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叶片表面蜡质及其与品种抗蚜性的关系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美芳 陈巨莲 +1 位作者 程登发 原国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1-346,共6页
建立了一套适宜小麦表面蜡质的提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测定了16种不同小麦品种的叶表蜡质成分,初步分析了不同抗虫品种及不同生育期各组分的变化动态与趋势.从小麦表面蜡质的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出30余种化合物... 建立了一套适宜小麦表面蜡质的提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测定了16种不同小麦品种的叶表蜡质成分,初步分析了不同抗虫品种及不同生育期各组分的变化动态与趋势.从小麦表面蜡质的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出30余种化合物,为9种烷烃、7种脂肪醇、10种脂肪酸、2种醛和2种酮;并以GC-MS进行组分鉴定,以峰面积值为指标,定量计算和比较表面蜡质各组分的含量,其中主要成分是脂肪醇,占68.1%,仅C28醇就占分离物质总量的50.14%,其次为烷烃,再次为脂肪酸和醛,酮含量最低.抗蚜与感蚜小麦品种表面蜡质的组成变化不大,但大多数组分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醇、酸和醛的含量均有随小麦品种抗蚜性增强而升高的趋势;不同生育期,小麦表面蜡质各组分的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小麦孕穗-抽穗期,抗蚜小麦品种中C28醇、C30醇及总醇的含量高于感蚜小麦品种.室内、田间小麦苗期及孕穗-抽穗期表面蜡质中的C28醇,C28酸、C18酸、C18烯酸,C26醛、C28醛的含量则随抗性增加而升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小麦表面蜡质单一组分对麦蚜寄主选择和抗蚜作用影响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表蜡质 麦蚜 抗虫性 BSTF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我国草地螟的迁飞规律及途径 被引量:26
2
作者 曹卫菊 罗礼智 徐建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9-283,共5页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是一种重要的迁飞害虫,曾给我国三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在列举大量草地螟迁飞证据的同时,总结分析了成虫的迁飞过程及行为生理特征、迁飞途径以及在我国主要发生危害区的虫源关系...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是一种重要的迁飞害虫,曾给我国三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在列举大量草地螟迁飞证据的同时,总结分析了成虫的迁飞过程及行为生理特征、迁飞途径以及在我国主要发生危害区的虫源关系。有资料显示,成虫通常在黄昏前后自主起飞,起飞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当成虫进入边界层后,便在距地面400 m左右的高空成层,并随气流运载至远处。黎明前后,成虫降落。脂类是成虫飞行的主要能源物质。在我国,越冬代和1代之间可能可以“互为虫源地”。越冬代成虫随西南气流迁飞至我国东北地区,在当地繁殖1代后,成虫可能回迁至华北地区,尽管目前还缺乏直接的证据。最后,还讨论了草地螟迁飞规律研究中尚待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迁飞 暴发 种群动态 预测预报
下载PDF
杀虫剂使用失当是甜菜夜蛾大发生的重要原因 被引量:15
3
作者 林珠凤 罗礼智 潘贤丽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32,共6页
近年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櫣bner)在我国的危害面积越来越广,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了解甜菜夜蛾的发生和成灾规律,改善和提高预测与防治技术,文章就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及其天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杀虫剂使... 近年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櫣bner)在我国的危害面积越来越广,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了解甜菜夜蛾的发生和成灾规律,改善和提高预测与防治技术,文章就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及其天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杀虫剂使用失当是甜菜夜蛾大发生的重要原因。甜菜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超过天敌,而天敌的飞行、搜索、攻击和产卵等行为,以及生长、发育、生殖和寿命等又容易受杀虫剂的干扰,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天敌对甜菜夜蛾的控制能力。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杀虫剂,在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种群的同时,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将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杀虫剂 天敌 抗药性 大发生
下载PDF
我国大陆红火蚁不同等级和虫态过冷却点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浩涛 罗礼智 江幸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2-508,共7页
为了解我国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耐低温能力并为其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采自我国4个地点红火蚁蚁群中不同等级和虫态的过冷却点,以及不同季节和室内不同饥饿程度的工蚁过冷却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蚁群中不同等级... 为了解我国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耐低温能力并为其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采自我国4个地点红火蚁蚁群中不同等级和虫态的过冷却点,以及不同季节和室内不同饥饿程度的工蚁过冷却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蚁群中不同等级和虫态的过冷却点差异显著。工蚁成虫的过冷却点(-11.8±0.4℃)显著低于有翅雌蚁(-8.1±0.6℃)及蚁后(-7.9±0.5℃),工蚁蛹和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3.6±0.3℃和-12.1±0.4℃,蚁后蛹和幼虫的分别为-13.3±0.3℃和-12.2±0.3℃。工蚁蛹的过冷却点均显著低于其成虫和幼虫。蚁后蛹与其幼虫的过冷却点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其成虫的差异显著。同一未成熟期不同等级之间的也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季节的工蚁过冷却点有显著差异,其中以春季的最高(-4.3±0.2℃),夏季(-6.6±0.2℃)、秋季(-9.4±0.1℃)的次之,冬季的(-12.0±0.3℃)最低;深圳、珠海、广州和陆川4个地理种群的工蚁过冷却点在春、秋和冬季无显著差异,但夏季陆川种群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群的(P<0.05)。饥饿可使工蚁的过冷却点明显升高,但大工蚁的过冷却点较小工蚁升高的幅度更大,饥饿15d后的大工蚁比饥饿前的过冷却点升高了7.0℃,而小工蚁仅升高了4.9℃。这些结果为评价红火蚁在我国潜在的传播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耐寒性 过冷却点 等级 虫态 地理种群 季节 饥饿 中国
下载PDF
NPTⅡ基因和GUS基因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文蔚 成卓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对小麦遗传转化上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NPTⅡ的选择剂及GUS基因在幼胚愈伤组织中的转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G418作为选择剂,浓度为20-30 mg/L较为合适。幼胚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3 d后,即可检测到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农杆菌LBA4404... 对小麦遗传转化上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NPTⅡ的选择剂及GUS基因在幼胚愈伤组织中的转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G418作为选择剂,浓度为20-30 mg/L较为合适。幼胚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3 d后,即可检测到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农杆菌LBA4404由500 mg/L羧卞青霉素抑制;EHA105、AGLI由500 mg/L头孢霉素抑制。而不能用卡那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TⅡ基因 GUS基因 小麦 遗传转化 幼胚愈伤组织 农杆菌介导
下载PDF
大麦黄矮病毒PAV河南分离物通读蛋白ORF5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阳 刘艳 +1 位作者 王锡锋 李志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6-571,共6页
利用RT-PCR从河南各地采集的110份小麦病样上鉴定出28个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BYDV)PAV分离物,并获得了这28个分离物的通读蛋白(Read through protein,RTP)ORF5基因全长.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可知,河南分离物RTP-O... 利用RT-PCR从河南各地采集的110份小麦病样上鉴定出28个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BYDV)PAV分离物,并获得了这28个分离物的通读蛋白(Read through protein,RTP)ORF5基因全长.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可知,河南分离物RTP-ORF5基因变异普遍较大,28个BYDV-PAV河南分离物RTP-ORF5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5.9%~100%,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9.4%~99.8%,核苷酸和氨基酸的一致性变异都较大.与国内外报道的16个BYDV-PAV通读蛋白基因相比对,其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2.2%~99%,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7%~99.6%.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河南地区分离物在4个内组群中都有分布.这些数据说明河南的大麦黄矮病毒PAV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黄矮病毒 通读蛋白 系统进化分析 多样性
下载PDF
小麦品种多样性对白粉病及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秀娜 段霞瑜 周益林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对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利用品种多样性控制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SSR技术分析5个小麦品种的亲缘关系;2008年和2009年按组合所含品种数为2、3、4和5个进行组合,在田间种... 对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利用品种多样性控制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SSR技术分析5个小麦品种的亲缘关系;2008年和2009年按组合所含品种数为2、3、4和5个进行组合,在田间种植混种组合和单播小区,人工接种白粉菌,比较各小区中小麦白粉病的AUDPC值、产量和蛋白质变化。结果表明,5个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近;2个品种混合时以抗感搭配较好,随着抗病品种比例增加控病效果增强;2008年混合种植中有防治效果的组合占54.55%,相对防效为10.02%~47.58%,2009年有防治效果的组合占23.08%,相对防效在1.85%到18.96%之间;在适当的组合中,如京冬8号/轮选987、京双16/京411/京冬8号对小麦白粉病有控制效果,混种不会影响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当有大量能克服本地品种抗性的外来菌源时混合种植的控病效果降低。品种多样性可以用做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一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多样性 AUDPC值 产量 蛋白质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