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预处理对山桐子果细胞结构及油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素换 张苗 +4 位作者 郭萍梅 郑畅 黄颖 魏芳 黄凤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22,共4页
以山桐子干果为原料,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对山桐子果细胞结构及压榨山桐子果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透射电镜发现,微波预处理的山桐子果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壁明显破裂,有助于提高出油率。山桐子果经微波预处理后,其油脂酸值、过氧... 以山桐子干果为原料,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对山桐子果细胞结构及压榨山桐子果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透射电镜发现,微波预处理的山桐子果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壁明显破裂,有助于提高出油率。山桐子果经微波预处理后,其油脂酸值、过氧化值没有显著变化;山桐子果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微波预处理前后分别达69.50%和68.66%;山桐子果油中甘油三酯的PLL相对含量最高,微波预处理后可达27.38%,其次是LLL,微波预处理后相对含量为16.84%;与未经微波预处理的冷榨山桐子果油相比,微波预处理后生育酚、植物甾醇和总酚含量都有所增加,总生育酚含量增加了382.11μg/g,总植物甾醇含量增加了496.87μg/g。微波预处理提高了山桐子果油的抗氧化性,使氧化诱导期延长了2.06 h,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增加了3.73μmol/100 g,FRAP总抗氧化能力增加了48.15μmol/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果 微波预处理 油脂品质 细胞结构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紫苏籽对其油脂品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颖 郑畅 +1 位作者 刘昌盛 黄凤洪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50,共3页
对紫苏籽采用微波预处理技术,并低温压榨制油。测定分析其理化、营养及抗氧化指标,以考察微波处理对紫苏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显著增加了油的酸价、过氧化值,降低了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使油脂色泽变深;紫苏油含有丰富的... 对紫苏籽采用微波预处理技术,并低温压榨制油。测定分析其理化、营养及抗氧化指标,以考察微波处理对紫苏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显著增加了油的酸价、过氧化值,降低了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使油脂色泽变深;紫苏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且微波预处理不影响油的脂肪酸组成(P>0.05);微波预处理可提高紫苏油中维生素E及植物甾醇含量,有效改善油脂的抗氧化能力。黄酮物质的热不稳定性使其在微波后含量少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预处理 低温压榨 紫苏油 营养活性成分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压力炒籽技术在生产压榨亚麻籽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余盖文 史训旺 +2 位作者 洪梦佳 黄庆德 周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0,共5页
采用常压炒籽、微波和压力炒籽预处理亚麻籽并压榨制油,分析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气味、色泽、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处理及微波、压力炒籽预处理所... 采用常压炒籽、微波和压力炒籽预处理亚麻籽并压榨制油,分析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气味、色泽、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处理及微波、压力炒籽预处理所得压榨亚麻籽油的色泽、酸价和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均优于目前常采用的常压炒籽(170℃,45 min),压力炒籽所得压榨亚麻籽油具有令人愉悦的浓香风味;采用压力炒籽(1. 0 MPa)和微波(亚麻籽水分含量17%,700 W,6 min)所得亚麻籽油的营养品质较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且不同预处理工艺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经过常压炒籽(170℃,45 min)得到的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最好,压力炒籽(1. 0 MPa)其次。因此,利用压力炒籽技术提高压榨亚麻籽油的品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压力炒籽 压榨亚麻籽油 品质
下载PDF
浅析食用油脂中苯并芘的产生来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盖文 史训旺 +1 位作者 黄庆德 周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2-84,共3页
从油料作物生产,油料预处理、油脂制取、储藏运输和实际使用等环节,阐释了食用油脂中苯并芘的产生来源,并提出了食用油脂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苯并芘的防控措施及减控方法。
关键词 苯并芘 危害 产生来源 防控措施和减控方法
下载PDF
食用油脂掺杂辨识指标的分析探讨
5
作者 余盖文 洪梦佳 +2 位作者 黄庆德 周鑫 史训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5,共5页
食用油脂掺杂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实现其快速准确检测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综述食用油脂掺杂检测技术体系分析指标,重点分析探讨了感官特征、物理化学特征以及谱学识别特征。此外,宏量化学组分(甘油三酯、脂肪... 食用油脂掺杂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实现其快速准确检测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综述食用油脂掺杂检测技术体系分析指标,重点分析探讨了感官特征、物理化学特征以及谱学识别特征。此外,宏量化学组分(甘油三酯、脂肪酸)及其后生产物(反式脂肪酸、甘油三酯聚合物等)是决定油品多方面性质的核心指标,其存在具有必然性,且以光纤光谱仪为代表的便携化紫外光谱仪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和推广,也为此类技术用于生产、流通、销售和应用等各阶段的食用油脂掺杂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掺杂 检测技术体系 指标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亚麻木酚素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洪梦佳 马素换 黄庆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88,共4页
研究不同乙醇浓度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亚麻木酚素(SDG)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相应洗脱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亚麻籽粕相比,洗脱物的纯度和抗氧化活性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30%乙醇洗脱物中SDG含量最高为62.49%,该洗脱物对DPPH自由基的... 研究不同乙醇浓度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亚麻木酚素(SDG)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相应洗脱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亚麻籽粕相比,洗脱物的纯度和抗氧化活性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30%乙醇洗脱物中SDG含量最高为62.49%,该洗脱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4.2%,对Cu^2+的还原能力为0.91 mg Trolox/mg样品,对Fe^2+的螯合率为5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粕 亚麻木酚素 大孔吸附树脂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催熟与微波预处理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黄颖 郑畅 +2 位作者 刘昌盛 史训旺 黄凤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9-43,共5页
应用催熟与微波技术对油菜籽进行预处理,测定不同条件下低温压榨菜籽油的质量指标,旨在从生产和加工角度探讨两者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熟使菜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对脂肪酸含量有影响,VE和植物甾醇含量降低,总酚含量略有... 应用催熟与微波技术对油菜籽进行预处理,测定不同条件下低温压榨菜籽油的质量指标,旨在从生产和加工角度探讨两者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熟使菜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对脂肪酸含量有影响,VE和植物甾醇含量降低,总酚含量略有增加;微波使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而对其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P>0. 05);微波提高了未催熟和催熟油菜籽低温压榨菜籽油中V_E、植物甾醇、总酚、canolol的含量;催熟油菜籽所得菜籽油的各项抗氧化指标均高于未催熟油菜籽,且两者经微波预处理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值)、氧化诱导期(IP)显著升高,分别为未微波处理的14. 6~15. 2倍、13. 0~16. 3倍、1. 3~1. 8倍,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氧化稳定性。由此可见,合理催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菜籽油品质,而微波预处理在改善油脂品质方面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预处理 化学催熟 低温压榨 营养品质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压榨亚麻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超标的防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余盖文 史训旺 +2 位作者 黄庆德 周鑫 洪梦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94,共4页
针对亚麻籽油产品质检经常出现苯并(a)芘含量超标问题,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炒籽压榨生产亚麻籽油工艺中炒籽温度、炒籽时间对压榨亚麻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规律和防控措施。结果表明:炒籽温度超过180℃后,炒籽温度越高,压榨亚麻籽... 针对亚麻籽油产品质检经常出现苯并(a)芘含量超标问题,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炒籽压榨生产亚麻籽油工艺中炒籽温度、炒籽时间对压榨亚麻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规律和防控措施。结果表明:炒籽温度超过180℃后,炒籽温度越高,压榨亚麻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越高,且苯并(a)芘含量超过国标限量值(10μg/kg)的炒籽时间越短,说明炒籽温度过高是出现产品苯并(a)芘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热重分析实验发现亚麻籽在172~174℃有热失重速率谷值,超过该温度后,热失重速率快速升高,说明有机物大量裂解从而快速生成苯并(a)芘;结合炒籽实验和热重分析实验,防控苯并(a)芘含量超标的适宜炒籽温度为不高于170℃;170℃炒籽75 min压榨得到的亚麻籽油苯并(a)芘含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值(10μg/kg),可以作为有效防控苯并(a)芘含量超标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苯并(A)芘 炒籽 压榨 防控 热重曲线
下载PDF
收割方式与微波预处理对压榨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颖 郑畅 刘昌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13,共6页
采用一次与分段两种收割方式收集油菜籽,在2450 MHz、800 W的微波条件下处理7 min,冷却至室温后低温压榨制油,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收割方式与预处理方式下菜籽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收割方式下的菜籽油部分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 采用一次与分段两种收割方式收集油菜籽,在2450 MHz、800 W的微波条件下处理7 min,冷却至室温后低温压榨制油,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收割方式与预处理方式下菜籽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收割方式下的菜籽油部分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分段收割原料油相比,一次收割原料菜籽油的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分别高出16.31%和6.56%;总酚降低了36.90%,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剂能力(FRAP)减少了近50%,最终表现为氧化诱导期(IP)缩短了0.55 h。与对照组相比,微波预处理组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增加了18.76~19.90和378.25~548.81 mg/kg,Canolol和总酚含量分别增加了595.16~835.77μg/g和119.24~130.29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FRAP总抗氧化能力、IP值则提高了20.72~33.13倍、22.98~31.62倍、2.11~2.43倍。微波预处理能有效提高菜籽油中微量成分含量,赋予其更好的氧化稳定性和更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分段收割 一次收割 低温压榨 微波预处理 油脂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