符合可能PSP诊断。在病程随访中,患者反复跌倒、动作缓慢、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逐渐加重。在病程第4年开始出现反应力下降、认知损害和言语不清等症状,且生活不能自理。根据2017年国际运动协会(MDS)最新诊断标准诊断为PSP。结论在临床表现不足以诊断PSP标准时,利用生物标志物(MRI提示中脑萎缩)对患者的诊断提供支持,可能是提高早期临床确诊率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中脑萎缩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