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前我国粮食支持政策改革研究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普蓂喆
钟钰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9,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耕地-技术-政策融合视角的‘两藏’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1ZDA0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毁约跑路’还是‘逆势加码’: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粮食规模户经营行为调整与风险化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903187)
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攻关重大科研任务“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项目编号:CAAS-ZDRW20201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04年取消农业税以来,中央逐步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基本形成了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粮食支持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补贴有转化成地租倾向、侧重前端生产保障、政策支持强度相对较高、地方积极性弱等。纵观主要国家的粮食支持政策改革可以发现,其粮食支持政策改革总体遵循着市场化导向的路径,从以价格干预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脱钩补贴和农业保险政策为主。面对严峻的国内外挑战,我国的粮食支持政策要以市场化为目标,不断调整、释放支持潜力,分品种、分阶段、分手段、分层次、分区域稳妥推进粮食支持政策改革。
-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支持政策
市场化改革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数字乡村建设:形势、特征与重点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钟钰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4-58,共5页
-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IAED-01-202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整体数字化发展态势积极向上。但与城市相比,由于先天性资源禀赋差异,数字乡村建设也面临顶层设计需进一步深化、城乡“数字鸿沟”较大、农村数字经济潜能挖掘不足、乡村数字治理体系需要完善、农民数字化技能有待提升等薄弱点。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发展。
-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治理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美经贸协议下双边农产品贸易演化与前景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钟钰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8,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耕地-技术-政策融合视角的‘两藏’战略研究”(21ZDA056)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ASTIP-IAED-2022-01)。
-
文摘
2020年1月,中美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最重要的内容是增加了中国对美国商品的采购规模,特别是对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做了比较细致的规定。《协议》实施后,中国大幅增加了美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达到预期设定目标,这既有疫情影响,又有对未来目标乐观高估所致,这也决定了第二阶段谈判会异常艰难。面对当前复杂的中美贸易环境,我国既要注意贸易统计口径的细节,又要化被动为主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策略,稳定供应链,在双循环格局下实现农产品进口安全。
-
关键词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农产品
进口安全
-
Keyword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economic and trade 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security
-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基于比较优势视角的中美巴三国大豆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6
- 4
-
-
作者
钟钰
陈希
王立鹤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建材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
-
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86,共12页
-
基金
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招标课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ZCD-ZFCG(BJ-FW)2020-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增强粮食竞争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明确符合国情的粮食竞争力内涵是客观评价的基础。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竞争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确定大豆竞争力指标内容,使其更符合我国国情农情;并选取美国、巴西两个大豆生产强国作为比较对象,基于2000年以来三国大豆数据对比大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国产大豆与美巴大豆在成本、价格、可持续能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差距。结果表明:国产大豆在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可持续能力各方面均不具有优势,但政策支持较强,可一定程度遏制国产大豆萎缩势头。未来我国大豆需求主要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改变,基于中美巴比较的结论,进一步明确了提振大豆竞争力的方向,即对内弥补大豆生产短板,对外稳定供应渠道,双管齐下提升我国大豆竞争力,确保国内粮食供给安全。
-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大豆竞争力
双循环
-
Keyword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oybean competitiveness
dual circulation
-
分类号
F31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从粮食安全看“藏粮于地”的必然逻辑与内在要求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钟钰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
-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8-85,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耕地-技术-政策融合视角的‘两藏’战略研究”,项目编号为:21ZDA056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0-IAED-01-2022。
-
文摘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是基于粮食战略价值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全面系统准确把握我国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中国的耕地保护利用政策经历了从保障耕地数量为主,到“数量—质量”并重,再到“数量—质量—生态”三重保护的三个阶段,现已形成了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在内的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体系。“藏粮于地”战略是中国遵循理论和立足实践主动选择的重大战略决策,内蕴着深厚的逻辑根源。当前和今后,中国的耕地保护面临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投入不够、人地失衡等问题,需要构建“一个方针、双向发力、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藏粮于地
发展逻辑
内在要求
-
Keywords
food security
food crop production strategy based on farmland management
development logic
inherent requirements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