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作物体内铅、镉、铜的化学形态研究 被引量:143
1
作者 许嘉琳 鲍子平 +2 位作者 杨居荣 刘虹 宋文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44-248,共5页
本文报道了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用逐步提取法分析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小麦的根与叶。结果表明,在两种作物中,根部的铅以活性较低的醋酸可提取态与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而叶中的铅以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不论根部或叶... 本文报道了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用逐步提取法分析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小麦的根与叶。结果表明,在两种作物中,根部的铅以活性较低的醋酸可提取态与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而叶中的铅以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不论根部或叶部,在各种形态镉中,以氯化钠可提取镉所占比例较高,作用较重要。作物体内的铜活性较强,根部以乙醇可提取态占优势,叶中以水提取态占优势。各种结合形态的重金属迁移能力、毒性效应有显著差异。作物体内重金属化学形态特征与其表观毒性效应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化学形态
下载PDF
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的选育和提高大豆含油量的育种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连铮 王岚 +3 位作者 赵荣娟 傅玉清 李强 裴颜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43,共9页
利用高油大豆和高产大豆进行杂交,专门配制高油组合,同时大量分析了亲本、杂交后代、辐射后代和品系的含油量,早代测产并在高肥水条件下进行多点鉴定。与此同时,在海南岛进行繁育,加快了育种进程。分析了1 168份材料的含油量,表明含油... 利用高油大豆和高产大豆进行杂交,专门配制高油组合,同时大量分析了亲本、杂交后代、辐射后代和品系的含油量,早代测产并在高肥水条件下进行多点鉴定。与此同时,在海南岛进行繁育,加快了育种进程。分析了1 168份材料的含油量,表明含油量呈常态分布,离中越远样本越少,含油量在 18.50%~19.00%的材料最多,占13.20%。育成的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含油量3年平均达23.50%,2002年辽宁、北京和天津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审定推广,2003年2月经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此外,我们还育成一大批高油大豆品系,正在参加各地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新品种 中黄20 中作983 选育 含油量 育种
下载PDF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230
3
作者 何中虎 林作楫 +3 位作者 王龙俊 肖志敏 万富世 庄巧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9-364,共6页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麦 品质区划 加工品质 基因型 环境
下载PDF
大豆辐射育种的某些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连铮 裴颜龙 +2 位作者 赵荣娟 王岚 李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自 1993年以来 ,对大豆品种杂交后代进行辐射处理 ,并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证明 ,大豆种子经辐射处理可改变其熟期、品质、抗性和丰产性。已选出 41个大豆突变系 ,其中中作 965在河南、甘肃等地试验 ,增产突出 ,且中抗孢囊线虫病。
关键词 大豆 辐射育种 新品种
下载PDF
谷类作物半粒种子的PCR分析及其在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翟文学 陆朝福 +2 位作者 朱立煌 杨文才 赵开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6-421,共6页
建立了适于种子DNA分析的快速简便的PCR方法。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半粒种子用提取缓冲液处理,产生的提取液可用于PCR和RAPD分析。水稻丰粒种子的DNA和来自叶片的DNA用专一的PCR引物扩增后可以产生同样的PCR产物。含有胚的另半粒种子可以... 建立了适于种子DNA分析的快速简便的PCR方法。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半粒种子用提取缓冲液处理,产生的提取液可用于PCR和RAPD分析。水稻丰粒种子的DNA和来自叶片的DNA用专一的PCR引物扩增后可以产生同样的PCR产物。含有胚的另半粒种子可以正常发芽。将半粒种子的PCR分析方法用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型的鉴定,证明是植物育种和遗传学研究中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PCR 半粒种子 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下载PDF
采用参与式方法评估中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 被引量:66
6
作者 胡瑞法 MengErikaCH +1 位作者 张世煌 石晓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1-787,共7页
采用参与式方法,对全国5个玉米生态区进行了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并邀请专家以参与式学术研讨的方式对PRA所获得的玉米生产发展限制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对不同生态区的限制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 采用参与式方法,对全国5个玉米生态区进行了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并邀请专家以参与式学术研讨的方式对PRA所获得的玉米生产发展限制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对不同生态区的限制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结果表明,干旱是未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也是玉米科研最优先的研究领域。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等是近期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方法 中国 玉米 参与式农村评估 优先序
下载PDF
冬小麦品种北京837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万权 胡长程 +2 位作者 晏思白 庞家智 孙荣锦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7-300,共4页
1990~1993年间,引用中国春全套单体系列和抗叶锈病小麦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为材料,采用单体遗传分析和基因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冬小麦品种北京837抗叶锈病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明确其对生理小种叶中1号的抗性系由分别位于染色体1... 1990~1993年间,引用中国春全套单体系列和抗叶锈病小麦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为材料,采用单体遗传分析和基因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冬小麦品种北京837抗叶锈病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明确其对生理小种叶中1号的抗性系由分别位于染色体1B和6B上的两个显性互补基因所控制。位于1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是Lr26,位于6B上的可能是Lr3a,二者可抵抗我国小麦叶锈菌群体中的部分生理小种(或毒性基因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锈病 抗锈性 基因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不同耐镉作物体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居荣 鲍子平 蒋婉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05-611,共7页
通过镉在不同耐性作物根细胞中的分布及细胞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小黑麦对镉的耐性并非主要是使其固定于细胞壁以减少其活性而解毒的机制;与其它耐性较低的作物相比,耐性相对较强的小黑麦中的分子量为17kD的蛋白质合成加速,推断与... 通过镉在不同耐性作物根细胞中的分布及细胞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小黑麦对镉的耐性并非主要是使其固定于细胞壁以减少其活性而解毒的机制;与其它耐性较低的作物相比,耐性相对较强的小黑麦中的分子量为17kD的蛋白质合成加速,推断与其在镉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性有关。经镉诱导产生了分子量为3.1kD的镉结合蛋白质,起到了减少体内游离态镉含量的作用,是小黑麦耐受镉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体 作物
下载PDF
中国春phlb突变体与多倍体Aegilops杂种F_1回交植株(BC_1F_1)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贤 张曦燕 +1 位作者 韩敬花 樊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300-1305,共6页
中国春 phlb突变体与 5个多倍体 Aegilops的杂种 F1 用普通小麦进行回交 ,并对回交一代 (BC1 F1 )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C1 F1 植株花粉母细胞最高染色体数 56条 ,最低 35条 ,一般情况下 phlb基因可以增加 BC1 F1 植株的染色... 中国春 phlb突变体与 5个多倍体 Aegilops的杂种 F1 用普通小麦进行回交 ,并对回交一代 (BC1 F1 )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C1 F1 植株花粉母细胞最高染色体数 56条 ,最低 35条 ,一般情况下 phlb基因可以增加 BC1 F1 植株的染色体数 (不是所有组合 ) ,但不能增加染色体配对水平。杂种 F1 回交时有效雌配子最高染色体数在含有 phlb基因组合中高于不含 ph1 b基因的组合 ,但最低染色体数目相等 ,且含有 2 1条染色体雌配子最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证明 ,回交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杂种 F1 通过重建分裂 (restitution di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春phlb突变体 多倍体Aegilops杂种 F1 回交植株 细胞学研究 普通小麦 染色体配对 雌配子
下载PDF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广才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超高产形态 生理指标 配套栽培 栽培
下载PDF
AVRDC的菜用大豆育种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颜清上 邵桂花 《大豆通报》 2000年第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菜用大豆 育种 AVRDC 研究
下载PDF
旱地晚茬冬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甘吉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5-32,共8页
播期试验表明,与适期麦相比,早地晚茬麦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缩短,分蘖期短,穗分化阶段前期缩短,从药隔形成期开始,以后各生育阶段同步,分蘖少,主茎叶片数减少;产量要素穗、粒重均下降,穗数、粒数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在基本苗35~40万/亩... 播期试验表明,与适期麦相比,早地晚茬麦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缩短,分蘖期短,穗分化阶段前期缩短,从药隔形成期开始,以后各生育阶段同步,分蘖少,主茎叶片数减少;产量要素穗、粒重均下降,穗数、粒数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在基本苗35~40万/亩时,穗数略高于或等于苗数,适期晚麦主穗籽粒重接近适期麦,是争取高产的潜力所在。高产模式化试验建立了产量与密度、氮、磷肥的回归数学模型,对产量的作用是氮肥>密度>磷肥。晚播高产途径是增肥增密,增磷促壮,氮磷平衡,越冬追肥覆盖,墒情、肥料、密度协调,增穗增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旱地 高产 栽培 小麦
下载PDF
麻类作物G带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凤绥 卫俊智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18,26,共4页
麻类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对其染色体的分析研究,在麻类作物的遗传理论、育种实践,资源分析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对各种麻类作物的染色体数目早有报道,但对麻类的核型及染色体分带的研究,80年代在我国才开始取得进展。朱... 麻类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对其染色体的分析研究,在麻类作物的遗传理论、育种实践,资源分析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对各种麻类作物的染色体数目早有报道,但对麻类的核型及染色体分带的研究,80年代在我国才开始取得进展。朱凤绥等对苎麻、黄麻、红麻、亚麻、大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染色体 G带
下载PDF
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综述
14
作者 施爱农 赵开军 +2 位作者 尹林 倪丕冲 刘国庆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20-23,共4页
1 无融合生殖的概念植物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过雌雄配子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它产生种子繁殖后代与有性牛殖相同,但它不经过精卵融合获得后代,具有无性生殖特性,因而它具有有性和无性生殖的两重性,是不同于有性和无性生殖... 1 无融合生殖的概念植物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过雌雄配子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它产生种子繁殖后代与有性牛殖相同,但它不经过精卵融合获得后代,具有无性生殖特性,因而它具有有性和无性生殖的两重性,是不同于有性和无性生殖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无融合生殖在植物界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文献报导,人们已在禾本科等36科370种以上植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 生殖方式 植物界 种子繁殖 不定胚 精卵融合 文献报导 雄配子 杂交水稻育种 固定杂种优势
下载PDF
试论作物常规育种与其它育种途径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凡华 杜振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作物育种 常规育种 新技术育种 相辅相成关系 杂交育种 植物细胞 工程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小麦茎秆强度的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0
16
作者 肖世和 张秀英 +3 位作者 闫长生 张文祥 海林 郭会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1,共5页
茎秆强度决定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能,但现有鉴定茎秆强度的方法还不完善。用秆强测定器测定了661个小麦品种和1183个F2代单株,结果表明,乳熟至蜡熟期是鉴定茎秆强度的适宜时期,利用秆强测定器可从F2代分离群体中鉴定出强秆单株。成熟时... 茎秆强度决定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能,但现有鉴定茎秆强度的方法还不完善。用秆强测定器测定了661个小麦品种和1183个F2代单株,结果表明,乳熟至蜡熟期是鉴定茎秆强度的适宜时期,利用秆强测定器可从F2代分离群体中鉴定出强秆单株。成熟时茎秆强度降低,不易区分茎秆强度的品种间差异。通过分析30个品种的茎秆强度值与茎秆解剖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上部节间的髓腔大小与茎秆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下部节间的茎秆粗度与茎秆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由于穗部重量和生物产量与茎秆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育种家应选择秆强与穗重相适应的品种以提高产量潜力和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倒伏性 茎秆强度 鉴定方法 育种
下载PDF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1
17
作者 刘建军 何中虎 +3 位作者 杨金 徐兆华 刘爱峰 赵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2,共6页
将 2组共计 185个国内外小麦品种分别在 4种和 2种环境条件下种植 ,分析其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幅度较大 ;淀粉特性较好的国外品种 (系 )有Sunstate、Hartog、Eradu、Cunninghan、Ga... 将 2组共计 185个国内外小麦品种分别在 4种和 2种环境条件下种植 ,分析其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幅度较大 ;淀粉特性较好的国外品种 (系 )有Sunstate、Hartog、Eradu、Cunninghan、Gamenya、Karl92和Sunco ,淀粉品质较好的国内品种有扬麦 5号、扬麦 15 8、绵阳 2 6、鄂恩 1号、豫麦 4 1、豫麦 4 9、郑 81 1、豫麦 5 4、豫麦 2号、豫麦 4 7、鲁 95 5 15 9、鲁麦 15、鲁麦 2 1、陕优 2 2 5、关封 2号、冀5 0 99、北农 4号和津麦 2号等 ;国外品种、南方麦区和黄淮麦区品种的淀粉特性和面条品质较好 ,北部冬麦区品种则较差 ;峰值粘度、稀懈值和面粉膨胀体积是衡量淀粉品质和面条品质的 3个重要指标 ;我国品种中Wx B1缺失频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特性 面条品质 普通小麦 糊化特性 膨胀体积 糯蛋白 品种差异
下载PDF
我国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5
18
作者 曾浙荣 庞家智 +2 位作者 周桂英 赵双宁 曹梅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20-728,共9页
1992~1994年在北京对华北6省市以及国外近年来育成的一些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每亩40万穗左右、亩产400kg的条件下,决定籽粒产量的最重要性状是千粒重;而决定千粒重的主要因素是平均灌浆速率(AR)。山东品种的千粒重... 1992~1994年在北京对华北6省市以及国外近年来育成的一些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每亩40万穗左右、亩产400kg的条件下,决定籽粒产量的最重要性状是千粒重;而决定千粒重的主要因素是平均灌浆速率(AR)。山东品种的千粒重和AR在6省市为最高。采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并求得有关灌浆参数。开花早的品种灌浆速率(R,R_(max))高,灌浆持续时间(T)较长,千粒重也高。相关分析表明,R和R_(max)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9和0.816;与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和-0.744。灌浆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指出,决定千粒重的最重要参数是R_(max),其次是T。在21个代表性品种中以H88—65(饱满度为2级)的灌浆模式最优,其有关参数为:R=0.2284g/100粒/天,R_(max)=0.3015g/100粒/天,T=28.8天,千粒重=56.2g。从育种的角度考虑,北部冬麦区要增加粒重,以提高灌浆速率而不加长灌浆持续时间的策略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速率 灌浆持续时间 小麦 品种
下载PDF
小麦分蘖变化动态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8
19
作者 李春喜 赵广才 +2 位作者 代西梅 姜丽娜 尚玉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63-968,共6页
用 EL 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 6个品种和 6个种植密度条件下小麦分蘖动态与内源吲哚乙酸 ( 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 ( ZR)和玉米素 ( Z)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间小麦分蘖节 IAA、 (... 用 EL 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 6个品种和 6个种植密度条件下小麦分蘖动态与内源吲哚乙酸 ( 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 ( ZR)和玉米素 ( Z)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间小麦分蘖节 IAA、 ( ZR+Z)含量有显著差异 ,且内源 IAA、 ( ZR+Z)的含量 ,尤其是二者间的比值与分蘖数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分蘖力强的品种冬前 IAA/ ( ZR+Z)比值显著低于分蘖力弱的品种。种植密度越小 ,其 IAA/ ( ZR+Z)值越低 ,单株分蘖数越高 ;反之 ,种植密度越大 ,其 IAA/ ( ZR+Z)值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 吲哚乙酸 玉米素核苷 玉米素 产量
下载PDF
栽培措施对面包小麦产量及烘烤品质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48
20
作者 赵广才 何中虎 +4 位作者 王德森 张艳 周桂英 汤秀维 刘会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97-802,共6页
通过肥水及化控试验对优质面包小麦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肥水措施对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 ,具体表现为在相同施氮量和相同浇水的条件下 ,施氮时期后移和重施拔节肥使产量明显增加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 通过肥水及化控试验对优质面包小麦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肥水措施对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 ,具体表现为在相同施氮量和相同浇水的条件下 ,施氮时期后移和重施拔节肥使产量明显增加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包体积有所增加 ,面团稳定时间有所延长。随浇水次数增加产量有所提高 ,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包体积有所减少。起身期适当叶面喷施壮丰安可以有效地降低株高 ,防止倒伏。而且主要是缩短穗下节间以下的节间 ,对穗下节间无明显影响 ,形成良好的株型 ,并可增加成穗数 ,但穗粒数有所减少。在一般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增施氮肥可以有效地增加产量 ,增施氮磷肥对面包体积有显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品质 调控效应 栽培措施 面包小麦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