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被引量:22
1
作者 余萍 李自超 +3 位作者 张洪亮 曹永生 李道远 王象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1,共5页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普通野生稻种质 5 5 71份为材料、19个分类和形态性状的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普通野生稻的核心种质总体取样比例和取样策略 ,以获得最佳初级核心种质。设 3个总体取样比例 5 %、15 %和 2 5 % ,取样方案分 ...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普通野生稻种质 5 5 71份为材料、19个分类和形态性状的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普通野生稻的核心种质总体取样比例和取样策略 ,以获得最佳初级核心种质。设 3个总体取样比例 5 %、15 %和 2 5 % ,取样方案分 3个层次即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分组原则为省、纬度、生长习性和单一性状及不分组的大随机 ;组内取样比例为对数法、平方根法、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简单比例法 ;组内取样采用随机和聚类 2种方法。结果表明 ,当总体取样比例从 5 %增加到 15 %时 ,所取得核心种质的表型保留比例有比较大的增幅 ,而比例由 15 %增加到 2 5 %时 ,表型保留比例变化不大 ,因此认为 15 %的取样比例较为合适 ;取样方案以采集省份分组 ,组内以对数比例法聚类取样效果最好。最终根据这一方案在计算机上编程取样 86 0份 ,其多样性指数为1.10 15、变异系数为 16 .87,表型方差为 0 .85 4 6。 3个检测参数值比原始种质库都有明显的提高。此外 ,根据国家种质资源库表型数据人工定向取样 6 0份 ,建立了 92 0份材料的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野生稻 核心种质 取样工作 形态性状 数据比较 生长习性
下载PDF
中国食用豆类营养品质分析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傅翠真 李安智 +1 位作者 张丰德 刘冬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8-11,20,共5页
本研究系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子专题。从1987—1990年间,对我国11种食用豆8070份品种资源的主要营养品质及1300份资源的氨基酸(18种)含量,进行系统的标准化的鉴定,并对6种豆30... 本研究系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子专题。从1987—1990年间,对我国11种食用豆8070份品种资源的主要营养品质及1300份资源的氨基酸(18种)含量,进行系统的标准化的鉴定,并对6种豆30个品种加工品质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包括蛋白质及组分、脂质及脂肪酸组成、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组成,6种维生素、9种微量元素、3种抗营养因子等57个测试项目.明确了中国食用豆类营养成分的含量范围,评价了食用豆类的营养特点,为食物结构调整,制订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提高国民体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豆类 营养品质 蛋白 氨基酸
下载PDF
中国高粱资源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贺微仙 孙采云 徐一力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6-29,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总结我国高粱资源的蛋白质含量及其分布情况,这对开发利用我国高粱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高蛋白、高赖氨酸。
关键词 高粱 蛋白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中国大豆遗传资源在国外的利用
4
作者 常汝镇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21,55,共3页
大豆原产中国,在中国种植的历史悠久,我国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大豆品种,为大豆在世界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的大豆首先传入邻近的朝鲜和日本。战国时期,燕齐等诸侯国与朝鲜就有往来,大豆可能在此时传入朝鲜,再从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南... 大豆原产中国,在中国种植的历史悠久,我国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大豆品种,为大豆在世界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的大豆首先传入邻近的朝鲜和日本。战国时期,燕齐等诸侯国与朝鲜就有往来,大豆可能在此时传入朝鲜,再从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南部九州等地的大豆,可能是直接从长江及东南沿海经海路传入的。所以朝鲜与日本种植大豆约有2000年的历史,形成了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大豆品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资源 遗传资源 利用
下载PDF
中国GMP要与国际接轨
5
作者 王强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1.GMP简介 GMP--良好操作规范,是各国为了保证食品具有高度安全性而制定的良好生产管理体系,其基本内容是食品生产从原料到全过程中各环节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程.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的GMP为强制性的,在日本是指导、推荐性的.FAO/WHO、C... 1.GMP简介 GMP--良好操作规范,是各国为了保证食品具有高度安全性而制定的良好生产管理体系,其基本内容是食品生产从原料到全过程中各环节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程.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的GMP为强制性的,在日本是指导、推荐性的.FAO/WHO、CAC(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粮食法典委员会)制定的GMP是推荐性的,但自从WTO/SPS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定强调采用三大组织标准(CAC、OIE、IPPC)后,GMP在国际食品贸易中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GMP 食品生产 操作规范 食品卫生
下载PDF
中国高粱营养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
6
作者 孙采云 贺微仙 徐一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A09期1-5,共5页
1、对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039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提出了我国高粱籽实中粗蛋白、赖氨酸、单宁的含量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相关值。2、通过鉴定分析,筛选出高蛋白资源材料85份,高赖氨酸(占蛋... 1、对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039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提出了我国高粱籽实中粗蛋白、赖氨酸、单宁的含量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相关值。2、通过鉴定分析,筛选出高蛋白资源材料85份,高赖氨酸(占蛋白%)486份,低单宁288份。根据营养特性,生理价值和加工性能又可筛选出食用高粱2638份,工艺高粱120份,帚用高粱44份,高杆高梁158份,编席制箔高粱21份,糖用高粱59份,酒用高粱39份。3、统计分析得出高粱不同粒色所占比率以红、黄、褐、紫为主色,这样可从高粱籽粒中特别是从颖壳中提取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和其他民用产品中,是今后高粱利用中一个有待开发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品质鉴定 营养 食品原料
下载PDF
《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介绍 被引量:1
7
《农业图书馆》 1984年第1期16-,共1页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持编写的《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已于1984年2日出版。这本书编辑了自1956年全国农作物地方品种征集工作开始以来,截至1981年为止,除西藏、青海、台湾三省外,全国27个省市...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持编写的《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已于1984年2日出版。这本书编辑了自1956年全国农作物地方品种征集工作开始以来,截至1981年为止,除西藏、青海、台湾三省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经过整理鉴定的农家品种(另有少数育成品系)计7597份。其中包括食用种7257份、糖用种67份、工艺用种273份。此书的编写,彻底查清了1981年以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国家现存的资源情况。中国高粱栽培厉史悠久,作为一种独类型存在于世。丰富的中国高粱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粱 资源目录 资源材料 省农业科学院 资源情况 保存单位 全国统一标准 生物学特性 科技文献 《目录》
下载PDF
中国作物遗传资源引进工作
8
作者 邱时桃 《世界农业》 1987年第2期33-35,共3页
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各个领域在引进技术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也有了一些经验。本刊特组织几篇文章分期发表供有关方面参考,以期对今后工作有所帮助,并欢迎投稿。
关键词 作物遗传 资源引进 春小麦品种 作物资源 遗传资源 优良品种 中国农科院 棉花品种 种植面积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东北春玉米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77
9
作者 晋齐鸣 王晓鸣 +3 位作者 王作英 沙洪林 李红 宋淑云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6-87,共2页
2002年东北春玉米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本文作者受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良繁处委托,对东北春玉米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情况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发病面积近106.7万hm2,占玉米总面积的19.5%。一般品种发病率在7%左右;... 2002年东北春玉米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本文作者受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良繁处委托,对东北春玉米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情况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发病面积近106.7万hm2,占玉米总面积的19.5%。一般品种发病率在7%左右;感病品种发病率在10%~40%;个别高感品种的发病率在50%以上。主要原因是玉米多年重茬连作,缺乏抗病品种,气候条件变化异常以及农民缺乏科学使用种衣剂的常识。提出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丝黑穗病 发生原因 对策 防治 东北地区
下载PDF
新疆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山山 郝彦俊 +2 位作者 邱荣芳 王晓鸣 吴全安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29-36,共8页
5年来从全疆10个地州18个县市对近百个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田的典型青枯病株分离、鉴定出腐霉(Pythium)属3个种、镰刀菌(Fusarium)属2个种,分别对5个种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进行苗期和成... 5年来从全疆10个地州18个县市对近百个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田的典型青枯病株分离、鉴定出腐霉(Pythium)属3个种、镰刀菌(Fusarium)属2个种,分别对5个种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进行苗期和成株期致病测定,其中肿囊腐霉(P.inflatum)致病性强,可重复田间的青枯症状,是引起新疆玉米青枯病的主要致病菌。P.graminicola致病性较弱,P.oligandrum基本不致病。镰刀菌的F.graminearum和F.moniliforme发病率低,发病过程缓慢。研究还发现,分离方法上的差异对分离结果具一定影响,其中标样的发病程度、采集后至分离的间隔时间以及分离所用培养基的不同均可使腐霉和镰刀菌的分离频率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腐霉菌 镰刀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大豆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丁安林 张艳 +1 位作者 常汝镇 傅翠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7-73,共7页
大豆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丁安林,张艳,常汝镇,傅翠真(中国农科院作物所,100081,北京)、(中国农科院品资所,100081,北京)ADVANCESINRESEARCHOFSOYBEANLIPOXYGENASE¥Di... 大豆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丁安林,张艳,常汝镇,傅翠真(中国农科院作物所,100081,北京)、(中国农科院品资所,100081,北京)ADVANCESINRESEARCHOFSOYBEANLIPOXYGENASE¥DingAnlin;ZhangY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氧酶 同功酶
下载PDF
玉米种质资源抗玉米矮花叶病鉴定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雨天 郭满库 +3 位作者 朱小阳 高卫东 戴法超 李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15,共3页
1992~1995年采取玉米矮花叶病人工接毒和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玉米种质资源2538份。按高抗、中抗和感病划分4级抗病类型。其中表现高抗的有广优5、F09-2和白197等33份;抗病的有D729、白米苞谷和糯苞... 1992~1995年采取玉米矮花叶病人工接毒和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玉米种质资源2538份。按高抗、中抗和感病划分4级抗病类型。其中表现高抗的有广优5、F09-2和白197等33份;抗病的有D729、白米苞谷和糯苞谷等31份;中度抗病的有白总18、小玉米和大黄玉米等39份;感病的有243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矮花叶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水分亏缺条件下草莓幼苗几个水分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6
13
作者 姚允聪 王有年 +1 位作者 张瑞 赵玉田 《果树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08-212,共5页
在离体脱水和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培养条件下,对草莓幼苗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膜相对透性和组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组织相对含水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增高,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 在离体脱水和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培养条件下,对草莓幼苗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膜相对透性和组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组织相对含水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增高,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和组织相对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r新茎=0.89(HS),r叶片=0.75(HS),组织细胞膜相对透性随着丙二醛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在离体条件下过氧化物歧化酶对丙二醛含量增高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水分 幼苗 生理
下载PDF
施钾对增强大豆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舒凡 沈桂琴 徐美德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2-307,共6页
施钾提高了大豆植株含钾量,产生一系列的抗旱特性如:根、茎、叶的维管束的发达,利于吸收和贮存水分及养分。由于细胞壁和厚角组织厚,保水力强,在高温条件下,能抗高温。质膜透性小,气孔阻力大,蒸腾速度减慢,束缚水含量高等。故大豆施钾... 施钾提高了大豆植株含钾量,产生一系列的抗旱特性如:根、茎、叶的维管束的发达,利于吸收和贮存水分及养分。由于细胞壁和厚角组织厚,保水力强,在高温条件下,能抗高温。质膜透性小,气孔阻力大,蒸腾速度减慢,束缚水含量高等。故大豆施钾可提高抗旱性而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旱性 施肥 钾肥
下载PDF
十个玉米自选系与省外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利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彪 于香云 朱小阳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5-10,共6页
以10个省内和省外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研究了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测性状一般配合力在被测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符合育种要求的自交系有新18—7711和288,可在育种中直... 以10个省内和省外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研究了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测性状一般配合力在被测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符合育种要求的自交系有新18—7711和288,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有利的自交系有75-14高、5003和中黄65,可用来改良其它自交系或用作选育二环系的基础材料.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产量表现不一致.对于本试验中小区产量较高的组合有待进一步对其产量潜力和适应性进行多点鉴定,以便筛选出强优势组合供生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杂交种
下载PDF
高等植物的遗传作图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树兵 王洪刚 +1 位作者 孔令让 贾继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73-78,共6页
遗传作图是基因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人们在遗传作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论述了用形态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进行遗传作图的原理。
关键词 遗传图 分子标记 高等植物 植物
下载PDF
玉米茎腐(青枯)病的病理反应与优势病原菌演替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卫东 戴法超 +1 位作者 林宏旭 王晓鸣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玉米茎腐(青枯)病优势病原菌有Pythiumgraminicola,P.inflatum,Fusariumgramin-earum,F.moniliforme。在对玉米的致病过程中,首先是由Pythiumspp.造成... 玉米茎腐(青枯)病优势病原菌有Pythiumgraminicola,P.inflatum,Fusariumgramin-earum,F.moniliforme。在对玉米的致病过程中,首先是由Pythiumspp.造成主根系的逐渐病腐而致供水不足形成地面上的青枯症状,随后Fusariumspp.在病株内的演替过程中,逐渐取代Pythiumspp.而形成一定的优势,这是许多研究者在玉米病株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分离出不同病原菌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同时表明Pythiumspp.在高湿缺氧的土壤条件下,其致病作用优于Fusariums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腐霉菌 镰刀菌 演替 致病性
下载PDF
小麦全蚀病与抗性基因转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贤 杨德光 +2 位作者 张曦燕 王敬东 董建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利用有效的全蚀病浸染病区 ,对供试亲本和杂交、回交等获得的后代材料进行抗全蚀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 :所供试的普通小麦材料全部感病 ,而硬 -簇双二倍体材料及其与普通小麦材料杂交获得的杂种F1抗病性较强或免疫。普通小麦材料与... 利用有效的全蚀病浸染病区 ,对供试亲本和杂交、回交等获得的后代材料进行抗全蚀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 :所供试的普通小麦材料全部感病 ,而硬 -簇双二倍体材料及其与普通小麦材料杂交获得的杂种F1抗病性较强或免疫。普通小麦材料与抗全蚀病的硬 -簇双二倍体材料直接常规杂交结实率较高 ,其F1杂种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大部分细胞的染色体为 2n =42 (5个环状和 5个棒状二价体 ,2 2个单价体 ) ,并且F1杂种基因型自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全蚀病 抗病基因 抗病育种 抗性鉴定 细胞工程育种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1
19
作者 高卫东 戴法超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玉米大斑病在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冷凉玉米种植区都可发生,流行年份常常造成大面积减产,有时还会加重玉米根腐、茎腐等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从Passerini 1876年在意大利发现该病以来,各国科学家,经过长期不懈的研究,已取得... 玉米大斑病在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冷凉玉米种植区都可发生,流行年份常常造成大面积减产,有时还会加重玉米根腐、茎腐等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从Passerini 1876年在意大利发现该病以来,各国科学家,经过长期不懈的研究,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然而,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改革,玉米品种的更换以及病原菌群体的变异,玉米大斑病仍是生产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害。因此,有必要了解对该病研究的新进展、新内容和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谷子白发病抗病性研究——Ⅰ、抗病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怀祥 曹秀菊 +1 位作者 王雅儒 褚菊征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7-360,共4页
为提高谷子白发病接种效率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卵孢子菌土种子包衣接种鉴定技术和孢子囊(无性孢子)浸芽接种鉴定技术:(1)利用16%甲基纤维和50%京二BA剂水溶液作粘着剂,将菌:±=1:5的菌土均匀粘着在种子表面。其接种效率和鉴... 为提高谷子白发病接种效率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卵孢子菌土种子包衣接种鉴定技术和孢子囊(无性孢子)浸芽接种鉴定技术:(1)利用16%甲基纤维和50%京二BA剂水溶液作粘着剂,将菌:±=1:5的菌土均匀粘着在种子表面。其接种效率和鉴定准确性大大优于菌土覆盖播种层的传统鉴定方法;(2)利用孢子囊菌悬液浸泡2—3毫米的谷芽,可以造成系统侵染并可作为谷子白发病抗病性鉴定接种方法。作者还研究了孢子囊诱发和病叶保存作孢子囊源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白发病 抗病性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