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源性肿瘤种植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莹 白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医源性肿瘤种植是指在诊治过程中因各种诊疗方法造成或促进了恶性或有种植潜能的细胞脱落或播散,形成转移灶,使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在操作孔道或切口部位有肿物结节形成,结合病史易诊断,病理检查可确诊。肿瘤种植... 医源性肿瘤种植是指在诊治过程中因各种诊疗方法造成或促进了恶性或有种植潜能的细胞脱落或播散,形成转移灶,使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在操作孔道或切口部位有肿物结节形成,结合病史易诊断,病理检查可确诊。肿瘤种植可发生在各种穿刺术孔道,腹腔镜手术穿刺点,腹壁切口和会阴切口等。除恶性肿瘤外,交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有种植能力的疾病也可发生种植。一旦诊断或怀疑肿瘤种植,一般采用手术切除。在诊治过程中避免及减少医源性种植和播散被视为肿瘤外科治疗中一个重要原则。临床操作中,活检术时尽可能采取切除活检术,穿刺术时避免反复穿刺,腹腔镜手术时将组织装入标本袋中再由穿刺点取出,腹腔镜手术后应仔细关闭腹膜,腹肌筋膜,皮肤,或切除穿刺孔道。另外,关腹前应以蒸馏水浸泡,使脱落的肿瘤细胞在低渗透压溶液中易膨胀破裂及更换手套及器械后再关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时也应尽量避免进入宫腔。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回顾文献,使临床医师加深对肿瘤种植的重视,并注意避免或减少医源性种植和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肿瘤种植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4
2
作者 马莹 白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性 淋巴转移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卵巢恶性肿瘤骨转移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雷呈志 吴令英 +1 位作者 张蓉 李晓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5例卵巢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15例患者发生脊椎转移17例次;骨盆转移6例次;四肢...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5例卵巢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15例患者发生脊椎转移17例次;骨盆转移6例次;四肢骨转移4例次。15例患者腰痛7例次;胸痛4例次;行走障碍2例次。(2)6例卵巢癌Ⅳ期患者诊断的同时发现骨转移5例;7例Ⅲ期患者5例骨转移发生在卵巢癌诊断后1~2年;1例Ⅰ期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卵巢癌确诊后3年。(3)1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患者中,低、中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8例;高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透明细胞癌2例;15例卵巢肿瘤患者诊断骨转移同时发生肺转移6例次,肝转移3例次,淋巴结转移7例次。(4)15例患者中放弃治疗5例,其生存时间2~5个月;10例接受骨转移综合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时间1个月至23年。结论卵巢恶性肿瘤骨转移多见于Ⅲ~Ⅳ期患者,以腰椎、胸椎、骨盆为主要转移部位,卵巢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为常见病理类型,临床期别晚、肺转移、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是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卵巢肿瘤骨转移预后很差,采用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骨转移 肺转移 肝转移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后辅助调强放疗(IMRT)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曼妮 李明辉 +4 位作者 安菊生 张功逸 吴令英 戴建荣 李晓光 《癌症进展》 2011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行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sIMRT)的近期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期间78例早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IMRT组有30例;常规组48例...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行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sIMRT)的近期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期间78例早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IMRT组有30例;常规组48例。调强放射治疗方法(IMRT/或sIMRT):CTV上界从腹主动脉分叉处至下界闭孔下缘水平,沿髂血管外放5~7mm勾画,CTV腹向外放10mm/其余方向外放5mm形成PTV,处方剂量95%PTV:45~50GY/1.8~2GY/次×25次;常规前后两野照射:模拟机定位,上界在L3-4之间水平,下界在闭孔下缘,外界在真骨盆最宽处外1.5~2.0cm,处方剂量DT45GY/1.8GY×25次。放疗期间同步顺铂周疗,每周30mg/m^2,4~6周,或顺铂60mg/m^2分3天+5Fu 4g 96小时持续滴入,在放疗d1、29进行。结果年龄30~65岁,中位年龄44.87岁。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切缘、脉管瘤栓、术前放化疗情况以及放化疗中骨髓抑制、肠道反应和泌尿系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淋巴结转移者(IMRT组:20/27,常规组:15/44)采用IMRT/或sIMRT者高于常规前后野照射组(P=0.001)。30例IMRT/sIMRT治疗中2例复发,均在放射野外;48例常规放疗中5例复发,其中4例在放射野内、1例肺转移。结论尽管统计未能显示不良反应及复发差异,但调强放疗通过提高盆腔照射靶区剂量以及减少危机器官受照剂量和体积,减少盆腔内复发,给放射野内复发病灶再次放射治疗提供了剂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YKL-40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魏鹏 骆爱萍 +2 位作者 丁芳 贾英华 李淑敏 《癌症进展》 2013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YKL-40在31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0例子宫内膜正常者的组织和血清中的表...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YKL-40在31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0例子宫内膜正常者的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并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分析YKL-40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YKL-40血清浓度(中位数102.58 ng/ml)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位数58.20 ng/ml)和正常对照者(中位数37.0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YKL-40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46),但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腹腔冲洗液或腹腔积液细胞学结果无关(P>0.05)。②YKL-40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2%(14/31).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10.0%(1/10)和正常对照者的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YKL-40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49),但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YKL-40在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和血清水平均呈高表达,且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血清中表达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提示YKL-40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或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但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KL-40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
下载PDF
血清学方法监测HPV感染和预防宫颈癌前病变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楠 章文华 +2 位作者 周兰萍 孙肖红 孙亚洲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利用原核系统表达的复性L1蛋白检测抗HPV16L1抗体的血清学方法在监测HPV感染中的价值,为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提供简便的实验室监测方法。方法 以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变性和复性突变型L1蛋白为抗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不同... 目的 初步探讨利用原核系统表达的复性L1蛋白检测抗HPV16L1抗体的血清学方法在监测HPV感染中的价值,为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提供简便的实验室监测方法。方法 以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变性和复性突变型L1蛋白为抗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中的IgG抗体。结果 以变性L1(m202)蛋白为抗原检测,宫颈癌、CIN患者、正常或慢性宫颈炎妇女(对照组)血清IgG阳性率分别为16.0%、10.5%和9.1%,3者间无显著差异;HPV~DNA阳性的CIN患者阳性率为12.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以复性L1(m202)蛋白为抗原,3组阳性率分别为16.0%、35.5%和15.9%,CIN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癌和对照组;HPV—DNA阳性的CIN患者阳性率为32.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中抗L1蛋白线性抗体的检测不能反映HPV天然感染状态;以复性L1蛋白为抗原的血清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HPV感染后人体产生的针对构象表位的抗体,该检测方法可用于研究HPV血清流行病学及筛选发生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血液检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方法 HPV感染
下载PDF
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霄勐 安菊生 +1 位作者 吴令英 黄曼妮 《癌症进展》 201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是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BT)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近年图像引导的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image-guided adaptive brachytherapy,IGABT)发展迅速,逐渐引入三维靶区概念、...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是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BT)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近年图像引导的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image-guided adaptive brachytherapy,IGABT)发展迅速,逐渐引入三维靶区概念、DVH评估等新方式,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但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部分不确定性,且对于如何与精确体外放疗相结合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宫颈癌多次计划CT引导三维近距离治疗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安菊生 黄曼妮 +6 位作者 徐英杰 张功逸 熊隋阳 吴令英 张蓉 李晓光 戴建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多次计划CT引导的三维近距离治疗可行性及对危及器官剂量学影响。方法1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每次腔内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高危临床靶体积(HRCTV)及膀胱、直肠、乙状结肠。PLAT014.3计划系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多次计划CT引导的三维近距离治疗可行性及对危及器官剂量学影响。方法1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每次腔内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高危临床靶体积(HRCTV)及膀胱、直肠、乙状结肠。PLAT014.3计划系统设计,HRCTV采用D90,危及器官采用D2cm3评价。处方剂量A点7Gy单次后进行几何优化,直肠、乙状结肠D2cm3≤5Gy,膀胱D2cm3≤5.5Gy。第1次腔内治疗优化计划为标准计划,每次腔内放疗进行cT扫描制定几何优化计划。两组计划参数行独立样本t检验,危及器官体积与参数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相关分析。结果标准计划与优化计划HRCTV的D。相似(t=一0.03~-1.61,P=0.978~0.12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D:神不同(t=一2.27~-3.35,P=0.049~0.004)。膀胱、直肠、乙状结肠体积与各自D2cm3均呈正相关(r=0.314、0.407、0.539,P=0.026、0.003、0.000)。结论CT引导的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中多次计划有必要,危及器官体积对治疗CTV剂量无影响,但体积越大受照最多部位的D2cm3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近距离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治疗计划 剂量体积直方图
原文传递
Fas和Fas配体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华 郭红燕 +4 位作者 孙瞳 周翊峰 林东昕 章文华 乔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配体(Fas L)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314例宫颈癌患者和615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Fas-670A/G、Fas-1377G/A和Fas L-844T/C多态...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配体(Fas L)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314例宫颈癌患者和615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Fas-670A/G、Fas-1377G/A和Fas L-844T/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与宫颈癌风险的相关性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携带Fas L-844CC基因型者患宫颈癌风险较携带Fas L-844TT基因型者增加3.05倍(P〈0.01);Fas-670A/G和Fas-1377G/A均与宫颈癌发病风险无关;Fas和Fas L基因多态间存在协同作用。分层研究显示,Fas-670G和Fas-1377A等位基因是患宫颈原位鳞癌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77和1.93;P〈0.05)。Fas L-844CC基因型携带者患宫颈浸润性鳞癌的风险较Fas L-844TT基因型携带者增加(OR=3.33;P〈0.01)。Fas和Fas L基因多态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细胞分级、肿瘤大小和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等无关。结论Fas和Fas L基因多态与子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基因多态 FAS FAS L
原文传递
MCM2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会芹 赵焕 +2 位作者 李楠 王乃鹏 李淑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16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探讨MCM2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宫颈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进行MCM2免疫细胞化学标记,MCM2标记结果与细胞学结果和活检组织学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共收集了187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其中172例有活检... 目的:探讨MCM2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宫颈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进行MCM2免疫细胞化学标记,MCM2标记结果与细胞学结果和活检组织学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共收集了187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其中172例有活检组织学结果。MCM2在细胞学诊断的SCC、HSIL、LSIL、ASC-H和ASC-US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7.1%、68.1%、100.0%和54.6%,在活检组织学确诊的SCC、CIN3、CIN2和CIN1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2.2%、75.0%和85.7%。在40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中,MCM2检测对筛选组织学确诊的CIN1及以上病变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80.0%;对筛选CIN2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8%和86.7%。结论:MCM2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高表达,并可作为宫颈癌筛查和ASC管理的辅助性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诊断 细胞学技术 活组织检查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