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后现代语境中的手机电视短剧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黑特 李青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78,共3页
手机电视短剧是一种新型的媒介技术和艺术形态,后现代语境给予了手机电视短剧诸多后现代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传播上的悖论。本文对后现代语境中手机电视短剧的特征和传播特点进行了解读,在揭示特征的同时显现其薄弱环节,以利于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短剧是一种新型的媒介技术和艺术形态,后现代语境给予了手机电视短剧诸多后现代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传播上的悖论。本文对后现代语境中手机电视短剧的特征和传播特点进行了解读,在揭示特征的同时显现其薄弱环节,以利于手机电视短剧的重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手机电视短剧 特征 悖论
下载PDF
精英话语的文化突围——军旅题材电视剧意义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黑特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95,共7页
从近年来的军旅题材电视剧看,精英文化在边缘化的处境中,借助于与主导文化话语对话和以大众文化话语的表达方式形成精英文化话语的有效突围。以隐含、暗喻和引申的形态对历史和现实进行阐释、揭示、质疑和批判。
关键词 军旅电视剧 精英文化 意义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城乡廊道变迁与民俗传统的嬗变 被引量:3
3
作者 耿波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5-26,共12页
民俗传统作为非遗文化的主体内容,自身同样包含通过双层约定而实现价值规束的张力。中国民俗传统实现价值规束的主动因是日常生活化了的神圣传统,而以集镇体系经济流动为基础的城乡廊道则为此神圣传统的持存提供了空间前提,完善的城乡... 民俗传统作为非遗文化的主体内容,自身同样包含通过双层约定而实现价值规束的张力。中国民俗传统实现价值规束的主动因是日常生活化了的神圣传统,而以集镇体系经济流动为基础的城乡廊道则为此神圣传统的持存提供了空间前提,完善的城乡廊道生态系统是民俗传统实现良好传承的前提条件,以此关系为内在契机,近现代以来中国城乡廊道的变迁与民俗传统的嬗变形成了应动关系。从民俗传承"危机"到"杂合"民俗,再到民俗传承"自觉",构成了当代中国城乡廊道变迁引动民俗传统嬗变的完整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束 城乡廊道 民俗传承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略论中国电视剧本体批评模式的建构
4
作者 陈友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所谓本体批评,是立足于电视剧文本内部研究展开的一种批评模式。较之于从典型形象、艺术真实、文化品格等不同层面展开电视剧研究的社会历史批评不同,本体批评偏重于从声音、镜语、光影、色彩、场面调度、蒙太奇等层面阐释电视剧文本。... 所谓本体批评,是立足于电视剧文本内部研究展开的一种批评模式。较之于从典型形象、艺术真实、文化品格等不同层面展开电视剧研究的社会历史批评不同,本体批评偏重于从声音、镜语、光影、色彩、场面调度、蒙太奇等层面阐释电视剧文本。本文从电视剧本体批评理论的建构出发,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剧本体批评的内涵研究模式在四个方面的推进:第一,关于电视剧的长度问题;第二,关于电视剧语言艺术的探讨;第三,关于电视剧美学特征的把握,即将电视剧本体批评提上美学高度来建构它自身的体系;第四,对电视技术运用的领会与认识的提升。总的来看,电视剧本体批评的发展与8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有着紧密的关联,包含了对电视剧自身存在境遇以及自身独立性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理论 本体批评 内涵研究
原文传递
从《非攻》《理水》看鲁迅对革命前驱者的书写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春勇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24,共4页
《非攻》《理水》是鲁迅《故事新编》中较难理解的两篇。其中的主人公墨子和禹展现出与鲁迅其他作品中不一样的亮色和积极意味。这种转变和希望的出现同鲁迅对"中国脊梁"问题的思考是分不开的,其现实中的创作模型应该是作为... 《非攻》《理水》是鲁迅《故事新编》中较难理解的两篇。其中的主人公墨子和禹展现出与鲁迅其他作品中不一样的亮色和积极意味。这种转变和希望的出现同鲁迅对"中国脊梁"问题的思考是分不开的,其现实中的创作模型应该是作为革命前驱者的中国共产党。从相关材料来看,《理水》中禹的模型正是瞿秋白,或者说是以瞿秋白为主,包括白莽、柔石、冯雪峰等在内的为革命埋首苦干、勇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鲁迅正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非攻》 《理水》 瞿秋白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知青”历史的重述与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从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说开去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友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1,共3页
"知青"影视作品作为当代文化热点,不时地拨动着社会的审美神经。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与"知青"历史文本的"间性","知青"历史真相的政治化书写、个人化书写以及人性化书写,都具有... "知青"影视作品作为当代文化热点,不时地拨动着社会的审美神经。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与"知青"历史文本的"间性","知青"历史真相的政治化书写、个人化书写以及人性化书写,都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电视剧《北风那个吹》在"知青"运动40年后再次聚焦此地,成为触发当前对"重述历史"这一美学现象思考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重述 “知青”运动 艺术化的历史 历史文本 文本间性
原文传递
电视剧重述历史的新历史主义批评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黑特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89,共4页
电视剧重述历史是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的审美呈现,隐喻的历史同时也是历史的隐喻,电视剧文本在隐喻历史的同时也达到了影视历史在当下性方面做出的隐喻。
关键词 电视剧 重述历史 新历史主义
原文传递
略论《武训传》艺术评判的价值尺度
8
作者 陈友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电影《武训传》六十多年后再次与观众见面,使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再思考成为新的话题。本文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出发,从中国当代政治的"现代性"视角入手,初步探讨了关于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文化启示意义。
关键词 《武训传》 历史文本 艺术文本 艺术与政治 政治现代性
原文传递
略论消费语境下的审美时尚与电视喜剧的发展态势
9
作者 陈友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126,共3页
喜剧作为主要的审美形态,历来受到不同门类艺术研究的关注,从中国电视剧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电视剧喜剧并不发达。20世纪90年代自情景喜剧引进以来,电视剧喜剧得到较快发展,但喜剧创作大多另辟蹊径,从戏说、大话、水煮、山... 喜剧作为主要的审美形态,历来受到不同门类艺术研究的关注,从中国电视剧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电视剧喜剧并不发达。20世纪90年代自情景喜剧引进以来,电视剧喜剧得到较快发展,但喜剧创作大多另辟蹊径,从戏说、大话、水煮、山寨,到当下现实喜剧的重建,消费主义可谓独领风骚。本文主要从中国当代审美需求的视角出发,探讨当下喜剧审美精神的内核,分析当代电视喜剧对时尚美学元素的运用导致的对喜剧本质的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喜剧 时尚元素 消费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