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农产品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利益衡量为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于华江 杨成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128,共6页
农产品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有无过错和过错两种立法例。一国农业发展水平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确定农产品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罗斯科·庞德的利益衡量理论对农产品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利益衡量,我国... 农产品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有无过错和过错两种立法例。一国农业发展水平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确定农产品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罗斯科·庞德的利益衡量理论对农产品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利益衡量,我国农产品损害赔偿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是必要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损害赔偿 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
下载PDF
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华江 储志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开展环境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是其履行法定义务及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根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情况检查"①结果,重点监控企业存在着自行监测执行力弱、监测结果真实性低、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及...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开展环境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是其履行法定义务及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根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情况检查"①结果,重点监控企业存在着自行监测执行力弱、监测结果真实性低、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及监测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当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条件建设和企业管理,实现制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 自行监测 信息公开
下载PDF
从程序正义反思知识产权法之诉前禁令制度 被引量:9
3
作者 杨述兴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06年第8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诉前禁令制度 知识产权法 程序正义 世界贸易组织 TRIPS协议 《商标法》 侵犯专利权 知识产权诉讼 《著作权法》 证据适用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组织盈余分配机制的利益衡量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华江 王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71,共7页
当前我国农地股份合作组织的盈余分配机制主要有盈利分红、收益不保底,收益保底、盈利不分红和既收益保底、又盈利分红三种形式。各地股份合作组织对于盈余分配机制的选择,一般都会受到农民收入和农地股份合作组织盈余两个利益因素的影... 当前我国农地股份合作组织的盈余分配机制主要有盈利分红、收益不保底,收益保底、盈利不分红和既收益保底、又盈利分红三种形式。各地股份合作组织对于盈余分配机制的选择,一般都会受到农民收入和农地股份合作组织盈余两个利益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庞德的利益衡量理论对这两种利益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农地股份合作组织采用既收益保底、又盈利分红的盈余分配机制是适当的,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组织 盈余分配机制 利益衡量
下载PDF
浅论微博著作权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牛嘉琦 《法制与经济》 2011年第16期125-126,共2页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和交流方式,在促进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著作权法律问题。如何处理微博分享、传播的特性与著作权个人属性的冲突,将是微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微博 著作权 权利保护
下载PDF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思考及其完善的必要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沈瑞萍 任大鹏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期145-146,共2页
随着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动产物权地位得到确认。但是,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公示方法登记制度却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登记制度功能的发挥,使登记制度不能够有效反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真实状况,其既不能... 随着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动产物权地位得到确认。但是,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公示方法登记制度却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登记制度功能的发挥,使登记制度不能够有效反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真实状况,其既不能保护权利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不能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本文从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与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关系出发,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并不能达到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要求。其次,本文探讨了现行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能够在交易安全与交易效率之间达到平衡,提出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登记 公示公信
下载PDF
论股权出资及其评估制度 被引量:1
7
作者 侯静 于华江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我国《公司法》未将股权列为法定的出资形式,但在公司实务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东以股权出资的实例不断出现。本文在分析股权性质的基础上探讨股权出资的合理性,即以传统的出资标准来衡量,股权完全具备适格性。但需在股份... 我国《公司法》未将股权列为法定的出资形式,但在公司实务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东以股权出资的实例不断出现。本文在分析股权性质的基础上探讨股权出资的合理性,即以传统的出资标准来衡量,股权完全具备适格性。但需在股份评估及股权出资的公示制度等方面作出法律规制,以增加其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资方式 股权出资 股份评估
下载PDF
从经济法角度看某银行信用卡的全额计息
8
作者 彭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4期261-261,共1页
2012年11月5日山东大正泰和律师事务所王新亮律师以信访的方式向银监会建言废除包括全额计息在内的信用卡霸王条款,并于11月15日收到了银监会的受理回复。最近几年,全额计息的问题不时见诸报端,文章拟从经济法角度对某银行信用卡的全额... 2012年11月5日山东大正泰和律师事务所王新亮律师以信访的方式向银监会建言废除包括全额计息在内的信用卡霸王条款,并于11月15日收到了银监会的受理回复。最近几年,全额计息的问题不时见诸报端,文章拟从经济法角度对某银行信用卡的全额计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卡 全额计息 经济法
下载PDF
对监听资料证据能力的剖析
9
作者 宋立妍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5-80,共6页
监听作为一种涉及公民权利的高科技侦查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从监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入手,分析了一般情况下监听资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以及三种特殊情况下监听的合法性认定及证据能力问题,并进一步对衍生证据的证据能力进... 监听作为一种涉及公民权利的高科技侦查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从监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入手,分析了一般情况下监听资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以及三种特殊情况下监听的合法性认定及证据能力问题,并进一步对衍生证据的证据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对我国监听资料证据能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听 证据能力 特殊监听 衍生证据
下载PDF
浅谈专利侵权案件中等同原则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延然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7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一般判断某一产品是否侵犯专利权时,需要判断其是否包含另一产品的技术特征,而等同侵权实质也是全覆盖,属于更为隐形的全覆盖。判定是否构成等同侵权时,主要从手段、功能和效果,以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是否经过... 一般判断某一产品是否侵犯专利权时,需要判断其是否包含另一产品的技术特征,而等同侵权实质也是全覆盖,属于更为隐形的全覆盖。判定是否构成等同侵权时,主要从手段、功能和效果,以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是否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样,变劣侵权由于其特征与等同侵权类似,也可以把变劣侵权解释为等同侵权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等同原则完善的过程中,立法时要注重相应的解释与具体的规定,同时,可以借鉴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关于等同原则的限制性规定,从而让等同原则的应用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定方法 变劣行为 完善标准
下载PDF
对教育合同订立过程中学校和学生各行为性质的分析
11
作者 高睿 《消费导刊》 2007年第12期176-176,共1页
运用合同法的一般原理,分析认为学校发布招生信息是要约邀请,学生报考是要约邀请,学校录取并发放录取通知书是要约,学生入学报到是承诺。教育合同是由学校和学生的要约和承诺行为构成的一个合意的过程,对各个阶段学校和学生的行为性质... 运用合同法的一般原理,分析认为学校发布招生信息是要约邀请,学生报考是要约邀请,学校录取并发放录取通知书是要约,学生入学报到是承诺。教育合同是由学校和学生的要约和承诺行为构成的一个合意的过程,对各个阶段学校和学生的行为性质的定性,对确定不同阶段中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合同 要约 要约邀请 承诺
下载PDF
农村开荒地权属问题研究——以广西区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12
作者 黄龙女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实践中,历史上不断的荒地开发为土地确权工作带来了问题,如何确定开荒地权利的归属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本文通过研究广西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开荒地权属纠纷现状和解决路径,总结了开荒地确权的...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实践中,历史上不断的荒地开发为土地确权工作带来了问题,如何确定开荒地权利的归属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本文通过研究广西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开荒地权属纠纷现状和解决路径,总结了开荒地确权的主要依据——"谁开发谁使用",并分析了背后渗透的关于占有和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开发 土地确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下载PDF
浅议著作权法中的作品独创性理论与文艺理论中的独创性理论
13
作者 杨述兴 《中国版权》 CSSCI 2007年第5期61-63,共3页
文学艺术社会实践是著作权法律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从根本上决定了著作权法的术语选择和规则制定。文艺理论则是对文艺实践的理论概括,来源于并深刻影响着文艺创作实践活动,文艺理论中的作品观念亦深刻着影响著作权法... 文学艺术社会实践是著作权法律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从根本上决定了著作权法的术语选择和规则制定。文艺理论则是对文艺实践的理论概括,来源于并深刻影响着文艺创作实践活动,文艺理论中的作品观念亦深刻着影响著作权法对其保护对象的界定和对利益分配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文艺理论 作品 性理 法律制度 社会实践 文学艺术 规则制定
原文传递
也谈创作行为
14
作者 杨述兴 《中国版权》 CSSCI 2006年第5期46-47,共2页
在民法理论上,“创作”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基于事实之状态或经过,法律因其所生之结果,特付以法律上效力之行为也。例如先占、加工、遗失物之拾得、埋藏物之发现、管理事务、住所之设定及废止等。叫事实行为相对于法律行为而言... 在民法理论上,“创作”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基于事实之状态或经过,法律因其所生之结果,特付以法律上效力之行为也。例如先占、加工、遗失物之拾得、埋藏物之发现、管理事务、住所之设定及废止等。叫事实行为相对于法律行为而言。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发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实”㈢。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核心区别在于,后者不依赖于行为人的意图而产生其法律后果;而前者的法律后果之所以产生,恰恰是因为行为人表示了此种意图,即法律使其成为实现行为人意图的工具。@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因而事实行为的法律效力并不考虑不同行为人的具体意图内容、行为能力、意思表示。因而,一个5岁的顽童,尽管他的表现手段极为初始、朴拙,如果他能构思一种独特的画面设计来表现对生活的理解或对天真烂漫的理想追求,并用他生硬、朴拙的画笔表达出来,能使读者产生某种情感上的共鸣,该绘画就是一件有独创性的作品。④5岁小孩的成果属于著作权法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行为 事实行为 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法律后果 法律效力 理想追求 行为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