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孔凡杰 吴存祥 +1 位作者 张树春 韩天富 《农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6-62,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对兴聚农业合作社社员和周边个体农户实地调查,比较两种生产方式下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差异和投入产出情况。农业合作社技术需求次序为:农业机械和设施>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 为了更好地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对兴聚农业合作社社员和周边个体农户实地调查,比较两种生产方式下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差异和投入产出情况。农业合作社技术需求次序为:农业机械和设施>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个体农户技术需求的次序为: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农业机械和设施>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在同类技术的需求内容及最终效益方面亦有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依据不同生产规模种植户的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高中国大豆综合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个体农户 大豆生产 技术需求 比较
下载PDF
黄淮海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彩龙 韩天富 吴存祥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之一,该地区大豆的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收获后,田间麦秸量大,麦茬较高,大豆播种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形成。为破解上述生产难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过多年协同攻关研发了麦茬大豆...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之一,该地区大豆的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收获后,田间麦秸量大,麦茬较高,大豆播种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形成。为破解上述生产难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过多年协同攻关研发了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秸秆侧向抛秸、分层施肥(药)、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封闭除草等核心作业环节,同步实现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大豆精量播种和田间病虫草害的防治。本文结合多年来试验示范数据对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的麦秸处理、大豆保苗和土壤培肥难题,增产增效显著。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大豆生产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大豆的种植效益,该技术在黄淮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麦秸还田 精播保苗 覆秸保墒 增产增效
下载PDF
基于SCI-EXPANDED的世界大豆研究动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光明 李锁平 韩天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48,255,共18页
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的SCI—EXPANDED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世界和中国发表于1995—2013年的大豆相关研究论文为检索对象,分析了不同国家、机构、作者和期刊的论文数目及引用频次、学科分布和论文语种等情况。借助CiteSpac... 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的SCI—EXPANDED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世界和中国发表于1995—2013年的大豆相关研究论文为检索对象,分析了不同国家、机构、作者和期刊的论文数目及引用频次、学科分布和论文语种等情况。借助CiteSpaceⅢ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大豆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了大豆研究的知识基础和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995—2013年SCI—EXPANDED数据库共收录17576篇大豆相关研究论文,发文的36190位作者来自122个国家的5879个机构。论文数目呈波动增长态势,美国、巴西、中国、日本和韩国大豆相关研究论文数目居前5位;美国农业部所属机构、艾奥瓦州立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论文质量较高。发表大豆相关论文数目位居世界前5位的作者为美国科学家Hartman G L、Shoemaker R C、Boerma H R、Nelson R L和加拿大科学家Cober E R。载文量排名前5位的期刊分别是Crop 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Agronomy Journal和Pesquisa Agropecuaria Brasileira。论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农艺学、食品科学和技术、农业一跨学科、应用化学、生物化学和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大豆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遗传育种、加工和品质、转基因技术、豆粕饲料和生物柴油研究是世界大豆研究的前沿领域。中国大豆研究的整体规模和水平均已位于世界前列,但在国际高影响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还不多,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研究 SCI-EXPANDED 文献计量 CITESPACE
下载PDF
隐性自然灾害对中国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韩天富 张卫建 +4 位作者 胡国华 周新安 吴存祥 李金玉 杨文钰 《农学学报》 2013年第2期44-49,共6页
随着对显性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的日益增强,隐性自然灾害已经演变成为影响中国作物大面积持续均衡增产的主要因素。研究隐性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区域特征和应对策略,可以为抗灾减灾和高产稳产提供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此,本研究在总结归... 随着对显性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的日益增强,隐性自然灾害已经演变成为影响中国作物大面积持续均衡增产的主要因素。研究隐性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区域特征和应对策略,可以为抗灾减灾和高产稳产提供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此,本研究在总结归纳低温、高温、阴雨寡照、阶段性干旱和土壤渍害等隐性自然灾害类型的基础上,明确了不同类型隐性灾害对中国作物生产的主要影响;从作物和区域角度,系统分析了主要隐性自然灾害的成灾原因和发生特征;阐明了气候变化条件下隐性灾害的加重趋势。笔者从农田改造、品种改良、栽培改进等层面着手,提出了全面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抗逆性、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耕作栽培的缓冲性等应对隐性自然灾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 食物安全 作物生产 应对策略
下载PDF
中国农户大豆品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光明 韩天富 +11 位作者 吴存祥 武婷婷 刘丽君 张孟臣 年海 周新安 张万海 李文滨 王曙明 张磊 邢邯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43,147,共14页
品种改良与新品种推广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新品种能否被农民选用受制于许多因素。为明确中国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农民采用大豆新品种的影响因素,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08-2010年... 品种改良与新品种推广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新品种能否被农民选用受制于许多因素。为明确中国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农民采用大豆新品种的影响因素,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08-2010年,在上述三个大豆主产区共22个省份,对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务农时间长短、家庭人口数量等社会经济特征以及他们对大豆新品种性状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大豆品种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受访农户的新品种采用率分别是99.45%、93.40%和37.55%;在北方春大豆区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农民对改良品种的高产、稳产、抗倒和抗病性等特点的认可程度超过地方品种,而在南方地区,农民对地方品种的稳产、抗病、抗逆、加工品质、熟期、株高等品种特点认可度更高;在北方春大豆区,从事农业生产年限和非农劳动力数量是影响农民选择改良品种的主要因素,而在黄淮海夏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除了农户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及高产目标外,影响农民选择改良品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早熟和抗倒性。研究结果可为分区制定区域品种选育和推广策略,推动中国大豆生产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豆 品种采用 品种特点 二元Logit模型
下载PDF
科技示范户论坛成为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亮点
6
作者 宋雯雯 侯文胜 吴存祥 《大豆科技》 2009年第5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科技示范户 大豆 世界 论坛 农业科技 农业部 国内外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主要大豆栽培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国军 梁贵林 +1 位作者 陈德恩 韩天富 《农学学报》 2012年第8期1-7,共7页
为了解当前中国大豆种植效益偏低的症结所在,提出节本增效的技术途径,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农垦系统主要大豆栽培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比较各模式的优劣。选取典型、一致地块,在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的条件下,记载各模式大豆生产各环... 为了解当前中国大豆种植效益偏低的症结所在,提出节本增效的技术途径,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农垦系统主要大豆栽培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比较各模式的优劣。选取典型、一致地块,在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的条件下,记载各模式大豆生产各环节的人力、物力投入情况,进行投入产出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三江平原推广的大豆综合栽培技术模式中,大垄"行间覆膜"技术增产效果最为显著,2009—2010年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分别达4572.0kg/hm2和3880.5kg/hm2;玉米茬"原垄卡种"保水、省工,是节本增收的栽培措施,2009年单位面积效益最高,达9518.7元/hm2,2010年单位面积效益排在第二位;"大垄密"集合垄作和平作优势,便于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2009—2010年产量分别达到4002.0kg/hm2和3288.0kg/hm2;"三垄"栽培技术抗涝保收,是低湿地区和地块种植大豆的适宜栽培方式,2009—2010年产量分别达到3597.0kg/hm2和3273.0kg/hm2。农村小农户生产规模小,大型农机具少,技术到位率低,大豆产量明显低于邻近国有农场,2009—2010年产量分别达到2935.5kg/hm2和2497.5kg/hm2。由此得出,大垄"行间覆膜"等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在三江平原农垦系统已趋成熟,但需根据具体条件灵活选择。农村地区要推进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水平,重点推广秋季深松整地和轮作倒茬等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三江平原 栽培模式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黄淮海夏大豆症青发生原因探讨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29
8
作者 徐彩龙 韩天富 吴存祥 《大豆科技》 2019年第3期22-28,共7页
大豆症青是大豆正常成熟时期,植株仍然叶绿、枝青,有荚但豆荚空瘪或者籽粒瘪烂的现象。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症青现象于20世纪80年代零星出现,但近年来爆发式的发生,且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极大地打击了豆农的种植积... 大豆症青是大豆正常成熟时期,植株仍然叶绿、枝青,有荚但豆荚空瘪或者籽粒瘪烂的现象。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症青现象于20世纪80年代零星出现,但近年来爆发式的发生,且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极大地打击了豆农的种植积极性。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数据,对大豆症青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案。多年多点调查发现,大豆症青的发生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40℃高温条件下大豆花粉活性仍接近60%;同时大豆花期一般可持续25 d左右,与近年来个别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存在时间上的差别,排除高温影响因素。症青大豆植株花叶病毒检出率同正常植株无异,排除花叶病毒感染的可能。接虫试验表明,蚜虫、粉虱、叶蝉等小型刺吸式害虫可造成大豆减产而非绝产,且症状与症青现象不同;黄淮海地区优势蝽类害虫点蜂缘蝽(Riptortuspedestris)接虫试验表明,随着接虫量的增加,症青症状逐渐加重;尤其是盛荚期接虫,为害最重。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点蜂缘蝽是造成该区域大豆症青现象发生的“元凶”。鉴于黄淮海地区品种多样,建议从大豆开花期开始进行点蜂缘蝽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杀虫剂,该技术已在大豆生产中得到验证。点蜂缘蝽的飞行、移动能力较强、寄主较多,实施大面积统防统治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 夏大豆 症青现象 发生原因 防治方法
下载PDF
麦秸覆盖还田对大豆耕层物理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9
作者 吴宗声 徐彩龙 +5 位作者 李瑞东 徐一帆 孙石 韩天富 宋雯雯 吴存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2-1064,共13页
黄淮海是我国优质高蛋白大豆主产区,但前茬小麦秸秆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大豆生产。本试验通过研究秸秆免耕覆盖还田下大豆耕层温度、含水量、容重、团粒结构等耕层物理性状以及大豆产量构成因素,试图解析免耕配合秸秆覆盖还田对耕层结构... 黄淮海是我国优质高蛋白大豆主产区,但前茬小麦秸秆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大豆生产。本试验通过研究秸秆免耕覆盖还田下大豆耕层温度、含水量、容重、团粒结构等耕层物理性状以及大豆产量构成因素,试图解析免耕配合秸秆覆盖还田对耕层结构及大豆产量的调控机制,为黄淮海地区大豆高产耕作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肥料处理,设施肥(F:225 kg hm-2)与不施肥(NF);副区为秸秆处理,设免耕秸秆不还田(SR)、免耕秸秆覆盖还田(SM)和免耕秸秆粉碎还田(SC)。结果表明:(1)免耕配合秸秆覆盖还田对耕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10cm内。(2)SM与SC较SR耕层温度分别下降0.21℃和0.17℃,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13.18%和9.07%;SM较SR与SC土壤容重分别下降2.61%和2.87%,耕层固相占比分别降低2.60%和3.01%,>2mm土壤团聚体分别增加6.84%和3.14%。(3)SM与SC较SR单株荚数分别增加22.41%和9.49%,单株粒数分别增加18.20%和7.51%,百粒重分别增加1.18%和2.40%,单株产量分别增加39.16%和18.07%,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11.56%和5.43%;SM较SC增产效果显著,施肥对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具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大豆耕层环境优化与促进产量形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耕层温度 物理性质 产量
下载PDF
密植是挖掘大豆产量潜力的重要栽培途径 被引量:19
10
作者 尹阳阳 徐彩龙 +2 位作者 宋雯雯 胡水秀 吴存祥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4期361-367,共7页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生产形势严峻。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差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大豆单产低,资料显示我国大豆单产仅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平均单产量的60%。鉴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在大豆种植面积不能大规模扩大的...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生产形势严峻。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差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大豆单产低,资料显示我国大豆单产仅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平均单产量的60%。鉴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在大豆种植面积不能大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挖掘大豆高产潜力、缩小产量差成为我国大豆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播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密植成为大田作物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依靠群体实现产量增加最简单和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农业生产中,密植增产技术已在多种作物中实现。本文对近年来大豆密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旨在明确下一步大豆密植增产的研究方向,为大豆密植增产和耐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密植 产量潜力 途径
下载PDF
巴西大豆生产与科研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光明 江红 +1 位作者 孙石 李锁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2期25-28,共4页
从巴西的大豆生产概况入手,分析了巴西大豆的生产区域分布、收获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的变化趋势,总结了巴西的大豆科研体系情况,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分析1995—2013年巴西大豆相关研究的论文数目、发文机构、发文作者、载文期刊、学科分布... 从巴西的大豆生产概况入手,分析了巴西大豆的生产区域分布、收获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的变化趋势,总结了巴西的大豆科研体系情况,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分析1995—2013年巴西大豆相关研究的论文数目、发文机构、发文作者、载文期刊、学科分布及论文引用等科研产出情况,并且采用Cite Space III软件分析巴西大豆研究的前沿领域。希望能从巴西的大豆生产和科研布局中获得启发,更好地提高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大豆 生产 科研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增密对不同分枝类型大豆品种同化物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瑞东 尹阳阳 +6 位作者 宋雯雯 武婷婷 孙石 韩天富 徐彩龙 吴存祥 胡水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2-951,共10页
试验于2018—2019年进行,选择2种不同分枝类型的品种(中作XA12938和中黄13)为供试材料,设置13.5×10^(4)(D1)、18.0×10^(4)(D2)、22.5×10^(4)(D3)、27.0×10^(4)(D4)、31.5×10^(4)(D5)和36.0×10^(4)株hm^(-... 试验于2018—2019年进行,选择2种不同分枝类型的品种(中作XA12938和中黄13)为供试材料,设置13.5×10^(4)(D1)、18.0×10^(4)(D2)、22.5×10^(4)(D3)、27.0×10^(4)(D4)、31.5×10^(4)(D5)和36.0×10^(4)株hm^(-2)(D6)6个种植密度,研究增密种植对不同分枝类型品种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大豆LAI进入高值(>4)的时期提前,中作XA12938和中黄13分别从出苗后47.0 d和54.6 d(D1)提前至31.0 d和32.9 d(D6)。与中黄13相比,中作XA12938LAI高值持续期长且中后期降幅小。不同品种处理间干物质随密度的增加程度存在差异,结荚期中作XA12938和中黄13高密处理(D6)干重较低密处理(D1)干重分别提高77.53%和51.21%。随密度的提升,成熟期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总体呈先增加后趋平的趋势,中作XA12938的最高产量出现在D5(5000.45 kg hm^(-2))处理,继续增加种植密度产量较稳定,中黄13两年最高产量分别出现在D4(4477.90 kg hm^(-2))和D5(3935.30 kg hm^(-2))处理,继续增加种植密度产量逐渐降低,中作XA12938的平均产量较中黄13产量显著提高22.37%。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中作XA12938植株高度和单位面积有效荚数与产量密切相关,而中黄13的单位面积有效粒数和重心高度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适度增密可提高大豆LAI并延长其高值持续期、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生殖器官的占比、提高大豆产量。在生产中可选用分枝调节能力较强品种,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分枝类型 种植密度 同化物积累 产量
下载PDF
增密对少分枝大豆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瑞东 徐彩龙 +5 位作者 尹阳阳 宋雯雯 孙石 韩天富 吴存祥 胡水秀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3-642,共10页
为深入分析在农业机械水平提高、精量播种技术提升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少分枝大豆品种对密度增加的响应情况,探讨其最适播种密度,优化大豆栽培模式,以2个不同分枝类型的品种(少分枝中作XA12938和多分枝中黄13)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年,设... 为深入分析在农业机械水平提高、精量播种技术提升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少分枝大豆品种对密度增加的响应情况,探讨其最适播种密度,优化大豆栽培模式,以2个不同分枝类型的品种(少分枝中作XA12938和多分枝中黄13)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年,设置6个种植密度(13.5万,18.0万,22.5万,27.0万,31.5万和36.0万株·hm^(-2)),研究增密种植条件下不同分枝类型品种光合特性变化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1)冠层光截获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至27万株·hm^(-2)时趋于稳定,与中黄13相比,中作XA12938关键时期冠层光截获率提高4.90%。(2)SPAD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高密度处理(31.5万和36.0万株·hm^(-2))下SPAD最大值可提前至R3期出现,此外,与中黄13相比,中作XA12938 SPAD高值持续期较长。(3)Fv/Fm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中黄13高密度处理降低幅度(5.10%)大于中作XA12938(3.51%)。被动耗散占比Y(NO)中作XA12938与中黄13相比,处理间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幅度较小,极值出现晚。(4)中作XA12938和中黄13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30.46和24.34μmol·m^(-2)·s^(-1),且随种植密度增加,中作XA12938净光合速率降幅(17.73%)小于中黄13(22.51%),各密度条件下中作XA12938净光合速率表现均存在优势。(5)随种植密度增加大豆产量总体先增加后趋平,当种植密度大于18.0万株·hm^(-2)时即可达到增产效果。中作XA12938产量潜力更高,且耐密植能力更强。综合分析说明,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大豆光能利用效率,尽管大豆单株光合能力下降,但少分枝品种单株净光合速率和Fv/Fm在增密条件下降幅更小且稳定性较强。少分枝品种中作XA12938产量潜力较高,且密植条件下叶片持绿性强,冠层光能截获率和叶片净光合能力增强,被动耗散占比增幅较小,有利于光能资源利用,可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稳定增产。因此,生产中可选用密植时光合特性较稳定的少分枝品种,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密植 少分枝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对麦茬夏大豆保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云 徐彩龙 +5 位作者 杨旭 李素真 周静 李继存 韩天富 吴存祥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目前,黄淮海地区麦茬大豆播种方式费时费工,投入较高,效益较差。简化栽培程序,实现大豆生产的轻简便捷和节本增效是今后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常规机械条播为对照,研究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对麦茬大豆播... 目前,黄淮海地区麦茬大豆播种方式费时费工,投入较高,效益较差。简化栽培程序,实现大豆生产的轻简便捷和节本增效是今后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常规机械条播为对照,研究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对麦茬大豆播种质量、出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机械条播方式相比,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下,田间表层土壤平均温度降低了6.5%,平均湿度提高了12.7%。同时,通过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播种大豆可使大豆播种均匀度和出苗率分别提高64.8%和32.2%。此外,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简化了大豆生产环节、减少了农耗,使生产投入显著降低了41.0%,大豆生产效益显著提高28.2%。本研究表明,通过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可解决麦茬大豆播种难、出苗质量差和用工投入多等问题,降低了大豆生产成本,提高了大豆种植效益,本技术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简化栽培措施在黄淮海麦茬大豆生产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免耕覆秸 精量播种 简化栽培 生产效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