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米酒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专访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廖国一教授
1
作者 苏显华(整理) 梁文捷(整理/图) 廖国一(图)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I0001-I0004,共4页
廖国一教授长期从事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和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研究,对北部湾区域内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弘扬,成果斐然。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承担海南省社科联重大课题《黎族饮食文化研究》、柳州市课... 廖国一教授长期从事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和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研究,对北部湾区域内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弘扬,成果斐然。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承担海南省社科联重大课题《黎族饮食文化研究》、柳州市课题《柳侯宴研究与设计》等,出版专译著10余种,发表《中国广西与日本冲绳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以横县鱼生和冲绳刺身为例》《环北部湾地区壮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当代黎族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试论近代藏族的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技术》等论文130余篇。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称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2016年9月,广西高校学报研究会在桂林举行,会议期间,学报编辑部专程去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拜访廖国一教授,并对廖国一教授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务理事 人类学 酒文化 学会 中国 广西师范大学 创新 桂林
下载PDF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磊 张朵朵 《设计》 2020年第16期158-159,共2页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20年8月1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50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和企业家齐聚一堂,见证了中国艺术人类学...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20年8月1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50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和企业家齐聚一堂,见证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第二个专业委员会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 企业家 学会 委员会 成立 设计师
下载PDF
中国陶瓷艺术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艺术史观 被引量:15
3
作者 方李莉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6期5-12,共8页
本文是作者所写的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艺术史观——以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为例的系列文章之一,旨在以艺术人类学的视野重写中国陶瓷史。笔者遵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本文是作者所写的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艺术史观——以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为例的系列文章之一,旨在以艺术人类学的视野重写中国陶瓷史。笔者遵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通过写史来认识中国文化,认识中国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值得当今时代探讨的有关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新价值观的问题。写史不仅是为了过去,也是为了现在与将来。所以,写的虽然是中国陶瓷史的问题,但所涉及的内容却是所有中国艺术史或中国文化史都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新艺术史观 陶瓷艺术 审美观念
下载PDF
乡村振兴情境下图像与视觉造型的功能阐释与资源转化——2020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图像与视觉造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安丽哲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乡村振兴的主题是2020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2020年度艺术人类学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对图像与视觉造型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关于图像阐释与地方性文脉发现方面的研究;视觉艺术符号与民族文化建构的运行机制研究;... 乡村振兴的主题是2020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2020年度艺术人类学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对图像与视觉造型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关于图像阐释与地方性文脉发现方面的研究;视觉艺术符号与民族文化建构的运行机制研究;对传统视觉艺术资源转化的探索与研究。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成为热点有着深层的原因,即这些研究的终极指向都是艺术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问题,揭示出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作为应用型艺术学学科能够始终聚焦于现实,积极探索艺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从而为构建本土化的艺术学理论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图像学 阐释 造型艺术 符号 遗产资源论
下载PDF
2014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修建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2014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学术研究稳步推进,学术活动丰富多彩。人类学的方法论和理论视野被各门类艺术广泛接受,艺术人类学的理论研究走向深入,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艺术人类学的本土化、城市田野等成... 2014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学术研究稳步推进,学术活动丰富多彩。人类学的方法论和理论视野被各门类艺术广泛接受,艺术人类学的理论研究走向深入,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艺术人类学的本土化、城市田野等成为探讨比较多的话题。同时,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艺术人类学研究亦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各门类艺术人类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很不够;二是很多研究虽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但更多是对艺术本体的展现,缺乏人类学的整体论和语境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 艺术人类学 学科发展 年度报告
下载PDF
2019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活动热点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安丽哲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2019年度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多场与艺术人类学相关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讨论热烈、紧随时代、热点频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艺术人类学本土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本年度的艺术人类学学术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内容涵盖各个艺术门类的人类学研... 2019年度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多场与艺术人类学相关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讨论热烈、紧随时代、热点频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艺术人类学本土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本年度的艺术人类学学术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内容涵盖各个艺术门类的人类学研究以及艺术人类学本身的学科建设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会议;以单个热点问题深入探讨的专题会议,如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会议,将艺术人类学置于史学视角的相关会议,民间服饰会议等;内容涵盖艺术人类学理论与田野各个问题探讨的系列会议,如今年召开的七次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学术活动 艺术乡建 艺术史
下载PDF
村寨仪式中身体展演的神圣艺术——岷江上游黑水地区铠甲舞之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祥林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4-62,共9页
在多民族的中国,从民俗艺术角度研究本土民间演艺,尤其不可忽视少数民族艺术。在山高谷深的岷江上游,诞生在黑水民间土壤中的融合着藏羌文化元素的铠甲舞,展现为歌舞艺术,融汇了宗教情感,体现于仪式行为。从文化结构到艺术形态,从象征... 在多民族的中国,从民俗艺术角度研究本土民间演艺,尤其不可忽视少数民族艺术。在山高谷深的岷江上游,诞生在黑水民间土壤中的融合着藏羌文化元素的铠甲舞,展现为歌舞艺术,融汇了宗教情感,体现于仪式行为。从文化结构到艺术形态,从象征符号到展演场景,从身体表现到仪式功能,从族群生活到传统风俗,凡此种种,从民俗艺术角度而不仅仅是纯舞蹈学或纯艺术学角度看,其中都有值得舞蹈人类学或艺术人类学研究者深入关注的许多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 铠甲舞 民俗艺术 民族文化 舞蹈人类学
下载PDF
人类学艺术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建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在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通过关注艺术活动中人们浸入其中的情感、激情和欢乐愉悦,把握人类更多的感觉方式,有可能弥补以往人类学研究中仅仅关注理性、重视听觉式的访谈言说和视觉式的眼见为实的行动,而忽略了情绪情感、忽视了多种感觉... 在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通过关注艺术活动中人们浸入其中的情感、激情和欢乐愉悦,把握人类更多的感觉方式,有可能弥补以往人类学研究中仅仅关注理性、重视听觉式的访谈言说和视觉式的眼见为实的行动,而忽略了情绪情感、忽视了多种感觉方式之虞;借由对于艺术活动的"体验式"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由艺术形式的深入分析入手,人类学家可以探索文化观察与阐释的新途径。艺术人类学研究本身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人类学学术理论性实践,应当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理论与方法论反思 人类学理论实践
下载PDF
学科架构、规划和愿景——音乐人类学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9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1,共2页
20世纪初,中国传统音乐格局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民间与城市、流行与经典等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时期。随着对音乐传统内容的审视、音乐传统历史的梳... 20世纪初,中国传统音乐格局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民间与城市、流行与经典等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时期。随着对音乐传统内容的审视、音乐传统历史的梳理、传统音乐的分类及民间素材的研究与创作、音乐作品形态的分析的历史过程,传统音乐研究开始向纵横方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人类学 学科架构 中国传统音乐 20世纪 音乐研究 音乐传统 形式和内容
下载PDF
精致与极致,日本的艺术化生活
10
作者 王永健 《留学》 2024年第4期12-15,共4页
前不久,我受邀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与著名社会学家荻野昌弘教授一起,合作开展了“艺术介入日本社区营造”的项目研究。其间,我走访了很多日本的城市和乡村社区,对日本社会、民众生活有了一些独特的感受,在此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关西学院大学 艺术化生活 社区营造 艺术介入 民众生活 城市和乡村 独特的感受 社会学家
下载PDF
神圣的羌族释比以及相关艺术
11
作者 李祥林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4期200-210,共11页
“羌”见于甲骨文记载,其对研究中华民族史有重要意义,当今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对于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族来说,“无所不能”的释比是他们中极重要的文化掌握者及传承者。可以说,研究彝族文化,不可不研究毕摩;研... “羌”见于甲骨文记载,其对研究中华民族史有重要意义,当今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对于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族来说,“无所不能”的释比是他们中极重要的文化掌握者及传承者。可以说,研究彝族文化,不可不研究毕摩;研究满族文化,不可不研究萨满;同样道理,研究羌族文化,不可不研究释比。立足文化人类学,从艺术学审视释比,其跟羌族的文学(口头文学)、歌舞、戏剧乃至美术多有关联,是考察和研究羌族文学艺术所不可忽视的。从某种意义讲,对羌族释比以“歌者释比”“舞者释比”“戏者释比”等誉称之,也不为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比文化 中国羌族 文学艺术
下载PDF
一个贯穿古今的中国文化符号--从川西北羌区到马家窑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祥林 《文史杂志》 2016年第2期37-42,共6页
川西北岷江上游藏羌地区广泛存在带有"卍"字的符号。这种具有太阳崇拜与生殖崇拜意义的文化符号在甘肃、青海地区马家窑文化中也大量出现。由此推知,在原始社会后期,西北氐羌先民已逐渐向今四川阿坝地区迁徙。
关键词 岷江上游 “”与“十”字 马家窑文化 太阳崇拜
下载PDF
赵聪寐作品
13
作者 赵聪寐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86,共1页
下载PDF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功能及其指向
14
作者 杨琼 《内蒙古艺术》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一直以来,文艺作品被赋予认识、教化等社会性功能以及审美、疗愈等精神性功能。但文艺评论是否亦具有这些功能,少被人提及。文艺评论的意义就是要告诉大众,文艺之于心灵及对人生与社会的意义,所以,文艺评论对于人们全面认识作品,树立正... 一直以来,文艺作品被赋予认识、教化等社会性功能以及审美、疗愈等精神性功能。但文艺评论是否亦具有这些功能,少被人提及。文艺评论的意义就是要告诉大众,文艺之于心灵及对人生与社会的意义,所以,文艺评论对于人们全面认识作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当前,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可以看作是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作品 文艺评论 新时代 功能 指向
下载PDF
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与回顾——中国艺术人类学三人谈之一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丽哲 王永健 关祎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9,共7页
2014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我们三人(安丽哲、关祎、王永健)与《民族艺术》杂志社主编许晓明就当下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进行了交流。回想起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已经成立8年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视域在不断扩展... 2014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我们三人(安丽哲、关祎、王永健)与《民族艺术》杂志社主编许晓明就当下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进行了交流。回想起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已经成立8年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视域在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但仍有一些大家较为关注的基本问题存在争议。许主编提议就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前沿话题做一个专题讨论,这样的探讨对当下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非常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中国 中西方 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族艺术 专题讨论 杂志社 主编
原文传递
定义、视域与田野中的问题——“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三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健 关祎 安丽哲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艺术人类学的概念界定中,如何定义"艺术"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域伴随着时代变迁与学科的反思而不断更新,陆续生发出了一些新的、契合现实生活语境的研究节点。研究对象"四重说",呈现为艺术... 在艺术人类学的概念界定中,如何定义"艺术"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域伴随着时代变迁与学科的反思而不断更新,陆续生发出了一些新的、契合现实生活语境的研究节点。研究对象"四重说",呈现为艺术本体、艺术主体、艺术客体和三者之间所构成的多维系统关系。田野工作中深度与广度的不够、比较研究的缺失,以及研究者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使用如何更好地协调统一等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成为制约着艺术人类学研究走向纵深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四重说 研究视域 田野工作
原文传递
艺术学与人类学联姻的三个理由——兼议《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民康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内部,艺术学与人类学相遇并结合出自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体现了学科跨界融合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人类学诞生时,"捆扎"的艺术学与"混沌"的人类学瞬间相遇,就像有了黏合剂和催化剂,实现... 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内部,艺术学与人类学相遇并结合出自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体现了学科跨界融合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人类学诞生时,"捆扎"的艺术学与"混沌"的人类学瞬间相遇,就像有了黏合剂和催化剂,实现了"分化→整合"的学科发展过程。第二,提升了艺术学科的理论层次和文化品位。在学科跨界融合过程中,人类学在将自己由经验学科提升为理论学科的同时,也为原为经验学科的艺术学之理论观念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养料,为艺术学向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第三,丰富了艺术人类学诸分支学科实践层面的内容。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实践层面,由此而同时拥有了基于"社会行为和艺术产品"两方面研究对象,不仅由单纯的"文本研究"走向了"对象文本与表演过程"的研究,而且由仅仅关注"物"与"事"——文本间性的研究迈向审视人——主体间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跨学科研究 音乐人类学 文本间性 主体间性
原文传递
《福“运”》系列服装设计
18
作者 赵文萍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设计说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开始重视亚健康问题,体育运动日益兴盛。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便捷、易学、受场地限制较小的运动深受人们喜爱。但是羽毛球运动服装在设计美感方面较为单一。“木版年画”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设计说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开始重视亚健康问题,体育运动日益兴盛。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便捷、易学、受场地限制较小的运动深受人们喜爱。但是羽毛球运动服装在设计美感方面较为单一。“木版年画”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运动 场地限制 设计说明 木版年画 体育运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亚健康问题 生活节奏
下载PDF
城市里的艺术田野--艺术人类学三人谈之二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星 安丽哲 王永健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共7页
城市艺术田野研究是近年来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动向,关于城市艺术田野研究理念的形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颇受学界关注。城市艺术田野的理念与日本的民族艺术学、中国艺术田野研究出现由乡村为主转向城市为主这一动向的成... 城市艺术田野研究是近年来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动向,关于城市艺术田野研究理念的形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颇受学界关注。城市艺术田野的理念与日本的民族艺术学、中国艺术田野研究出现由乡村为主转向城市为主这一动向的成因及方法,这是由社会发展的具体境况决定的。而城市艺术田野在未来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大众艺术研究与小众艺术研究直接构成城市中的艺术活动,却也存在与城市发展等不协调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城市艺术田野 民族艺术学 大众艺术 小众艺术
原文传递
走向田野的审美人类学研究——王杰教授访谈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永健 王杰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129,168,共10页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已呈现出融合之势,美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形而上的抽象思辨,对具体的实证性事实阐释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侧重分析文化的基本运作机制、制度与传统,通过实证研究而加以归纳,二者可以形成有效互补。审美人...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已呈现出融合之势,美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形而上的抽象思辨,对具体的实证性事实阐释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侧重分析文化的基本运作机制、制度与传统,通过实证研究而加以归纳,二者可以形成有效互补。审美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区别在于前者关注人类与他的环境的和谐性关系,艺术人类学比较注重艺术创作和传承中的物质性材料和改造材料的技术。审美活动以人的身体为基础,艺术人类学更多的侧重于应用研究和文化遗产的理论阐释等方面。审美人类学的问题域是当代美学和人文学科的前沿问题。艺术人类学擅长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对于审美人类学的研究而言,在理论上解决了一个新的问题,只有田野工作做到可以支撑某种理论假设的地步,这方面的田野工作才算达到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 研究范式 田野调查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