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传媒艺术特征论之三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3,共6页
传媒艺术界定与研究有深刻的必要性。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是考察参与者在艺术参与规模上划时代地增大,在参与程度上划时代地深入,在参与形式上划时代地主动而多元。大众参与性的具体表现为:创作方式上,逐步由个体个性化创作走向集体大... 传媒艺术界定与研究有深刻的必要性。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是考察参与者在艺术参与规模上划时代地增大,在参与程度上划时代地深入,在参与形式上划时代地主动而多元。大众参与性的具体表现为:创作方式上,逐步由个体个性化创作走向集体大众化创制;传播方式上,逐渐由"小众—中心化"传播走向"大众—去中心化"传播;接受方式上,逐步由"静默观照"与"无利害审美"走向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与狭义的"快感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媒体艺术 大众参与 集体创作 去中心 惊颤 快感
下载PDF
当前海外传媒艺术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兼谈以“传媒”命名这一艺术族群的动因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7,共7页
从影视艺术向传媒艺术拓展是融合时代艺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海外传媒艺术研究主要有五个特征:概念界定的笼统化、称谓指涉的新媒体化、研究视角的单一化、教学理念的手段化、研究选题的发散化。在传媒艺术研究的起步期,就传媒艺术... 从影视艺术向传媒艺术拓展是融合时代艺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海外传媒艺术研究主要有五个特征:概念界定的笼统化、称谓指涉的新媒体化、研究视角的单一化、教学理念的手段化、研究选题的发散化。在传媒艺术研究的起步期,就传媒艺术这个研究对象本身而言,至少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思考这个艺术族群的概念界定,思考这个艺术族群如何命名。关于前一问题当前我们已有初步阐释,因此,为什么以"传媒"命名这一艺术族群也便成为急需阐释的问题。后一问题究其原因,这一艺术族群对传媒的依赖,以及传媒与艺术的互动互促,是重要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MEDIA ARTS 艺术融合
下载PDF
传媒学术研究的量化问题反思——基于期刊编辑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俊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0-41,共2页
学术期刊中传媒研究的量化问题 一般而言,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功用,旨在帮助研究者通过历史的、逻辑的统一,在“已存”与“变动”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直至使结构观念与生命观念的关系达到恒久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社会科学领域,... 学术期刊中传媒研究的量化问题 一般而言,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功用,旨在帮助研究者通过历史的、逻辑的统一,在“已存”与“变动”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直至使结构观念与生命观念的关系达到恒久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社会科学领域,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方法,历来交织于历时和共时的发展之中,平衡于感性与理性研究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研究 期刊编辑工作 量化 学术研究 反思 学科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领域 感性与理性
下载PDF
当前中国综艺节目“大时代”的阶段分期与发展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俊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4,共5页
自2013年起,中国综艺节目进入到一个繁荣的"大时代"。本文认为,2013年~2015年,是这个"大时代"的1.0阶段,主要体现为综艺类型迅速增多、综艺节目迅速霸屏、综艺话题迅速蔓延;而近两年,则是"大时代"的2.0阶... 自2013年起,中国综艺节目进入到一个繁荣的"大时代"。本文认为,2013年~2015年,是这个"大时代"的1.0阶段,主要体现为综艺类型迅速增多、综艺节目迅速霸屏、综艺话题迅速蔓延;而近两年,则是"大时代"的2.0阶段,主要体现为从"版本引进"独大到"引进"和"原创"并举,从"电视综艺"独大到"电综"和"网综"并举,从"户外歌唱"独大到"创新"和"回归"并举。在未来,综艺节目的发展需要在宏观、微观和国际传播等方面注意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 电视综艺 网络综艺 发展阶段 媒介融合
原文传递
极致的真实:传媒艺术的核心性美学特征与文化困境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俊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7,共10页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仿真"是鲍德里亚"仿像"观点的第三等级,指的是一种摹仿之真,彰示着传媒艺术的美学特...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仿真"是鲍德里亚"仿像"观点的第三等级,指的是一种摹仿之真,彰示着传媒艺术的美学特征。传媒艺术摹仿真实的符号群本身便呈现出构成物质世界的假象,以至于艺术接受者越来越不辨"仿真"之真与现实、客观、原始、朴素之真的区别。以动态影像为基础性艺术元素的传媒艺术,由于日常化、连续性、包裹式地用动态影像这种"真实的符号"代替"真实本身",而表现出极度、极致地聚焦、呈现和张扬"现实"的美学风格,这成为传媒艺术和传统艺术在美学特征上的一个极为核心的区别。同时,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在摹仿真实问题上有重要区别,如传统艺术之"意"与传媒艺术之"形"、传统艺术的距离存在与传媒艺术的距离消解。这些特征和影响背后也必然存有"仿真"这一传媒艺术美学特征背后的大众文化困境,如艺术接受者易被庸常化、被均一化、忽略对本质层面的追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美学特征 传统艺术 “仿真” 大众文化批判
原文传递
技术变革视角下电视声音艺术的真实性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俞锫 胡智锋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34,共3页
电视声音技术的发展符合一般性技术的客观发展规律,从电视诞生之初就开始了积累的过程。它涉及声音的采集、存储等诸多方面,技术形态各不相同,但"求真"是电视声音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电视声音技术是围绕着如何建构一... 电视声音技术的发展符合一般性技术的客观发展规律,从电视诞生之初就开始了积累的过程。它涉及声音的采集、存储等诸多方面,技术形态各不相同,但"求真"是电视声音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电视声音技术是围绕着如何建构一个更为栩栩如生的现实世界而发展创新的。如苏珊·朗格所说,"技术是创造表现形式的手段、创造感觉符号的手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艺术 电视画面 苏珊·朗格 立体声电视 价值取向 电视节目 环绕声 技术发展历程 望长城 话说长江
原文传递
软性、情感与新媒体:春节期间《新闻联播》编辑理念创新解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俊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5-38,共4页
近年来,春节期间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创新的重要时间点。2017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的创新亮点主要有:软新闻继续放量播出、情感元素打动人心、新媒体素材成为重要内容。这不仅是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增益,也启示着传统电视媒体... 近年来,春节期间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创新的重要时间点。2017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的创新亮点主要有:软新闻继续放量播出、情感元素打动人心、新媒体素材成为重要内容。这不仅是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增益,也启示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报道 《新闻联播》 编辑理念 新媒体 媒介融合
原文传递
时代性立论与体系化出版:谈“电视论丛”的双重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俊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5,共4页
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先是在"电视是不是艺术"中争论,后又面对"电视将死"的实践之局。然而,为电视立论、为中国电视立论又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首位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领域"长江学... 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先是在"电视是不是艺术"中争论,后又面对"电视将死"的实践之局。然而,为电视立论、为中国电视立论又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首位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先生的三卷本"电视论丛",不仅在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的立论与呈现方面具有时代意义,在编辑出版思路和理念上也呈现出"内部研究—外部思考—终极探问"的体系化特征。同时,当下的融合时代,不仅是媒介的融合,也是艺术的融合,这要求电视艺术理论的拓展创新,传媒艺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应该是一种拓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论丛” 出版理念 媒介融合 电视艺术 传媒艺术
原文传递
警惕节目模式引进中的关门主义和西方至上主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智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共1页
近年来,在中国电视内容生产中,具有较大市场覆盖和影响力的综艺娱乐节目大多来自海外,即所谓的引进海外产品和版权。这似乎带来如下“结论”:引进“洋版本”等于高收视率和高收益。但与此同时,反对上述现状的声浪也持续不断。
关键词 至上主义 关门主义 节目模式 西方 综艺娱乐节目 内容生产 中国电视 影响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