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错技术在工艺与质量管理中的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思涛 何萍 朱志坤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通过防错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介绍了防错技术的含意、作用、实施原则,并结合生产实例详细介绍了防错技术的实施原理,说明了防错技术在质量管理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质量管理 防错技术 防错作用 防错原理
下载PDF
Ti6Al4V合金精铸件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国宝 彭楚峰 +1 位作者 刘昌奎 吴鹤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Ti6Al4V合金精密铸件解剖后加工的方法,进行了400MPa、460MPa和520MPa三种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疲劳试验载荷采用三角波和轴向循环加载,加载系数K=0.4,应力比R=0.1,且在等幅应力下进行。结果表明,400MPa应力水平下,铸... 采用Ti6Al4V合金精密铸件解剖后加工的方法,进行了400MPa、460MPa和520MPa三种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疲劳试验载荷采用三角波和轴向循环加载,加载系数K=0.4,应力比R=0.1,且在等幅应力下进行。结果表明,400MPa应力水平下,铸造Ti6Al4V合金疲劳寿命能达到106周次。但是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疲劳寿命急剧下降且数据分散性大。断口观察和分析显示,疲劳源区不同类型的缺陷,是影响合金疲劳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精铸件 疲劳性能
下载PDF
超细晶/纳米晶钛合金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国宝 彭楚峰 吴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9-10,22,共3页
原位生成超细晶/纳米晶钛合金是以钛基纳米材料为机体、微米级树枝晶为韧性增强相的合金,它不仅比一般的纳米金属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的匹配,而且比传统的铸造钛合金具有更优异的铸造性能,是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合金。介绍了原位生... 原位生成超细晶/纳米晶钛合金是以钛基纳米材料为机体、微米级树枝晶为韧性增强相的合金,它不仅比一般的纳米金属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的匹配,而且比传统的铸造钛合金具有更优异的铸造性能,是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合金。介绍了原位生成钛基纳米晶/超细晶亚共晶合金的发展、原理与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纳米晶 超细晶 钛合金 力学性能
下载PDF
ZTC4钛合金精铸件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茜珂 刘昌奎 +2 位作者 彭楚峰 郑春红 毛智勇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08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四种不同应力水平下对ZTC4钛合金精铸件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了ZTC4钛合金精铸件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疲劳性能与疲劳断裂特征。结果表明,ZTC4钛合金精铸件基体显微组织为片层组织,电子束焊缝为晶粒内析出大量的细针状α′相的针状马... 在四种不同应力水平下对ZTC4钛合金精铸件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了ZTC4钛合金精铸件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疲劳性能与疲劳断裂特征。结果表明,ZTC4钛合金精铸件基体显微组织为片层组织,电子束焊缝为晶粒内析出大量的细针状α′相的针状马氏体组织特征;焊缝硬度略高于基体;疲劳裂纹一般起源于焊缝熔合区表面或次表面微气孔,疲劳扩展初期断口表面存在类解理光滑刻面,并且疲劳条带呈脆性条带特征,而在疲劳扩展的中后期,转变为韧性疲劳条带特征;尺寸较大的表面、次表面焊接或冶金缺陷对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精铸件 电子束焊接 疲劳 断裂
下载PDF
基于NX4.0数控编程工艺系统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思涛 陈林 《工具技术》 2011年第8期80-83,共4页
对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将知识工程技术引入数控编程,并研究了知识获取、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在对智能数控编程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以UG为平台利用Access数据库和UG/pen、VC++6.0开... 对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将知识工程技术引入数控编程,并研究了知识获取、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在对智能数控编程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以UG为平台利用Access数据库和UG/pen、VC++6.0开发工具,开发了数控编程工艺系统;通过编程实例的应用验证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以后UG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 数控编程 二次开发 数据库
下载PDF
B对亚共晶钛硅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吴鹤 彭楚峰 +1 位作者 赵红霞 韩雅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研究了微量B对亚共晶钛硅合金(Ti-5Si)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了B原子在金属凝固过程中树枝晶形成和共晶反应中的作用。金相组织观察和SEM试验结果表明,亚共晶钛硅合金(Ti-5Si)中添加微量B,可以显著改变微观组织中树枝晶的形貌,减少初生树... 研究了微量B对亚共晶钛硅合金(Ti-5Si)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了B原子在金属凝固过程中树枝晶形成和共晶反应中的作用。金相组织观察和SEM试验结果表明,亚共晶钛硅合金(Ti-5Si)中添加微量B,可以显著改变微观组织中树枝晶的形貌,减少初生树枝晶含量,提高共晶组织含量。分析认为,这归因于微量B的添加可以提高亚共晶钛硅合金(Ti-5Si)中硅的当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合金 亚共晶 B 微观组织
下载PDF
织物覆盖橡胶波纹软管的研制
7
作者 何凯 赵宝福 +2 位作者 聂永清 张广成 张远兰 《特种橡胶制品》 2007年第5期25-27,共3页
对于织物覆盖橡胶波纹软管抽芯困难、织物起皱或断裂,传统的橡胶模压技术无法解决。本文通过模具结构、制造工艺,介绍了一种无型芯反加压模塑成型气密织物覆盖橡胶波纹软管的研制技术。
关键词 反加压 模塑成型 波纹软管
下载PDF
TC4钛合金/304不锈钢异种材料蜂窝结构钎焊工艺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云华 岳喜山 +2 位作者 李晓辉 陶军 张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155,I0007,I0008,共10页
采用Ti-37.5Zr-15Cu-10Ni和Ag-28Cu两种钎料分别对TC4钛合金面板/304不锈钢蜂窝芯异种材料蜂窝结构进行了钎焊,对钎焊界面组织和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i基钎料与304不锈钢蜂窝芯箔材界面润湿反应性能较差且Ti基... 采用Ti-37.5Zr-15Cu-10Ni和Ag-28Cu两种钎料分别对TC4钛合金面板/304不锈钢蜂窝芯异种材料蜂窝结构进行了钎焊,对钎焊界面组织和蜂窝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i基钎料与304不锈钢蜂窝芯箔材界面润湿反应性能较差且Ti基钎料钎缝显微硬度较高,导致钎焊界面强度低,蜂窝拉伸力学性能差.Ag基钎料与304不锈钢蜂窝芯箔材和TC4面板均发生显著的界面反应,钎焊温度830℃,保温时间10 min时,蜂窝抗拉强度为10.35 MPa,呈蜂窝芯破坏特征.Ag基钎料蜂窝抗拉强度明显优于Ti基钎料结果,适用于TC4钛合金面板/304不锈钢蜂窝芯异种材料蜂窝钎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蜂窝 银基钎料 钛基钎料 钎焊界面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BD模式下的飞机结构零件工艺设计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永毅 楚王伟 王晓刚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0-134,共5页
针对新机项目全数字化MBD模型定义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基于模型的定义MBD制造技术的特点。结合项目研制进程,梳理MBD模式下的工艺设计流程,详细阐述了项目工艺审查、总体方案设计、详细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资料编制、项目技术状态控制等方... 针对新机项目全数字化MBD模型定义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基于模型的定义MBD制造技术的特点。结合项目研制进程,梳理MBD模式下的工艺设计流程,详细阐述了项目工艺审查、总体方案设计、详细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资料编制、项目技术状态控制等方面的方法实施,并在新项目研制中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零件 工艺审查 总体方案 详细设计 技术状态控制 方法实施
下载PDF
基于UG NX刀具库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思涛 陈林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3期89-92,共4页
刀具是机械制造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工业产品不断向结构复杂、尺寸精度高等方面发展,这使得在计算机辅助制造中刀具的准备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成为企业发展的致命障碍.所以进行刀具库的建立,一方面可提高编程效率,降低编程人员的劳... 刀具是机械制造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工业产品不断向结构复杂、尺寸精度高等方面发展,这使得在计算机辅助制造中刀具的准备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成为企业发展的致命障碍.所以进行刀具库的建立,一方面可提高编程效率,降低编程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使生产更加贴合实际,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库 文件 UG NX 信息记录 生产现场 数控编程 NX
下载PDF
SP700/TC4钛合金蜂窝夹层结构钎焊工艺分析
11
作者 苏頔瑶 静永娟 +1 位作者 岳喜山 陈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23,共5页
采用非晶态Ti-Zr-Cu-Ni箔带钎料对SP700/TC4钛合金蜂窝结构进行钎焊工艺研究,分析了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钎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钎焊温度在875~890℃之间变化时,随温度升高,钎焊接头中元素扩散更为充分,接头拉脱强... 采用非晶态Ti-Zr-Cu-Ni箔带钎料对SP700/TC4钛合金蜂窝结构进行钎焊工艺研究,分析了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钎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钎焊温度在875~890℃之间变化时,随温度升高,钎焊接头中元素扩散更为充分,接头拉脱强度持续增长;在890℃下保温2~4 h不同时长进行钎焊,接头的拉脱强度先逐渐增加,在保温时间为3.5 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获得SP700/TC4钛合金蜂窝结构的较优钎焊工艺为890℃/3.5 h,该工艺下钎焊接头的室温拉脱强度、三点弯曲强度、平面压缩强度、L及W方向抗剪强度分别达到14.64,224.05,11.21,4.43及3.76 MPa,破坏部位均为TC4蜂窝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700钛合金 蜂窝夹层结构 钎焊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与概率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蕴哲 胡金海 +3 位作者 任立通 姚凯翔 段进峰 陈林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8-53,共6页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精度,应用距离评估准则和概率神经网络分类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与概率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轴承故障试验数据,提取得到14个时域特征和13个频域特征,构成故障诊断多域特征集;其次...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精度,应用距离评估准则和概率神经网络分类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与概率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轴承故障试验数据,提取得到14个时域特征和13个频域特征,构成故障诊断多域特征集;其次,为提高分类效率,降低各特征量间的耦合特性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应用基于距离评估的特征选择方法,筛选得到分类性能更好的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轴承故障诊断研究。应用轴承模拟故障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诊断方法相比,PNN方法诊断精度更高;同时由于采用了特征选择,诊断效率和精度又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轴承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概率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时效处理对ABST态ZTC4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国宝 冯芝华 +2 位作者 张强 白世鸿 彭楚峰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37,共3页
研究了950℃下保温2h空冷的ZTC4合金(α+β固溶处理态,简称ABST)进行时效热处理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特征。试验数据表明,时效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ZTC4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经过600℃×4h或850℃×2h时效热处理,均可获得良... 研究了950℃下保温2h空冷的ZTC4合金(α+β固溶处理态,简称ABST)进行时效热处理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特征。试验数据表明,时效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ZTC4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经过600℃×4h或850℃×2h时效热处理,均可获得良好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α+β固溶处理(ABST) 时效处理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复杂曲率蒙皮零件拉形工艺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晓欣 曾一畔 +1 位作者 陈林 董锦亮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92,共5页
某飞机复杂蒙皮零件外形表面同时存在鼓包和凹陷等特征,对表面质量要求高,成形难度大。为了解决该类零件成形难题,针对该复杂蒙皮零件的成形工艺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通过结合该零件结构特征及成形难点,从零件成形方案、成... 某飞机复杂蒙皮零件外形表面同时存在鼓包和凹陷等特征,对表面质量要求高,成形难度大。为了解决该类零件成形难题,针对该复杂蒙皮零件的成形工艺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通过结合该零件结构特征及成形难点,从零件成形方案、成形设备、成形工装、受力特点、成形参数等方面分别探讨了该蒙皮零件拉伸成形的工艺方案,分析了其中容易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然后结合实际加工情况给出了优化的方案和改进措施。通过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方法,解决了该复杂蒙皮零件拉伸成形中的粗晶和起皱等问题,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皮 拉形工艺 复杂曲率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航空武器装备使用维护阶段的软件测试考虑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雁翔 王健 曹胜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19年第2期30-32,共3页
新一代航空武器列装部队,使用维护阶段软件保障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软件测试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在航空武器装备使用维护阶段的软件验证的工程考虑,对双V测试完整性、风险评估、回归测试、新增功能测试、第三方软件变化导致的测试... 新一代航空武器列装部队,使用维护阶段软件保障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软件测试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在航空武器装备使用维护阶段的软件验证的工程考虑,对双V测试完整性、风险评估、回归测试、新增功能测试、第三方软件变化导致的测试以及测试自动化等多个使用维护阶段可能发生的工程活动进行概要描述,并指出其中工程考虑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能力退化 双V测试完整性 软件衍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