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真菌分类学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维达 梁官钊 +4 位作者 张美洁 葛力瑜 刘加 董嘉琤 宋歌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进步迅速,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日新月异,真菌命名及分类已发生划时代的改变。诸多真菌存在种属拆分与合并,甚至菌名的改变,亟需更新相关信息。该文总结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 近年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进步迅速,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日新月异,真菌命名及分类已发生划时代的改变。诸多真菌存在种属拆分与合并,甚至菌名的改变,亟需更新相关信息。该文总结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接合菌门(Zygomycota)等分类学新进展,涵盖了主要医学真菌致病菌,如毛霉菌、皮肤癣菌、念珠菌、隐球菌、马拉色菌及暗色真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接合菌 皮肤癣菌 念珠菌 隐球菌
下载PDF
着色真菌monophora引起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桂霞 陈先进 +3 位作者 沈永年 刘泽虎 胡素泉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55-157,185,共4页
目的报道1例由着色真菌monophora引起的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方法取皮损皮屑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同时取活检进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真菌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温度试验和放线菌酮耐受试验,PCR扩增测序。结果KOH... 目的报道1例由着色真菌monophora引起的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方法取皮损皮屑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同时取活检进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真菌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温度试验和放线菌酮耐受试验,PCR扩增测序。结果KOH涂片检查可见较多圆形厚壁棕色硬壳细胞。组织病理学显示为慢性肉芽肿样改变;PAS和银染色可见到圆形厚壁的硬壳细胞。真菌菌落生长缓慢,呈橄榄色到黑色。小培养可见大量棕色菌丝、分支分隔,分生孢子梗主要为喙枝孢型,分生孢子棕色,椭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温度试验37℃生长,38℃不生长。0.01%、0.05%和0.1%放线菌酮均能耐受。扩增真菌rDNA的ITS区得到645 bp的片段,经序列分析与裴氏着色真菌monophora变种ITS区比对,100%一致。结论据真菌学形态结构特征以及DNA序列分析菌种被鉴定为着色霉monoph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霉mon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 喙枝孢型
下载PDF
国内多中心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爱平 余进 +9 位作者 万喆 李福秋 曾敬思 刘维达 章强强 郝飞 冉玉平 席丽艳 赖维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掌握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真菌镜检阳性的1 428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和临床分析。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3.9%,分离出病原菌800株。其中皮肤癣菌占84.0%,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0.9%),其... 目的了解国内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掌握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真菌镜检阳性的1 428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和临床分析。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3.9%,分离出病原菌800株。其中皮肤癣菌占84.0%,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0.9%),其次为指(趾)间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酵母菌占11.4%,以念珠菌属为主(10.1%),尤以近平滑念珠菌为主,其次为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其他霉菌占4.6%,以枝顶孢霉为主(2.3%),其次曲霉属、青霉属、毛壳菌属、镰刀菌属和帚霉属等。结论本研究显示甲真菌病病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为酵母菌和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病原菌 多中心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微量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两种观察结果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晴 王乐 +4 位作者 葛一平 王淼淼 陈伟 沈永年 刘维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用微量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肉眼观察和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的优缺点及一致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微量稀释法M27-A3,检测203株念珠菌对4种唑类药物(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 目的用微量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肉眼观察和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的优缺点及一致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微量稀释法M27-A3,检测203株念珠菌对4种唑类药物(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及4种非唑类药物(制霉菌素、利拉萘酯、萘替芬、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并同时用肉眼和体视显微镜两种方法观察结果。结果唑类药物两观察方法结果的一致性为87.7%~96.1%;非唑类药物的一致性为91.6%~99.5%。与肉眼观察法比较,体视显微镜成像有立体感,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量菌生长,易于区分待测菌和污染菌生长。除利拉萘酯、萘替芬和联苯苄唑外,咪康唑、酮康唑等均对念珠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结论微量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体视显微镜观察与肉眼读取结果有较好一致性,两种方法结合有助于判断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性 抗真菌药物 念珠菌 体视显微镜
下载PDF
Dectin-1介导香菇多糖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产生IL-12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青 陈晓 +4 位作者 孙俊 曾容 胡素泉 李岷 刘维达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能否依赖Dectin-1介导而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产生IL-12。方法香菇多糖作用THP-1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Dectin-1、IL-12p35和IL-12p40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THP-1细胞分泌IL-12的含量;以Dectin-1抑...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能否依赖Dectin-1介导而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产生IL-12。方法香菇多糖作用THP-1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Dectin-1、IL-12p35和IL-12p40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THP-1细胞分泌IL-12的含量;以Dectin-1抑制剂昆布多糖预处理THP-1细胞,比较香菇多糖诱导产生IL-12的变化。结果香菇多糖可上调THP-1细胞表达Dectin-1的mRNA水平;能上调THP-1细胞IL-12p35和IL-12p40的mRNA表达和IL-12分泌;昆布多糖可明显抑制香菇多糖诱导THP-1细胞分泌IL-12。结论 Dectin-1能介导香菇多糖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产生IL-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巨噬细胞 外源凝集素类 C型 IL-12
下载PDF
中国耳念珠菌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官钊 吴绍熙 +1 位作者 郭宁如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5期301-304,共4页
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耳道念珠菌(Candida auris)感染呈现全球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引起各国重视。近期,两个中国团队报道了耳念珠菌病例,揭开耳念珠菌在中国地区感染的研究序幕。在此,我们分析探讨耳念珠菌在中国的感染现... 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耳道念珠菌(Candida auris)感染呈现全球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引起各国重视。近期,两个中国团队报道了耳念珠菌病例,揭开耳念珠菌在中国地区感染的研究序幕。在此,我们分析探讨耳念珠菌在中国的感染现状,并提出合理防治建议和策略,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道念珠菌 多重耐药 中国地区
下载PDF
氨基酸对白念珠菌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泽虎 李岷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单个氨基酸对白念珠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用0.67%的酵母氮源基础培养基和2%葡萄糖配制成SD合成培养基,37℃恒温摇床培养,研究单个天然氨基酸对白念珠菌形态学的影响,并分别通过不添加碳源和厌氧条件下培养观察对精氨酸诱导... 目的初步探讨单个氨基酸对白念珠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用0.67%的酵母氮源基础培养基和2%葡萄糖配制成SD合成培养基,37℃恒温摇床培养,研究单个天然氨基酸对白念珠菌形态学的影响,并分别通过不添加碳源和厌氧条件下培养观察对精氨酸诱导的菌丝的影响。结果在含10mmol/L的L-精氨酸的SD液体培养基中,可见大量的菌丝。在含10mmol/L的L-半胱氨酸、L-苏氨酸、L-缬氨酸和L-色氨酸的SD液体培养基中,可见典型的酵母细胞,未见菌丝。在含10mmol/L的其他单个氨基酸的SD液体培养基中可见混合的酵母和菌丝结构。在不含氨基酸或含各种天然氨基酸的SD固体培养基上,白念珠菌的菌落均光滑。但在含10mmol/L的L-精氨酸固体培养基上,光滑的菌落周围可见小的突起,镜下可见菌丝。无氧条件下,无论有无碳源,含精氨酸的SD培养液中白念珠菌只能形成酵母细胞,生长部分受到抑制。结论精氨酸可以诱导白念珠菌菌丝形成,厌氧条件下精氨酸不能诱导白念珠菌菌丝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白念珠菌 酵母 菌丝 厌氧
下载PDF
中国地区球孢子菌病现况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维达 梁官钊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球孢子菌是一种Ⅱ类真菌,包含两个种,即粗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is)和波萨达斯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posadasii),主要由人吸入肺部感染致病,严重者可播散感染而致死[1]。流行病学显示,球孢子菌病主要流行于美国西南部与中美洲和... 球孢子菌是一种Ⅱ类真菌,包含两个种,即粗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is)和波萨达斯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posadasii),主要由人吸入肺部感染致病,严重者可播散感染而致死[1]。流行病学显示,球孢子菌病主要流行于美国西南部与中美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一般认为,球孢子菌为域外真菌,疫区外发现该菌感染主要考虑为输入性[2]。中国地区球孢子菌病报道较少,临床工作者对该病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误诊漏诊率高[3]。本文现回顾分析中国地区报道的球孢子菌病病例,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子菌 流行病 中国
下载PDF
白念珠菌药物耐受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宇颖 刘维达 李筱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白念珠菌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念珠菌血症的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造成了严重的临床问题。由于治疗药物有限,其耐药问题使临床治疗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对于一部分持续性感染的患者,即使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提示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白念珠菌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念珠菌血症的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造成了严重的临床问题。由于治疗药物有限,其耐药问题使临床治疗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对于一部分持续性感染的患者,即使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提示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常常伴随迁延不愈和复发,临床疗效和低耐药率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和药物耐受有关。而临床上常将耐受和耐药概念混淆,忽视白念珠菌耐受对治疗的影响。该文就白念珠菌耐受的概念、机制及其与耐药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耐受 耐药 抗真菌药
下载PDF
易被忽视及误诊的癣病——毳毛癣
10
作者 张璐璐 梁官钊 +3 位作者 陈玉萍 王琼 佘晓东 刘维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本文报告2例儿童面部毳毛癣。例1.女,3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眼眶周圆形红斑及丘疹,境界较清晰,皮损边缘轻微隆起,伴少许脱屑,轻微红肿,鼻尖处少许类似皮损。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 本文报告2例儿童面部毳毛癣。例1.女,3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眼眶周圆形红斑及丘疹,境界较清晰,皮损边缘轻微隆起,伴少许脱屑,轻微红肿,鼻尖处少许类似皮损。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示须癣毛癣菌生长,真菌药敏实验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敏感。诊断:毳毛癣。治疗:予口服特比萘芬及泼尼松,外用维生素E乳膏。例2.女,4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及瘙痒2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颊部圆形红斑,境界尚清晰,可见散在丘疹及轻微脱屑,少许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真菌学检查:毳毛真菌荧光镜检阳性,真菌培养未生长。诊断:毳毛癣。治疗:予口服特比萘芬,外用维生素E乳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毳毛
下载PDF
小鼠皮肤着色真菌病TNF-α和IFN-γ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宝 刘维达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662-664,共3页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着色真菌病模型发病过程中TNF-α和IFN-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宿主防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ICR小鼠分为4组,A组为健康小鼠足垫皮下接种卡氏支孢霉悬液组;B组为免疫抑制小鼠足垫皮下接种卡氏支孢霉悬液...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着色真菌病模型发病过程中TNF-α和IFN-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宿主防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ICR小鼠分为4组,A组为健康小鼠足垫皮下接种卡氏支孢霉悬液组;B组为免疫抑制小鼠足垫皮下接种卡氏支孢霉悬液组;C组为免疫抑制小鼠足垫皮下接种灭活卡氏支孢霉悬液组;D组为健康小鼠足垫皮下接种生理盐水做对照。接种后第7、30、60d时RT-PCR法检测小鼠皮损组织TNF-α、IFN-γ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A组TNF-α基因表达水平在接种后第7、30、60d分别为2.552±0.5342、1.6740±0.4106、1.4900±0.5612,第30d较第7d显著下降(P<0.05),但较第60d无显著差异(P>0.05)。B组在接种后第7、30d分别为1.8120±0.3725、1.4620±0.314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第60d为1.5420±0.4280,与第30d无显著差异(P>0.05)。C组在接种后第7、30d分别为1.8800±0.3697、1.3100±0.4594,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第60d为1.4000±0.3595,与第30d无显著差异(P>0.05)。A组IFN-γ基因表达水平在接种后第7、30d分别为0.5160±0.1126、0.9680±0.1946,后者较前者显著上升(P<0.005),第60d为1.2100±0.2107,较第30d无显著差异(P>0.05)。B组在接种后第7d、30d分别为0.2920±0.1482、0.7640±0.1823,后者较前者显著上升(P<0.005),第60d为1.0920±0.5102,较第30d无显著差异(P>0.05)。C组在接种后第7、30d分别为0.2780±0.1937、0.8900±0.3580,后者较前者显著上升(P<0.05),第60d为1.100±0.3808,与30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TNF-α和IFN-γ则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卡氏支孢霉所致的着色真菌病模型的发病过程中有TNF-α和IFN-γ的参与。感染早期TNF-α、IFN-γ可能协同加强Th1型反应清除感染部位的真菌,从而起对机体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真菌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白念珠菌耐药基因CDR1、CDR2、MDR1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邵俊国 魏媛媛 +4 位作者 张金艳 冯鑫 张洪涛 刘志广 李筱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分离的耐药基因CDR1、CDR2和MDR1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水平。方法从送检样本中分离并鉴定出白念珠菌,选取其中115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白... 目的探讨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分离的耐药基因CDR1、CDR2和MDR1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水平。方法从送检样本中分离并鉴定出白念珠菌,选取其中115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白念珠菌耐药基因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表达情况。结果 115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半数抑菌范围为5μg/mL,90%抑菌范围为126μg/mL;其中76株敏感,39株耐药,敏感率为66.1%,耐药率为36.8%。CDR2基因△CT值敏感株组为9.33±3.21,耐药株组为7.49±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5);CDR1基因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敏感株和耐药株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念珠菌耐药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与CDR2高表达有关,与CDR1和MDR1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 耐药基因 氟康唑 相关性
下载PDF
菌落PCR技术快速鉴别丝状真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晓利 吕雪莲 +4 位作者 沈永年 吕桂霞 王淼淼 葛一平 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菌落PCR在检测病原性丝状真菌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初步建立用于丝状真菌的菌落PCR检测技术,用19种丝状真菌标准株进行验证,所有菌落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选取8种菌株的菌落PCR产物和酶切结果与常规PCR进行比较,检测其准... 目的探讨菌落PCR在检测病原性丝状真菌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初步建立用于丝状真菌的菌落PCR检测技术,用19种丝状真菌标准株进行验证,所有菌落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选取8种菌株的菌落PCR产物和酶切结果与常规PCR进行比较,检测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19株菌中有16株(84.2%)菌落PCR成功扩增内转录间隔(ITS)区,ITS区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种正确,与NCBI数据库中相同菌种的相似度为96%~100%;与常规PCR进行比较的8株菌中,除构巢曲霉菌落PCR扩增结果为阴性外,其他菌种菌落PCR产物及酶切条带与常规PCR基本一致。结论与常规PCR相比,菌落PCR检测丝状真菌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鉴定菌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用于丝状真菌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孢子真菌 菌落PCR 限制件内切醢图谱浃 序列比对
原文传递
二次PCR用于临床标本真菌感染快速分子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雪莲 刘泽虎 +2 位作者 梅亚宁 张晓利 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二次PCR技术诊断疑似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疑似真菌感染的深部位痰及肺泡灌洗液标本共29份,分别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真菌通用引物单次与二次PCR扩增rDNA的ITS区,并对真菌检出阳性率和多种真菌菌... 目的探讨二次PCR技术诊断疑似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疑似真菌感染的深部位痰及肺泡灌洗液标本共29份,分别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真菌通用引物单次与二次PCR扩增rDNA的ITS区,并对真菌检出阳性率和多种真菌菌种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疑似病例痰及肺泡灌洗液标本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单次PCR和二次PCR真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0.7%(6/29)、37.9%(11/29)、17.2%(5/29)和48.3%(14/29)。真菌培养、单次PCR和二次PCR提示二种以上真菌菌种检出的比例分别为6.9%(2/29)、3.4%(1/29)和24.1%(7/29)。二次PCR与单次PCR的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在两种以上菌种检出率方面,二次PCR与真菌培养和单次PC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30,P值均〈0.05)。结论二次PCR技术有助于提高临床标本真菌分子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真菌病 分子诊断技术
原文传递
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先进 沈永年 +1 位作者 吕桂霞 刘维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9-602,F0003,共5页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方法自临床标本选取3个红色毛癣菌菌株,经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及接种后追加应用的方法,促进红色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在应用适当剂量糖...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方法自临床标本选取3个红色毛癣菌菌株,经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及接种后追加应用的方法,促进红色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在应用适当剂量糖皮质激素干预下,红色毛癣菌动物接种后10d左右,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均显示感染成功。结论糖皮质激素干预下可建立稳定的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红色毛癣菌 豚鼠
下载PDF
白念珠菌磷脂甘露聚糖对单核细胞产生白介素-6、白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青 李岷 +4 位作者 唐荣才 刘维达 周武庆 沈永年 吕桂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磷脂甘露聚糖(PLM)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细胞(THP-1)产生的炎症反应是否依赖Toll样受体(TLR)2。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分析PLM体外刺激THP-1细胞TLR2、TLR4、前炎症因子[白介素(IL)-6]和趋化因子(IL-8)的...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磷脂甘露聚糖(PLM)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细胞(THP-1)产生的炎症反应是否依赖Toll样受体(TLR)2。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分析PLM体外刺激THP-1细胞TLR2、TLR4、前炎症因子[白介素(IL)-6]和趋化因子(IL-8)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IL-8分泌含量。免疫印迹法分析TLR2的蛋白表达。结果 PLM可升高THP-1细胞的IL-6和IL-8 mRNA表达和分泌水平(均P=0.0000)。PLM上调THP-1细胞的TL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000),但对TLR4 mRNA表达无影响。PLM经β-D-甘露糖苷水解酶处理后,不能诱导上述受体及因子的表达。TLR2中和抗体能抑制PLM诱导的IL-6和IL-8产生(P=0.0003,P=0.0010)。结论白念珠菌胞壁PLM依赖TLR2介导激活人THP-1细胞产生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磷脂甘露聚糖 单核细胞 TOLL样受体 细胞因子
下载PDF
PCR—RFLP技术快速鉴定八种致病丝状病原真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利 吕雪莲 +4 位作者 沈永年 吕桂霞 王淼淼 葛一平 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23-525,共3页
目的 建立能快速鉴定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病原菌的PCR-RFLP方法.方法 用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尖端赛多孢和串珠镰刀菌的ITS区,分别用Hha Ⅰ、HaeⅢ、Hinf Ⅰ、Taq Ⅰ和Msp Ⅰ 5种限制性... 目的 建立能快速鉴定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病原菌的PCR-RFLP方法.方法 用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尖端赛多孢和串珠镰刀菌的ITS区,分别用Hha Ⅰ、HaeⅢ、Hinf Ⅰ、Taq Ⅰ和Msp Ⅰ 5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建立以PCR为基础的RFLP方法,然后对22株临床株和2株环境分离株进行PCR-RFLP图谱分析.结果 对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可以准确鉴定8种深部致病丝状真菌,从DNA提取到酶切分析可以在1个工作日完成.22株临床株和2株环境分离株PCR-RFLP鉴定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PCR-RFLP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鉴定丝状真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原文传递
pH及氧气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泽虎 吕雪莲 +4 位作者 李筱芳 吕桂霞 沈永年 李岷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pH值和氧气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调节Muller-Hinton液体培养基的pH值和去除培养基中的氧气来观察白念珠菌的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和菌丝形成率的变化。结果在无氧气的液体培养基中,白念珠菌生长缓慢,不能产生菌丝结... 目的探讨pH值和氧气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调节Muller-Hinton液体培养基的pH值和去除培养基中的氧气来观察白念珠菌的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和菌丝形成率的变化。结果在无氧气的液体培养基中,白念珠菌生长缓慢,不能产生菌丝结构,只有酵母细胞形成。生长曲线的延缓期内各组没有明显差异,而在生长的对数期pH3和pH4的条件下念珠菌生长速度明显慢于pH5、pH6、pH7、pH8和pH9。菌丝形成率在pH3、pH4和pH5条件下<20%,而在pH6、pH7、pH8和pH9条件下可高达70%。结论厌氧条件抑制白念珠菌的菌丝形成,只形成酵母细胞。白念珠菌在pH3~9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偏酸性环境有利于白念珠菌酵母形成,偏碱性的环境有助于菌丝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PH值 厌氧 菌丝 酵母
下载PDF
posadasii球孢子菌国内首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官钊 符美华 +3 位作者 吕桂霞 沈永年 梅嬛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288-290,287,共4页
自1例肺部感染患者成功分离到1株球孢子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posadasii球孢子菌(C.posadasii),文献查新至今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关键词 球孢子菌病 粗球孢子菌 posadasii球孢子菌
下载PDF
2019年欧洲毛霉病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14
20
作者 梁官钊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毛霉菌病具有破坏性并进展迅速,须紧急干预。自2013年欧洲毛霉诊疗指南制定以来,近年又有诸多研究进展,需要进一步更新。2019年欧洲医学真菌学联合会(ECMM)与真菌病研究小组教育与研究联合会(MSG ERC)联合发布最新毛霉病全球诊疗指南,... 毛霉菌病具有破坏性并进展迅速,须紧急干预。自2013年欧洲毛霉诊疗指南制定以来,近年又有诸多研究进展,需要进一步更新。2019年欧洲医学真菌学联合会(ECMM)与真菌病研究小组教育与研究联合会(MSG ERC)联合发布最新毛霉病全球诊疗指南,提供了有益的诊疗策略及具体信息,但临床工作更应兼顾个体差异及国情。该文对最新指南的诊疗信息进行解读,并对比旧版诊疗指南改变以启示医学同道,思考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病 抗真菌治疗 临床指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