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建设中作物生产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
1
作者 毛芬 黄收兵 +1 位作者 张海林 张明才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强化实践教育以加快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作物生产实践课程对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依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标“金课”的“两性... 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强化实践教育以加快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作物生产实践课程对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依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标“金课”的“两性一度”,对作物生产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和创新从低阶到高阶的多层次—递进式—全方位的教学内容重构方案进行了探讨,旨在响应新农科建设的号召,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综合实践能力强、创新素养高的新型农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农科建设 作物生产实践课程 教学改革 “金课”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高校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李璐 何志巍 韩宇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5期40-42,共3页
按照新一轮审核评估要求,第一类评估重点考察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然而,当前国内双一流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重教学轻育人,质量文化建设薄弱,持续改进不足等。作为新一轮审核评估... 按照新一轮审核评估要求,第一类评估重点考察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然而,当前国内双一流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重教学轻育人,质量文化建设薄弱,持续改进不足等。作为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第一类评估试点高校,中国农业大学以系统性、目标性、适应性为原则,创新性地提出“一二三四五”质量保障体系模式,其实践策略可以为其他双一流高校推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审核评估 双一流高校 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文化 持续改进
下载PDF
现代农业背景下植物生产类本科实践课程教学方式优化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
3
作者 黄收兵 毛芬 张明才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28-132,137,共6页
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植物生产类本科实践课程不断进行自我发展与建设,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优化,将传统教学内容和与时俱进的教学需求进行有机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总结植物生产类本科实践... 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植物生产类本科实践课程不断进行自我发展与建设,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优化,将传统教学内容和与时俱进的教学需求进行有机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总结植物生产类本科实践课程的特点,在2019年和2020年以学生为核心,连续两年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教学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从理论与实践教学配比、线上线下融合、利用多媒体库、数字化作物标本、新型教材建设和开展第二课堂六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教学方式,以期为植物生产类本科实践课程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式 植物生产类 教学质量 本科 实践课程
下载PDF
为强农兴农贡献青春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4
作者 李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充分肯定了科技小院探索形成的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指明了科技小院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高...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充分肯定了科技小院探索形成的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指明了科技小院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了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人生追求和道路选择,为新时代青年运动和青年发展指明了光明未来和正确方向,极大地鼓舞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以“自找苦吃”的精神气质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小院 强农兴农 青春力量
下载PDF
农业高校仪器共享平台管理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与管理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任蔚 曹凤梅 《农业科技管理》 2023年第2期56-60,共5页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有效管理,能有效发挥仪器的作用,对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目前高校大型仪器共享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采取统一规划购置费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共享...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有效管理,能有效发挥仪器的作用,对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目前高校大型仪器共享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采取统一规划购置费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共享平台信息化建设和加强仪器档案管理与利用等措施,推动仪器开放共享,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平台管理水平,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农业高校推进仪器开放共享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大型仪器 共享平台 管理
下载PDF
新农科+新工科为引领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为例
6
作者 吴敏 李栋 +2 位作者 刘嫣红 郑志安 魏青 《农业工程》 2023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以新农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的大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干燥技术实践课程为例,立足于学科基... 以新农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的大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干燥技术实践课程为例,立足于学科基础,分析了农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鲜明工程应用和技术实践特点,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案例设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突出强化课程思政引力。解决了实践教育培养弱化、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培养目标与培养机制不匹配等问题,为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探索出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新工科 研究生 工程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下专项制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3—6—1”培养体系建设为例
7
作者 李文 王增利 朱鸿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4期14-18,共5页
以国家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在农业院校探索能够培养适应时代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创新体系是重要之举。中国农业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探索专项制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为例,提出并初步建立了... 以国家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在农业院校探索能够培养适应时代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创新体系是重要之举。中国农业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探索专项制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为例,提出并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项制“3—6—1”培养体系,从3项培养成效评价指标、6项培养改革举措和1套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角度诠释培养机制内涵,对新农科背景下打造一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项制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下专项制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烟台专项为例
8
作者 李文 何靖 王增利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8期5-9,共5页
随着现代农业日益信息化、智能化,对新农科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改革,探索出了“专项制”培养体系,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现代食品产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农业大学食... 随着现代农业日益信息化、智能化,对新农科人才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改革,探索出了“专项制”培养体系,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现代食品产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为例,阐述烟台专项研究生专项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从培养环节、课程教学、科研指导、基地建设、实践教育和“双创”培养等方面入手,深化专项制培养改革,为新农科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项制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农科大学的法学发生: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缘起(1904—1949)
9
作者 瞿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222,共21页
2023年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建院30周年,其法律系也迎来30周年系庆。然而,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历史远不止30年。从清末1904年的“癸卯学制”开始,法学教育就被纳入农科大学的教育规划之中。自清末、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农大... 2023年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建院30周年,其法律系也迎来30周年系庆。然而,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历史远不止30年。从清末1904年的“癸卯学制”开始,法学教育就被纳入农科大学的教育规划之中。自清末、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农大法学教育的发展脉络蜿蜒而清晰。法学教育是历史上自始且在学理上当然地存在于中国农业大学诸前身的农科教育之中。关于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缘起的探求,也从历史的角度解释了“农业大学何以有法律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法律系 法学教育 高等教育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涉农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路径——以中国农业大学英才学校为例
10
作者 史凌杰 董玉博 +1 位作者 蒋沅均 黄嘉华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3期42-45,70,共5页
“青马工程”是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视域下,涉农高校“青马工程”存在思想引领作用不强、培养体系有待完善、管理模式尚不健全、育人成效有待提升等问题。基于此,中国农业大学英才学校结合学校特色,围绕“稼穑英才四部... “青马工程”是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视域下,涉农高校“青马工程”存在思想引领作用不强、培养体系有待完善、管理模式尚不健全、育人成效有待提升等问题。基于此,中国农业大学英才学校结合学校特色,围绕“稼穑英才四部曲”,深入推动体制创新,构建了“原著导读—理论学习—青年研究—实践锻炼”立体化培养体系。通过健全管理机构、职责分工明确,推行班委自治、激发内生动力,建立考核方法、规范组织建设,实施动态管理、深入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涉农高校“青马工程”管理模式。在实践中把握当下、增强实效,立足理想、助力成长,放眼未来、厚积薄发,优化英才学校的育人成效,为涉农高校“青马工程”实施路径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马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英才学校 培养体系 管理模式 育人成效
下载PDF
2009-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玉米日耗水量数据集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一宁 丁日升 +3 位作者 佟玲 康绍忠 李思恩 杜太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10-20,共11页
掌握农田系统作物耗水量变化情况,对研究作物各生育期水分消耗规律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数据提供了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内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实测的玉米耗水量数据,时间分辨率为日尺度,灌溉方式为畦灌,数据范围为2009–2016年。数据... 掌握农田系统作物耗水量变化情况,对研究作物各生育期水分消耗规律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数据提供了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内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实测的玉米耗水量数据,时间分辨率为日尺度,灌溉方式为畦灌,数据范围为2009–2016年。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严格遵循仪器数据质量控制和规范。数据以日为尺度公开,以期为区域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实验站 大型蒸渗仪 耗水量 玉米
下载PDF
智慧党建引领多元主体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宗成峰教授访谈 被引量:2
12
作者 宗成峰 潘琼阁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共4页
智慧党建是党建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党建信息化、数字化和精准化,提高服务群众的科学化水平,能够促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近十年来宗成峰教授将... 智慧党建是党建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党建信息化、数字化和精准化,提高服务群众的科学化水平,能够促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近十年来宗成峰教授将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与“三农”研究、乡村振兴研究相结合,并探讨过“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机制创新。访谈从理论和案例方面谈智慧党建在推进和完善过程中,如何在理念和模式上进行创新,形成智慧乡村治理新模式;又如何体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通过建强引领主体,以及引领不同的参与主体来整体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这些问题的有效探讨对我国智慧党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党建 乡村治理 基层党组织 枫桥经验 参与型善冶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探索与创建——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13
作者 王洪亮 袁旭峰 +3 位作者 杜凤沛 李国学 程序 朱万斌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3期163-169,共7页
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办学特色和新农科专业建设要求,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本科生专业的创建背景、建设的必要性、目标和定位、毕业生就业前景以及在新专业建设中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 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办学特色和新农科专业建设要求,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本科生专业的创建背景、建设的必要性、目标和定位、毕业生就业前景以及在新专业建设中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措施和完善教学模式等,总结了新农科理念下创办多学科融合交叉型新专业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专业 实践与对策 学科交叉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五维一体”式学科文化育人实践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草学学科为例
14
作者 杜玲 栾相科 王玉婷 《大学教育》 2023年第13期37-40,共4页
学科文化是高校开展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学科文化育人更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传承中华文化使命的重要途径。文章以中国农业大学草学学科为例,提出开展学科文化育人在增强学科文化自信、培养学科文化传播者、提升学生文化涵... 学科文化是高校开展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学科文化育人更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传承中华文化使命的重要途径。文章以中国农业大学草学学科为例,提出开展学科文化育人在增强学科文化自信、培养学科文化传播者、提升学生文化涵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工作探索“五维一体”式学科文化育人路径,即在学科背景下从环境文化育人、专业文化育人、实践文化育人、活动文化育人和双创文化育人五个维度开展具体育人工作;提出在学科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学科文化育人的政治站位,紧密结合学科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不断挖掘有效的育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学科文化创新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文化育人 草学 “五维一体”
下载PDF
基于ESI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茂茂 张子倩 +1 位作者 陈仕吉 左文革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132,共5页
基于ESI数据,以计量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进入ESI前1%(top1%)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论文数、总引用量及其排名变化和高被引论文情况,并与国内外部分研究机构进行对比分析。从学科生产力、学科影响力、学科发展力、学科创新力四个... 基于ESI数据,以计量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进入ESI前1%(top1%)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论文数、总引用量及其排名变化和高被引论文情况,并与国内外部分研究机构进行对比分析。从学科生产力、学科影响力、学科发展力、学科创新力四个方面对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客观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生产力、学科影响力水平较高,处于快速提升的阶段;学科发展力、学科创新力处于低水平,还需大幅提升。总体来看,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学科竞争力已经初步形成并处于继续提升中,有望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与动物科学 学科竞争力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16
作者 张和 张海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41-445,共5页
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已全面展开并走向深入,大量的高校青年教师走向教学、科研第一线。青年教师已成为各类高校的中坚力量,但同时他们也承受工作、人际、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全面、深入剖析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活现状,了解青年... 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已全面展开并走向深入,大量的高校青年教师走向教学、科研第一线。青年教师已成为各类高校的中坚力量,但同时他们也承受工作、人际、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全面、深入剖析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活现状,了解青年教师生活压力的来源以及各压力源的影响程度,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青年教师生活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青年教师生活满意度较高,但仍有一些青年教师感到生活压力较大,且年龄多集中在31~35岁,尤其是住房状况、收入状况和子女问题逐渐成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通过加大高校青年教师住房保障力度、适当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着力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子女教育问题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等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生活状况
下载PDF
中国农业大学2003-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铭宇 刘竹青 +3 位作者 吴志刚 牛爽 白玉华 王红梅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04-108,共5页
对2003-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探寻学校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基础研究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业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分析
下载PDF
校外实验站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昭海 陈阜 +2 位作者 隋鹏 张海林 李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55-458,共4页
高等农业院校依托校外实验站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已经成为涉农高等院校进行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生源、校园周边环境、师资结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农业本身五方面发展的... 高等农业院校依托校外实验站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已经成为涉农高等院校进行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生源、校园周边环境、师资结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农业本身五方面发展的新变化,促使高等农业院校必须依托校外实验站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这种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趋势已经凸显了实践教学依托校外试验站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八个方面能力为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组建教师团队以及吸纳优秀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管理等途径,科学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机制,高效打造高等农业院校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校外实验站 实践教学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吴桥试验站
下载PDF
基于ESI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子倩 史丽文 +2 位作者 李茂茂 陈仕吉 左文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443-14445,共3页
统计分析了ESI数据库在2010年3月~2011年3月1年中的7次更新数据,研究了进入ESI前1%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论文数、总引用量和篇均被引频次及其排名变化,并与国内外部分研究机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论文数和... 统计分析了ESI数据库在2010年3月~2011年3月1年中的7次更新数据,研究了进入ESI前1%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论文数、总引用量和篇均被引频次及其排名变化,并与国内外部分研究机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论文数和总引用量的绝对数量增加,排名上升;论文数排名R值由0.91增加到0.94,总引用量排名R值由0.73增加到0.84。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R值
下载PDF
论校外实验站在涉农大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昭海 陈阜 +4 位作者 隋鹏 王璞 王志敏 胡跃高 李超 《中国农业教育》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涉农大学建立校外实验站是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更好发挥大学功能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校外实验站在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地方科技人才及新型农民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明... 涉农大学建立校外实验站是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更好发挥大学功能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校外实验站在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地方科技人才及新型农民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明确了校外实验站在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及服务地方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阐释了新形势下校外实验站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涉农大学校外实验站地位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实验站 农业高校 大学功能 中国农业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