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种子在不同气候区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与寿命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静 辛霞 +3 位作者 尹广鹍 陈晓玲 张金梅 卢新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5-690,共6页
为了解不同气候区室温贮藏的大豆种子适宜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的关系,将含水量为2.0%-8.2%大豆种子置于西宁、哈尔滨、乌鲁木齐、北京、三亚和南昌6个不同气候类型地区贮藏15年,每年定期检测种子生活力,并计算种子贮藏寿命。结果表明:大... 为了解不同气候区室温贮藏的大豆种子适宜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的关系,将含水量为2.0%-8.2%大豆种子置于西宁、哈尔滨、乌鲁木齐、北京、三亚和南昌6个不同气候类型地区贮藏15年,每年定期检测种子生活力,并计算种子贮藏寿命。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含水量在干燥至3.5%的过程中,种子活力没有明显变化,而当种子含水量低于3.0%(含3.0%)时,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明显降低。大豆种子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范围为5.0%-6.0%,其具有地域广适性。适宜含水量范围与贮藏地点的年均气温和0℃以上积温显著相关,年均气温和0℃以上年积温越高,适宜含水量范围越窄;反之,则越宽。种子在西宁和哈尔滨两地的安全保存年限分别为11和9年,寿命(半活期)则达12年以上。因此,通过将种子干燥至适宜含水量并铝箔袋密封包装,大豆种子可以在室温条件下达到中期保存(10年以上)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 室温贮藏 适宜含水量 贮藏寿命 种质保存
下载PDF
大麦芒型突变基因cal-d的遗传定位
2
作者 赵雪芳 张仁旭 +2 位作者 高爱农 张京 王春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3-420,共8页
芒是麦类作物穂部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籽粒产量、促进种子传播和防御虫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麦具有丰富的芒型突变体,加之其二倍体的特性,成为麦类作物芒器官形态建成研究的理想作物。本研究报道了一个大麦芒型突变体材料calc... 芒是麦类作物穂部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籽粒产量、促进种子传播和防御虫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麦具有丰富的芒型突变体,加之其二倍体的特性,成为麦类作物芒器官形态建成研究的理想作物。本研究报道了一个大麦芒型突变体材料calcaroides,表现为外稃顶端或是稃芒基部异形凸起,形成呈钩状不完全花器结构,属基部钩芒类型。突变体芒较短并伴随抽穗期推迟,株高、穗长和穗粒数显著降低等表型。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的芒型突变性状受单隐性基因cal-d控制。前期利用cal-d导入系BW106×Bowman的F_(2)群体,结合简化基因组测序(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分析,将cal-d基因初步定位于3H染色体。进一步利用来自F_(2)的杂合单株,包括13000株单株的F_(2:3)群体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将cal-d基因定位于3H染色体153~329 Mb区间的近着丝粒区域。通过转录组混池测序分析结合大麦基因组和表达谱资源数据库,初步筛选了9个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大麦芒型突变基因cal-d的克隆与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对于解析麦类作物芒的遗传发育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cal-d 基因定位 穗发育
下载PDF
玉米种子中4种可溶性糖含量UPLC-ELSD测定方法的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芳 何娟娟 +2 位作者 尹广鹍 辛霞 卢新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9,共7页
对比了HPLC-RID法和UPLC-ELSD法对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4种可溶性糖的检测。结果表明:UPLC-ELSD法的分离效果、重复性、灵敏度等比HPLC-RID法好,确定了UPLC-ELSD法测定4种糖含量的技术参数,即流动相为0.2%(w/v)三乙胺溶于75%(v/v... 对比了HPLC-RID法和UPLC-ELSD法对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4种可溶性糖的检测。结果表明:UPLC-ELSD法的分离效果、重复性、灵敏度等比HPLC-RID法好,确定了UPLC-ELSD法测定4种糖含量的技术参数,即流动相为0.2%(w/v)三乙胺溶于75%(v/v)乙腈,流速为0.2 m L/min,柱温为35℃,上样量为2μL,在6 min内可以灵敏、快速地检测出果糖等4种可溶性糖。利用UPLC-ELSD法测定玉米种子吸胀过程中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4种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胚乳在吸胀之前,仅检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随着种子吸胀,蔗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葡萄糖和果糖逐渐增加,吸胀48 h时检出麦芽糖。胚在吸胀之前,4种可溶性糖均可以检测到,且含量均显著高于胚乳,在吸胀过程中4种糖的变化规律与胚乳相似。因此,在玉米种子吸胀过程中,可能先动员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再动员贮藏物质合成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为种子萌发生长提供能量和中间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ELSD 玉米种子 可溶性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