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基于文化类视听节目的示例与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俊 翁旭东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极新”与“极旧”的接合是当下中国文化类视听节目创作、传播、接受中的一大突出现象,以优秀传统文化或艺术为主题的文化类视听节目在青年受众群体中受到追捧与热议。这表明,当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的探索找到了合适的... “极新”与“极旧”的接合是当下中国文化类视听节目创作、传播、接受中的一大突出现象,以优秀传统文化或艺术为主题的文化类视听节目在青年受众群体中受到追捧与热议。这表明,当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的探索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与路径。近年来,涌现的代表性节目与焦点现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逻辑主要包括五个面向:当代化提炼、奇观化视听、网感化表达、情感化撩拨和互构化价值,其共同型构了传统文化视听结构创造性表现的有序性,实现对受众媒介使用与审美认知的适配,形成对包括年轻群体在内的当代人的文化选择与价值认同的有效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传统文化 当代化叙事 视听节目 网络视听
下载PDF
同源·分流·汇合:技术与艺术联动发展的三个阶段——兼及传媒艺术史的视角
2
作者 刘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3,共12页
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的联动是一对经典关系,二者的共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技术与艺术的同源;二是技术与艺术的分流;三是技术与艺术的再度汇合。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含网络视听和数字艺术)等艺... 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的联动是一对经典关系,二者的共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技术与艺术的同源;二是技术与艺术的分流;三是技术与艺术的再度汇合。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含网络视听和数字艺术)等艺术形式在内的传媒艺术,其发展历程体现出不少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联动发展的生态和规律,特别是在技术与艺术的分流、再度汇合两个阶段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在未来,随着AI、VR、AR、MR、XR、5G+、8K+、IoT、BT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媒艺术的理论研究有责任快速捕捉到科技与艺术联动背后的本质、规律、特质等具有普遍性阐释力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技术 科技 传媒艺术 传媒艺术史
下载PDF
融媒时代传媒艺术的戏剧性问题研究(笔谈) 被引量:5
3
作者 孔朝蓬 刘俊 战迪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40,共16页
传媒艺术包括摄影术诞生以降次第诞生的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如果删繁就简,人类艺术就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两个艺术家族。传媒艺术,作为以视听影像艺术为主的艺术族群,戏剧性问题是其... 传媒艺术包括摄影术诞生以降次第诞生的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如果删繁就简,人类艺术就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两个艺术家族。传媒艺术,作为以视听影像艺术为主的艺术族群,戏剧性问题是其基础性、核心性问题之一;在媒介融合、艺术融合的新传媒与艺术环境下,这一问题值得新论。因此,本刊邀请了国内传媒艺术领域研究的几位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以访谈沙龙和专题论文的形式,对新媒体、媒介融合时代传媒艺术的戏剧性进行新鲜、新锐的再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戏剧性 数字文化 融媒时代 网络剧 短视频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互联网时代传媒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转变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刁生虎 黄子瑄 《教学研究》 2018年第4期58-64,共7页
互联网时代,传媒大环境的急剧变化、陈旧的学科教学体系、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学现状、灌输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封闭固守的教学考核方式、因循守旧的师资队伍导致高校传媒艺术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困境和深重危机。高校传媒... 互联网时代,传媒大环境的急剧变化、陈旧的学科教学体系、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学现状、灌输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封闭固守的教学考核方式、因循守旧的师资队伍导致高校传媒艺术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困境和深重危机。高校传媒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需要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转变与创新,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为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做出有力回应。具体做法有:一是树立媒介融合理念,转变教学目标;二是依据新兴学科发展,创新教学体系;三是紧随技术变迁,转变教学方式;四是贴近受教者"网生代"特质,创新教学思路;五是借助实时网络资源,转变教学内容;六是倡导教学环境多元变革,创新课堂模式;七是依照传媒艺术专业特性,创新考核方式;八是适应传媒人才市场需求,转变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媒艺术类专业 教学模式 转变 创新
下载PDF
从膜拜走向展示:传媒艺术的一个实践迭变与理论期待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3,共7页
“膜拜”与“展示”是艺术价值的两个维度。艺术下沉是从“膜拜”的传统艺术走向“展示”的传媒艺术的一个底层逻辑,这种下沉可表现为接受的同时同刻性、评判的中心祛除性、创作的机会均等性、表达的自由本真性等方面。未来科技的发展... “膜拜”与“展示”是艺术价值的两个维度。艺术下沉是从“膜拜”的传统艺术走向“展示”的传媒艺术的一个底层逻辑,这种下沉可表现为接受的同时同刻性、评判的中心祛除性、创作的机会均等性、表达的自由本真性等方面。未来科技的发展将给传媒艺术“展示”的形态和方法带来大量新的可能,使得“展示”将会超越时空的阻碍、身份的区隔、被动的接受、真实的限制、身体的极限等。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呼唤艺术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同步”永恒动态开放性,并借助全球同步经历传媒艺术变局的契机提升中国学者的全球贡献度甚至全球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膜拜价值 展示价值 艺术下沉 虚拟现实
下载PDF
探索中国特色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以长江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泳 张陆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当下的中国主流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危机,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与此同时,民营制作公司风生水起,但其可持续性相对有限,电视台和民营制作公司这两种发展模式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近年来,脱胎于湖北广电的长江文化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当下的中国主流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危机,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与此同时,民营制作公司风生水起,但其可持续性相对有限,电视台和民营制作公司这两种发展模式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近年来,脱胎于湖北广电的长江文化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立足平台,面向市场;立足湖北,走向全国;立足广电,融媒发展;立足产业,走向资本,以资本化理念推进整体实力快速提升,以多元化理念推进内容生产全面开拓,以社会化理念推进人才队伍持续成长,正在探索一种中国特色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传媒产业 新模式 体制机制创新 长江文化
下载PDF
对抗速朽:对当代数字视听文化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俊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0,共7页
基于对当下代表性数字视听内容样态的分析,文章探讨数字视听文化迭进的规律,并立足于媒介文化的历史与社会角色展开反思。通过对网络综艺、网络微短剧、剧场化平台和虚拟现实项目四种样态的考察,提出当代数字视听文化在演进过程中体现... 基于对当下代表性数字视听内容样态的分析,文章探讨数字视听文化迭进的规律,并立足于媒介文化的历史与社会角色展开反思。通过对网络综艺、网络微短剧、剧场化平台和虚拟现实项目四种样态的考察,提出当代数字视听文化在演进过程中体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呈现出结构化和展演性的新特征,并以智能化为未来向度。据此,可从五个方面展开对数字视听文化的速朽性的批判性反思。数字视听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是其艺术属性与媒介属性关于传播效能问题的分歧,应以对抗速朽为价值目标检视数字技术加诸文化的消极影响。通过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理论的方式,探索以坚持历史标准和公共旨趣的“活文化”来对抗速朽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视听文化 内容样态 价值反思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VR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转换及表征
8
作者 彭文祥 张丁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09,共9页
作为民族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新兴艺术形式,VR艺术依凭技术赋能而具有沉浸、交互的鲜明特征。在当代中国的VR艺术创作中,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VR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作为民族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新兴艺术形式,VR艺术依凭技术赋能而具有沉浸、交互的鲜明特征。在当代中国的VR艺术创作中,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VR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另一方面,伴随现代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面目得以转换与表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VR艺术的相互成就中,借助沉浸、交互所蕴含的可供性和能产性,VR艺术创作在“审美转换”与“审美表征”两个层面呈现出审美表意实践的新特点和新风貌。VR艺术创作的探索、创新所寓含的审美现代性意义可为VR艺术发展乃至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VR艺术 审美转换 审美表征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同道 胡智锋 +25 位作者 樊启鹏 孙红云 喻溟 张欣 刘兰 贺幸辉 王亚维 朱正贤 赵谦 史馨 位林惠 吴静 赵翊君 李昕婕 裴武军 林沛 吴雪 张瑜琦 张陆园 曾子龙 孙文玉 张倩 杨小玢 扎西.鲁茸江参 李良悦 房璐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中国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和研究,并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课题由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中国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和研究,并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课题由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与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主持。本文为该报告的精华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文化研究 课题组 胡智锋 教授 主持
下载PDF
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智锋 刘俊 周建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108,134,共16页
通过对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与分析,文章从电视研究综论、电视资讯节目研究、电视剧研究、纪录片研究、电视综艺节目研究、电视产业与运营研究、电视与新媒体研究等七大视角,对当下电视生产、传播、接受、产业等诸多领域的研... 通过对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与分析,文章从电视研究综论、电视资讯节目研究、电视剧研究、纪录片研究、电视综艺节目研究、电视产业与运营研究、电视与新媒体研究等七大视角,对当下电视生产、传播、接受、产业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进行理论与阐释扫描,探究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 电视艺术 电视研究 学术论文
下载PDF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理念与路径——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国涛 张陆园 杨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2014年11月1日至2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国电影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14所... 2014年11月1日至2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国电影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14所高等院校近400位影视教育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理念与路径”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第八届“学会奖”和第五届“学院奖”的颁奖晚会也同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第十五届年会 文化软实力 高层论坛 路径 南京艺术学院 广播电影电视局 综述
下载PDF
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智锋 周建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2,共7页
研究中收集2015年中国(限内地)出版的电视研究相关著作共204本(含报告、年鉴、丛书、专著、教材等)并对其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透析当前中国电视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展现中国电视研究领域的最新面貌,并将此归纳... 研究中收集2015年中国(限内地)出版的电视研究相关著作共204本(含报告、年鉴、丛书、专著、教材等)并对其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透析当前中国电视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展现中国电视研究领域的最新面貌,并将此归纳整理为中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 电视艺术 电视研究 学术著作 2015年度 述评
下载PDF
融合·转型·重构:局变中的视听传媒业——基于2015年中国视听内容发展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亚奇 胡智锋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2期12-20,共9页
2015年,'互联网+电视'对传统电视媒体内容生产的影响越加显著。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成为这一年媒介内容生产最大的亮点。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下,对节目内容和传播形态的创新也... 2015年,'互联网+电视'对传统电视媒体内容生产的影响越加显著。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成为这一年媒介内容生产最大的亮点。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下,对节目内容和传播形态的创新也成为这一年的现实选择。虽然媒介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随着传媒资本的逐步开放,视听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仍然在逐渐增强,整个视听产业依旧保持了迅猛发展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艺节目 媒体内容 互联网媒体 跨文化传播 媒介市场 传播形态 新媒体技术 视听产业 江苏卫视 双重驱动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特征与创作趋势——以电视剧导演和表演为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陆园 张国涛 《新闻世界》 2017年第1期90-93,共4页
从文字到影像的符码转换过程,是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依赖导演创作和表演创作。通过对生产主体群体特征的描绘和个案的分析,梳理出当前中国电视剧导演和表演的创作趋势。在导演创作方面,年龄结构呈现梯队化,题材选择... 从文字到影像的符码转换过程,是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依赖导演创作和表演创作。通过对生产主体群体特征的描绘和个案的分析,梳理出当前中国电视剧导演和表演的创作趋势。在导演创作方面,年龄结构呈现梯队化,题材选择呈现类型化,视听效果呈现风格化,生产制作呈现大片化;在表演创作方面,演员群体呈现年轻化,演员队伍呈现专业化,荧屏形象呈现类型化,表演风格呈现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艺术生产主体 群体特征 创作趋势
下载PDF
2013年中国电视剧理论与批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国涛 张陆园 《东南传播》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文化研究、生产研究、传播研究、产业研究等五个方面对2013年度中国电视剧研究相关论文和著作进行全面梳理和重点归纳,力图简明地勾出本年度中国电视剧理论与批评研究的总体轮廓。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理论研究 年度报告
下载PDF
微光成炬·顺时而变:中国短视频发展十年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国涛 李若琪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62-70,共9页
近十年来,“微”传播成为媒介社会的主流传播方式,影像的内容、时长、制播规律、用户观看习惯等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短视频应时而生。其众创扩散激活了个体创作力量,无数平凡的创作者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人间百态,推动中国短视频产业“造... 近十年来,“微”传播成为媒介社会的主流传播方式,影像的内容、时长、制播规律、用户观看习惯等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短视频应时而生。其众创扩散激活了个体创作力量,无数平凡的创作者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人间百态,推动中国短视频产业“造炬成阳”,逐渐形成燎原之势。在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的推动下,短视频经历了内容创作模式的变迁,并在实践探索和多元共治中走向规范化发展。整体来看,短视频产业呈现出以下嬗变趋势:内容生态从泛娱乐转向垂类细分;用户定位从小众社区转向全民应用;产业格局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繁荣;价值功能从媒介工具发展为舆论阵地;商业布局从内容深耕走向全产业链开发。在新阶段里,短视频产业发展应由商业价值导向转向文化价值导向,进一步释放用户规模势能与内容创新动能,彰显社会文化价值与网络传播优势,生产更多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优质短视频,更好地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影视产业 文化强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传媒艺术的戏剧性问题四人谈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俊(执笔) 胡智锋 +1 位作者 陈旭光 唐锡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4,175,共8页
戏剧性是艺术学、美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也是叙事性艺术作品释放魅力的主要来源。传媒艺术的戏剧性可以从艺术和传媒两大维度进行界定。在新媒体普遍性崛起的媒介融合时代,艺术的戏剧性表达在艺术创作、传播、接受这个艺术活动全流程中,... 戏剧性是艺术学、美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也是叙事性艺术作品释放魅力的主要来源。传媒艺术的戏剧性可以从艺术和传媒两大维度进行界定。在新媒体普遍性崛起的媒介融合时代,艺术的戏剧性表达在艺术创作、传播、接受这个艺术活动全流程中,较之于传统艺术时代都发生了相当的变化,因此这个问题值得重新讨论,尤其应该放置在被新媒体化了的传媒艺术的视角下进行新论。传媒艺术的戏剧性释放,既可以给作品增色,也会因被滥用而影响了艺术作品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艺术生态的品级,需要趋利避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化 传媒艺术 戏剧性 媒介融合
下载PDF
歌舞电影:传统艺术与传媒艺术的融合样本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俊 高晓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6-30,共5页
一、传统艺术(歌舞)与传媒艺术(电影)的各自有别(一)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单一的无形,虚体的符号音乐基本是时间的艺术,不可观,需要依靠听觉完成接受过程。音乐的时间性更多地表现为其在物理时间上的延续和展开,作品的创作、接受以及作... 一、传统艺术(歌舞)与传媒艺术(电影)的各自有别(一)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单一的无形,虚体的符号音乐基本是时间的艺术,不可观,需要依靠听觉完成接受过程。音乐的时间性更多地表现为其在物理时间上的延续和展开,作品的创作、接受以及作品本身都在时间的流淌中呈现出来。[1]音乐创作在时间中完成,作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音乐创作 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 时间性
下载PDF
传媒艺术 编者按 被引量:57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品类。作为当前最能融科技与人文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与品类,传... 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品类。作为当前最能融科技与人文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与品类,传媒艺术深刻地建构和影响了人类艺术的格局和走向,成为当前人类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和审美经验来源。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视觉艺术、艺术传播、传播艺术等概念既相通又不同,在对这些概念的关系辨析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传媒艺术的本性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科技性 媒介性 大众参与性 传统艺术 现代艺术 视觉艺术 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
下载PDF
艺术影院建设与首都文化形象建构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可武 黄子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98,共6页
艺术影院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艺术电影的先锋特色与探索性,以及艺术影院作为传播媒介的生产性建构了城市文化形象的景观。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初步建立了以中国电影资料馆、百老汇电影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 艺术影院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艺术电影的先锋特色与探索性,以及艺术影院作为传播媒介的生产性建构了城市文化形象的景观。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初步建立了以中国电影资料馆、百老汇电影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以及北京商业院线中的100多家艺术影院为基础,国有、外资与民营等市场主体多元共生的格局,成为北京极具创造性与活力的文化要素。目前,首都艺术影院还存在空间布局、观众规模与市场运作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制约基于艺术影院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未来艺术院线的发展与首都文化形象的建设,将在艺术影院专线放映、长线放映与策展等发行模式上探索,在细分市场的建立、市场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影院 首都文化形象 公共文化服务 市场细分 发行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