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3 位作者 韩建林 徐惊涛 刘仲娜 白文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可有效地揭示牦牛的遗传变异,是牦牛群体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对牦牛的体形外貌特征、染色体核型(带型)、生理生化特性和DNA序列变异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随着分子遗传学和DNA测序技... 遗传多样性研究可有效地揭示牦牛的遗传变异,是牦牛群体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对牦牛的体形外貌特征、染色体核型(带型)、生理生化特性和DNA序列变异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随着分子遗传学和DNA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牦牛的分子遗传多样性。文章对近15年来牦牛mtDNA和核基因组分子标记及侯选基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牦牛群体基因组学等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遗传多样性 核基因组 线粒体DNA 分子标记 Y染色体
下载PDF
46个紫花苜蓿品种芽期耐盐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桂枝 高建明 +5 位作者 袁庆华 高俊杰 丛琳 夏卜咸 杨洪 曲荣桂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1-303,30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 l胁迫对46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 l浓度为0(CK)、2、4、6 g/L时,相对发芽率、苗鲜重及苗长变化较小,且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当浓度从6 g/L增加到12 g/L时,3个性状均迅速降低,且品种间的差异明...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 l胁迫对46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 l浓度为0(CK)、2、4、6 g/L时,相对发芽率、苗鲜重及苗长变化较小,且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当浓度从6 g/L增加到12 g/L时,3个性状均迅速降低,且品种间的差异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各品种的相对发芽率、苗鲜重及苗长与NaC l浓度间均呈二次关系,IC50(半致死浓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但略偏向高值。综合3个性状的IC50后认为,中苜1号、胜利者(FD4)、甘农3号等6个品种为芽期耐盐品种,而费纳尔、亚里桑那、阳高等12个品种为敏盐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NACL 耐盐半致死浓度 发芽率 苗重 苗高
下载PDF
NaCl胁迫下苜蓿发芽期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建明 桂枝 +2 位作者 袁庆华 高俊杰 丛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试验选用20个不同起源的苜蓿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NaCl胁迫下苜蓿发芽期苗重、胚芽重、胚根重、苗长、胚芽长、胚根长、发芽率及发芽势共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按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可将其分为3类,即发芽率性状(发芽率... 试验选用20个不同起源的苜蓿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NaCl胁迫下苜蓿发芽期苗重、胚芽重、胚根重、苗长、胚芽长、胚根长、发芽率及发芽势共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按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可将其分为3类,即发芽率性状(发芽率和发芽势)、重量性状(苗重、胚芽重和胚根重)及长度性状(苗长、胚芽长和胚根长)。其中,3类性状内部的各性状间大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在3类指标之间,仅有胚根重与根长和苗长存在相关性。因此,任何一类(或一个)性状都不能全面反映盐胁迫下苜蓿发芽期生长情況,考虑到8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和大批量筛选耐盐材料时试验操作的繁简程度,选择发芽率、苗重和苗长作为评价指标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氯化钠 发芽期 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碱胁迫下苜蓿发芽期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桂枝 高建明 +1 位作者 袁庆华 赵金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69-1471,1491,共4页
[目的]研究碱胁迫下苜蓿发芽期性状的代表性指标,为苜蓿耐碱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5个代表性的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在不同浓度的碱胁迫下对总鲜重、芽鲜重、根鲜重、总长、芽长、根长、发芽率和发芽势8个指标... [目的]研究碱胁迫下苜蓿发芽期性状的代表性指标,为苜蓿耐碱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5个代表性的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在不同浓度的碱胁迫下对总鲜重、芽鲜重、根鲜重、总长、芽长、根长、发芽率和发芽势8个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芽率与发芽势的相关性极强;苗长与芽长、根长的相关性较强;苗重与根重的相关性极强;3类指标之间,发芽率(或发芽势)与根重、总重的相关性较强,其他性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NaHCO3胁迫下,选择发芽势、胚根重和苗长作为评价指标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碱胁迫 相关性 显著性
下载PDF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的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2
5
作者 桂枝 高建明 袁庆华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6-41,共6页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在阻止病原物的侵入、发展,进而激活特定的防卫反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对PGIP的特性、差异表达、功能和检测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今后PGIP研究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特性 表达 功能 检测
下载PDF
生长猪回肠灌注抗生素对后肠微生物组成和磷消化吸收的影响
6
作者 何小龙 严鸿林 +4 位作者 李书伟 汤文杰 刁慧 张宏福 刘静波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2-24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后肠微生物在生长猪磷消化吸收中的调控作用。选用24头平均体重为(62.58±0.09)kg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去势公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灌注生理盐... 试验旨在研究后肠微生物在生长猪磷消化吸收中的调控作用。选用24头平均体重为(62.58±0.09)kg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去势公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抗生素灌注组灌注复合抗生素(阿莫西林120 mg/kg/d,盐酸大观霉素林可霉素100 mg/kg/d,硫酸黏菌素4 mg/kg/d),果胶灌注组灌注果胶(60 g/d)。试验期21 d,其中适应期17d,样品收集期4d。结果表明:抗生素灌注组粪磷排泄量高于对照组和果胶灌注组(P<0.05),后肠可消化磷、全肠道可消化磷以及磷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低于对照组和果胶灌注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灌注抗生素可降低粪中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灌注抗生素可降低粪便Bacteroides数量(P<0.05),有降低Bifidobacterium数量的趋势(P=0.073);相关性分析表明,Bacteroides和Bifidobacterium与短链脂肪酸和磷的消化吸收正相关(P<0.05)。由此可知,回肠末端灌注抗生素会抑制后肠微生物发酵并降低磷的消化吸收,通过调控后肠微生物组成和含量可能是调控磷消化吸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消化率
下载PDF
饲料中牛、羊、猪、鸡源性成分的PCR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1
7
作者 罗家琴 王加启 +4 位作者 卜登攀 李旦 王丽 魏宏阳 周凌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12-2119,共8页
【目的】建立鉴定饲料中牛、羊、猪、鸡源性成分的PCR方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动物源性饲料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牛、羊、猪、鸡、鱼以及马的mtDNA的16SrRNA基因序列选用了一对通用引物,初步检测出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样品;然后针对牛、... 【目的】建立鉴定饲料中牛、羊、猪、鸡源性成分的PCR方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动物源性饲料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牛、羊、猪、鸡、鱼以及马的mtDNA的16SrRNA基因序列选用了一对通用引物,初步检测出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样品;然后针对牛、羊、猪、鸡4种动物线粒体mtDNA中的保守序列,分别选用了4对特异性引物对检测出的样品进行PCR扩增,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71、274、149和266bp。【结果】通过利用通用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及其条件,建立了从未知样品中简便而快速的检测出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PCR方法;利用所选的针对不同动物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鉴定牛、羊、猪、鸡这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此方法最低检测限可达0.1%。【结论】建立的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定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饲料 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 PCR 引物
下载PDF
贮藏条件和超干燥对塔落岩黄芪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志宏 谷继承 +2 位作者 李晓芳 贠旭疆 高洪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采用硅胶干燥法将塔落岩黄芪种子含水量由原来的7.900%降至4.645%,3.460%,2.921%和1.829%,用铝箔袋密封后在-4℃、4℃、室温和45℃条件下贮存12个月后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在2.921%~4.645%内可以提高塔落岩黄芪... 采用硅胶干燥法将塔落岩黄芪种子含水量由原来的7.900%降至4.645%,3.460%,2.921%和1.829%,用铝箔袋密封后在-4℃、4℃、室温和45℃条件下贮存12个月后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在2.921%~4.645%内可以提高塔落岩黄芪种子的耐贮性,增加塔落岩黄芪种子膜透性,增加SOD、POD、CAT活性分别至4.74U/mg,0.233U/mg,2.91U/(min.g),降低MDA含量至59.72nmol/L,3.460%为塔落岩黄芪种子超干贮存的适宜含水量。室温适度超干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低温未超干的保存效果,因此认为适度超干可以作为塔落岩黄芪种质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落岩黄芪 超干贮存 效应
下载PDF
绵羊瘦素受体基因部分序列测定及其变异位点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利 欧志国 +2 位作者 王林杰 张红平 杜立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7-113,共7页
试验旨在检测绵羊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基因序列突变位点,为进一步分析LEPR基因多态性与绵羊生长性状的关系奠定基础。选用美利奴羊与阿华西羊杂交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测序等方法测定了4只绵羊的LEPR基因cDNA部分... 试验旨在检测绵羊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基因序列突变位点,为进一步分析LEPR基因多态性与绵羊生长性状的关系奠定基础。选用美利奴羊与阿华西羊杂交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测序等方法测定了4只绵羊的LEPR基因cDNA部分序列及内含子7序列,同时利用PCR-RFLP分析两个位点在群体(229只)中的多态性。测定出LEPR基因cDNA序列长2608bp(包含外显子2-16完整序列及外显子1和17的部分序列)和LEPR第7内含子序列全长160bp,共发现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第2外显子中2个(T240C和A279G),第10、14外显子中各1个(A1683G,T2373C),内含子7中1个(1285+A73G),外显子中的4个变异位点均未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在研究群体中,A279G与A1683G中A的频率分别为0.415、0.467,后者处于非平衡状态,GG和AA是主要的单倍型。不同物种间序列一致性分值均比较高,但LEPRmRNA区序列一致性比内含子高,基于LEPR mR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更符合实际情况,且可靠性值更高。结果表明,绵羊LEPR基因的保守性较强,突变形式主要是转换,A279G和A1683G可能是突变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瘦素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苏丹草生长早期耐旱性评价方法及种质耐旱性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桂枝 高建明 +3 位作者 袁庆华 罗峰 裴忠有 孙守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7-1012,共6页
本研究采用Hoagland营养液砂培法,以PEG-8000为水分胁迫物,建立了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生长早期耐旱性评价方法,并评价了22份苏丹草种质材料的耐旱性。结果表明:不耐旱基因型‘06-222'能忍受的PEG-8000的最高浓度为-0.675 MPa... 本研究采用Hoagland营养液砂培法,以PEG-8000为水分胁迫物,建立了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生长早期耐旱性评价方法,并评价了22份苏丹草种质材料的耐旱性。结果表明:不耐旱基因型‘06-222'能忍受的PEG-8000的最高浓度为-0.675 MPa。当PEG-8000的浓度为-0.600和-0.700 MPa时,22份苏丹草种质材料在相对存活率、相对株高及相对地上部干质量3个性状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按照耐旱指数,将22份苏丹草种质材料分为5类,其中,‘内农1号'、‘89-105'及‘TS185'的耐旱性最强,而‘06-222'最弱。相对存活率和相对地上部干质量均与相对株高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对苏丹草进行生长早期耐旱性评价时PEG-8000的最高浓度应在-0.675 MPa左右;在评价苏丹草早期的耐旱性时考察相对存活率和相对地上部干质量2个性状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草 种质材料 耐旱性 生长早期 PEG-8000
下载PDF
苜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2(MsPGIP2)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桂枝 皮永硕 +2 位作者 袁庆华 曲泽鹏 高建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3-1079,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分离苜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2(MsPGIP2)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全长,分析序列变异。首先采用引物热不对称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分离其基因组序列全长,然后通过克隆测序分析了MsPGIP2基因在3个苜蓿品种(‘润布勒’、‘苏普斯... 本研究旨在分离苜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2(MsPGIP2)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全长,分析序列变异。首先采用引物热不对称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分离其基因组序列全长,然后通过克隆测序分析了MsPGIP2基因在3个苜蓿品种(‘润布勒’、‘苏普斯坦’与‘公农1号’)中的多态性。结果显示,MsPGIP2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全长1 126bp,可分为信号肽、内含子和LRR区3部分。MsPGIP2基因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有46个变异位点(频率>0.02)。在信号肽区,没有变异位点;在内含子区,有5个SNP位点和2个InDel变异位点;而在LRR区,共发现了39个SNP位点,其中非同义突变占61.5%。在3个苜蓿品种中共发现了15个等位基因(即单倍型),通过对LRR区核苷酸的系统发育分析将他们分成3类。结论认为,MsPGIP2基因具有较大的变异,各等位基因间发生了频繁的重组交换,是一个为适应病原微生物PG的进化而快速进化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PGIP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肉牛双胚胎共移植技术试验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先波 邓飞龙 +3 位作者 朱化彬 赖松家 王巍 陈仕毅 《当代畜牧》 2017年第6期37-39,共3页
牛双胚胎共移植是指1次移植过程中,在子宫内同时放置2枚胚胎,使母牛1次妊娠生产2个后代,从而显著提高母牛繁殖效率的方法。笔者针对西南山区的肉牛养殖情况,探讨了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的F1代母牛中开展双胚胎共移植的可能性与效... 牛双胚胎共移植是指1次移植过程中,在子宫内同时放置2枚胚胎,使母牛1次妊娠生产2个后代,从而显著提高母牛繁殖效率的方法。笔者针对西南山区的肉牛养殖情况,探讨了在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的F1代母牛中开展双胚胎共移植的可能性与效果。笔者共选择9头发育良好、健康无病的后备母牛作为受体牛,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后,将18枚安格斯牛冷冻胚胎移植入受体牛体内(2枚胚胎/头)。移植后75d进行直肠妊娠检测,发现有7头母牛成功妊娠,其中双胎母牛5头,单胎母牛2头,妊娠率为77.8%,双胎妊娠率为71.4%,产犊率为133.3%。本研究结果表明,牛双胚胎移植技术能显著提高母牛繁殖率,值得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胚胎移植 良种母牛 安格斯牛 妊娠率
原文传递
猪遗传育种的发展变化与我国育种偏差的纠正
13
作者 王立贤 《今日养猪业》 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
20世纪初以来,猪遗传育种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一阶段,50年代以前,育种工作主要围绕以毛色、体型为主的表型选择。第二阶段,60年代时专门化父系和母系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养猪体系的形成。第三阶段,9... 20世纪初以来,猪遗传育种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一阶段,50年代以前,育种工作主要围绕以毛色、体型为主的表型选择。第二阶段,60年代时专门化父系和母系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养猪体系的形成。第三阶段,90年代BLUP技术(bestlinearunbiased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地应用开辟了猪育种的新纪元。第四阶段,9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地应用,逐步经历了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两个阶段,目前全基因组选择还处于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育种 猪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纠正 偏差 育种工作
下载PDF
科尔沁牛产肉量与净肉率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玉伟 李开雄 +2 位作者 孙宝忠 贾恩棠 马长伟 《肉类研究》 2010年第3期53-57,共5页
在活牛屠宰线上,为了较快地预测胴体产肉量和净肉率,并按照不同产肉性能对牛胴体进行等级划分,以建立科学合理的优质优价收购体系,本研究选取60头成年科尔沁牛,对其进行屠宰、冷却、分割,分别测定牛体活重(LW)、热胴体重(HCW)、眼肌面积... 在活牛屠宰线上,为了较快地预测胴体产肉量和净肉率,并按照不同产肉性能对牛胴体进行等级划分,以建立科学合理的优质优价收购体系,本研究选取60头成年科尔沁牛,对其进行屠宰、冷却、分割,分别测定牛体活重(LW)、热胴体重(HCW)、眼肌面积(REA)、背膘厚度(FT)等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最终得到以牛胴体重(HCW)、牛体活重(LW)和眼肌面积(REA)三因子共同预测产肉量的线性方程Y1=-7.357+1.122×HCW-0.155×LW+0.077×REA(R2=0.986,RMSE=2.842)和预测净肉率的线性方程Y2=42.971+0.182×HCW-0.098×LW+0.021×REA(R2=0.930,RMSE=0.516),结果表明两个方程均可在实际生产中用于科尔沁牛产肉量和净肉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牛 产肉量 净肉率 预测方程
下载PDF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皮肤RNA-Seq数据中补体样组分分析
15
作者 张颖 马波 +2 位作者 李宝海 尹家胜 储明星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黑斑原鮡为我国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其皮肤补体系统在适应低温、急流水域特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前期RNA-Seq数据检索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皮肤补体样组分,并对其结构域及高温应激后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 黑斑原鮡为我国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其皮肤补体系统在适应低温、急流水域特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前期RNA-Seq数据检索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皮肤补体样组分,并对其结构域及高温应激后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79条补体样成分unigene,分别编码1个C1q结构域蛋白、1个含C1r结构域蛋白、3个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0个丝氨酸蛋白酶、11个含硫酯键蛋白、7个补体受体、14个补体调节因子及4个纤胶凝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黑斑原鮡补体样组分均含有相应的保守结构域,与其他鱼类补体组分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经15℃养殖水温刺激后,79条补体样组分unigene中共有47条unigene表达上调,其中8条为模式识别受体unigene,结合其他鱼类补体组分的研究结果,推测黑斑原鮡已形成了一个含有多种补体组分的补体系统,且具有凝集素途径或替代途径行使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原鮡 RNA-SEQ 补体样组分 保守结构域
下载PDF
高粱种质材料幼苗期耐盐碱性评价 被引量:31
16
作者 高建明 夏卜贤 +5 位作者 袁庆华 罗峰 韩芸 桂枝 裴忠有 孙守钧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03-1310,共8页
采用Hoagland营养液砂培法,以NaCl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盐碱对高粱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建立高粱幼苗期耐盐碱评价方法,并评价了66份高粱种质材料的耐盐碱性.结果表明:盐浓度在8.0~12.5g.L-1时,高粱耐盐碱品种‘TS-185’与盐碱敏感品种‘Tx-... 采用Hoagland营养液砂培法,以NaCl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盐碱对高粱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建立高粱幼苗期耐盐碱评价方法,并评价了66份高粱种质材料的耐盐碱性.结果表明:盐浓度在8.0~12.5g.L-1时,高粱耐盐碱品种‘TS-185’与盐碱敏感品种‘Tx-622B’在幼苗期的耐盐碱性差异明显,表明进行高粱幼苗期耐盐碱性评价时适宜的盐浓度范围为8.0~12.5g.L-1.在10.0和12.5g.L-12个盐浓度下,66份高粱种质材料的相对存活率、相对地上部鲜质量和相对株高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表明不同品种的耐盐碱性不同.其中,‘三尺三’为高度耐盐碱品种,‘MN-2735’等16个品种为耐盐碱品种,‘EARLY HONEY’等32个品种为中等耐盐碱品种,‘Tx-622B’等16个品种为盐碱敏感品种,‘MN-4588’为高度盐碱敏感品种.苏丹草类型高粱一般具有较高的耐盐碱性,而保持系对盐碱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种质材料 耐盐碱性 幼苗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