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7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战略选择——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高福安 李巧针 王保华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37,共4页
目前,我国面临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重任,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若干所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需要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办学质量高的多科性大学。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处理好"特色"与"... 目前,我国面临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重任,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若干所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需要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办学质量高的多科性大学。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处理好"特色"与"综合"的关系;切实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协调好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关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筹好行业"专才"和社会"通才"的关系;确立服务面向和服务重点,立足行业的同时兼顾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重视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 办学质量 高等教育强国
下载PDF
从室内体育与室外体育的视角辨析中国传媒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的窘境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宇静 刘涛 +1 位作者 郭秋敏 张本家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196,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室内体育与室外体育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室内、外体育的特点、教育价值和意义,梳理在学校室外体育课教学的意义和学校室内体育课教学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以论述...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室内体育与室外体育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室内、外体育的特点、教育价值和意义,梳理在学校室外体育课教学的意义和学校室内体育课教学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以论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基点,进一步将我校与国家制定的《配备目录》标准及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场地设施情况加以对比分析,以指出我校体育教学面临的窘况一室内、外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失衡及整体体育设施的绝对匮乏.旨在引起学校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思考,以期促进我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独特功效,实现我校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同时,使我校体育场馆设施能够满足教师、周边社区居民及社会团体组织的休闲健身及体育比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社会的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体育 室外体育 体育教学
下载PDF
对“影视音乐编辑”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探索——以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飞 《音乐传播》 2017年第3期63-66,90,共5页
本文从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编辑专业的"影视音乐编辑"课程设置入手,结合实际授课情况,针对课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多样化、全面化的授课方式以及全程化的课程考核方式的运用,期冀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 本文从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编辑专业的"影视音乐编辑"课程设置入手,结合实际授课情况,针对课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多样化、全面化的授课方式以及全程化的课程考核方式的运用,期冀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编辑 影视音乐编辑 创作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下载PDF
高校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疫情期间的网络思政工作--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4
作者 钟丹丹 《科教文汇》 2020年第20期28-29,共2页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公共卫生领域里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因其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构成了一个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它对高校思政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验,同样也是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中国传...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公共卫生领域里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因其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构成了一个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它对高校思政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验,同样也是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一所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在疫情期间积极发挥专业特色、参与抗疫斗争,在网络思政工作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疫情 网络思政
下载PDF
中国传媒大学何其芳藏书的价值与管理研究
5
作者 冯佳 《重庆图情研究》 2012年第4期56-60,共5页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珍藏何其芳先生所赠图书3万5千册(包括古籍、中文平装书及外文图书),因为藏书门类丰富齐全、善本和鲜见版本多,有何先生的真实批注和有关红学论著论文等内容,所以价值非常巨大。分析图书价值所在,研究如何科学...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珍藏何其芳先生所赠图书3万5千册(包括古籍、中文平装书及外文图书),因为藏书门类丰富齐全、善本和鲜见版本多,有何先生的真实批注和有关红学论著论文等内容,所以价值非常巨大。分析图书价值所在,研究如何科学保存、管理及充分利用藏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术资料价值,对于支持高校人文科学建设、红学研究、何其芳及作品研究等有着重要意义。注释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藏书 中国传媒大学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智能传播路径探索--以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伟伟 崔鑫宇 刘孟乔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8期51-53,共3页
高校图书馆发挥优势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是凸显红色文献独特价值的时代要求,是遵循红色文化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经验,从构建红色资源地图、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高校图书馆发挥优势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是凸显红色文献独特价值的时代要求,是遵循红色文化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经验,从构建红色资源地图、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建红色文化主题知识体验与共享空间、实现红色文献立体化转化等方面提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以期破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献 红色文化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下载PDF
光影纪年铸华章 蓝皮书里写春秋——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何苏六教授
7
作者 赵志伟 《今传媒》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纪录片是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几代人潜心研究的学术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媒大学的纪录片研究一直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拥有一大批纪录片研究界的权威专家和著名学者,培养了众多纪录片优秀人才,蔚为大观。2010年1... 纪录片是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几代人潜心研究的学术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媒大学的纪录片研究一直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拥有一大批纪录片研究界的权威专家和著名学者,培养了众多纪录片优秀人才,蔚为大观。2010年11月,新建立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立足国家级重点学科新闻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传播学的学科优势,整合政界、业界与学界多方资源,汲取、传承前辈们的文化积淀,以国家高度、学术品格、人文意识为指南,用中国的视角对纪录片及相关领域进行综合研究,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作深层关注和谨慎引颔,力求创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纪录片话语体系,为中国纪录片的全球影响力拓展进行不懈的努力。本期封面人物有幸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何苏六教授,让我们一起聆听他对纪录片研究的真知灼见及对中国纪录片事业和产业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纪录片 博士生导师 主任 教授 蓝皮书 春秋 纪年
下载PDF
高校手机电视人才培养的思路探索——以中国传媒大学手机台为例
8
作者 童珮茹 张天睿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第05X期29-32,共4页
手机电视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起飞阶段,对专业人才存在巨大需求。然而,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成为制约新媒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中国传媒大学手机电视台进行了案例研究,认为它具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并能进行一定整合、通... 手机电视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起飞阶段,对专业人才存在巨大需求。然而,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成为制约新媒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中国传媒大学手机电视台进行了案例研究,认为它具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并能进行一定整合、通过积极与外界交流合作弥补高校在资源和技术上的不足、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对手机媒体的接近性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优势,同时对中传手机台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得出它还存在诸多缺陷。笔者针对这些缺陷提出相应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电视 中国传媒大学 人才培养 新媒体
下载PDF
现场演出中的同步与触发——以中国传媒大学“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会为例
9
作者 张哲 冀翔 《演艺科技》 2018年第12期11-15,共5页
以"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会为样本,分析现场演出同步与触发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 现场演出 同步 触发 时间码 音视频同步 自动化 演出控制系统 备份
下载PDF
互动影像艺术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
10
作者 曹凯中 《艺术大观》 2019年第6期161-162,165,共3页
互动影像艺术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与空间设计的结合体,是当下艺术教育、设计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这一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实践特点,之后以中国传媒大学环境设计系的课程设计为案例,介绍了如何通过设计学、建筑学、数字媒体... 互动影像艺术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与空间设计的结合体,是当下艺术教育、设计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这一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实践特点,之后以中国传媒大学环境设计系的课程设计为案例,介绍了如何通过设计学、建筑学、数字媒体学的相互结合、形成多专业的跨学科的设计教学体系,从而完成了针对互动影像艺术的设计教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影像艺术 跨学科设计 教学研究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与中国传媒现代化转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功军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5,123,共3页
现代化是社会转型的代名词.本文以现代化为主要标准,以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对中国传媒现代化转型的成绩与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中国传媒现代化的未来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传媒 现代化 转型
下载PDF
传媒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体系——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七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鸿铎 《东南传播》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四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媒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快车道。为保证传媒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根据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和我国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分别制定了三种类型的发展战略:1.传媒产业发展试行战略,即&qu... 四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媒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快车道。为保证传媒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根据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和我国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分别制定了三种类型的发展战略:1.传媒产业发展试行战略,即"事业单位,产业化经营"的传媒发展战略;2.传媒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即文化产业振兴专项规划;3.互联网+传媒发展战略,即互联网+行动计划。产业是一种具有经济力(即生产力、市场力、服务力、协作力、衍生力等合力)的联合性经营实体。在信息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不管是其发达程度如何,其主体产业只有两类:第一类主体产业就是指人类自身,即人类生命产业;第二类主体产业就是指人类社会产业,即人类社会物资产业和人类社会非物资产业的总称。可见,所谓产业发展战略在总体上就是指人类生命产业发展战略和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战略。传媒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而且是一种"三级"文化产业。传媒产业的地位决定了它的发展战略既是产业发展"一级"战略,即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战略,又是产业发展"二级"战略,即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这就是说,产业发展"一级"战略和产业发展"二级"战略既是传媒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战略,又是传媒产业发展的模式性战略,对于传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传媒产业发展"三级"战略是传媒产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它对于传媒产业的发展既具有指导、引领的功能力,又具有实实在在可操作性。超传媒大一体化是指借助于传播媒介的功能力所形成的两类传媒实体的总称,即整体传播媒介实体和整体传播媒介本体融入经济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所形成的新传播媒介实体的总称。具体来说,所谓超传媒大一体化的两类传媒实体是指:1.相对于单体传播媒介形态的叠加型传播媒介形态功能力在其体系内部本能地发挥作用所形成的整体传媒实体的总称,即传媒事业实体和传媒产业实体的总称;2.借助于互联网传媒功能力推促传播媒介融入经济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所形成的新型传媒实体以及相关实体的总称。传媒一体化生命空间应该是涵盖互联网传媒在内的整体传播媒介融合体的生命空间,也可以说,传媒一体化是涵盖互联网传媒在内的大传媒网络生命空间共同体。如果用公式来表述,传媒一体化生命空间=互联网传媒生命空间共同体+大传媒网络生命空间共同体。可见,要营造传媒一体化生命空间必须以构建互联网传媒生命空间共同体为支点,以构建大传媒网络生命空间共同体为基础,全方位地创建传媒一体化生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命产业发展战略 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战略 传媒产业发展“三级”战略 传媒一体化思维观 传媒一体化生命空间
下载PDF
传媒经济科学学结构体系——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六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鸿铎 《东南传播》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因此,人类要做好每一种事情都必须按规律办事,不得违背事物特有的规律。当前,我国传统传媒问题的核心就是违背了这种规律,其表现就是尚未科学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改变传统传媒的现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因此,人类要做好每一种事情都必须按规律办事,不得违背事物特有的规律。当前,我国传统传媒问题的核心就是违背了这种规律,其表现就是尚未科学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改变传统传媒的现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关键。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性"文盲"还严重的存在着。因此,在观念上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在实践上成为行业的知识里手已成为人们走上成功的必由之路。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具有三个层次的定义,即科学是关于事物本质的一种看法、科学是一种知识、科学是一种规律理论体系。传媒经济科学学是新传播科学学结构体系中的一门分支科学学,它研究的是传播媒介实体、传播信息价值、传播知识价值的实现以及传媒运营机构的建立和作用力发挥的机制,其核心是探究传媒经济运营的支点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同其相适应的传媒文化产业机构的创建与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三大传播媒介发展规律对于当代传统传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三大传媒发展规律的特性是:1.传媒传播功能力渐进规律;2.传媒本质渐显规律;3.整体传播媒介结构叠加规律。传播媒介发展的这三大规律的特质作用力直接或间接的决定或影响着人们的传媒思维方式,决定或影响着传播媒介的生命和发展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 传媒经济科学学 新传播科学学 时代性“文盲” 知识本体论 知识认知论
下载PDF
规律性传媒经济理论结构体系——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三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鸿铎 《东南传播》 2018年第11期1-3,共3页
凡是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既接受实践的检验,又指导实践的发展,同时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创新理论。规律是指人们对于自然界、社会领域反复出现的具有必然性、本质性、稳定性的诸多现象关系的抽象,它是客观... 凡是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既接受实践的检验,又指导实践的发展,同时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创新理论。规律是指人们对于自然界、社会领域反复出现的具有必然性、本质性、稳定性的诸多现象关系的抽象,它是客观的、具有内在引领作用的本能性"规则、原则"。但是,规律不等于规则、原则。传播与生命体是同时诞生的,也就是说,自从地球上有了生命体,传播活动也就开始了,同其相适应,生命体传播规律也就在地球上发挥着对传播行为的引领、支配、调节的作用。传播规律与其它规律一样都是客观的,要充分发挥传播规律对于传媒发展的功能力,有效推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科学认知传媒的本质、人类传播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既是深化认知传媒和传播的进路,也是研究传播规律的最佳切入点。传媒二重性理论是当今人们在对于传播规律认知的基础上创造的能够体现传播规律特质和功能力的一种传播规律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规律 传播与生命体 传媒经济元素 传媒形态理论 传播规律理论
下载PDF
传媒经济理论的精准尺度--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二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鸿铎 《东南传播》 2018年第10期1-6,共6页
检验真理精准尺度有两层含义:1.科学精准度,它是检验人类对事物本质认知的一种金标准;2.时间检验度,又称谓历史的检验,它是实践检验的一种金标准。时间是人类对地球、月球运动规律的理论抽象,是自然规律理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时间是一... 检验真理精准尺度有两层含义:1.科学精准度,它是检验人类对事物本质认知的一种金标准;2.时间检验度,又称谓历史的检验,它是实践检验的一种金标准。时间是人类对地球、月球运动规律的理论抽象,是自然规律理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时间是一种自然体运动着的物质,它的形成距今大约有44-46亿年的历史,即地球和月球形成以后的时期;时间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的、运动着的物质,即是一种具有连续性、无间隔、不中断的运动着的物质。四十年来,我国为推进我国传媒经济发展所制定的策略和规定主要有:1."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办报模式。2."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4."一要宣传,二要经营"概念的提出。5."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的实施。6.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的实施。7.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的决策。8."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9.传媒经济新时代的到来。10.我国传播媒介功能力全面开发利用的新时代。电子互联网主流传媒与语言主流传媒、报业主流传媒、广电主流传媒等传统主流传媒相比较,电子互联网主流传媒不仅具有传统主流传媒自我纳新的功能力,而且凸显了电子互联网主流传媒特有的纳新功能力,它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把电子互联网主流传媒特有的纳新功能力献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推促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拉近了电子互联网主流传媒以及其他传统传媒与传媒规律要求的距离,同时还营造了一个典型的传媒社会模式。毛泽东在他的《实践论》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能解决现象,理论才能解决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精准尺度 知识本体论 知识认知论 时间定义 主流传媒
下载PDF
传媒与传播本质的揭示——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一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鸿铎 《东南传播》 2018年第9期1-6,共6页
人类传播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类生命运动的一种模式。根据人们对于人类传播特质的认知,人类传播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时代,即人类本能传播时代、人类阶级传播时代和人类科学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的本质与传播媒介的本质共同受... 人类传播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类生命运动的一种模式。根据人们对于人类传播特质的认知,人类传播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时代,即人类本能传播时代、人类阶级传播时代和人类科学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的本质与传播媒介的本质共同受制于人类体质机制,所不同的是在人类体质机制体系内的不同具体体质机制的功能力的外化上。传播媒介的本质是人类视听觉器官功能力的外化;人类传播的本质是人类体质传播机制的外化,或者说是人类体质互动传播机制的外化,是所有社会人的本能,是构成人类生命体的重要机制。传播媒介功能力是各类传媒形态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能够展现出来的能力。传播媒介功能力的展现必须具有两个关键性的条件,即传播媒介实体能够直接表现出来的功能力和传播媒介本源体功能力的开发利用度。传播媒介功能力展现的这两个条件,前者是"表",后者是"本"。只有实现了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的"表"与"本"的有机结合,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才能够成为实实在在的传播媒介实体功能力,人类传播的终极目的才能够得到实现,传播媒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促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传播媒介思维人类传播这一人类生命运动模式的灵魂,离开了科学的传播媒介思维,人类传播就失去了生命力,就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毫无任何意义的摆设。现在,人类传播将进入一个新时代——电子"机器人"传播时代,人类的传播方式将由过去的"单向性"传播→"双向性"传播→"多向性"传播转向电子"机器人"传播,即复合型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传播 传媒思维 传媒本质 传播时代 量子传媒
下载PDF
人文性传媒经济理论结构体系——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四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鸿铎 《东南传播》 2018年第12期1-6,共6页
传媒经济学是一门应用传播学,属于人文学范畴体系内的一门科学,它的实质是一门从情感、道德、理智的角度研究人类传播本质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目的及其实现的科学、是一门实施人文传播的科学。因此,创立和完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 传媒经济学是一门应用传播学,属于人文学范畴体系内的一门科学,它的实质是一门从情感、道德、理智的角度研究人类传播本质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目的及其实现的科学、是一门实施人文传播的科学。因此,创立和完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对于全方位的实现传播媒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四十年来,为保证人类传播目的实现,依据我国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从传媒经济理论的角度,创建了传媒经济元素理论、专题理论和体系理论三大基础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传媒二重性理论、传媒生产力理论、传媒结构理论、传媒产业资源理论、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理论、传媒产业集团化理论、传媒资本运营理论、传媒多种经营理论、传媒市场营销理论、网络经济本质理论等十大传媒经济理论的基础性理论。现在,依据传媒经济十大基础性理论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1+2+1"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系统结构模式已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1+2+1"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传媒经济"中枢理论";第二部分,传播经济"造血"理论和"输血"理论;第三部分,传播经济"纳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性研究原则 人文性传媒经济理论 “1+2+1”传媒经济理论体系 传媒经济“中枢理论” 传播经济“造血”和“输血”理论 传播经济“纳新理论”
下载PDF
传媒经济共同体理论——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五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鸿铎 《东南传播》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从常规性理论的角度,人们对于传媒经济的解读,通常把握三个角度,即传媒形态的角度、文化经济的角度和应用传播学的角度。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即智能化时代,同其相适应,经济社会又出现了两种新的... 从常规性理论的角度,人们对于传媒经济的解读,通常把握三个角度,即传媒形态的角度、文化经济的角度和应用传播学的角度。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即智能化时代,同其相适应,经济社会又出现了两种新的经济模式:1.线上经济模式;2.线下经济模式。传媒经济共同体是实现智能化时代传媒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在智能化时代,一方面是整体传播媒介自身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有效的、快速的扩充了传播媒介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各部门,特别是各类产业实体的产品更加离不开传播媒介的推广,于是,经济社会就成了传播媒介功能力发挥的助推器。人类共同体是人类在特定的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组织形态,其典型个案应是欧共体。传媒经济共同体是智能化时代服务于人类共同体的各类传媒实体结成的集体组织形态,是智能经济条件下由纸质传媒、传统电子传媒、互联网传媒、量子互联网传媒结成的理念性传媒集体组织形态。在信息技术时代,"传媒+"资源总量同全球社会性资源总量成正比,同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同"传媒+"资源行动计划的实施度成正比。这三个成正比就是当代传媒人必须确立的传媒资源意识,简称为"三正比传媒资源意识"。实践已经证明:确立了"三正比传媒资源意识"的传媒人就是传媒的赢家,反之,传媒人就会不自觉地走向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经济共同体 线上经济模式 线下经济模式 传播媒介思维方式 三正比传媒资源意识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传媒业的政府规制策略分析
19
作者 万方 陈丝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82-85,共4页
中国传媒业处于转型期,其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政府的规制政策已经制约了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传媒业所处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传媒业自身的革新,笔者构建了一种新的传媒业的划分模式,并相应地提出政府的规制对策。
关键词 转型 传媒业属性 政府规制 媒体领域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想象力消费”问题--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8期实录
20
作者 陈旭光 张明浩 +1 位作者 李立 李雨谏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4-72,共9页
2019年12月11日晚18:40-21:40,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电影评介》《文艺论坛》《齐鲁艺苑》协办的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8期--"中国电影的‘想象力消费’问题"于北京大学文史楼110室举行。此... 2019年12月11日晚18:40-21:40,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电影评介》《文艺论坛》《齐鲁艺苑》协办的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8期--"中国电影的‘想象力消费’问题"于北京大学文史楼110室举行。此次文艺沙龙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主持,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明浩主报告,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李立、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李雨谏主对话。沙龙由三部分组成。陈旭光教授阐释了"想象力消费"问题与术语提出的缘起及相关思考;张明浩做主报告,以中国魔幻类电影为例论述电影中"想象力消费"的功能与策略;李立与李雨谏作为学术对话嘉宾参与研讨,并分别阐述了"‘想象力消费’的现实依据、美学特质与未来路径"和"影游融合与‘想象力消费’"的论题。其他与会青年学者也参与了对话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消费 术语缘起 现实依据 功能与策略 影游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