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线海燕 王卓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恶性青光眼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6-06于我院眼科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7例965眼的临床资料,调查术后是否出现恶性青光眼,将术后1a出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恶性青光眼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6-06于我院眼科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7例965眼的临床资料,调查术后是否出现恶性青光眼,将术后1a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患眼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未出现恶性青光眼患者50眼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高眼压情况、房角结构、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单因素分析其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选取的965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术后1a出现恶性青光眼30眼,恶性青光眼发生率为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持续高眼压、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房角完全关闭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21,95%CI为1.434~8.876)、术前持续高眼压(OR=2.483,95%CI为2.123~11.543)、眼轴长度(OR=2.654,95%CI为1.547~12.678)、房角完全关闭(OR=3.212,95%CI为1.543~8.675)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院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率为3.1%,年龄、术前持续高眼压、眼轴长度、房角完全关闭均可增加恶性青光眼的发生风险,对于有该类危险因素的患者术中需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恶性青光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针刺对青光眼眼压控制及患者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在维持原有眼压控制方案后辅以针刺治疗对青光眼眼压控制稳定患者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01/10收治的48例62眼青光眼眼压控制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31... 目的:探讨在维持原有眼压控制方案后辅以针刺治疗对青光眼眼压控制稳定患者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01/10收治的48例62眼青光眼眼压控制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31眼,对照组23例31眼。对照组继续保持原有眼压控制治疗方案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除继续保持原有眼压控制治疗方案治疗外,辅以针刺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2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视野平均缺损及综合疗效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显著优于治疗前,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9,P<0.05)。结论:针刺对青光眼眼压控制稳定患者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控制眼压者,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青光眼 眼压控制 视力 视野 光敏感度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帅 蒋爱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探究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10/2021-06在我院眼科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59例159眼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于我院眼科检查视力正常的儿童159... 目的:探究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10/2021-06在我院眼科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59例159眼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于我院眼科检查视力正常的儿童159例159眼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在给予屈光矫正、遮盖健眼的基础上对弱视眼进行传统综合训练结合4D视觉训练。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RNFL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析研究组治疗前RNFL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3mo后平均、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前平均、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高于治疗3mo后(P<0.05)。研究组治疗前黄斑区外环平均、下方、鼻侧、颞侧、内环鼻侧及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均高于治疗3mo后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上方RNFL厚度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r=-0.330,P<0.05),下方、鼻侧RNFL厚度与黄斑区外环和内环颞侧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均P<0.05),颞侧RNFL厚度与黄斑区外环鼻侧和颞侧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r=-0.414、-0.462,均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RNFL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可阻碍视网膜正常发育,RNFL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 弱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