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发奶牛抗菌肽生物制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疾病。方法:采用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酸溶性提取物抗菌活性;应用琼脂糖电泳及水平电泳洗脱分离出相应的抗菌条带,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琼脂糖弥散法...目的:研发奶牛抗菌肽生物制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疾病。方法:采用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酸溶性提取物抗菌活性;应用琼脂糖电泳及水平电泳洗脱分离出相应的抗菌条带,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琼脂糖弥散法检测纯化物的抗菌活性,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其分子量。结果:粗提物中有两种主要的抗菌成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大肠杆菌BL-21、牛致病性大肠杆菌4605、绿脓杆菌10104具有抗菌活性。上层条带的主要色谱峰出现在43、45 min,其中45 min收集的样品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k Da。下层条带主要色谱峰出现在5、35、43、45、46、47、50 min,其中35、43、45 min收集的样品有抗菌活性,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14-16、6和12 k Da。各个组分对大肠杆菌BL-2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均具有抑菌活性。结论: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分离出了5个抗菌成分,从相对分子质量、抗菌活性等方面初步认定为抗菌多肽。展开更多
试验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挖掘功能对乌锦颗粒治疗羔羊痢疾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对其潜在作用靶点和可能的通路进行阐释。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解析乌锦颗粒各单味药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同时查找其所对应的靶点,没...试验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挖掘功能对乌锦颗粒治疗羔羊痢疾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对其潜在作用靶点和可能的通路进行阐释。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解析乌锦颗粒各单味药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同时查找其所对应的靶点,没有靶点的化合物再次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其靶点进行预测,最后得到有事实靶点的化合物及其对应靶点蛋白,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网络图;将筛选出的靶点蛋白上传至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乌锦颗粒作用于羔羊(Ovis aries)痢疾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最后将PPI网络中的核心靶点上传至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进行基因功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有事实靶点的化合物22种,包括山奈酚、豆甾醇、花生四烯酸甲酯、槲皮素及鞣花酸等,化合物对应靶点蛋白去重后共计129个;PPI网络图显示节点数为74,边数为287,平均节点度为7.76,核心靶点蛋白共计67个,包括INSR、NR3C1、ESR1、PLG及PGR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与生物过程(BP)相关的条目54个(FDR<0.05),与细胞成分(CC)相关的条目11个(FDR<0.05),与分子功能(MF)相关的条目22个(FDR<0.05),GO功能富集基因计数较多的条目有转录(transcription)、质膜(plasma membrane)及锌离子结合(zinc ion binding)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涉及50个基因,基因协同参与的调控通路43条,涉及基因较多的有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癌症的途径(pathways in cancer)及补体和凝血级联(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等;基因功能分类结果显示,64个核心靶基因中有12个基因具有聚类结果,将其分为功能不同的2组,分别为聚类1组(富集分数6.11,涉及7个核心靶基因)和聚类2组(富集分数2.84,涉及5个核心靶基因)。综上,乌锦颗粒可能是通过多种化合物作用于多种不同的靶点,参与多种通路的调节来实现对羔羊痢疾的治疗机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发奶牛抗菌肽生物制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疾病。方法:采用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酸溶性提取物抗菌活性;应用琼脂糖电泳及水平电泳洗脱分离出相应的抗菌条带,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琼脂糖弥散法检测纯化物的抗菌活性,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其分子量。结果:粗提物中有两种主要的抗菌成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大肠杆菌BL-21、牛致病性大肠杆菌4605、绿脓杆菌10104具有抗菌活性。上层条带的主要色谱峰出现在43、45 min,其中45 min收集的样品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k Da。下层条带主要色谱峰出现在5、35、43、45、46、47、50 min,其中35、43、45 min收集的样品有抗菌活性,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14-16、6和12 k Da。各个组分对大肠杆菌BL-2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均具有抑菌活性。结论: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分离出了5个抗菌成分,从相对分子质量、抗菌活性等方面初步认定为抗菌多肽。
文摘试验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挖掘功能对乌锦颗粒治疗羔羊痢疾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对其潜在作用靶点和可能的通路进行阐释。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解析乌锦颗粒各单味药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同时查找其所对应的靶点,没有靶点的化合物再次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其靶点进行预测,最后得到有事实靶点的化合物及其对应靶点蛋白,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网络图;将筛选出的靶点蛋白上传至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乌锦颗粒作用于羔羊(Ovis aries)痢疾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最后将PPI网络中的核心靶点上传至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进行基因功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有事实靶点的化合物22种,包括山奈酚、豆甾醇、花生四烯酸甲酯、槲皮素及鞣花酸等,化合物对应靶点蛋白去重后共计129个;PPI网络图显示节点数为74,边数为287,平均节点度为7.76,核心靶点蛋白共计67个,包括INSR、NR3C1、ESR1、PLG及PGR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与生物过程(BP)相关的条目54个(FDR<0.05),与细胞成分(CC)相关的条目11个(FDR<0.05),与分子功能(MF)相关的条目22个(FDR<0.05),GO功能富集基因计数较多的条目有转录(transcription)、质膜(plasma membrane)及锌离子结合(zinc ion binding)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涉及50个基因,基因协同参与的调控通路43条,涉及基因较多的有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癌症的途径(pathways in cancer)及补体和凝血级联(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等;基因功能分类结果显示,64个核心靶基因中有12个基因具有聚类结果,将其分为功能不同的2组,分别为聚类1组(富集分数6.11,涉及7个核心靶基因)和聚类2组(富集分数2.84,涉及5个核心靶基因)。综上,乌锦颗粒可能是通过多种化合物作用于多种不同的靶点,参与多种通路的调节来实现对羔羊痢疾的治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