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粉虱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世泽 万方浩 +1 位作者 花保桢 张帆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概述了烟粉虱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应用概况 ,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烟粉虱 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 昆虫病原真菌 害虫 甘薯粉虱 棉粉虱
下载PDF
生物防治作用物风险评价的方法 被引量:36
2
作者 万方浩 叶正楚 Peter Haris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7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针对生防作用物安全性常规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引进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以正确评价引入天敌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解决理论及实践上面临的新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本文针对生防作用物安全性常规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引进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以正确评价引入天敌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解决理论及实践上面临的新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对生防作用物的为害性识别、风险识别及风险定量研究是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天敌 风险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农田杂草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21
3
作者 丁建清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由于农田杂草多为一年生、常多种杂草混合发生及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等特点限制了传统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在以往的杂草生物防治项目中,农田杂草占的比例很小。但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及除草剂抗性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开... 由于农田杂草多为一年生、常多种杂草混合发生及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等特点限制了传统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在以往的杂草生物防治项目中,农田杂草占的比例很小。但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及除草剂抗性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开展了农田杂草的生物防治工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农田杂草生物防治的现状及方法,提出了开展我国农田杂草生物防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杂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生物入侵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保平 陈红印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6-359,共4页
本文从以下 7个方面综述了外来生物入侵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改变地表覆盖 ,加速土壤流失 ;改变土壤化学循环 ,危及本土植物生存 ;改变水文循环 ,破坏原有的水分平衡 ;增加自然火灾发生频率 ;阻止本土物种自然更新 ;改变本土... 本文从以下 7个方面综述了外来生物入侵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改变地表覆盖 ,加速土壤流失 ;改变土壤化学循环 ,危及本土植物生存 ;改变水文循环 ,破坏原有的水分平衡 ;增加自然火灾发生频率 ;阻止本土物种自然更新 ;改变本土群落基因库结构 ;加速局部和全球物种绝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自然生态系统 防治对策 危害
下载PDF
芽孢杆菌BH_1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44
5
作者 郭荣君 刘杏忠 +1 位作者 杨怀文 仝赞华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0-184,共5页
芽孢杆菌BH1分离于大豆根际,在温室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防效达56.1%,增产7.6%。该菌株发酵无菌滤液对尖孢镰刀菌F3、茄孢镰刀菌W1和镰刀菌S1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热处理较稳... 芽孢杆菌BH1分离于大豆根际,在温室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防效达56.1%,增产7.6%。该菌株发酵无菌滤液对尖孢镰刀菌F3、茄孢镰刀菌W1和镰刀菌S1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热处理较稳定。对其抗利福平标记株B R+ 4与大豆根系的亲和性研究表明,BH1可定殖于无菌土和病土中生长的大豆根际,且动态变化趋势相似,但在无菌土中数量略高于病土。组织印记法表明:B R+ 4可在整个大豆根系生长。扫描电镜观察发现,BH1主要存在于根表凹陷处,在根尖或侧根处则很少。透射电镜观察,根细胞间隙内未检测到BH1。在大豆根际的定殖试验说明,B R+ 4与大豆根系有很好的亲和性,对营养和空间位点的竞争是其拮抗病原菌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BHl 大豆 根际 拮抗机制 防治 根腐病
下载PDF
水葫芦象甲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建清 陈志群 +2 位作者 付卫东 范中南 王韧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在室温 2 5~ 2 8℃的养虫室内 ,水葫芦象甲雌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1 6 1d ,最大卵量为 1 0 91粒。产卵期为 2 0~ 1 59d。卵主要产在叶柄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和叶柄中取食 ,并向植株基部钻蛀。幼虫期 30~ 4 0d。老熟幼虫在活的水葫芦... 在室温 2 5~ 2 8℃的养虫室内 ,水葫芦象甲雌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1 6 1d ,最大卵量为 1 0 91粒。产卵期为 2 0~ 1 59d。卵主要产在叶柄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和叶柄中取食 ,并向植株基部钻蛀。幼虫期 30~ 4 0d。老熟幼虫在活的水葫芦植株根部化蛹 ,蛹期 2 5~ 30d。在温州自然条件下 ,象甲年发生 2代 ,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和幼虫越冬。利用 2 3科 4 6种植物进行的寄主专一性测定发现 ,该象甲只为害水葫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水葫芦象甲 生物学 寄主专一性 外来入侵生物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饲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万学 万方浩 苑士涛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饲养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可用斜纹夜蛾幼虫作为该蜂室内人工繁殖的最适宜寄主。当该蜂寄生不同日龄的斜纹夜蛾幼虫时 ,其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 ;寄生率随寄主日龄的增加而降低 ;茧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重 ...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饲养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可用斜纹夜蛾幼虫作为该蜂室内人工繁殖的最适宜寄主。当该蜂寄生不同日龄的斜纹夜蛾幼虫时 ,其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 ;寄生率随寄主日龄的增加而降低 ;茧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重 ;成虫羽化率无明显差异 ;获茧率以 4日龄寄主最高 ,为 55 3% ;以 3~ 5日龄寄主幼虫繁育的成蜂寿命最长。齿唇姬蜂在 2 6℃下的平均产卵量为 92 7粒 ,成蜂绝大部分在光照期羽化。在 4~ 2 6℃范围内 ,温度愈低 ,成蜂寿命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齿唇姬蜂 饲养 生物学特性 成虫羽化率 斜纹夜蛾幼虫 人工繁殖 寄主
下载PDF
葡聚烯糖和Harpin蛋白对两种番茄病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拥华 李世东 刘杏忠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葡聚烯糖 HARPIN蛋白 番茄 花叶病毒病 灰霉病 防治效果 诱导抗病性 激发字
下载PDF
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的淡紫拟青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杏忠 刘文敏 张东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5年第2期70-74,共5页
通过对定殖大豆胞囊线虫上的20个淡紫拟青霉菌株的形态观察及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的菌落特性,瓶梗和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基本一致;生长温度在15~35℃之间,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产孢温度为25~30℃;含量1... 通过对定殖大豆胞囊线虫上的20个淡紫拟青霉菌株的形态观察及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的菌落特性,瓶梗和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基本一致;生长温度在15~35℃之间,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产孢温度为25~30℃;含量10×10-6的多菌灵在1周内抑制所有供试菌株生长,1周后可适应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 食线虫真菌 淡紫拟青霉
下载PDF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体系建立 被引量:30
10
作者 程惠珍 高微微 +10 位作者 陈君 张蓉 李世东 刘红彦 丁万隆 张连学 缪建华 杨春清 张永清 李学兰 陈士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6期109-114,共6页
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是目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实施GAP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的重点项目“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针对我国中药材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的现状,根据中药材栽培的特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 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是目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实施GAP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的重点项目“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针对我国中药材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的现状,根据中药材栽培的特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联合中央及地方的10家研究单位, 重点从中药材害虫天敌昆虫的繁殖和利用技术、应用拮抗微生物防治中药材根病技术、植物源农药研制及应用技术、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性评价等4个方面,开展中药材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共性技术研究,并且在人参、西洋参、三七、枸杞、金银花等重要中药材栽培中进行示范。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攻关,已初步建立起我国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平台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将为药用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基础,对整体提高我国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水平,保证中药材及中药产品质量,提高中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中药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病虫害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 农药安全性 评价标准 技术平台
下载PDF
中生菌素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德龄 蒋细良 +2 位作者 倪楚芳 朱昌雄 肖一龙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5年第2期91-92,共2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是水稻上一种危险性较大的检疫性病害,不仅影响水稻生产,而且严重威胁着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种子繁殖。能够防治这种病害的有效药剂很少。中生菌素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是水稻上一种危险性较大的检疫性病害,不仅影响水稻生产,而且严重威胁着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种子繁殖。能够防治这种病害的有效药剂很少。中生菌素是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菌素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防治
下载PDF
应用根际细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荣君 刘杏忠 杨怀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本文从根际细菌的概念发展、特点,对植物寄生线虫防治及其机理。
关键词 根际细菌 植物寄生线虫 防治
下载PDF
古巴斯氏线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秀芬 简恒 +1 位作者 杨怀文 董亚敏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4期150-153,共4页
对采自热带地区的古巴斯氏线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线虫侵染大蜡螟幼虫的温度范围为15~35℃;在25℃下,线虫在大蜡螟幼虫体内完成一个侵染周期需200~212小时;对大蜡螟幼虫的侵入率为42.8% 。在... 对采自热带地区的古巴斯氏线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线虫侵染大蜡螟幼虫的温度范围为15~35℃;在25℃下,线虫在大蜡螟幼虫体内完成一个侵染周期需200~212小时;对大蜡螟幼虫的侵入率为42.8% 。在常温(20~33℃)下贮存6个月后其存活率为93.5% ;侵入率为31.3% 。古巴斯氏线虫的耐高温能力和运动能力均优于小卷蛾线虫A24品系,但耐干燥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巴斯氏线虫 小卷蛾线虫 生物学 昆虫病学
下载PDF
东亚小花蝽的生物学及其人工繁殖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方海 周伟儒 王韧 《昆虫天敌》 CSCD 1998年第1期42-44,共3页
东亚小花蝽是主要的自然天敌,在北京一年可发生5~8代,每代历期一个月左右。行两性生殖,可多次产卵,产卵期平均为14.75天,每雌产卵量平均69粒,最高可达127粒。9月下旬以雌成虫开始越冬。同时介绍了一套简易的人工繁... 东亚小花蝽是主要的自然天敌,在北京一年可发生5~8代,每代历期一个月左右。行两性生殖,可多次产卵,产卵期平均为14.75天,每雌产卵量平均69粒,最高可达127粒。9月下旬以雌成虫开始越冬。同时介绍了一套简易的人工繁殖小花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生活史 人工繁殖
下载PDF
稗草致病菌——尖角突脐孢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勇 倪汉文 +4 位作者 万方浩 李晓晶 张宏军 李健强 黄美莲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4-268,共5页
从稗草病株上分离到一尖角突脐孢菌。对该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其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2℃,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6,对光照无要求;碳、氮、磷和硫等元素是该菌菌丝体生长的必需元素,钾和镁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稗草病株上分离到一尖角突脐孢菌。对该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其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2℃,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6,对光照无要求;碳、氮、磷和硫等元素是该菌菌丝体生长的必需元素,钾和镁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入少量的铁和锌对菌丝生长有利,铜元素抑制该菌的生长;缺碳和氮素明显影响菌落的生长。该菌生长最合适的速效碳源是葡萄糖,缓效碳源是玉米粉,最适无机氮源是硝酸铵,最适有机氮源是酵母粉;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合温度范围为20~30℃;分生孢子快速萌发的酸碱条件为初始pH4~7,最佳初始pH值为5;光照不利于分生孢子快速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角突脐孢菌 稗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葱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立霞 张永军 蒋玉文 《昆虫知识》 CSCD 2000年第4期214-217,共4页
葱斑潜蝇 1年发生 4~ 5代 ,世代重叠严重。以蛹在土中越冬 ,翌年 5月初越冬蛹羽化 ,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室内自然变温饲养 ,得到全世代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10 .34℃ ,有效积温为 2 57.2 5日度。该虫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造成危害... 葱斑潜蝇 1年发生 4~ 5代 ,世代重叠严重。以蛹在土中越冬 ,翌年 5月初越冬蛹羽化 ,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室内自然变温饲养 ,得到全世代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10 .34℃ ,有效积温为 2 57.2 5日度。该虫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造成危害。周年发生 ,呈春、秋季两个高峰 ,以春季为重。田间天敌主要是潜蝇姬小蜂 Diglyphus sp.、稀网姬小蜂 Euplectrus sp.以及金小蜂科 Pteromalidae中的一种寄生蜂 ,均为幼虫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斑潜蝇 生物学特性 天敌 蔬菜害虫
下载PDF
泡沫塑料塞孔法施病原线虫防治多纹豹蠹蛾幼虫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怀文 张善稿 +2 位作者 张刚应 黄金水 郑惠成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1990年在福建室内试验,用芜菁夜蛾昆虫病原线虫北京品系感染多纹豹蠹蛾,按每头豹蠢蛾接线虫500条,5天后即可将幼虫全部杀死。12天后杀死蛹95%。在木麻黄林间试验,线虫剂量均为1000条/毫升,用不同施线虫方法结果,以在蛀孔注入线虫水悬... 1990年在福建室内试验,用芜菁夜蛾昆虫病原线虫北京品系感染多纹豹蠹蛾,按每头豹蠢蛾接线虫500条,5天后即可将幼虫全部杀死。12天后杀死蛹95%。在木麻黄林间试验,线虫剂量均为1000条/毫升,用不同施线虫方法结果,以在蛀孔注入线虫水悬液法和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为最好,豹蠹蛾死亡率分别为97和93%,“线虫糊”涂孔法效果为75%。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操作简单,省水,省工。在平潭县莲花山林场用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处理木麻黄树38000株,豹蠹蛾平均死亡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防治 多纹豹蠹蛾 塞孔法
下载PDF
中国盐碱土壤中AM菌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金政 刘杏忠 +2 位作者 缪作清 孙曼红 刘润进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6-20,共5页
从采自山东、山西、河南、河北500 余个盐碱土和矿区破坏土样中,分离到丛枝菌根菌( Arbuscularm ycorrhizal fungi , A M F)4 个属: Glom us, Acaulospora Scutte... 从采自山东、山西、河南、河北500 余个盐碱土和矿区破坏土样中,分离到丛枝菌根菌( Arbuscularm ycorrhizal fungi , A M F)4 个属: Glom us, Acaulospora Scuttelospora 和 Gigaspora ,39 个分离物: A. delicata , A. denticulata , A. dilatata , A. elegans , A. foveata , A. m yriocarpa , A.lacunosa , A.spinosa , A. reh mii , Gi . albida  , Gi . decipiens , Gi.sp1  , Gi. sp3 , G. aggregatu m , G.a m bisporu m , G.australe , G. botryoides , G. caledoniu m , G.? citricolu m , G.claroideu m , G.deserticola  , G.etunicatu m , G.fasciculatu m , G.fecundisporu m , G.geosporu m , G.intr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菌 盐碱土壤 测定
下载PDF
绿僵菌现场防治德国小蠊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刚应 杨怀文 江雪峰 《医学动物防制》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报道以绿僵菌为杀虫剂的灭蟑螂盒防治德国小蠊的现场效果。每平方米放置0.6个和1.2个灭蟑螂盒对德国小蠊虫口减退率无影响;防治成虫的效果优于若虫;每平方米放1.2个灭蟑螂盒,12周时德国小蠊的虫口减退率仍达86.5%。本文还对灭蟑螂... 本文报道以绿僵菌为杀虫剂的灭蟑螂盒防治德国小蠊的现场效果。每平方米放置0.6个和1.2个灭蟑螂盒对德国小蠊虫口减退率无影响;防治成虫的效果优于若虫;每平方米放1.2个灭蟑螂盒,12周时德国小蠊的虫口减退率仍达86.5%。本文还对灭蟑螂盒在蟑螂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灭蟑螂盒 德国小蠊
下载PDF
果树授粉昆虫——紫壁蜂、凹唇壁蜂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徐环李 吴燕如 +2 位作者 周伟儒 魏枢阁 王涛 《果树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紫壁蜂、凹唇壁蜂喜在人工巢管内营巢,在果园中用芦苇管和纸管设巢可回收大量蜂种.它们均为一年一代.卵、幼虫、蛹在巢管内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内越冬.早春用0—4℃冰箱冷藏蜂茧,待果树开花前1周左右在园内释放.两种壁蜂... 紫壁蜂、凹唇壁蜂喜在人工巢管内营巢,在果园中用芦苇管和纸管设巢可回收大量蜂种.它们均为一年一代.卵、幼虫、蛹在巢管内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内越冬.早春用0—4℃冰箱冷藏蜂茧,待果树开花前1周左右在园内释放.两种壁蜂访花范围是杏、樱桃、李、桃、梨、苹果等.壁蜂访花采蜜繁衍后代,同时提高了花朵坐果率及果品质量.两种壁蜂访花速度快、工作时间长、授粉能力强,因此成为我国北方果的优良授粉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壁峰 凹唇壁蜂 授粉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