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干白面条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雷激 张艳 +2 位作者 王德森 闫俊 何中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00-2005,共6页
以16个品质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籽粒和面粉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用色度仪和质构仪分别测定面粉与面条的颜色及面条质地特性,按商业部1993年标准对面条品质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面条的外观品质和质地结构是籽粒硬度、... 以16个品质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籽粒和面粉特性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用色度仪和质构仪分别测定面粉与面条的颜色及面条质地特性,按商业部1993年标准对面条品质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面条的外观品质和质地结构是籽粒硬度、面粉灰分、蛋白质含量和质量及淀粉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用色度仪代替人为感官评价对煮熟面条颜色进行定量测定,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73。质构仪TPA指标硬度能较好反映面条表观状态、适口性、韧性和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70、0.56和0.66,达5%或1%显著水平;胶着性也能较好反映面条表观状态、适口性和总分,r为0.56、0.66和0.59,达5%或1%显著水平;弹性则与面条粘性呈显著负相关,r=-0.61。因此,用质构仪定量测定面条软硬度和胶着性,有助于客观评价面条的表观状态、适口性和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条品质 质构仪 面粉 感官评价 和面 质地 颜色 适口性 小麦品种(系) 籽粒硬度
下载PDF
农作物体内铅、镉、铜的化学形态研究 被引量:142
2
作者 许嘉琳 鲍子平 +2 位作者 杨居荣 刘虹 宋文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44-248,共5页
本文报道了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用逐步提取法分析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小麦的根与叶。结果表明,在两种作物中,根部的铅以活性较低的醋酸可提取态与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而叶中的铅以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不论根部或叶... 本文报道了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用逐步提取法分析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小麦的根与叶。结果表明,在两种作物中,根部的铅以活性较低的醋酸可提取态与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而叶中的铅以盐酸可提取态占优势。不论根部或叶部,在各种形态镉中,以氯化钠可提取镉所占比例较高,作用较重要。作物体内的铜活性较强,根部以乙醇可提取态占优势,叶中以水提取态占优势。各种结合形态的重金属迁移能力、毒性效应有显著差异。作物体内重金属化学形态特征与其表观毒性效应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化学形态
下载PDF
中国小麦品种磨粉品质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周艳华 何中虎 +2 位作者 阎俊 张艳 王德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5-621,共7页
用 10 0份冬麦品种和 4 1份春麦品种 (系 )研究了我国小麦磨粉品质现状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用荔垦 2号 /豫麦 2号和 85中 33/豫麦 4 9等 2个组合的F3 研究了出粉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品种间出粉率差异大 ,冬麦变幅为 6 5 .6 %... 用 10 0份冬麦品种和 4 1份春麦品种 (系 )研究了我国小麦磨粉品质现状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用荔垦 2号 /豫麦 2号和 85中 33/豫麦 4 9等 2个组合的F3 研究了出粉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品种间出粉率差异大 ,冬麦变幅为 6 5 .6 %~ 77.2 % ,春麦为 6 2 .7%~ 75 .9%。冬麦品种以北部冬麦区出粉率最高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出粉率最低 ;面粉白度与之相反 ,以长江中下游麦区最好 ,北部冬麦区面粉白度最差。冬麦品种出粉率与容重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值为 0 .39和 0 .4 9,面粉白度和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4 4 ;春麦品种出粉率与籽粒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5 2 ,面粉白度和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 =- 0 .35 ,面粉灰分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4 9。出粉率受多基因控制 ,广义遗传力为 4 5 %~ 6 0 %。建议将硬度、出粉率和面粉颜色列入各地的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麦品种 磨粉品质 籽粒性状 遗传规律 出粉率 面粉颜色
下载PDF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228
4
作者 何中虎 林作楫 +3 位作者 王龙俊 肖志敏 万富世 庄巧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9-364,共6页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麦 品质区划 加工品质 基因型 环境
下载PDF
源于L1的小麦抗黄矮病基因的特异PCR标记及辅助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增艳 辛志勇 +3 位作者 陈孝 王晓萍 刘景芳 杜丽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6-491,共6页
以小麦 -中间偃麦草附加系 L1为抗源 ,选育出抗黄矮病小麦异源易位系 HW6 4 2 ,YW4 4 3,YW2 4 3,Y9910 2 9等。本文以上述易位系及其抗源、小麦亲本作供试材料 ,鉴定出一个微卫星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gwm37- 450 ,可跟踪... 以小麦 -中间偃麦草附加系 L1为抗源 ,选育出抗黄矮病小麦异源易位系 HW6 4 2 ,YW4 4 3,YW2 4 3,Y9910 2 9等。本文以上述易位系及其抗源、小麦亲本作供试材料 ,鉴定出一个微卫星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gwm37- 450 ,可跟踪、检测源于 L1的抗黄矮病基因。将难以分辨、稳定性差的 gwm37- 450 特异带分离、克隆、测序 ,根据测序结果重新设计 1对特异 PCR引物 ,转化为扩增产物有无的 SCAR(sequence characterizi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SC- W374 50 。利用 HW6 4 2 /中 86 0 1的 F2 群体 ,对 gwm 37- 450 和 SC- W374 50 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二者均与抗黄矮病基因紧密连锁 ,后者较前者稳定。利用 SC- W374 50 跟踪抗黄矮病基因 ,将抗黄矮病基因、抗白粉病基因向优良小麦品种中麦 16、宛 710 7转育 ,快速选育出兼抗黄矮病、白粉病的回交植株 2 7个。实践了分子标记辅助抗黄矮病小麦育种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 小麦 抗黄矮病基因 特异PCR标记 辅助育种 中间偃麦草 易位系
下载PDF
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的选育和提高大豆含油量的育种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连铮 王岚 +3 位作者 赵荣娟 傅玉清 李强 裴颜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43,共9页
利用高油大豆和高产大豆进行杂交,专门配制高油组合,同时大量分析了亲本、杂交后代、辐射后代和品系的含油量,早代测产并在高肥水条件下进行多点鉴定。与此同时,在海南岛进行繁育,加快了育种进程。分析了1 168份材料的含油量,表明含油... 利用高油大豆和高产大豆进行杂交,专门配制高油组合,同时大量分析了亲本、杂交后代、辐射后代和品系的含油量,早代测产并在高肥水条件下进行多点鉴定。与此同时,在海南岛进行繁育,加快了育种进程。分析了1 168份材料的含油量,表明含油量呈常态分布,离中越远样本越少,含油量在 18.50%~19.00%的材料最多,占13.20%。育成的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含油量3年平均达23.50%,2002年辽宁、北京和天津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审定推广,2003年2月经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此外,我们还育成一大批高油大豆品系,正在参加各地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大豆 新品种 中黄20 中作983 选育 含油量 育种
下载PDF
大豆辐射育种的某些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连铮 裴颜龙 +2 位作者 赵荣娟 王岚 李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自 1993年以来 ,对大豆品种杂交后代进行辐射处理 ,并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证明 ,大豆种子经辐射处理可改变其熟期、品质、抗性和丰产性。已选出 41个大豆突变系 ,其中中作 965在河南、甘肃等地试验 ,增产突出 ,且中抗孢囊线虫病。
关键词 大豆 辐射育种 新品种
下载PDF
采用参与式方法评估中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 被引量:65
8
作者 胡瑞法 MengErikaCH +1 位作者 张世煌 石晓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1-787,共7页
采用参与式方法,对全国5个玉米生态区进行了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并邀请专家以参与式学术研讨的方式对PRA所获得的玉米生产发展限制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对不同生态区的限制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 采用参与式方法,对全国5个玉米生态区进行了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并邀请专家以参与式学术研讨的方式对PRA所获得的玉米生产发展限制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对不同生态区的限制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结果表明,干旱是未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也是玉米科研最优先的研究领域。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等是近期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方法 中国 玉米 参与式农村评估 优先序
下载PDF
谷类作物半粒种子的PCR分析及其在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翟文学 陆朝福 +2 位作者 朱立煌 杨文才 赵开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6-421,共6页
建立了适于种子DNA分析的快速简便的PCR方法。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半粒种子用提取缓冲液处理,产生的提取液可用于PCR和RAPD分析。水稻丰粒种子的DNA和来自叶片的DNA用专一的PCR引物扩增后可以产生同样的PCR产物。含有胚的另半粒种子可以... 建立了适于种子DNA分析的快速简便的PCR方法。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半粒种子用提取缓冲液处理,产生的提取液可用于PCR和RAPD分析。水稻丰粒种子的DNA和来自叶片的DNA用专一的PCR引物扩增后可以产生同样的PCR产物。含有胚的另半粒种子可以正常发芽。将半粒种子的PCR分析方法用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型的鉴定,证明是植物育种和遗传学研究中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PCR 半粒种子 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下载PDF
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的研究Ⅱ.抗感品种根部合胞体超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颜清上 陈品三 王连铮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41,共5页
接种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后4、9、14天,对我国小黑豆抗源灰皮支黑豆和元钵黑豆及感病对照鲁豆1号根部形成的合胞体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感病品种的合胞体细胞较大、靠近木质部导管一侧有内生长,各种细胞器... 接种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后4、9、14天,对我国小黑豆抗源灰皮支黑豆和元钵黑豆及感病对照鲁豆1号根部形成的合胞体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感病品种的合胞体细胞较大、靠近木质部导管一侧有内生长,各种细胞器丰富,内质网数量多形体长、多为光滑型;抗病品种合胞体细胞较小,核糖体较多,内质网小而少、多为粗糙型,细胞内出现较多的类脂肪体,在侵染早期,细胞质快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源品种 大豆 孢囊线虫 超微结构 合胞体
下载PDF
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研究——Ⅲ.籼粳交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 被引量:40
11
作者 袁龙江 邢祖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2-188,共7页
6个粳稻品种与6个籼稻品种组成的6×6NCⅡ设计的36个 F_1组合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遗传不仅受一般配合力的影响,而且也受特殊配合力的制约。配合力分析经果指明,穗长等性状受特殊配合力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其它性状主要受一... 6个粳稻品种与6个籼稻品种组成的6×6NCⅡ设计的36个 F_1组合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遗传不仅受一般配合力的影响,而且也受特殊配合力的制约。配合力分析经果指明,穗长等性状受特殊配合力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其它性状主要受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就本试验所研究的多数性状而论,籼稻的一般配合力似乎要比粳稻的一般配合力更明显地影响后代。广义遗传分析证明抽穗期及粒型这两个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而单株穗数受环境影响较大。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子粒长宽比、粒长、株高、穗实粒数、结实率、穗总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抽穗期、着粒密度、穗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育种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的研究Ⅰ.抗源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侵染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颜清上 陈品三 王连铮 《植物病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7-323,共7页
以鲁豆1号作感病对照,通过接种相同数量的卵和二龄幼虫并采用切顶水培技术研究我国筛选出的两个小黑豆抗源:灰皮支黑豆和元钵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侵染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24h侵入大豆抗感品种根内的二龄幼... 以鲁豆1号作感病对照,通过接种相同数量的卵和二龄幼虫并采用切顶水培技术研究我国筛选出的两个小黑豆抗源:灰皮支黑豆和元钵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侵染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24h侵入大豆抗感品种根内的二龄幼虫数十分接近,差异不显著;接种后水培15~17d,抗病品种根内的二、三龄幼虫数无论是单株平均值,还是所占百分数均极显著高于感病对照,而四龄幼虫、雌成虫和总成虫数正好与此相反。感病对照鲁豆1号根上二龄、三龄、四龄、雌成虫和总成虫数所占百分数为4.40%、10.20%、24.95%、29.35%和60.45%,而元钵黑豆和灰皮支黑豆根上各龄线虫的百分数分别为22.30%、26.50%、13.55%、3.80%、37.65%和24.30%、29.60%、15.05%、2.50%、31.15%。抗感品种根上线虫性比的差异极明显,抗病品种为10左右,而感病对照稍大于1;抗病品种根上线虫幼虫从二龄到三龄及从三龄到四龄阶段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从三龄到四龄阶段的死亡率高于从二龄到三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源品种 大豆孢囊线虫 侵染 发育
下载PDF
中国冬播小麦面粉颗粒度分布及近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锋 Nagamine T +3 位作者 张艳 何中虎 王德森 Hisashi Yoshida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7,共6页
面粉颗粒度是影响小麦食品加工品质的重要性状。以2 0 0 1- 2 0 0 2年度来自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的2 5 6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用激光散射颗粒度分析仪和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对面粉颗粒度进行了研究。... 面粉颗粒度是影响小麦食品加工品质的重要性状。以2 0 0 1- 2 0 0 2年度来自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的2 5 6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用激光散射颗粒度分析仪和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对面粉颗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面粉颗粒度分布特点为从北向南,硬质麦分布比例逐渐减少,软质麦分布比例逐渐增大。总体上硬质麦所占比例较高,为5 9. 4 % ,软质麦和混合麦所占比例分别为2 8 .1%和12 .5 %。近红外预测集模型决定系数为0 92 ,与激光散射颗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建立模型时,采用预测残差平方和及交叉验证处理方法进行了主成分数目选择,并对定标集样品中浓度超常样品和光谱超常样品做2次删除,删除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4 .1% ,使定标模型决定系数RSQ从0 . 82提高到0. 92 ,标准误差SEC从12 . 75下降到8 .5 4 ,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优化了定标模型。此外,根据我国小麦颗粒度大小分布的特点,建立了各麦区的定标模型,其可靠性优于以总参试样品建立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面粉颗粒大小 近红外光谱技术 定标集 预测集
下载PDF
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研究 Ⅲ.抑制线虫发育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被引量:9
14
作者 颜清上 王连铮 陈品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接种后水培15天的大豆幼苗的根段染色,光镜下可以观察到抗病品种根内大豆孢囊线虫头部有明显的坏死,感病品种较少观察到这一现象。接种后4天对大豆根部的半薄切片研究发现感病品种中柱内有较大的合胞体形成,抗病品种在鞘细胞处... 对接种后水培15天的大豆幼苗的根段染色,光镜下可以观察到抗病品种根内大豆孢囊线虫头部有明显的坏死,感病品种较少观察到这一现象。接种后4天对大豆根部的半薄切片研究发现感病品种中柱内有较大的合胞体形成,抗病品种在鞘细胞处形成较小的合胞体,且染色较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源 孢囊线虫 组织坏死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白粒小麦抗穗发芽遗传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肖世和 张秀英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6,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白粒小麦 抗穗发芽 遗传育种 育种
下载PDF
发展生物技术促进作物育种科技革命 被引量:10
16
作者 辛志勇 马有志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3-15,共3页
发展生物技术促进作物育种科技革命辛志勇马有志(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以传统的育种方法为基础,结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生物技术,深入开展遗... 发展生物技术促进作物育种科技革命辛志勇马有志(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以传统的育种方法为基础,结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生物技术,深入开展遗传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及优化育种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作物 育种 品种改良
下载PDF
不同耐镉作物体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居荣 鲍子平 蒋婉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05-611,共7页
通过镉在不同耐性作物根细胞中的分布及细胞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小黑麦对镉的耐性并非主要是使其固定于细胞壁以减少其活性而解毒的机制;与其它耐性较低的作物相比,耐性相对较强的小黑麦中的分子量为17kD的蛋白质合成加速,推断与... 通过镉在不同耐性作物根细胞中的分布及细胞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小黑麦对镉的耐性并非主要是使其固定于细胞壁以减少其活性而解毒的机制;与其它耐性较低的作物相比,耐性相对较强的小黑麦中的分子量为17kD的蛋白质合成加速,推断与其在镉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性有关。经镉诱导产生了分子量为3.1kD的镉结合蛋白质,起到了减少体内游离态镉含量的作用,是小黑麦耐受镉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体 作物
下载PDF
水稻抗病育种研究——Ⅴ.中丹2号抗稻瘟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开军 林世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7-272,共6页
1984—1985年选7个具稻瘟病抗性单基因、代表13个抗稻瘟基因所在7个位点的粳稻品种和一个对所用菌系全部感病的品种构成一套测定品种与中丹2号进行杂交和回交,用致病性比较稳定的菌系于温室内同时鉴定亲本、F_1、F_2及 B_1F_1代的苗期... 1984—1985年选7个具稻瘟病抗性单基因、代表13个抗稻瘟基因所在7个位点的粳稻品种和一个对所用菌系全部感病的品种构成一套测定品种与中丹2号进行杂交和回交,用致病性比较稳定的菌系于温室内同时鉴定亲本、F_1、F_2及 B_1F_1代的苗期叶瘟抗性,研究了中丹2号的抗瘟性遗传。结果表明:中丹2号具有 Pi-a 和 Pi-i 两个显性抗瘟基因;不具有 Pi-k、Pi-t、Pi-ta、pi-z^t 和 Pi-b 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遗传 育种
下载PDF
抗黄矮病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增艳 辛志勇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6-7,共2页
小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YelowDwarfVirus,缩写为BYDV)引起的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小麦产量锐减。近年来,在我国有蔓延的趋势,且难以预测,被称为小麦的“黄色瘟疫”、“小麦癌症”。(C... 小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YelowDwarfVirus,缩写为BYDV)引起的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小麦产量锐减。近年来,在我国有蔓延的趋势,且难以预测,被称为小麦的“黄色瘟疫”、“小麦癌症”。(CJ.D′Arayetal,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黄矮病品种 育种
下载PDF
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兼及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述评(下) 被引量:25
20
作者 凌启鸿 过益先 +1 位作者 费槐林 黄丕生 《中国稻米》 1999年第2期3-8,共6页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作物栽培 育苗 基本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