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石毅 孙跃明 +3 位作者 苗毅 戴梦华 廖泉 赵玉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目的提高对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癌( NPNEC)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年间收治的NPNEC 1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肝转移组8例及无转移组10例。分析该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例行非手术治疗;16例行手术治疗,15例多... 目的提高对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癌( NPNEC)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年间收治的NPNEC 1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肝转移组8例及无转移组10例。分析该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例行非手术治疗;16例行手术治疗,15例多次行介入化疗。肿瘤标本行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铬粒素( CgA)、神经特异性烯醇酶( NSE)、突触素( Syn)及相关激素胰岛素( Ins)、胃泌素( Gas)、胰高血糖素( Gluca)、血管活性肠肽( VIP)和生长抑素( Soma)的定性检测。结果年龄、原发瘤大小在组间(肝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无明显差别;肿瘤中CgA, NSE及Syn两项以上阳性者见于所有标本,Ins,Gas, Gluca, VIP及Soma 5项全部阴性者占25%。2例非手术治疗者分别于确认后39.61个死亡手术切除至术后首次复发或转移的时间平均为29.8个月。生存期超过3年者8例,超过5年者7例,最长的2例已达7年。结论NPNE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虽无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但肿瘤大多可产生激素;即使有肝转移,如能积极手术并辅以介入治疗仍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诊断 神经内分泌/外科学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检测外科发热患者静脉血中大肠杆菌DNA的方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云玖 马恩陵 +4 位作者 廉东波 张立阳 王秀荣 何桂珍 蒋朱明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2期70-76,共7页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RQPCR)检测大肠杆菌DNA的方法,评估临床标本检测效果。方法选择大肠杆菌β右旋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检测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采用HighPurePCRTemplatePreparationKit提取基因组DNA,建立20μlTaqMan探针RQPCR反应体...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RQPCR)检测大肠杆菌DNA的方法,评估临床标本检测效果。方法选择大肠杆菌β右旋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检测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采用HighPurePCRTemplatePreparationKit提取基因组DNA,建立20μlTaqMan探针RQPCR反应体系。对26份外科发热患者标本(血标本20份,腹腔引流液3份,胸水2份,胆汁1份)进行荧光RQPCR检测。结果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1~0.999之间。在最低检测限(102拷贝/反应体系)以上,仪器对不同含量大肠杆菌样本检测的平均准确性为(112.19±7.48)%;批内及批间重复性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16.33±4.80)%和(16.03±7.80)%。血标本中大肠杆菌DNA平均提取效率为(38.40±14.05)%,提取效率平均CV为(20.57±16.92)%。含有同等量大肠杆菌模拟标本存放在-20℃或-70℃6个月内,大肠杆菌DNA拷贝数差异无显著性(P=0.130)。外科发热患者血中大肠杆菌阳性率高达30%,最高含量约为1.24×106个/ml;另外在胆汁及腹腔引流液标本中检测出的大肠杆菌DNA含量明显高于相同患者血中含量。结论RQPCR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重复性好、能定量起始模板拷贝数的检测大肠杆菌DNA方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全血及其他体液标本中大肠杆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大肠杆菌 DNA 肠黏膜屏障 发热 体液
下载PDF
2005年普通外科进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6
3
作者 赵玉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1-327,共7页
关键词 2005年 普通外科 理念 技术
原文传递
乳腺paget病的诊治:附33例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强 周易冬 黄汉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有关乳腺Paget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和手术处理原则,提高外科医生对乳腺Paget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5年至2002年收治的33例乳腺Pag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29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单纯乳... 目的通过探讨有关乳腺Paget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和手术处理原则,提高外科医生对乳腺Paget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5年至2002年收治的33例乳腺Pag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29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单纯乳腺切除。23例患者(69.7%)合并有乳腺癌。26例(78.8%)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区湿疹样改变,其中单纯乳腺paget病10例,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1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另外7例合并乳腺肿块(21.2%)的患者中,无1例为单纯乳腺paget病,1例为导管内癌,6例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大多数乳腺Paget病伴有导管内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的可能性更大,预后更差,治疗应更为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PAGET病 乳腺癌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附50例报告 被引量:12
5
作者 邱辉忠 林国乐 +2 位作者 吴斌 肖毅 周皎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HALS)在切除结肠癌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余笔者采用手助腹腔镜技术治疗5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因肿瘤侵及十二指肠,1例因瘤体巨大,另1例术中损伤右侧输尿管而中转开腹手术。结果全组手术...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HALS)在切除结肠癌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余笔者采用手助腹腔镜技术治疗5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因肿瘤侵及十二指肠,1例因瘤体巨大,另1例术中损伤右侧输尿管而中转开腹手术。结果全组手术时间为(163.8±15.1)min,术中出血量(89.9±52.3)mL,清除淋巴结(18.1±7.9)枚,标本长度(30.1±6.1)cm,术后住院日(8.1±1.9)d。中转开腹手术率8.0%(4/50)。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诊18个月,未发现辅助切口和戳口处肿瘤复发。结论HALS用于治疗结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 结肠切除术/方法
下载PDF
奥曲肽和NC-8-12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体内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小毅 陈原稼 +2 位作者 唐伟松 李景南 陈元方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 (SSTA)能否在体内、外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其抑制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用RT 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生长抑素Ⅱ型受体 (SSTR2 )mRNA的表达 ;用MTT法检测奥曲肽 (Oct)或SSTR2特异激动...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 (SSTA)能否在体内、外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其抑制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用RT 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生长抑素Ⅱ型受体 (SSTR2 )mRNA的表达 ;用MTT法检测奥曲肽 (Oct)或SSTR2特异激动剂NC 8 12对胰岛素或表皮生长因子刺激下的HCT116细胞作用2 4h后的增殖情况 ,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yclinD1的表达 ;同时将HCT116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 ,给予其奥曲肽或NC 8 12治疗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①HCT116细胞株和荷瘤裸鼠癌组织中均有SSTR2mRNA的表达 ;②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HCT116细胞株生长 ,且这一促进作用能部分地被Oct和NC 8 12减弱 ;③胰岛素刺激下HCT116细胞的CyclinD1表达水平提高 ,Oct或NC 8 12作用后其表达水平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④Oct和NC 8 12组裸鼠皮下种植瘤重量和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在体外 ,Oct及NC 8 12均能抑制HCT116细胞株增殖 ,SSTR2参与介导了SSTA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在本实验剂量下 ,Oct和NC 8 12均对接种于裸鼠的人结肠癌肿瘤生长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T 人结肠癌 奥曲肽 癌细胞株 体内 裸鼠 增殖 结论 细胞作用 显著性
下载PDF
综合病房护士长管理实践 被引量:11
7
作者 史冬雷 吴欣娟 +1 位作者 刘跃武 马玉芬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4期49-51,共3页
护士长先进、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通过分析医院普通外科多专业组综合病房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探讨护士长在管理中运用领导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护理业务技术和理论水平以及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 综合病房 护士长 管理
下载PDF
生长抑素Ⅱ型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毅 唐伟松 +1 位作者 陈原稼 陈元方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 检测生长抑素Ⅱ型受体 (SSTR2 )mRNA在大肠癌标本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 36例大肠癌患者于术后立即取其手术切除之正常大肠粘膜 (距肿瘤 10cm以上 )、癌旁粘膜 (距肿瘤 2cm以内 )、肿瘤组... 目的 检测生长抑素Ⅱ型受体 (SSTR2 )mRNA在大肠癌标本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 36例大肠癌患者于术后立即取其手术切除之正常大肠粘膜 (距肿瘤 10cm以上 )、癌旁粘膜 (距肿瘤 2cm以内 )、肿瘤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标本共 135份 ,采用RT PCR法检测其SSTR2mRNA的表达 ,并比较不同组织之间SSTR2mRNA表达阳性率的差别。结果 正常大肠粘膜、癌旁粘膜、肿瘤组织以及无肿瘤转移的肠系膜淋巴结和有肿瘤转移的肠系膜淋巴结的SSTR2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7.6 % ( 2 3/ 34)、75 .0 % ( 2 4 / 32 )、91.4 % ( 32 / 35 )、93.8% ( 15 / 16 )和 81.8% ( 9/ 11)。肿瘤组织中SSTR2mRNA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大肠粘膜明显增高 ( χ2 =6 .37,P<0 .0 5 ) ,但其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性别、血清CEA水平、肿瘤大小、部位、组织学分级以及不同肿瘤分期的患者中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SSTR2mRNA的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Ⅱ型受体 大肠癌 病理特点 治疗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在细菌移位研究中的潜力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云玖 马恩陵 张立阳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实时定量PCR(RQPCR)是一种新型核酸定量技术,具有实时监测、快速、灵敏、精确、特异等特点。与原有PCR技术相比,其最主要的优势是能对待测样本起始PCR反应模板进行准确定量,扩大了PCR的应用范围。目前在细菌移位研究中,对肠黏膜屏障损... 实时定量PCR(RQPCR)是一种新型核酸定量技术,具有实时监测、快速、灵敏、精确、特异等特点。与原有PCR技术相比,其最主要的优势是能对待测样本起始PCR反应模板进行准确定量,扩大了PCR的应用范围。目前在细菌移位研究中,对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早期诊断一直没有很理想的方法。RQPCR能准确定量外周血中细菌DNA,有利于对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程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细菌移位 肠屏障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跃武 高维生 赵玉沛 《腹部外科》 2001年第6期358-359,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 983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收治的 1 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3例患者中 ,接受手术者 1 1例。 1 1例平均病程 2 1 .8个月 ;腹痛和...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 983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收治的 1 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3例患者中 ,接受手术者 1 1例。 1 1例平均病程 2 1 .8个月 ;腹痛和体重下降是最常的症状 ;其中ⅡE 期 2例 ,ⅢE 期 6例 ,ⅣE 期 3例 ;肿瘤平均大小为 4 .85cm。肿瘤部位 :回盲部 7例 ,空肠 3例 ,十二指肠 1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 ,其中B细胞型 8例 ,混合细胞型 2例 ,T细胞型 1例。淋巴结转移率平均为 4 .2 /7.1。结论 本病病程较长 ,但确诊或手术时多数已属晚期 ,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并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临床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良广 何桂珍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4期238-242,共5页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策略发生了巨大改变,新的技术可以分析大量的基因产物,这使得人们有可能全面了解生物体系内的分子调节机制。代谢组学的研究目的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器官及生物样品中特定状态下所有低分子量代...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策略发生了巨大改变,新的技术可以分析大量的基因产物,这使得人们有可能全面了解生物体系内的分子调节机制。代谢组学的研究目的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器官及生物样品中特定状态下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及外源性复合物对人体所有代谢产物的影响。体液或组织的代谢谱可以作为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在饮食或营养干预下机体的代谢变化可用代谢组学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这种技术的应用将会对健康提供更个体化的信息。本文主要对代谢组学在临床营养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代谢谱 临床营养
下载PDF
肠黏膜屏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温泉 马恩陵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胃肠黏膜固有屏障正常稳态的维持,对于防止胃肠腔内细菌、食物抗原、酶和化学药物等直接与黏膜裸露面接触引起的相关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就胃肠黏膜固有屏障的关键结构、成分和功能、调节因素等方面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粘膜屏障 修复 细胞因子 三叶肽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理念在临床营养实践中的先导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恩陵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临床营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所致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刘跃武 高维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了解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1983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我院收治的 12 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对合并肝硬变、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 目的 了解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1983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我院收治的 12 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对合并肝硬变、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 12 8例患者中 ,64例以肝功能受损为首发症状 ,5 2例为神经系统的表现 (P>0 .0 5 )。②肝脏受累的患者较年轻 (平均 13岁 ) ,神经系统受累的平均年龄为 2 3岁 (P<0 .0 5 )。③肝脏主要受累患者都伴有肝大 (肋下 3 .2cm )和明显的脾功能亢进 ,脾肋下 2 .5cm ,WBC为 2 .82× 10 9/L ,PLT为 42× 10 9/L ;12例患者接受脾切除治疗。④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提示食管静脉曲张阳性率为 3 0 .8% (12 / 3 9) ,12 8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 7例 (5 .5 % ) ,均有肝硬变表现 ,其中大出血致死 1例。结论 肝脏受累患者明显年轻 ;肝硬变、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是本病常见的合并症 ,肝脏主要受累患者尤其如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高压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Whipple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诊治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6
15
作者 周易冬 肖毅 赵玉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经典Whipple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3年 9月至 2 0 0 1年 8月所行 2 2 6例经典Whipple手术。结果 2 2 6例中 6 2例 (2 7 4% )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均行保守治疗 ,胃蠕动平均... 目的探讨经典Whipple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3年 9月至 2 0 0 1年 8月所行 2 2 6例经典Whipple手术。结果 2 2 6例中 6 2例 (2 7 4% )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均行保守治疗 ,胃蠕动平均恢复时间为 2 1d ,最长为 48d。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与术前糖尿病、消化道梗阻、黄疸 ,术后胰瘘、腹腔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生长抑制素 WHIPPLE术 诊断 治疗 病因
原文传递
120例直肠疾病患者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邱辉忠 林国乐 +1 位作者 吴斌 肖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路径的手术(Mason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8月至2005年8月间120例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施行Mason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直肠绒毛状腺瘤61例,其中伴癌变者26例;直肠癌25例;直肠黏膜下结节17例...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路径的手术(Mason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8月至2005年8月间120例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施行Mason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直肠绒毛状腺瘤61例,其中伴癌变者26例;直肠癌25例;直肠黏膜下结节17例;直肠阴道瘘13例;直肠尿道瘘1例;直肠良性狭窄3例。103例直肠肿物中行直肠部分切除术98例,直肠节段切除术5例。术后伤口感染2例(1.7%),直肠-皮肤瘘4例(3.3%),肿瘤局部复发3例(2.9%)。全组术后无发生肛门失禁者。确诊直肠癌的51例患者术后存活逾5年者达90.2%。结论Mason手术具有手术径路直达、术野表浅和显露良好的优势,适用于可行局部手术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被引量:41
17
作者 林国乐 蒙家兴 邱辉忠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肿瘤的现代治疗中起着有限的但又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消除永久性肠造口所带来的极大不便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对于某些经严格选择的病例,如直肠腺瘤或早期直肠癌,... 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肿瘤的现代治疗中起着有限的但又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消除永久性肠造口所带来的极大不便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对于某些经严格选择的病例,如直肠腺瘤或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甚至可以代替传统的根治性手术。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治疗直肠肿瘤相对较新的,经内镜能完成切除、止血、缝合等系列操作的微创外科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经肛门切除术和一般的内镜下肿瘤电切术。其兼备内镜、腹腔镜和显微手术的优点,微创、显露良好,切除精确,能切除较高部位的直肠肿瘤,并能获取高质量的肿瘤标本用于准确的病理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肛门内镜 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 局部切除术 微创外科技术 直肠肿瘤 永久性肠造口 经肛门切除术 现代治疗
原文传递
免疫蛋白质组学筛查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人胰腺癌相关膜抗原 被引量:6
18
作者 宁力 潘博 +5 位作者 赵玉沛 廖泉 张太平 陈革 王维斌 杨盈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筛查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人胰腺癌相关膜抗原。方法采用膜生物学技术抽提多株胰腺癌细胞的膜蛋白;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分离膜蛋白,将其转移至 PVDF 膜上;利用纯化的胰腺癌患者血清 IgG 与分离的膜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杂交,比... 目的筛查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人胰腺癌相关膜抗原。方法采用膜生物学技术抽提多株胰腺癌细胞的膜蛋白;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分离膜蛋白,将其转移至 PVDF 膜上;利用纯化的胰腺癌患者血清 IgG 与分离的膜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杂交,比对膜蛋白2-DE 图谱,筛查胰腺癌特异的免疫杂交阳性斑点;MALDI-TOF 质谱鉴定杂交阳性斑点;采用 RT-PCR 技术检测膜抗原基因在多株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膜抗原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提取了胰腺癌细胞株的膜蛋白;经比对膜蛋白2-DE 图谱,筛查出免疫杂交阳性斑点;经MALDI-TOF 质谱鉴定,免疫杂交阳性点分别为 VDAC-2、VDAC-1、CHCHD3、SLP-2、TOM40;RT-PCR 结果显示上述膜抗原基因在多株胰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SLP-2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显著高表达。结论 SLP-2、VDAC-1、VDAC-2、CHCHD3、TOM40是新发现的与人胰腺癌相关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膜抗原,利用这些膜抗原检测胰腺癌高危人群外周血中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将有助于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免疫蛋白质组学 膜抗原
原文传递
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中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1 位作者 徐彤 钱家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05-60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检测及手术操作与血循环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 PCR法检测 37例无远处转移、10例有远处转移的大肠癌患者、10例大肠良性病变对照组和 1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的细胞角蛋白 2 0 (cytokerat...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检测及手术操作与血循环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 PCR法检测 37例无远处转移、10例有远处转移的大肠癌患者、10例大肠良性病变对照组和 1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的细胞角蛋白 2 0 (cytokeratin 2 0 ,CK2 0 )mRNA。术中将结肠癌患者分为A组 (先结扎肿瘤回流静脉 )和B组 (不先结扎肿瘤回流静脉 )。结果  10例已确定有远处转移者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为 9/10 ,大肠良性病变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CK2 0mRNA。 37例无转移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中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 37 8% (14/37)和 5 9 5 % (2 2 /37) (χ2 =4 90 0 ,P <0 0 5 )。其中A组和B组术中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5 3 8% (7/13)和 6 2 5 % (15 /2 4) (χ2 =0 0 2 6 ,P >0 0 5 )。结论 CK2 0mRNA巢式RT PCR检测外周血大肠癌细胞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手术操作能明显增加血循环微转移的发生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术前 术中 外周血 微转移 检测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2-丁胺-2-去甲氧基竹红菌乙素光动力作用诱导Capan-1细胞凋亡与线粒体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子文 赵玉沛 +2 位作者 廖泉 吴元德 朱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光敏剂2-丁胺-2-去甲氧基竹红菌乙素(BAHB)的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胰腺癌细胞系(Capan-1)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细胞凋亡DNA梯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Western blot分析等技术研究BAHB诱导Capan-1凋亡与线粒体损... 目的研究新型光敏剂2-丁胺-2-去甲氧基竹红菌乙素(BAHB)的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胰腺癌细胞系(Capan-1)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细胞凋亡DNA梯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Western blot分析等技术研究BAHB诱导Capan-1凋亡与线粒体损伤的关系。结果低浓度BAHB主要定位于线粒体,高浓度时定位于溶酶体。DNA琼脂糖电泳分析显示出特征性细胞凋亡的DNA梯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到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降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增强。用Western blot法可以检测到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论低浓度BAHB的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与线粒体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噬作用 光化学疗法 线粒体 2-丁胺-2-去甲氧基竹红菌乙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