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际传播研究中视听传媒艺术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俊 贾奕星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通过引介视听传媒艺术理论中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电影类型学、图像修辞理论、接受美学和情动理论五大经典范式,有助于探析视听传媒艺术理论在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的可供性,推动国际传播理论建构的纵深推进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引介视听传媒艺术理论中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电影类型学、图像修辞理论、接受美学和情动理论五大经典范式,有助于探析视听传媒艺术理论在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的可供性,推动国际传播理论建构的纵深推进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当关注视听传媒艺术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避免理论的硬贴合,警惕想象式的理论挪用,从而探索视听传媒艺术理论与国际传播理论的互通、互鉴和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传媒艺术 理论建构 可供性 适用性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基于文化类视听节目的示例与逻辑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俊 翁旭东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极新”与“极旧”的接合是当下中国文化类视听节目创作、传播、接受中的一大突出现象,以优秀传统文化或艺术为主题的文化类视听节目在青年受众群体中受到追捧与热议。这表明,当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的探索找到了合适的... “极新”与“极旧”的接合是当下中国文化类视听节目创作、传播、接受中的一大突出现象,以优秀传统文化或艺术为主题的文化类视听节目在青年受众群体中受到追捧与热议。这表明,当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的探索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与路径。近年来,涌现的代表性节目与焦点现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逻辑主要包括五个面向:当代化提炼、奇观化视听、网感化表达、情感化撩拨和互构化价值,其共同型构了传统文化视听结构创造性表现的有序性,实现对受众媒介使用与审美认知的适配,形成对包括年轻群体在内的当代人的文化选择与价值认同的有效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传统文化 当代化叙事 视听节目 网络视听
下载PDF
全球话语竞争下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新思维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晓科 刘俊 王瑾 《对外传播》 2023年第5期27-31,共5页
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全球话语竞争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亟须把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这需要准确把握话语体系“价值观念、政治理念、表达方式、呈现形式”的多层结构;系统建构中国自... 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全球话语竞争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亟须把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这需要准确把握话语体系“价值观念、政治理念、表达方式、呈现形式”的多层结构;系统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话语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注重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和国际化表达;打造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工程,着力夯实基础性话语,聚焦斗争性话语,扩大共通性话语,强化引领性话语;善用战略叙事作为大国竞争的话语武器;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国话语体系赋能;注重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竞争 对外话语体系 软实力 国际关系
下载PDF
2022年中国视听领域国际传播实践创新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珲 刘俊 《对外传播》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2022年,中国视听领域国际传播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渠道平台复合化、传播机制复杂化与去边界化的特征。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下,更加完善立体、灵活多样的传播机制具备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开拓蓝海的强... 2022年,中国视听领域国际传播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渠道平台复合化、传播机制复杂化与去边界化的特征。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下,更加完善立体、灵活多样的传播机制具备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开拓蓝海的强大潜能。要实现这一点,有必要做好顶层战略规划,推动不同传播主体、渠道形成传播合力,以低语态的信息实现跨文化、跨国的信息破圈,并形成分区域的精准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作品 国际传播 新媒体平台 战略传播 共情传播 精准传播
下载PDF
全媒体、全维度、全过程:中国视听传媒发展的关键问题解读——评顾亚奇《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俊 王静倩 《现代视听》 2022年第3期74-80,共7页
在媒介融合时代,视听传媒无论是在内容生产还是内容传播维度,都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态期,其机理、逻辑、规律和本质亟待全新解读。顾亚奇教授所著的《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一书,在该研究领域做出了相当有成效的努力。该书“全媒体式... 在媒介融合时代,视听传媒无论是在内容生产还是内容传播维度,都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态期,其机理、逻辑、规律和本质亟待全新解读。顾亚奇教授所著的《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一书,在该研究领域做出了相当有成效的努力。该书“全媒体式”地阐释了中国视听传媒的当下状况、“全维度式”地阐释了中国视听传媒的多元视角、“全过程式”地阐释了中国视听传媒的历时流变。其中关于对话与撒播、宏大与微小、时代与个体等三对关系,日常叙事和非有机叙事的四个维度,视听传媒内容文化景观的四个问题,看待中国传媒的五种视角,对中国视听传媒历史发展等的考察与阐释,以及对网络剧、网络综艺、短视频等新兴网络文艺形态的判断与思辨尤其值得传媒艺术、新闻传播、艺术学理论等领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媒介融合 视听传媒 《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
下载PDF
中国科幻影视国际传播中的人类共通价值与文化超越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俊 张毓强 《对外传播》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近年来中国科幻影视作品逐渐成为能够进入国际传播领域的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中国科幻影视如何能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新兴力量、其被海外目标受众接受的底层逻辑、如何呈现人类共同危机下的中国责任担当想象、“爆款”科幻影视作品出现的... 近年来中国科幻影视作品逐渐成为能够进入国际传播领域的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中国科幻影视如何能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新兴力量、其被海外目标受众接受的底层逻辑、如何呈现人类共同危机下的中国责任担当想象、“爆款”科幻影视作品出现的多维助力素、中国科幻影视品质如何突破等是亟待讨论的根本问题。中国科幻影视国际传播诉诸的人类共通价值与文化超越性,是国际传播中跨越藩篱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影视 国际传播 共通价值 文化超越 全人类性
下载PDF
回望与前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传媒艺术发展
7
作者 刘俊 曹心媚 张瑜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2-18,共7页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传媒艺术创作理念和方式应不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传媒艺术应持续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作用,传媒艺术作品应不断深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传媒艺术应不断参与到...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传媒艺术创作理念和方式应不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传媒艺术应持续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作用,传媒艺术作品应不断深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传媒艺术应不断参与到夯实全媒体传播体系、清朗网络生态建设的进程中,传媒艺术应着力在持续提升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力、影响力中释放作用。针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应及时回望和总结中国传媒艺术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并为推动中国传媒艺术的繁荣提供前瞻性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传媒艺术 以人民为中心 传统文化 主流内容 国际传播 全媒体
下载PDF
现实的再现与异形:数字时代短视频文化的五个特质
8
作者 刘俊 马慧珍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0,F0002,共8页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视听语言和媒介形态,已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种新型的短视频文化景观正在生成。而短视频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无疑是构成短视频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展示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数字时代展演现实的权力下沉...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视听语言和媒介形态,已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种新型的短视频文化景观正在生成。而短视频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无疑是构成短视频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展示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数字时代展演现实的权力下沉,情感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通过“压缩现实”实现瞬时的情绪撩拨,戏谑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具有普遍性的用户游戏化的现实观看,联结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一种虚拟影像的现实实践的内在机理,聚合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现实景观和信息的多元融合。这些短视频内容及短视频文化对现实的呈现,既可能是忠实的再现,也可能是扭曲的异形化。短视频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搅动着人们对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真实物质与虚拟形象的感知。人们乐此不疲地投身于短视频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以节点化身份将短视频文化的影响扩张至社会现实生活的角角落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文化 展示性 情感性 戏谑性 联结性 聚合性
下载PDF
网络视听赋能城市文旅融合的传播规律与文化价值
9
作者 刘俊 张驰 孙雅洁 《现代视听》 2024年第6期5-11,共7页
网络视听作品已成为城市文旅融合的重要驱动力,而城市文旅融合取得成效的背后,体现着一定的网络视听传播规律:需苛刻地重视对宣推的策划,紧盯传播流程和效果;轻量化的创意传播已成为必然选择;社交媒体平台是文旅破圈的重要舞台,呼唤提... 网络视听作品已成为城市文旅融合的重要驱动力,而城市文旅融合取得成效的背后,体现着一定的网络视听传播规律:需苛刻地重视对宣推的策划,紧盯传播流程和效果;轻量化的创意传播已成为必然选择;社交媒体平台是文旅破圈的重要舞台,呼唤提供可分享的内容切口;从战略传播思维角度出发,文旅传播也需有顶层统筹;借助互联网,以共情和民生传递能力为国际社会提供更为立体和真实的中国形象。同时,网络视听赋能文旅融合的文化价值在于:挖掘城市文化深度以及重视城市文化对网络视听用户的深度认知影响力;将文化的展示蕴于生动之中,呈现出城市与文旅的多元化、体验感、情绪价值;城市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当代叙事转换,需要有相当的智慧和方略;专注人文价值,将宏观叙事转变为微观叙事,提倡生活美学;利用虚拟影像等新技术建构起共同体文化记忆,再塑城市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听 城市文化 城市文旅融合 传播规律 文化价值
下载PDF
2012年中国电视文艺的几大亮点及几点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智锋 刘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2012年的中国电视文艺呈现若干亮点:优质献礼制作频现,"限娱令"对中国电视格局与文化生态进行了有效矫正;在电视剧方面,历史、情感、谍战剧热播,现实题材蓄势待发;在电视综艺方面,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央视加"三驾马... 2012年的中国电视文艺呈现若干亮点:优质献礼制作频现,"限娱令"对中国电视格局与文化生态进行了有效矫正;在电视剧方面,历史、情感、谍战剧热播,现实题材蓄势待发;在电视综艺方面,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央视加"三驾马车"的娱乐节目表现抢眼;在纪录片方面,先后掀起"春晚"热、"舌尖"热、文献献礼热,纪录片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在上述若干亮点背后,我们也需清醒地看到中国电视文艺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及若干经验启示:政策的推出应继续注重刚性与弹性的有机结合,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创作亟需更大的支持力度,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需要关注时代命题,坚持走本土化路线,在满足多样化观众需求方面多加探索,着力探索更为丰富的市场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2 中国电视 电视文艺 亮点 文化建设 文艺创作 问题
下载PDF
国际传播中的认知传播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俊 江玮 《青年记者》 2024年第2期11-15,22,共6页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是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认知传播作为以改变人的认知为核心的传播方式和模式,其对人的心理、思维的干预,无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目标国家受众的深度影响,可以作为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维度加以提倡。...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是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认知传播作为以改变人的认知为核心的传播方式和模式,其对人的心理、思维的干预,无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目标国家受众的深度影响,可以作为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维度加以提倡。概括起来,国际传播的认知传播实践,应特别注意以战略传播为统筹、以精准传播为目标、以多方协作为主体、以网络文艺为突破、以传播实效为导引,以期实现认知传播在国际传播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主体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传播 国际传播 国家形象 传媒文本 传媒技术
下载PDF
论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传媒艺术特征论之三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3,共6页
传媒艺术界定与研究有深刻的必要性。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是考察参与者在艺术参与规模上划时代地增大,在参与程度上划时代地深入,在参与形式上划时代地主动而多元。大众参与性的具体表现为:创作方式上,逐步由个体个性化创作走向集体大... 传媒艺术界定与研究有深刻的必要性。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是考察参与者在艺术参与规模上划时代地增大,在参与程度上划时代地深入,在参与形式上划时代地主动而多元。大众参与性的具体表现为:创作方式上,逐步由个体个性化创作走向集体大众化创制;传播方式上,逐渐由"小众—中心化"传播走向"大众—去中心化"传播;接受方式上,逐步由"静默观照"与"无利害审美"走向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与狭义的"快感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媒体艺术 大众参与 集体创作 去中心 惊颤 快感
下载PDF
当前海外传媒艺术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兼谈以“传媒”命名这一艺术族群的动因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7,共7页
从影视艺术向传媒艺术拓展是融合时代艺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海外传媒艺术研究主要有五个特征:概念界定的笼统化、称谓指涉的新媒体化、研究视角的单一化、教学理念的手段化、研究选题的发散化。在传媒艺术研究的起步期,就传媒艺术... 从影视艺术向传媒艺术拓展是融合时代艺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海外传媒艺术研究主要有五个特征:概念界定的笼统化、称谓指涉的新媒体化、研究视角的单一化、教学理念的手段化、研究选题的发散化。在传媒艺术研究的起步期,就传媒艺术这个研究对象本身而言,至少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思考这个艺术族群的概念界定,思考这个艺术族群如何命名。关于前一问题当前我们已有初步阐释,因此,为什么以"传媒"命名这一艺术族群也便成为急需阐释的问题。后一问题究其原因,这一艺术族群对传媒的依赖,以及传媒与艺术的互动互促,是重要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MEDIA ARTS 艺术融合
下载PDF
关于当下高校学报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在当下高校学报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影响其继续进步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探讨了高校学报的职能、部分低水平高校学报、三审制与双向匿名评审制、高校学报与社科院(社科联)所办学术期刊的关系、高校学报的数字化... 在当下高校学报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影响其继续进步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探讨了高校学报的职能、部分低水平高校学报、三审制与双向匿名评审制、高校学报与社科院(社科联)所办学术期刊的关系、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发行和市场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为高校学报的普遍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市场化 编辑出版学
下载PDF
情感世界 幸福中国:江苏卫视新飞跃--江苏卫视定位升级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国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江苏卫视 情感世界 研讨会综述 幸福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品牌规划
下载PDF
传媒学术研究的量化问题反思——基于期刊编辑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俊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0-41,共2页
学术期刊中传媒研究的量化问题 一般而言,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功用,旨在帮助研究者通过历史的、逻辑的统一,在“已存”与“变动”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直至使结构观念与生命观念的关系达到恒久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社会科学领域,... 学术期刊中传媒研究的量化问题 一般而言,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功用,旨在帮助研究者通过历史的、逻辑的统一,在“已存”与“变动”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直至使结构观念与生命观念的关系达到恒久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社会科学领域,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方法,历来交织于历时和共时的发展之中,平衡于感性与理性研究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研究 期刊编辑工作 量化 学术研究 反思 学科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领域 感性与理性
下载PDF
论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价值观庞杂困境——基于传媒艺术对外传播的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俊 《对外传播》 2021年第6期4-7,共4页
西方发达国家领先中国的窗口期越来越短,打压中国的手段更为强硬,我国对外传播工作将会面临较大的阶段性困难。而国内民众价值观自信是对外传播中“中国价值”自信的基础。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是方式,“塑造中国价值”是... 西方发达国家领先中国的窗口期越来越短,打压中国的手段更为强硬,我国对外传播工作将会面临较大的阶段性困难。而国内民众价值观自信是对外传播中“中国价值”自信的基础。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是方式,“塑造中国价值”是目标,这一过程包含着一个经由“讲好中国故事”抵达“塑造中国价值”的逻辑。目前我们在有意识地打造进行对外传播的传媒艺术内容和作品中,存在突出的中国价值塑造困境:所塑造的中国价值是庞杂、散乱的,甚至是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塑造中国价值。面对这一困境,我们亟待厘定出在进行价值对外传播和输出中的“中国价值”,这些“中国价值”数量不应太多,且要便于识记,既能够与人类共通价值联络,又不乏本土价值的特殊性。这些被筛选出的价值,应该通过传媒艺术等方式进行聚焦式、渗透式、高密度、高持续的对外传播。“大同”“礼序”“中和”三大价值可供我们在厘定“中国价值”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对外传播 传媒艺术 中国价值 价值传播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电影算法工业的逻辑表征与批判反思
18
作者 刘俊 贾奕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人工智能时代,以算法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介入电影创意、制作与宣发全流程,促发传统电影工业容纳电影算法工业的新生态,也推动电影审美迭变与电影本体革命。电影算法工业以其推测端的肯定逻辑、制作端的技术逻辑和消费端的流量逻辑为表征,... 人工智能时代,以算法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介入电影创意、制作与宣发全流程,促发传统电影工业容纳电影算法工业的新生态,也推动电影审美迭变与电影本体革命。电影算法工业以其推测端的肯定逻辑、制作端的技术逻辑和消费端的流量逻辑为表征,对既有的电影工业化创作范式形成一定的更新甚至某种程度的颠覆。本文旨在以人工智能时代为背景,从电影算法工业的三大逻辑表征切入,通过揭示其推测端的肯定逻辑、制作端的技术逻辑和消费端的流量逻辑,反思其发展过程中鲜明的撕裂性、霸权性和主体性问题,从而尝试助益和启示电影算法工业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算法工业 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算法霸权
下载PDF
新媒介环境下传媒教育的文化自觉
19
作者 李立 曹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1,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体环境为传媒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渗透着被动、庸俗与感性。本文从分析新媒介环境入手,提出了面对视觉化冲击、娱乐化氛围、快餐化阅读,传媒教育应把持的...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体环境为传媒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渗透着被动、庸俗与感性。本文从分析新媒介环境入手,提出了面对视觉化冲击、娱乐化氛围、快餐化阅读,传媒教育应把持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环境 媒介生态意识 文化品格 理性思维
下载PDF
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20
作者 潘可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6-136,共1页
关键词 学术会议 传媒经济 第七届 世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 教育报刊社 中国传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