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场”与“生成”——反思“实验的民族志”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杰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49-56,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被重新审视,"民族志现实主义"的合理性从根本上受到质疑,"实验的民族志"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新趋势:民族志既不是纯粹的关于"他者"文化的记录,也不是纯粹的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被重新审视,"民族志现实主义"的合理性从根本上受到质疑,"实验的民族志"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新趋势:民族志既不是纯粹的关于"他者"文化的记录,也不是纯粹的关于民族志研究者的"个体"心理的呈现,而是一种关于"他者"的社会与文化现实的文本,"反思"已经成为"实验的民族志"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而反思"实验的民族志"使得民族志的书写更加开放,从而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 修辞 权力话语 生成
下载PDF
对影视文化汲取“和而不同”审美观念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凤铸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中国影视艺术既要借鉴“西洋”,也要讲“固本”。“固本”是强化根本,强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强化影视文化的民族之魂。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多元一体 固本 创新
下载PDF
王原祁画学龙脉的图像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志琴 《书画世界》 2021年第6期21-25,共5页
清初画家王原祁在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画学龙脉说。他借鉴程朱理学的理气框架,建构了以气韵为体、气势为用的南宗画学理论体系。其中,宋元画学经典被视为气韵的具体化,而气韵之仁通过开合、起伏等法则生发为气势,形成画... 清初画家王原祁在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画学龙脉说。他借鉴程朱理学的理气框架,建构了以气韵为体、气势为用的南宗画学理论体系。其中,宋元画学经典被视为气韵的具体化,而气韵之仁通过开合、起伏等法则生发为气势,形成画面的理性秩序,生成万物的形态情势。画学龙脉图像特征主要有:一是气韵本体之仁的生发性具体化为画面的气穴;二是气势之用在开合起伏中形成气脉走向,呈现为画面的条理脉络;三是画面的结构秩序以合乎理趣为目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画学龙脉理论和图像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宋明理学的价值观(仁)和八股文思维方式等对画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画学 画学龙脉 理趣
下载PDF
明代书画仿古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志琴 《书画世界》 2020年第11期24-27,共4页
明中期,吴门书画家群体从逼真临仿古代书画经典中,发展出一种合临创为一体的书画仿古模式。明代书画仿古模式以确立经典体系为基础,经典真迹的经典化为核心,熔炼集成为方法,并以今人用古人经典的笔墨语言发古人已发之言,或发古人未发之... 明中期,吴门书画家群体从逼真临仿古代书画经典中,发展出一种合临创为一体的书画仿古模式。明代书画仿古模式以确立经典体系为基础,经典真迹的经典化为核心,熔炼集成为方法,并以今人用古人经典的笔墨语言发古人已发之言,或发古人未发之言为最高目标。这两类不同的目标,形成了祝允明式(实临为主)、董其昌式(意临为主)两类书画仿古类型。与清代书画仿古模式相比,明代书画仿古模式重视对晋唐以来经典墨迹、文人书画体系的认同和建构。因此,对于传统的诗文、诗画理论而言,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书画仿古模式 文人书画 经典 代言
下载PDF
设计家水墨表达类型论析——以李立新、杨志麟、李亦文为例
5
作者 蒋志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6-170,共5页
设计家的水墨表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基于传统的、不中不西的、中西结合的。在三位设计家中,李亦文作为基于传统的水墨类型,从传统的"寄画于乐"之"乐"中挖掘出"药"的康复功能,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找到了... 设计家的水墨表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基于传统的、不中不西的、中西结合的。在三位设计家中,李亦文作为基于传统的水墨类型,从传统的"寄画于乐"之"乐"中挖掘出"药"的康复功能,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找到了转化、提升的路径,具有积极的意义,显示了从事设计实践的设计家水墨画的一些特殊面貌。李立新从思考绘画的本质入手,突破了中西绘画的材料、观念等方面的局限,一方面将自己的学养转为图像,另一方面,努力将自己对人文地理等的理解和思考在图像中自如地表达出来,显示了学者水墨画的一些特点。杨志麟的叛逆个性和学习西方现代绘画的经历,使他偏向于中西结合,强调中国画笔墨语言的抽象化发展,显示了一些有思想的设计家对艺术发展的总体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家 水墨画 表达类型
下载PDF
明清画学“仿古”模式简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志琴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109,共5页
本期刊发《明清画学“仿古”模式简析》一文,作者围绕老话题进行新阐释,认为明清画学“仿古”模式的形成与当时独特的文化教育制度、文学复古运动、阳明心学等关系密切,是中国画笔墨语言抽象化、体系化的必然结果,值得深思和重新评... 本期刊发《明清画学“仿古”模式简析》一文,作者围绕老话题进行新阐释,认为明清画学“仿古”模式的形成与当时独特的文化教育制度、文学复古运动、阳明心学等关系密切,是中国画笔墨语言抽象化、体系化的必然结果,值得深思和重新评估这一文化传统;《清代小说服饰名称研究》一文聚焦清代小说服饰名称的构成框架,以点带面地梳理服饰的历史信息和命名特点;《纪念碑性绘画手法再讨论》一文从主题溯源、手法特点比较和借鉴影响途径等方面简述了纪念碑性绘画手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诗著书魂书蕴诗意》一文则是以沈鹏先生的自书诗作品为品鉴对象,阐释了其诗心哲思与书艺学养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古 画学 明清 文学复古运动 文化传统 清代小说 绘画手法 教育制度
原文传递
方法与体系:从《格古要论》看明初画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志琴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6,共6页
作为一本文物鉴定教材,《格古要论》意在帮助明初新贵获得文物书画的鉴赏与收藏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为此,作者曹昭以文物鉴定去伪求真之法、何谓珍品等为主题,借鉴类书的编撰方法进行阐述。在书中,曹昭以文人书画理论共识和文物交易中习... 作为一本文物鉴定教材,《格古要论》意在帮助明初新贵获得文物书画的鉴赏与收藏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为此,作者曹昭以文物鉴定去伪求真之法、何谓珍品等为主题,借鉴类书的编撰方法进行阐述。在书中,曹昭以文人书画理论共识和文物交易中习得的鉴别眼识等为标准,"家法"或流传统序为线索,摘拼、修正已有知识,尝试建构可信的文物鉴别理论体系。这在当时颇具开创性,影响了王世贞的画史三变说、董其昌的画学南北宗论,也为明中期以后书画仿古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格古要论》为例,考察明代画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理解其在明代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古要论》 明初 文物鉴定教材 知识生产 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马万国作品
8
作者 马万国 《农家书屋》 2017年第11期64-64,F0003,共2页
马万国,艺名抱海,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创研室副主任,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曾出版《马万国中国画作品集... 马万国,艺名抱海,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创研室副主任,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曾出版《马万国中国画作品集》(昆仑系列)《中国独树一帜名家一马万国画昆仑山》《马万国百幅扇面作品集》《马万国百幅团扇作品集》《马万国百幅国画作品集》(第一辑)(第二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客座教授 艺术研究所 中国画
原文传递
马万国作品欣赏
9
作者 马万国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9年第7期44-47,1,共5页
关键词 作品欣赏 中国美术馆
原文传递
马万国作品
10
作者 马万国 《传记文学》 2017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关键词 CM
原文传递
陈宗灿作品选
11
作者 陈宗灿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