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纳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工具(节选第一部分)
1
作者 滑蓉蓉 余杨 +1 位作者 王春育 张伟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1期886-901,共16页
背景和目的目前美国指南声明有关一级、二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与预防采用绝对风险评估,以确定血管疾病事件高风险和可通过采取专业预防干预获益的患者人群。但是,这些指南未明确地将卒中患者纳入其中。本报告全面回顾了相关证据和论... 背景和目的目前美国指南声明有关一级、二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与预防采用绝对风险评估,以确定血管疾病事件高风险和可通过采取专业预防干预获益的患者人群。但是,这些指南未明确地将卒中患者纳入其中。本报告全面回顾了相关证据和论证,支持:①将卒中患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纳入心血管疾病绝对高危人群;②将作为心血管疾病结局之一的卒中纳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工具。方法和结果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科学报告监督委员会和AHA手稿监督委员会组成联合主席团,根据专家们既往相关专业领域进行提名、确定编写组成员名单。编写组查阅1980年1月~2010年3月期间发表的系统文献综述,已发表的指南、个人文件和专家意见总结了现有证据,指出目前的认识缺陷,并在适当的时候,根据AHA标准规范做出推荐。编写组的所有成员均可对此推荐进行评论,并审批文件的最终版本。该指南经AHA内部同行、卒中委员会领导以及科学报告监督委员会审查后,提交AHA科学咨询和协调委员会审议、批准。编写组陈述了数个将卒中患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原因。首先,证据提示缺血性卒中患者是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绝对高危因素,10年以上发生风险约≥20%,这一数据在一些指南中被使用作为确定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等危症。其次,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原因与将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作为等危症的原因一致.尽管没有统一的证据证实这些风险在整体人群或患者中的情况。第三,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与上述这些疾病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将卒中纳入高危因素后,高危患者人群增加约10%。然而,由于卒中的异质性,尚不确定其他卒中亚型,如出血性卒中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是否也具有同样高的风险,还需进一步的研究。由于卒中对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卒中的预防和其他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的相似性,以及在一些人群中预防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卒中的重要性,将卒中伴发心肌梗死和猝死纳入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工具是合适的。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的指南中,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通常包括卒中患者,并将卒中的发生作为心血管疾病终点事件的一个要素。结论应将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纳入远期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事件高风险人群(10年以上风险≥20%)。尚不确定是否纳入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亚型。为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应将缺血性卒中增加到心血管疾病预后评估的绝对危险因素的计算公式中。将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纳入高风险因素,并将更为广泛的缺血性卒中纳入结局,会使高危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这可能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Stroke,2012,43:0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A科学报告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风险预测 卒中 血管疾病
下载PDF
卒中纳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工具(节选第二部分)
2
作者 滑蓉蓉 余杨 +1 位作者 王春育 张伟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2期957-965,共9页
4.3.5颈动脉干预试验卒中患者心血管结局事件的另外一些研究数据,来自比较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研究。但是仅有2项研究在报告了卒中和死亡发生率的同时,也报告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长期发生率。
关键词 AHA科学报告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风险预测 卒中 血管疾病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禹纪红 金敬琳 +6 位作者 李世国 徐仲英 张戈军 吕斌 刘琼 宋会军 蒋世良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术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11年间,先心病行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检查术...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术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11年间,先心病行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检查术死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胸X线片、心导管及造影检查、尸体解剖结果,分析各种先心病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的病死率。结果:先心病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总病死率1.4‰,58.3%的患者死于缺氧发作,33.3%的患者死于恶性心律失常,8.3%的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在各种先心病中,威廉斯综合征(Williams syndrome,WS)行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术的病死率最高,达23.1%;83.3%的患者术前有严重的低氧血症,50%的患者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III-IV;33.3%的患者心血管造影术中经过顺利而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先心病行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检查时缺氧发作是引起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低氧血症及心功能不全是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威廉斯综合征行造影检查存在较高的病死率,术后24小时是并发症高发时期,应加强心血管造影术后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造影 心导管 死亡
下载PDF
中国重症医学发展之路--专科重症与综合重症及多学科的借鉴、融合、共同提高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海涛 曹芳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综合重症与专科重症有着各自独立的发展路线,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重症的优势在于对各种重症横向、广泛的研究,强调在整体治疗理念的指导下,平衡各个功能不全脏器之间的关系。专科重症的优势在于对某个专科或者专病... 综合重症与专科重症有着各自独立的发展路线,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重症的优势在于对各种重症横向、广泛的研究,强调在整体治疗理念的指导下,平衡各个功能不全脏器之间的关系。专科重症的优势在于对某个专科或者专病进行纵向、深入的研究,强调在专科理论的指导下,专业化地解决某个重症的主要矛盾。当前,重症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避免惯性思维。综合重症需要向专科重症学习,不断加深对各专业领域的探索,以便在处理专科重症时更加得心应手。专科重症也需要向综合重症学习,不断强化整体救治观念,以便优化利用各种救治资源,提高专科重症的救治效果。综合重症和专科重症的互相借鉴、融合和共同提高,将最终使双方获益,使专科重症医学的治疗宽度更广,综合重症医学的治疗深度更深。各自独立的专科重症、专病重症之间也需要互相联合,共同为重症医学学科体系填补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学科研究 规划制定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外科的技术发展和医疗质量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盛寿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心血管外科现状 在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中国大陆心血管外科手术量逐年增加,近年手术量增长率为6.5%~18%,其中2012年为10.21%。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调查报告,2012年大陆... 心血管外科现状 在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中国大陆心血管外科手术量逐年增加,近年手术量增长率为6.5%~18%,其中2012年为10.21%。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调查报告,2012年大陆心外科手术量首次突破20万例,达204988例,其中体外循环手术为150787例,较10年前增长2.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中国大陆 医疗质量控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体外循环手术 外科手术量 疾病发病率 生活水
原文传递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对体外膜式氧合辅助下婴幼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勇丽 刘晋萍 +3 位作者 赵举 冯正义 龙村 钱向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79-81,共3页
目的回顾婴幼儿患者在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情况,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CMO辅助的婴幼儿患者3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建立ECMO前、辅助循环开始后第1个24 h、以及第2个24 h所用的血... 目的回顾婴幼儿患者在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情况,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CMO辅助的婴幼儿患者3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建立ECMO前、辅助循环开始后第1个24 h、以及第2个24 h所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AKI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辅助循环开始后第2个24 h血管活性药评分对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预测作用(P=0.004),高分值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高(OR=93.3,95%CI:9.1~1021.2,P=0.000),病死率也显著高于低分值患者(OR=14.9,95%CI:2.6~84.1,P=0.01)。结论血管活性药评分是婴幼儿患者在ECMO治疗中发生AKI的预测指标,ECMO辅助第2天血管活性药评分较高则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患者 急性肾功能损伤 体外膜式氧合 血管活性药
下载PDF
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再血管化治疗和保守治疗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华炜 郑哲 +5 位作者 赵延延 王杨 徐波 许亮 李卫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3-736,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冠脉)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三支病变患者接受再血管化治疗(REV)和保守治疗(MT)的长期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在2007-01至2008-12间经择期冠脉造影发现的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4 875例三支病变患者。其中705例...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冠脉)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三支病变患者接受再血管化治疗(REV)和保守治疗(MT)的长期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在2007-01至2008-12间经择期冠脉造影发现的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4 875例三支病变患者。其中705例(14.4%)患者为MT组,4 170例(85.6%)患者接受了REV为REV组。经倾向评分的逆概率加权方法调整使其基线均衡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中全因死亡率以及再血管化率。结果:在4 875例患者中,3 962例(81.2%)为单纯三支(右冠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913例(18.8%)患者为三支合并左主干病变。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7,95%可信区间(CI):0.3-1.4;P=0.30]。随访中位数为1年,MT组经校正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REV组[风险比(HR)=8.3,95%CI:6.7-11.1;P〈0.001],再血管化率也显著高于REV组(HR=1.4,95%CI:1.1-1.6;P〈0.001)。无论是否合并左主干病变,与REV相比,MT组的全因死亡率均明显较高(合并左主干:HR=10.4,95%CI:7.1-15.4,P〈0.001;单纯三支:HR=7.1,95%CI:5.3-10.0;P〈0.001)。结论:在真实世界中,对于择期冠脉造影发现的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三支病变患者,经REV的长期预后明显优于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随访研究 再血管化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田雨 麦劲壮 +6 位作者 李莹 高向民 武阳丰 吴勇 刘小清 乔树宾 赵连成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于1983-1984年在北京市和广州市35~59岁的男女性城市和农村人群中进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基线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至2005年底,登记并核实心脑血管病事件(包括冠...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于1983-1984年在北京市和广州市35~59岁的男女性城市和农村人群中进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基线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至2005年底,登记并核实心脑血管病事件(包括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各种原因的死亡。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推荐的标准确定基线时研究对象是否罹患MS。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 434人,其中男性4 621人,女性4 813人,男女性MS患病率分别为4.2%和5.2%。在平均19年的随访期间,研究对象共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786例(男性488例,女性298例)。在调整多种危险因素后,男女性MS者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冠心病事件、总脑卒中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非MS者(P值均<0.05),MS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也高于非MS者(男性:RR=1.48,95%CI:0.71~3.09,女性:RR=2.54,95%CI:1.15~5.60),但在男性中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297)。结论 MS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加,但MS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脑血管病 冠心病 脑卒中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中心肌损伤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洋 赵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52-954,共3页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尤其是II型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使心肌缺血氧化应激增强。影响心肌细胞应对再灌注损伤的能力:1不断变化的葡萄糖水平、线粒体紊乱和一氧化氮合成酶解偶...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尤其是II型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使心肌缺血氧化应激增强。影响心肌细胞应对再灌注损伤的能力:1不断变化的葡萄糖水平、线粒体紊乱和一氧化氮合成酶解偶联降低了抗氧化防御;2细胞信号通路障碍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肌更易损伤,最终导致心壁结构重塑、心力衰竭。本文就糖尿病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氧化应激与心肌损伤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 糖尿病 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低能激光照射对梗死后心肌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剑峰 袁昕 +2 位作者 张浩 郑哲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低能激光照射(LLLI)对梗死后心肌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经超声心动图筛选合格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 LLLI组:心肌梗死后开胸接受LLLI预处理(n=26);2对照组:心肌梗死后单纯开胸... 目的:探讨低能激光照射(LLLI)对梗死后心肌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经超声心动图筛选合格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 LLLI组:心肌梗死后开胸接受LLLI预处理(n=26);2对照组:心肌梗死后单纯开胸,日光灯照射(n=27);3假手术组:单纯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只穿线不行结扎(n=24)。LLLI预处理采用635 nm半导体低能激光(输出功率:5 mW;照射时间:150秒;能量密度:0.96 J/cm2)开胸单次照射。LLLI预处理后1小时、1天、1周,以免疫蛋白印迹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预LLLI处理区内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分别以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LLLI预处理区内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TUNEL法检测照射区心肌细胞凋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结果:LLLI显著提高了梗死后心肌组织中VEGF、GRP78的表达及SOD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但未能显著改善梗死周边区心肌细胞凋亡和左心功能。结论:LLLI能够通过降低梗死后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局部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激光照射 心肌梗死 微环境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预处理提高心肌梗死区移植干细胞存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剑峰 刘学彬 +2 位作者 丛祥凤 胡盛寿 陈曦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预处理对心肌梗死后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早期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MSCs取自雄性SD大鼠,缺氧无血清条件下LPA预处理MSCs,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雄性SD大鼠心肌梗...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预处理对心肌梗死后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早期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MSCs取自雄性SD大鼠,缺氧无血清条件下LPA预处理MSCs,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雄性SD大鼠心肌梗死(MI)模型。3周后,经超声筛选合格MI大鼠随机分为3组:1培养基(DMEM)注射组:心肌梗死区细胞培养基注射(n=24);2 MSCs组:心肌梗死区雄性MSCs注射(n=26);3 L-MSCs组(n=27):心肌梗死区LPA预处理的雄性MSCs注射组,细胞注射量为2×106。Real time-PCR技术检测SRY基因(Y染色体),TUNEL的方法评价移植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毛细血管密度,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结果 LPA预处理显著提高了缺氧无血清条件下MSCs的VEGF分泌;与单独MSC移植相比,LPA预处理显著提高了移植MSCs存活率[1 h:(50.93±11.43)%vs.(23.63±2.24)%,P=0.28;1 d:(34.96±12.1)%vs.(14.75±1)%,P=0.31;1周:(1.38±0.35)%vs.(0.69±0.14)%,P=0.44];减少了移植MSCs凋亡,同时促进了局部毛细血管的新生,但没有获得心功能的显著改善。结论 LPA预处理能够提高移植MSCs存活,增强其旁分泌作用,促进血管的发生,是一种有效地提高MSCs移植存活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干细胞移植 存活 凋亡 心肌梗死 大鼠
下载PDF
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侯剑峰 张昌伟 +1 位作者 郑哲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4-927,共4页
目的:证实大网膜是否通过逆转心脏神经重构降低心律失常易感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单纯心肌梗死组(n=20)和大网膜移植组(n=20)。4周后分别采用电生理方法评价各组大鼠的电生理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神经... 目的:证实大网膜是否通过逆转心脏神经重构降低心律失常易感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单纯心肌梗死组(n=20)和大网膜移植组(n=20)。4周后分别采用电生理方法评价各组大鼠的电生理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神经分布及密度,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连接蛋白43(Connexin43)、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的表达。结果:与单纯心肌梗死组相比,大网膜移植组大鼠心律失常易感性显著下降(评分:0.9±0.2 vs 3.5±1.2,P<0.05),电传导阻滞得到显著改善[信号振幅(:3.4±0.3)mV vs(1.5±0.2)mV,P<0.05;捕获阈值(:2.2±0.2)mV vs(5.5±0.3)mV,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网膜包裹显著降低了心肌梗死周边区新生神经以及交感神经密度[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768.6±144.1)μm2/mm2 vs(1388.4±244.9)μm2/mm2,P<0.05;酪氨酸酶(TH)(:1018.5±124.7)μm2/mm2 vs(1552.4±270.3)μm2/mm2,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大网膜移植组NGF表达下调而Connexin43的表达上调,酶联免疫吸附法显示大网膜移植组ET-1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大网膜包裹能减低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易感性,而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心脏神经重构的逆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移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神经重构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及基因筛查在肥厚型心肌病筛查及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宏丽 王东 +6 位作者 冯新星 邹玉宝 王怡璐 王继征 惠汝太 宋雷 赵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及基因筛查在HCM筛查及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一个HCM家系共14人,多重靶向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26个已知最常见的HCM致病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捕获测序,用Sanger测序对发现的...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及基因筛查在HCM筛查及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一个HCM家系共14人,多重靶向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26个已知最常见的HCM致病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捕获测序,用Sanger测序对发现的突变进行验证并对其他家系成员及307名健康对照进行该突变位点的筛查,分析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特点。结果:先证者及其子携带MYH7基因c.2146 G>A(Gly716Arg)突变,该突变位于MYH7基因19号外显子,导致第716位氨基酸残基由Gly变为Arg,其他25个基因未发现突变。Sanger测序验证后对其他家系成员进行突变筛查,其他家庭成员及对照组未发现该突变,该突变与HCM在该家系中共分离。先证者携带的致病突变为从头突变,并遗传给其子。先证者临床表现为发病早(14岁)、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心力衰竭,其子出生时即发现心肌肥厚。其父虽然室间隔肥厚(15 mm),但结合其年轻时曾为运动员的经历及遗传筛查的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其为HCM患者,考虑为生理性肥厚。结论:该家系HCM由MYH7基因从头突变p.Gly716Arg导致,该突变临床发病早,症状较重,预后较差,为恶性突变。基因筛查在HCM家系筛查及疾病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MYH7基因 Gly716Arg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高危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应用现况调查 被引量:31
14
作者 刘佳敏 葛蕾 +13 位作者 李静 李希 冯芳 张海波 高岩 乌汉毕力格 庞鑫 CHEN Yi-ping CHEN Zheng-ming LANDRAY Martin ARMITAGE Jane CHEN Fang 蒋立新(代表) HPS2-THRIVE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了解国内部分医院高危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NN/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于2007年及2009年在14个城市的51家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符合条件的冠心病... 目的了解国内部分医院高危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NN/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于2007年及2009年在14个城市的51家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符合条件的冠心病患者,利用电子问卷采集基线数据,对ACEI/ARB类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在13078例均应使用ACEI/ARB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中,服用ACEI/ARB类药物的比例仅为45.8%,且病史超过1年的患者服药的比例明显下降。即使是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服药比例也仅分别为46.1%和56.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合并心肌梗死或高血压病史、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病程长短是影响ACEI/ARB类药物使用的因素。各种ACEI/ARB类药物中,卡托普利使用最为广泛。结论目前国内冠心病患者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状况存在明显不足,如何将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让尽可能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仍是临床工作者及卫生决策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结果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心包腔内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晓辉 王水云 +3 位作者 孙宏涛 王红月 段雪晶 王剑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4-965,共2页
患者女性,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于2013年3月5日入院.入院前20 d查体发现心包腔内占位病变.入院查体:血压130/90 mmHg(1mmHg=0.133 kPa),心率89次/min,呼吸20次/min;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凹陷及异常隆起... 患者女性,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于2013年3月5日入院.入院前20 d查体发现心包腔内占位病变.入院查体:血压130/90 mmHg(1mmHg=0.133 kPa),心率89次/min,呼吸20次/min;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凹陷及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1cm处,心脏表面未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向左增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心包腔内 入院查体 肺呼吸音 上腹部不适 占位病变 锁骨中线 心尖搏动
原文传递
血管加压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付志达 管玉龙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7-90,共4页
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相关,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外周血管扩张性休克,对于常规儿茶酚胺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尤为有效。心血管外科术后部分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加压素相对不足,给予外源... 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相关,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外周血管扩张性休克,对于常规儿茶酚胺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尤为有效。心血管外科术后部分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加压素相对不足,给予外源性血管加压素能够降低心率、减少儿茶酚胺类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早期应用小剂量的血管加压素可能有助于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恢复,而不会造成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将为血管加压素的合理使用和剂量、疗程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加压素 休克 心血管外科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筛查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宏达 邱梅红 荆志成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3年第5期271-274,279,共5页
钙拮抗剂(CCB)长程治疗仅对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AVT)筛查阳性患者有效,因此AVT筛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策略具有关键作用,本文综述AVT筛查在肺动脉高压诊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 钙拮抗剂
原文传递
大血管手术在不同停循环温度下顺行性脑灌注的荟萃分析
18
作者 王越夫 郭莎莎 +3 位作者 孙燕华 刘晋萍 王古岩 吉冰洋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深低温停循环(DHCA)联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技术是目前大多数心脏中心主动脉弓部手术时采用的体外循环技术。但随着凝血、炎症反应、器官功能损伤等问题的日益彰显,人们对采用深低温的必要性逐渐产生质疑。本篇荟萃分析将不... 目的深低温停循环(DHCA)联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技术是目前大多数心脏中心主动脉弓部手术时采用的体外循环技术。但随着凝血、炎症反应、器官功能损伤等问题的日益彰显,人们对采用深低温的必要性逐渐产生质疑。本篇荟萃分析将不同停循环温度下应用顺行性脑灌注的大血管手术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我们对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谷歌学术及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国内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将不同停循环温度下顺行性脑灌注的大血管手术的研究纳入本荟萃分析,并且纳入的研究需报道了相应的临床结果。我们通过Q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运用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分析有无发表偏倚。结果本荟萃分析共纳入13篇研究,共2531人,其中305名患者采用了DHCA+ASCP,1167名采用中低温停循环(MHCA)+ASCP,1059名患者采用浅低温停循环(mild HCA)+ASCP。对深低温组与中低温组对比分析,深低温组的早期死亡率显著高于中低温组,而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ND),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及肾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中低温组与浅低温组对比分析,浅低温组TND,肾衰,出血再次开胸的发生率均低于中低温组,而早期死亡率与PND无明显差异。结论 MHCA+ASCP在早期死亡率方面优于DHCA+ASCP。而mild HCA+ASCP在TND,肾衰,因出血再次开胸方面均优于MHCA+ASCP,其他结果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在停循环过程中应用顺行性脑灌注实施主动脉手术的患者,适当提高停循环温度是相对安全并值得积极推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 低温停循环 大血管手术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中心性肥胖腰围身高比值的适宜切点的研究 被引量:56
19
作者 赵连成 李莹 +3 位作者 彭亚光 张林峰 郭敏 武阳丰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中年人群腰围身高比值(WHtR)诊断中心性肥胖的适宜切点。方法选用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课题的两次横断面调查,共30 630名35~59岁人群资料,比较不同WHtR切点对高血压、空腹血糖异常、血清总胆固醇升... 目的探讨我国中年人群腰围身高比值(WHtR)诊断中心性肥胖的适宜切点。方法选用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课题的两次横断面调查,共30 630名35~59岁人群资料,比较不同WHtR切点对高血压、空腹血糖异常、血清总胆固醇升高(高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HDL-C)以及危险因素聚集(危险因素个数≥2)的检出效果,并分析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预测4种危险因素的WHtR最佳切点范围在0.48~0.52,预测危险因素聚集的WHtR最佳切点在男性、女性及男女合并人群中分别为0.49、0.50及0.49。人群WHtR控制在0.50以下,可防止人群中约2/5的高血压,1/5空腹血糖异常和高TC,1/3的低HDL-C,以及约一半的危险因素聚集。结论 WHtR为0.50可作为我国中年人群中心性肥胖评价的适宜切点。以"腰围不超过身高一半"作为体重控制理念,促进心血管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围身高比 中心性肥胖 切点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社区复方制剂抗高血压治疗研究:2年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馨 段雪英 +5 位作者 王增武 陈祚 王晓梅 陈伟伟 朱曼璐 王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9-454,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北京降压0号)和复方利血平片(复方降压片)长期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选取2008-10至2009-01北京7个农村社区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6例,年龄45~75岁,随机分成2组... 目的: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北京降压0号)和复方利血平片(复方降压片)长期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选取2008-10至2009-01北京7个农村社区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6例,年龄45~75岁,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用北京降压0号(降压0号组,393例)和复方降压片(复降片组,373例),北京降压0号的剂量为0.5~1片/次,1次/d,复方降压片的剂量为1~2片/次,3次/d,观察时间为24个月。结果 :共710例患者完成试验,降压0号组与复降片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24.7±13.9/13.2±8.8)mm Hg vs(23.0±14.2/11.9±9.5)mm Hg,1 mm Hg=0.133 k Pa]、总有效率(89.0%vs 84.5%)、不良反应发生率(0.5%vs 1.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6、12、24个月降压0号组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均高于复降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0号组患者在服药24个月末依从性高于复降片组[(99.2±4.8)%vs(98.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降压0号依从性和对2级高血压的降压幅度高于复方降压片。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均未见明显的不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 复方利血平片 安全性 依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