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玉米病虫害防治研究史略 被引量:8
1
作者 佟屏亚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2000年第3期242-250,共9页
玉米每年因病虫危害损失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3左右。中国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期;50年代以后取得较大的进展,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80年代以来全国玉... 玉米每年因病虫危害损失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3左右。中国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期;50年代以后取得较大的进展,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80年代以来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协作攻关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 综合防治 中国 研究史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正在过大关 被引量:3
2
作者 佟屏亚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科研体制 体制改革 现状
下载PDF
剖析中国农业科研体制的深层弊端——中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一) 被引量:8
3
作者 佟屏亚 《农业科技管理》 2003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科研机构 体制改革 机构
下载PDF
重新托起绿色革命的希望——兼议中国跨世纪农业的决策方向 被引量:1
4
作者 佟屏亚 《调研世界》 1999年第9期17-20,共4页
本世纪下半叶,现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改变了马尔萨斯关于食物增长赶不上人口增殖的理论,全世界首次实现了农产品的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1950~199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2倍,而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3倍,地球上的大部分... 本世纪下半叶,现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改变了马尔萨斯关于食物增长赶不上人口增殖的理论,全世界首次实现了农产品的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1950~199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2倍,而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3倍,地球上的大部分人得以吃饱穿暖并免受饥馑之苦。这项成就应归功于现代科学技术综合组装的“绿色革命”。当科学家探索21世纪怎样才能养活地球上80亿人口的时候,人们把希望的目光再次投向绿色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革命 矮秆小麦 跨世纪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有机农业 高产农业 农业现代化 硝态氮含量 发达国
下载PDF
中国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大农业的持续发展
5
作者 佟屏亚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8-52,共5页
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地区适应性和发展持续性。中国人民创造的传统精细农艺及其思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持续发展,经久不衰。20世纪下半叶,中国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学结合,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技... 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地区适应性和发展持续性。中国人民创造的传统精细农艺及其思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持续发展,经久不衰。20世纪下半叶,中国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学结合,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体系,仅用了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世界上22%的人丰衣足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农业 农业生产 中国传统 适用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体系 先进技术 现代农业 农艺 生物工程技术
下载PDF
刍议农业史研究
6
作者 佟屏亚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51-353,共3页
刍议农业史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佟屏亚幼时喜读小说,学时偏受历史,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之后,对农业史发生浓厚的兴趣,每遇一物一事,总要追根刨底。80年代开始写一些有关农作物起源与进化方面的短文,愈写涉面愈宽,最后竟... 刍议农业史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佟屏亚幼时喜读小说,学时偏受历史,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之后,对农业史发生浓厚的兴趣,每遇一物一事,总要追根刨底。80年代开始写一些有关农作物起源与进化方面的短文,愈写涉面愈宽,最后竟也成为农业历史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史 农史研究 农业技术史 技术史研究 现代农业 科学技术 研究传统 中国农业科学院 历史继承性 实用主义
下载PDF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佟屏亚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38-44,共7页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中国农业 农业现代化建设 有机农业 持续农业 农业集体化 现代化农业 现代农业 人民公社 生态农业
下载PDF
间套复种──中国农业高产的"王牌
8
作者 佟屏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998年第4期3-5,共3页
关键词 间套复种 农作物 种植制度 农业高产 多熟种植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边行优势 种植方式 复合群体
下载PDF
环境生态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绍中 章练红 +3 位作者 徐雪林 李运景 许晓萍 曹广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41-144,共4页
研究表明,环境生态条件对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小麦品质的环境间差异大于品种间差异,气候条件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子;土壤及其它生态因子对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环境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小麦品质的地域差异;依品质分布规律进行... 研究表明,环境生态条件对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小麦品质的环境间差异大于品种间差异,气候条件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子;土壤及其它生态因子对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环境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小麦品质的地域差异;依品质分布规律进行小麦品质区划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环境生态 品质区划
下载PDF
高粱淀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0
作者 申瑞玲 陈明 任贵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128,共6页
高粱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由于食用口感差,不易消化,主要用于酿酒、制糖及饲料。近年来,随着高粱品种的优化与改良,高粱的营养价值进一步改善,其应用价值也得到逐步的提高,但我国对高粱的营养和加工研究很少。淀粉是高粱的主要组分,国... 高粱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由于食用口感差,不易消化,主要用于酿酒、制糖及饲料。近年来,随着高粱品种的优化与改良,高粱的营养价值进一步改善,其应用价值也得到逐步的提高,但我国对高粱的营养和加工研究很少。淀粉是高粱的主要组分,国外对高粱淀粉的理化特性、改性以及加工利用已有较多研究,本文综述了高粱淀粉的组成特点,提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高粱淀粉的膨胀性、凝胶性、淀粉改性等功能特性,并介绍了高粱淀粉的消化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指导国内高粱作物的品种选育和合理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淀粉 提取 特性 消化性
下载PDF
夏玉米氮、磷、钾积累和分配态势研究 被引量:55
11
作者 佟屏亚 凌碧莹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65-69,共5页
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每公顷产10410公斤,需吸收N183.75公斤、P_2O_569.9O公斤和K_2O118.5公斤,每100公斤籽粒需要N1.76 公斤、P_2O_50.67公斤和K_2O1.13公斤,氮素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高产夏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强度,均在玉来抽... 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每公顷产10410公斤,需吸收N183.75公斤、P_2O_569.9O公斤和K_2O118.5公斤,每100公斤籽粒需要N1.76 公斤、P_2O_50.67公斤和K_2O1.13公斤,氮素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高产夏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强度,均在玉来抽雄受精期前后达到最大值,茎秆和叶片对产量形成做出的贡献最大.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与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积累进程之间无明显相关,但增施肥料,培肥地力,乃是获取玉米高产极其重要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磷肥 钾肥 分配
下载PDF
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阮仁武 傅大雄 王步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赤霉病是长江流域冬麦类作物上重要病害之一,为了减少赤霉病对冬小麦的影响,选用了3种杀菌剂对冬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杀菌剂之间有显著的差异,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33%苏锐可湿性粉剂... 赤霉病是长江流域冬麦类作物上重要病害之一,为了减少赤霉病对冬小麦的影响,选用了3种杀菌剂对冬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杀菌剂之间有显著的差异,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33%苏锐可湿性粉剂,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之间、喷药次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重庆地区在小麦扬花初期,选用防霉宝和苏锐2种杀菌剂,每hm2用药量在900~1 050 g,溶于375 kg水中,对麦穗进行喷雾,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效果研究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防治效果 麦类作物 长江流域 喷药次数 重庆地区 防霉宝 用药量 冬小麦 900 选用 病害
下载PDF
戊聚糖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研究与利用(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姚大年 钱森和 +1 位作者 张文明 何中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戊聚糖是小麦等谷类作物籽粒中非淀粉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戊聚糖的分类、戊聚糖的影响因素和含量测定、戊聚糖影响小麦品质的机理及其与小麦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戊聚糖在我国小麦品质改良中... 戊聚糖是小麦等谷类作物籽粒中非淀粉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戊聚糖的分类、戊聚糖的影响因素和含量测定、戊聚糖影响小麦品质的机理及其与小麦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戊聚糖在我国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前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聚糖 小麦 品质改良 品质性状 非淀粉多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矮牡丹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2
14
作者 罗毅波 裴颜龙 +1 位作者 潘开玉 洪德元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对山西省南部矮牡丹3个居群连续两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共有5种蜂和4种甲虫参与矮牡丹的传粉。电镜观察和人工控制昆虫传粉试验证明,蜂类,特别是地蜂类是矮牡丹的主要传粉者,而甲虫类只是一种不稳定的传粉者。矮牡丹花无... 对山西省南部矮牡丹3个居群连续两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共有5种蜂和4种甲虫参与矮牡丹的传粉。电镜观察和人工控制昆虫传粉试验证明,蜂类,特别是地蜂类是矮牡丹的主要传粉者,而甲虫类只是一种不稳定的传粉者。矮牡丹花无蜜液,但可散发气味,主要以花粉吸引昆虫。矮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也没有自动自花结实现象,但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具微弱的自交性。在花少的居群中自然结实率与人工异交结实率近相等。矮牡丹的结实率低,平均只有近1/4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科 矮牡丹 传粉生物学
下载PDF
小麦籽粒PPO活性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道杰 何中虎 +1 位作者 王辉 夏先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9-156,共8页
为筛选出更实用的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子标记,试验根据P PO基因的EST序列设计引物,以PPO活性差异较大的2组材料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对小麦籽粒PPO活性分子标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物PPO 18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在2... 为筛选出更实用的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子标记,试验根据P PO基因的EST序列设计引物,以PPO活性差异较大的2组材料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对小麦籽粒PPO活性分子标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物PPO 18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在2组材料间存在明显差异,其在高PPO活性的材料中均扩增出685 bp片段,在低PPO活性的材料中均扩增出876 bp片段,相差191 bp。在所扩增的P PO基因序列中存在两个内含子(内含子Ⅰ和内含子Ⅱ),其中内含子Ⅰ符合内含子的GT-AG法则,在不同PPO活性材料间存在191 bp的DNA序列差异,与扩增片段的长度差异相吻合;内含子Ⅱ为‘GC-AG’型内含子,没有内含子的‘GT-AG’典型特征。在所扩增的P PO基因序列外显子区段,不同PPO活性材料之间存在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PPO 18及其所标记的P PO基因定位于2AL染色体上。结果表明,PPO 18标记是共显性、可靠、简便、实用的功能标记,可用于小麦种质资源评价和育种后代标记的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面制品颜色 籽粒PPO活性 STS分子标记
下载PDF
土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挺军 李军 +2 位作者 屠鹏飞 吕飞杰 台建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3-1165,共3页
采用反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从土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芽酚 、大黄素 、Δ7,2 2 ,2 5-豆甾三烯- 3-醇 、Δ7,2 2 ,2 5-豆甾三烯醇- 3-O- β- D-吡喃... 采用反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从土贝母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芽酚 、大黄素 、Δ7,2 2 ,2 5-豆甾三烯- 3-醇 、Δ7,2 2 ,2 5-豆甾三烯醇- 3-O- β- D-吡喃葡萄糖苷 、α-羟基丙酮葡萄糖苷 、β- D-葡萄糖2→1β- D-葡萄糖苷 、胡萝卜苷 、正三十一烷 .化合物 ~ 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 化学成分 α-羟基丙酮葡萄糖苷
下载PDF
中国地方粳稻资源特征特性评价及多样性分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忠义 曹永生 +5 位作者 苏艳 刘晓利 奎丽梅 李华惠 辜琼瑶 卢义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875-882,共8页
通过规范整理17 858份中国地方粳稻种资源的特征特性相关资料信息,中国地方粳稻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是粳稻种资源多样性集中的一个区域,故重点整合云南3141份地方粳稻种资源资料信息。针对稻种资源的主要特征特性,尤其是红米等特... 通过规范整理17 858份中国地方粳稻种资源的特征特性相关资料信息,中国地方粳稻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是粳稻种资源多样性集中的一个区域,故重点整合云南3141份地方粳稻种资源资料信息。针对稻种资源的主要特征特性,尤其是红米等特种稻类型资源,利用G IS等手段分别从地理分布、早中晚稻、水陆稻、特种稻、抗性、米质等6个部分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摸清了中国特别是云南地方粳稻种资源的特征特性、分布和多样性的表现,其分析结果可为稻作各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粳稻资源 特征特性 评价 多样性分布
下载PDF
基于REST架构和XML的农情数据共享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戴建国 王克如 +4 位作者 李少昆 赖军臣 肖春华 李栓明 王琼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156-4165,共10页
【目的】研究农情数据在分布广泛、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共享的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方法】使用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架构风格解决系统之间松耦合、可扩展等问题。以xml(extensible mark l... 【目的】研究农情数据在分布广泛、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共享的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方法】使用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架构风格解决系统之间松耦合、可扩展等问题。以xml(extensible mark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和AgroXML为基础设计农情数据结构规范实现不同系统对数据的一致理解。通过开发原型系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将农情数据合理抽象为网络资源并设计其标识符,基于.net平台使用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技术构建了RESTful Web服务,实现了不同系统间的资源获取;通过改进AgroXML的Schema文件制定了农情数据结构规范,初步实现了农情数据表述一致化,并开发了相应的数据解析模块;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农业生产管理数据共享为例,设计开发原型系统验证方案的正确性,讨论其优缺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结论】REST架构风格能够充分解耦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尤其适合于农情数据分布广泛、动态变化的特点,避免了传统分布式技术存在的问题,满足了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要求,结合统一的数据结构标准,能够很好地实现农情数据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情数据 共享 精准农业 表述性状态转移 可扩展标记语言 分布式 可扩展性
下载PDF
美洲商陆抗真菌蛋白转化烟草的研究和抗病性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爽 杨爱国 +2 位作者 赵琦 赵玉锦 张世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44-2249,共6页
本研究为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AFP)基因首次对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转入烟草中研究此蛋白对烟草立枯病的抗性。从美洲商陆叶片中获得美洲商陆抗真菌蛋白前体蛋白基因cDNA序列,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PaAFP,通过三亲杂交法将其导... 本研究为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AFP)基因首次对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转入烟草中研究此蛋白对烟草立枯病的抗性。从美洲商陆叶片中获得美洲商陆抗真菌蛋白前体蛋白基因cDNA序列,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PaAFP,通过三亲杂交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受体菌,转染烟草获得了大量再生转基因植株。PCR、Southern杂交、RT-PCR以及Tris-Tricine-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且已经得到转译。转基因植株苗期抗立枯病试验表明,转基因烟草植株对立枯丝核菌表现出了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AFP前体蛋白基因 烟草 抗真菌 立枯丝核菌
下载PDF
冬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和1BL/1RS易位分布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美芳 雷振生 +4 位作者 何中虎 孙其信 吴政卿 何盛莲 杨攀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共5页
研究了我国代表性冬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以及1BL/1RS易位的分布和组成,探讨了其对揉面仪特性等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lu-A1位点,我国小麦品种中1亚基的频率为64.0%,N亚基为32.5%,2*亚基频率低,为3.... 研究了我国代表性冬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以及1BL/1RS易位的分布和组成,探讨了其对揉面仪特性等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lu-A1位点,我国小麦品种中1亚基的频率为64.0%,N亚基为32.5%,2*亚基频率低,为3.5%;在Glu-B1位点,7+9亚基占56.8%,7+8亚基为26.4%,14+15亚基为10.7%,而20,13+16,7亚基的材料极少(频率分别为3.6%,1.5%和1%);在Glu-D1位点,2+12和4+12亚基合计占63.0%,而5+10亚基的比例偏低,为37.0%。1BL/1RS易位系的比例仍然偏高,为50.8%。HMW-GS组成及1BL/1RS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影响较大,其中5+10亚基对小麦绝大多数加工品质指标起正向作用,而1BL/1RS易位对大多数品质指标起负向作用。因此,我国小麦品种5+10亚基的频率仍然偏低,1BL/1RS易位系频率仍然偏高,可能正是目前我国小麦生产中优质品种面筋强度不够,品质稳定性差的原因所在。根据SDS-PAGE麦谷蛋白电泳结果或分子标记进行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选择,提高5+10等优质亚基的比例,并根据醇溶蛋白电泳结果进行1BL/1RS易位筛选,降低1BL/1RS频率,应成为今后我国优质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HMW-GS 1BL/1RS易位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