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的农作物基因组研究领域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袁雪 钱万强 +2 位作者 郭溪川 卢垚 颜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8-128,共11页
基因组学研究是近年来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物种的遗传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对诸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基因组学研究是近年来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物种的遗传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对诸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重要农作物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在此基础上克隆和鉴定了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科技文献客观地记录了各个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发展概貌,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发展态势分析,可以系统地总结领域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评价研究机构科研实力与成果产出。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定量分析和专家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中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及SCI论文收录文献多维度、深层次的计量分析,全面揭示近10年农作物基因组领域的研发现状、重要国家、重要机构和热门研究主题,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相关领域未来的研发布局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基因组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候选基因
2
作者 吕阳 刘聪聪 +7 位作者 杨龙波 曹兴岚 王月影 童毅 Mohamed Hazman 钱前 商连光 郭龙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524,共9页
【目的】挖掘水稻氮高效的种质和基因资源,揭示其分子机制和遗传效应,是当前水稻氮素利用效率(NUE)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方法】为了鉴定与水稻NUE相关的变异位点和候选基因,我们收集了190份亚洲稻为关联群体,通过质量过滤和群体频... 【目的】挖掘水稻氮高效的种质和基因资源,揭示其分子机制和遗传效应,是当前水稻氮素利用效率(NUE)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方法】为了鉴定与水稻NUE相关的变异位点和候选基因,我们收集了190份亚洲稻为关联群体,通过质量过滤和群体频率过滤筛选出3,934,195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低氮(N_(1),90kg/hm^(2))和常规氮(N_(2),180kg/hm^(2))水平,成熟期调查水稻剑叶叶宽在低氮和常规氮处理下的表型数据,结合FarmCPU和MLM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通过植株在不同氮水平下的叶宽表型数据,计算该群体在低氮和常规氮水平下的剑叶宽表型比值Q(N_(1)/N_(2)),Q值呈现正态分布的特征。对Q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12条染色体上共鉴定了100个显著位点,确定了39个候选QTLs,包括已克隆NUE相关基因OsNR1.2和OsNAC42。进一步鉴定了候选基因OsNR1.2和OsNAC42的优异单倍型和潜在的优势单倍型组合,为水稻NUE的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结论】利用GWAS和单倍型分析,揭示了水稻剑叶叶宽在不同氮处理下的遗传基础,鉴定了与NUE相关的候选QTLs和基因,包括OsNR1.2和OsNAC42。通过组合单倍型分析,鉴定了两个基因的优势单倍型组合,为水稻NUE的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利用效率 叶宽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功能基因及调控元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思远 易国强 +1 位作者 唐中林 陈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443,共9页
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编辑的强大工具。通过将CRISPR/Cas9系统中的Cas9蛋白突变后,使其失去剪切活性而成为dCas9(nuclease-dead Cas9),再结合基因功能丧失(loss-of-function,LOF)、基因功能激活(gain-of-funct... 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编辑的强大工具。通过将CRISPR/Cas9系统中的Cas9蛋白突变后,使其失去剪切活性而成为dCas9(nuclease-dead Cas9),再结合基因功能丧失(loss-of-function,LOF)、基因功能激活(gain-of-function,GOF)以及非编码功能基因鉴定技术即可实现全基因组高通量的功能基因及调控元件靶向鉴定和筛选。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免疫机理、药物靶点筛选和动物遗传育种等研究,为生命医学和基础科学带来了全新高效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本文综述了基于CRISPR/Cas9技术在全基因组中高通量筛选功能基因及调控元件的方法及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CRISPR/Cas9系统在动物细胞中筛选功能性基因的方法,以期为基因编辑及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全基因组筛选 功能基因 调控元件
下载PDF
燕麦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莹 程时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燕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一种可用于均衡营养、科学饮食的健康食品,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可。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燕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定位和克隆,对开发利用燕麦优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燕麦基... 燕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一种可用于均衡营养、科学饮食的健康食品,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可。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燕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定位和克隆,对开发利用燕麦优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燕麦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燕麦属基因组类型、大小及染色体倍性研究;(2)基于多种分子标记手段构建燕麦基因组遗传图谱进展;(3)二倍体、六倍体燕麦基因组测序进展;(4)基于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手段对燕麦基因组功能基因的注释研究;(5)燕麦群体基因组/泛基因组学研究。同时对燕麦基因组学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燕麦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 群体基因组学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在猪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志国 黄雷 +2 位作者 杨丽景 王楠 牟玉莲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为猪育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工具和新方法,不仅能突破现有遗传变异资源的限制,还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该文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猪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介绍,以期为... 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为猪育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工具和新方法,不仅能突破现有遗传变异资源的限制,还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该文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猪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介绍,以期为相关科研人员、育种工作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猪育种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碱基编辑器 先导编辑 生产性能 抗病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水稻剑叶及单株产量的遗传基础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双兵 吕文恺 +4 位作者 何丽萍 邢丹英 杨隆维 邱先进 徐建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3-673,共11页
剑叶是水稻主要的源器官,剑叶大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揭示剑叶大小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基础对于选育株型适宜的水稻高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来源广泛、多样性丰富的1016份全球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湖北荆州连续两年考察... 剑叶是水稻主要的源器官,剑叶大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揭示剑叶大小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基础对于选育株型适宜的水稻高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来源广泛、多样性丰富的1016份全球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湖北荆州连续两年考察了种质资源的剑叶大小和单株产量。结果显示,剑叶长、宽、面积和单株产量在两年变异丰富,受环境影响大;剑叶长、宽和面积与单株产量相关性程度较低,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基础不同。利用4.8M高密度SNP基因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定位到31个影响水稻剑叶相关性状和单株产量的QTL,其中1个QTL(qFLW4)在两年均定位到,3个位点同时影响多个性状(qFLW4和qFLA4、qFLL6和qFLA6、qFLL10.1和qFLA10)。结合候选区间单倍型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到7个候选基因和10个有利等位基因。研究结果为克隆水稻剑叶性状新基因和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配置不同剑叶相关基因塑造理想株型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叶性状 单株产量 关联分析 数量性状位点 候选基因 有利等位基因
下载PDF
CD 163基因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慧 冯保亮 +5 位作者 吴丹 向光明 王楠 牟玉莲 李奎 刘志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27-3138,共12页
清道夫受体超家族是一个结构相关的跨膜糖蛋白家族,其特征是包含高度保守的富含半胱氨酸的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ysteine-rich,SRCR)结构域。CD163蛋白为清道夫受体超家族的B型成员,包含9个SRCR结构域,富含半胱氨酸序列,主要... 清道夫受体超家族是一个结构相关的跨膜糖蛋白家族,其特征是包含高度保守的富含半胱氨酸的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ysteine-rich,SRCR)结构域。CD163蛋白为清道夫受体超家族的B型成员,包含9个SRCR结构域,富含半胱氨酸序列,主要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研究发现CD163蛋白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必需受体,参与PRRSV的脱衣壳过程,而且可能参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吸附和内化过程。除此之外,CD163蛋白还在免疫生理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综述就CD163分子的基本信息、相关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做综合介绍,为抗病动物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 CD163 生理生化功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定位籼稻种质资源外观和加工品质QTL 被引量:9
8
作者 方雅洁 朱亚军 +4 位作者 吴志超 陈凯 申聪聪 石英尧 徐建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42,共11页
以400份籼稻变异丰富的种质资源材料在2个环境下考察外观与加工品质性状表型,利用404k高密度SNP基因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影响外观与加工品质性状的重要位点。结果表明,粒形和籼米的外观和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垩白性状降低稻米的... 以400份籼稻变异丰富的种质资源材料在2个环境下考察外观与加工品质性状表型,利用404k高密度SNP基因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影响外观与加工品质性状的重要位点。结果表明,粒形和籼米的外观和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垩白性状降低稻米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除粒形外,籼稻的外观和加工品质明显受到环境影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到39个QTL,其中17个为新位点,6个新位点(q MRR9、q GL2、q GL10、q GW1、q GLWR1和q GLWR2.1)在2个环境下均被检测到,暗示这6个位点在水稻外观与加工品质上可能是不依赖于环境稳定表达的QTL。此外,21个控制稻米外观品质的位点很可能具一因多效。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我们推论q SW5、GSE5和GS3在籼稻外观和加工品质性状上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研究结果为克隆新的外观与加工品质基因,以及通过分子手段加速培育优质高产籼稻新品种提供了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种质资源 外观与加工品质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数量性状座位
下载PDF
水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海平 张帆 +4 位作者 陈凯 申聪聪 朱双兵 邱先进 徐建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0-1183,共14页
稻瘟病是一种对全球水稻生产威胁极大的真菌性病害,鉴定抗稻瘟病基因并将其导入到现有感病品种改良品种的抗性是控制这种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5个稻瘟病菌株鉴定了212份籼稻和235份粳稻种质资源的苗瘟抗性,分别筛选到8个和12个抗... 稻瘟病是一种对全球水稻生产威胁极大的真菌性病害,鉴定抗稻瘟病基因并将其导入到现有感病品种改良品种的抗性是控制这种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5个稻瘟病菌株鉴定了212份籼稻和235份粳稻种质资源的苗瘟抗性,分别筛选到8个和12个抗全部5个菌株的籼稻和粳稻种质材料。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籼粳混合群体、籼稻和粳稻种质资源中共定位到43个影响水稻苗瘟抗性的QTL,抗GD00-193、GD08-T19、GD17-CQ16、HB1708和HLJ13-856菌株的QTL分别为9、4、14、14和2个。其中, 12个抗病QTL仅在籼稻亚群中检测到, 7个仅粳稻亚群中检测到,1个为籼粳2个亚群共同检测到,说明籼稻抗稻瘟病总体好于粳稻,而且稻瘟病抗性存在明显的籼粳分化。同时影响水稻对2个及2个以上菌株的抗性或在2个及2个以上群体中同时被定位到的QTL共计11个,利用候选区间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鉴定到23个抗病候选基因,不同抗病候选基因在籼、粳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不同。研究结果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分子改良提供种质资源和有利基因信息及不同抗病基因的育种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抗性 种质资源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数量性状位点 有利等位基因
下载PDF
MGISEQ-2000、HiSeq 2000与NovaSeq 6000平台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伟宁 刘刚 +3 位作者 周荣 唐中林 刘剑锋 孙飞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6-162,共7页
全基因组重测序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学获取数据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但不同二代测序平台的数据质量及稳定性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基于MGISEQ-2000、HiSeq 2000和NovaSeq 60003个测序平台分别对猪DNA样本进行全基因组... 全基因组重测序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学获取数据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但不同二代测序平台的数据质量及稳定性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基于MGISEQ-2000、HiSeq 2000和NovaSeq 60003个测序平台分别对猪DNA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比较3个平台的原始数据质量、比对质量和SNP变异检测情况,同时以猪50K芯片分型结果为标准评价测序数据SNP分型的准确性,以检验上述3个平台之间是否存在系统性差异。结果表明,3个平台的原始数据量及GC含量相近,测序深度均达到送测要求,平均测序深度在20X以上,HiSeq 2000和NovaSeq 6000平台Q30以上reads所占比例高于MGISEQ-2000(P<0.01),但两者的重复reads所占比例也高于MGISEQ-2000(P<0.01)。MGISEQ-2000在双端比对率、平均比对深度和覆盖度超过20X的位点所占比例方面均高于其他2个平台(P<0.05),而NovaSeq 6000在平均比对深度和覆盖度超过20X的位点占比上又高于HiSeq 2000(P<0.05)。MGISEQ-2000的SNP位点判型准确性与HiSeq 2000相似,二者平均准确性均达到97.21%且高于NovaSeq 6000。来自NovaSeq 6000平台的2个样本的SNP位点判型准确性结果远低于其他2个平台的结果,且其在测序稳定性上不如MGISEQ-2000和HiSeq 2000。综上,MGISEQ-2000、HiSeq 2000和NovaSeq 60003个平台的测序性能存在一定差异,但三者的测序数据均达到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要求,其中MGISEQ-2000平台在测序质量和稳定性上表现出色,可以为生物信息学分析提供更可靠的重测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ISEQ-2000 HiSeq 2000 NovaSeq 6000 测序质量 SNP
下载PDF
基于MAGIC群体的水稻镉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铮 王雅美 +6 位作者 黎用朝 熊海波 薛灿辉 潘孝武 刘文强 魏秀彩 李小湘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基于水稻MAGIC-Hei(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群体,在多环境下挖掘镉含量相关新位点/基因,并筛选含有低镉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为选育低镉积累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和种质资源。【方法】将由8个亲本衍生的MAGI... 【目的】基于水稻MAGIC-Hei(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群体,在多环境下挖掘镉含量相关新位点/基因,并筛选含有低镉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为选育低镉积累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和种质资源。【方法】将由8个亲本衍生的MAGIC群体分别于2017、2018、2019和2020年度种植于湖南长沙并开展稻米镉含量表型测试分析。利用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得基因型数据,对稻米镉含量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发掘QTL位点,解析其遗传机制。【结果】检测到了14个镉积累相关的QTL位点,除了第8染色体之外,其他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6个位点与已报道基因一致,8个为新发现位点。另外,这8个位点分布在第2、4、7、9和12染色体上,均可以在两个及以上环境中检测到,效应较为稳定,可用于下一步精细定位及功能研究。结合基因注释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推测LOC_Os02g37160、LOC_Os02g49560、LOC_Os04g39010和LOC_Os06g46310为镉含量相关位点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与重金属转运和积累等功能相关。另外,我们筛选到10个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可用于低镉积累水稻材料的创制。【结论】发掘了8个水稻镉积累相关性状的QTL位点和低镉优异材料,对于镉积累相关遗传研究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低镉积累品种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IC QTL 镉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基于甘蔗AP85-441和R570基因组参考序列的微卫星位点鉴定和SSR标记开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志军 赵胜 +3 位作者 胡小文 孔冉 苏俊波 刘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2-729,共8页
分子标记缺乏是制约甘蔗分子标记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甘蔗AP85-441和R570基因组参考序列,使用MISA软件分别鉴定出512835和97839个微卫星位点,分别占割手密基因组(AP85-441)和甘蔗基因组(R570)高质量参考序列的0.32%和0.35%。... 分子标记缺乏是制约甘蔗分子标记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甘蔗AP85-441和R570基因组参考序列,使用MISA软件分别鉴定出512835和97839个微卫星位点,分别占割手密基因组(AP85-441)和甘蔗基因组(R570)高质量参考序列的0.32%和0.35%。在2个基因组序列中,优势重复单元均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各重复单元均以AT富集的基元为主。割手密和甘蔗基因组序列中分别有472117和89748个位点可以开发SSR标记。对割手密、甘蔗与高粱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分别鉴定出16691个和13271个对应到高粱1~10号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利用基因序列中的SSR位点,开发出13224和7624对SSR引物。对开发的引物分别以割手密和甘蔗基因组为模板进行e-PCR检测,这些引物在割手密基因组中以多位点扩增为主,在2个基因组中的有效标记比例分别为79.35%和36.13%、79.01%和93.36%。部分SSR引物在基因组中表现出特异性扩增,有1368对仅在AP85-441中单扩增,有1420对仅在R570序列中单扩增,共有752对SSR引物可在2个基因组中单扩增,且这些SSR的扩增位点和来源基因均分布于所在基因组的全部染色体上。在禾本科作物基因组中e-PCR检测表明,开发的单扩增SSR标记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鉴定的SSR位点,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甘蔗的分子标记;开发的3540对SSR引物对于栽培种甘蔗遗传图谱构建中遗传来源区分和同源连锁群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微卫星序列 同源基因 SSR标记 特异扩增
下载PDF
基于MAGIC群体的水稻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秀彩 刘金栋 +7 位作者 刘利成 黎用朝 潘孝武 董铮 刘文强 熊海波 闵军 李小湘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挖掘水稻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新基因,并筛选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基因和优异种质。【方法】以多亲本重组自交系群体MAGIC-Hei群体为材料,分别于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种植于湖南长沙开展抽穗期... 【目的】挖掘水稻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新基因,并筛选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基因和优异种质。【方法】以多亲本重组自交系群体MAGIC-Hei群体为材料,分别于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种植于湖南长沙开展抽穗期和产量性状表型调查,基于基因分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影响水稻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QTL。【结果】在两个环境下共计检测到26个控制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其中,11个位点为新位点,1个新位点(qNTP9)在两年均被检测到,该位点受环境影响较小,可用于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和基因克隆。根据抽穗期和产量性状表型数据,结合SNP基因型筛选到5个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可用于将来的水稻高产育种。【结论】本研究发掘一批新的水稻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QTL位点,可有效加速水稻遗传研究和高产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亲本重组自交系群体 抽穗期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英 靳明辉 萧玉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8,共11页
鳞翅目昆虫种类繁多,遗传多样性极高,通过基因编辑对其基因功能进行研究,解析其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机理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法。鳞翅目昆虫基因编辑技术主要有3种: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s,ZFNs)技术、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蛋白... 鳞翅目昆虫种类繁多,遗传多样性极高,通过基因编辑对其基因功能进行研究,解析其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机理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法。鳞翅目昆虫基因编辑技术主要有3种: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s,ZFNs)技术、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蛋白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技术和CRISPR/Cas技术,其原理是在基因组特定位点制造DNA双链断裂,从而激活机体自身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在此过程中产生插入、删除等多种突变类型。就此3种主要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于重要鳞翅目昆虫如家蚕、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基因编辑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鳞翅目昆虫功能基因组研究、昆虫生理生化、昆虫行为学研究及建立害虫绿色防控体系提供参考。最后,对基因编辑技术在鳞翅目昆虫中的应用现状做简要总结,对建立鳞翅目昆虫适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核酸酶 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蛋白核酸酶 CRISPR/Cas 鳞翅目 基因编辑
下载PDF
CD163基因敲除iPAMs的构建及其感染PRRSV的特征分析
15
作者 董泽霞 林鑫 +5 位作者 周期律 王楠 黄雷 刘志国 冯政 牟玉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71-3483,共13页
[目的]获得分化抗原16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63,CD163)基因敲除的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系(immortalized 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iPAMs),并从细胞水平研究CD163蛋白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 [目的]获得分化抗原16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63,CD163)基因敲除的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系(immortalized 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iPAMs),并从细胞水平研究CD163蛋白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靶向CD 163基因第7外显子的sgRNA质粒(pX330-sgCD163)转染至iPAMs,转染48 h后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并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脱靶分析来筛选CD 163基因敲除的iPAM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 50)等试验分析CD 163基因敲除的iPAMs感染PRRSV的特征。[结果]测序结果表明,100株单克隆细胞中有1株CD 163双等位基因敲除的iPAMs,敲除效率为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D 163基因敲除的iPAMs中检测不到CD163蛋白的表达,且在预测的脱靶位点未检测到脱靶效应。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野生型iPAMs组相比,CD 163基因敲除的iPAMs组病毒拷贝数极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和IFA结果表明,在接毒24 h后的CD 163基因敲除的iPAMs组中未检测到PRRSV-N蛋白的表达;TCID 50试验结果同样显示,在CD 163基因敲除的iPAMs组中未观察到细胞病变。[结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编辑系统成功构建了CD 163基因敲除的iPAMs,该细胞系可以完全抵抗PRRSV感染。该细胞系的建立为后续研究PRRSV与CD163蛋白的互作机制提供了新型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CD 163基因 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系(iPAM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下载PDF
pAPN基因敲除的IPEC-J2介导的TGEV感染特征分析
16
作者 夏振涛 王楠 +3 位作者 王婉洁 周期律 黄雷 牟玉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95-3407,共13页
旨在探究猪氨基肽酶N(porcine aminopeptidase N,pAPN)基因敲除的猪空肠上皮细胞系(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 line J2,IPEC-J2)介导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的特征,为深入了解pAP... 旨在探究猪氨基肽酶N(porcine aminopeptidase N,pAPN)基因敲除的猪空肠上皮细胞系(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 line J2,IPEC-J2)介导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的特征,为深入了解pAPN基因在TGE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分为pAPN基因敲除IPEC-J2组(IPEC-J2-KO组)、野生型IPEC-J2组(IPEC-J2-WT组)和未接种TGEV的野生型IPEC-J2组(Mock组)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首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确定IPEC-J2接种TGEV毒株后收取细胞样品的最佳时间节点;其次,对IPEC-J2-KO进行了脱靶效应检测;然后,通过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间接免疫荧光分析(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50%组织细胞感染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_(50))对接种TGEV的IPEC-J2-KO、IPEC-J2-WT及Mock进行感染特征分析;最后,通过WB检测IPEC-J2-KO、IPEC-J2-WT和Mock中NF-κB p65及其磷酸化蛋白pp65的表达情况。qPCR结果显示,接毒24 h是收集细胞样本以评估TGEV对IPEC-J2影响的最佳时间节点;脱靶分析结果显示,在IPEC-J2-KO中未检测到脱靶效应;病毒感染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与IPEC-J2-WT相比,IPEC-J2-KO内病毒拷贝数、病毒滴度均极显著降低(P<0.001),与Mock相比,IPEC-J2-KO内病毒拷贝数、病毒滴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IPEC-J2-KO内未检测到TGEV-N蛋白的表达;此外,与Mock相比,接种TGEV后,IPEC-J2-WT组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极显著上调(P<0.001),而IPEC-J2-KO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IPEC-J2-KO可有效抵抗TGEV的感染,接种TGEV未影响IPEC-J2-KO中先天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该研究为IPEC-J2作为TGEV感染特征研究的细胞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阐明pAPN基因在TGEV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及抗病猪新品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氨基肽酶N IPEC-J2 TGEV NF-ΚB
下载PDF
昆虫Ⅱ家族几丁质酶的生理功能、结构特征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7
作者 谢慧杰 丁艺 +2 位作者 胡雪 杨青 刘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昆虫几丁质酶可以降解昆虫体壁和围食膜中的几丁质,在昆虫蜕皮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作为参与昆虫几丁质降解系统的关键酶,Ⅱ家族几丁质酶(ChtⅡ)是少见的多结构域、性质复杂的几丁质酶。对昆虫中编码ChtⅡ的基因沉默会导致昆虫蜕... 昆虫几丁质酶可以降解昆虫体壁和围食膜中的几丁质,在昆虫蜕皮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作为参与昆虫几丁质降解系统的关键酶,Ⅱ家族几丁质酶(ChtⅡ)是少见的多结构域、性质复杂的几丁质酶。对昆虫中编码ChtⅡ的基因沉默会导致昆虫蜕皮失败及死亡率增加。对ChtⅡ的生化性质及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其在几丁质降解系统中起到了“先锋及攻坚”的作用。因此,ChtⅡ有望成为新的杀虫剂靶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ChtⅡ的生理功能、结构特征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成果,可为基于昆虫几丁质酶的新杀虫剂创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靶标 Ⅱ家族几丁质酶(ChtⅡ) 生理功能 晶体结构 抑制剂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强化无性繁殖作物育种基础研究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三文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67,共3页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作为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需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无性繁殖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构成,但由于遗传背景复杂性,给新品种选育带来...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作为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需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无性繁殖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构成,但由于遗传背景复杂性,给新品种选育带来了重大挑战。从源头和底层攻克无性繁殖作物育种关键科学问题,充分利用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加快培育重大突破性新品种,可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繁殖作物 人均耕地 作物种质资源 重要农产品 安全供给 全面振兴 育种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建立CSE1L基因敲除C2C12细胞
19
作者 李紫馨 白鸿飞 +2 位作者 谢勇 李珣 白立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233,共9页
为研究染色体分离样蛋白1(chromosomesegregation 1-like,CSE1L)在小鼠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CSE1L基因敲除的C2C12细胞系。针对小鼠CSE1L的第3外显子设计3组sgRNA,构建sgRNA表达质粒(连接绿色荧光蛋白,gr... 为研究染色体分离样蛋白1(chromosomesegregation 1-like,CSE1L)在小鼠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CSE1L基因敲除的C2C12细胞系。针对小鼠CSE1L的第3外显子设计3组sgRNA,构建sgRNA表达质粒(连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Cas9质粒(连接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共转染C2C12细胞,筛选高切割效率的sgRNA;将转染该sgRNA和Cas9的C2C12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选,获取共表达红、绿双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并用DNA测序进行鉴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鉴定其分子特征。最后分别利用CCK-8、细胞周期以及凋亡实验对CSE1L敲除细胞系活力和凋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成肌细胞中CSE1L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都显著降低(P<0.01),提示CSE1L基因敲除成功。该基因缺失导致C2C12细胞变细长、细胞活力在72 h显著下调,细胞周期停滞、凋亡增加。成功构建了CSE1L基因敲除的细胞系,并研究了小鼠骨骼肌细胞生长发育相关功能,为探索CSE1L基因功能提供细胞模型,并为后续基因编辑敲除鼠制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CSE1L 基因敲除 骨骼肌发育
下载PDF
基因组编辑助力解决马铃薯自交不亲和问题——“优薯计划”取得阶段性突破
20
作者 张春芝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41,共1页
2018年8月13日,《Nature Plan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克服马铃薯自交不亲和的研究成果,这是“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发表的首篇重要研究论文。马铃薯世界上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 2018年8月13日,《Nature Plan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克服马铃薯自交不亲和的研究成果,这是“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发表的首篇重要研究论文。马铃薯世界上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长期以来,马铃薯的研究和生产以四倍体为主要对象,使马铃薯产业面临两个结构性障碍。一是四倍体的遗传非常复杂,导致马铃薯育种周期长,品种更新慢。二是马铃薯主要以薯块进行繁殖,存在繁殖系数低、贮运成本高、易携带病虫害等缺陷。为了破除这两个结构性障碍,黄三文研究员联合国内外优势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用二倍体杂交种替代同源四倍体,并用实生种子替代薯块繁殖,对马铃薯的育种和繁殖方式进行颠覆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自交不亲和 编辑技术 基因组 中国农业科学院 同源四倍体 繁殖系数 育种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