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性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杜丰禾 刘暴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85-68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理条件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中免疫细胞亚型紊乱、棕色脂肪“白色化”、氧化应激反应等病理改变可促进PVAT炎性反应。PVAT炎性反应可通过引起促炎及抑炎性脂肪因子分泌紊...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高血压、高脂血症病理条件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中免疫细胞亚型紊乱、棕色脂肪“白色化”、氧化应激反应等病理改变可促进PVAT炎性反应。PVAT炎性反应可通过引起促炎及抑炎性脂肪因子分泌紊乱、抑制PVAT中细胞自噬、诱导动脉外膜滋养血管形成等机制,促进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动脉内膜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易损斑块形成等病理过程,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起病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心血管疾病 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非编码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荣智华 倪冷 +3 位作者 张锐 牛帅 李逢时 刘昌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541,共7页
血管内膜增生(IH)是血管损伤后继发的一种结构性改变,是糖尿病血管病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同时也是血管介入手术、动静脉内瘘、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基础。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IH过程中扮演着决定... 血管内膜增生(IH)是血管损伤后继发的一种结构性改变,是糖尿病血管病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同时也是血管介入手术、动静脉内瘘、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基础。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IH过程中扮演着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通过调控VSMC功能参与IH过程。该文主要从非编码RNA调控VSMC表型转换、增殖、迁移、凋亡等角度综述其在IH过程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 血管内膜 非编码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颈内动脉搭桥术在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田旭 孙慧颖 +6 位作者 冯国栋 郑月宏 陈钰 赵杨 张立芹 薛松波 高志强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2-807,811,共7页
目的探讨在副神经节瘤手术中应用颈内动脉搭桥技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切除术并行颈内动脉重建术的患者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术前检查、诊断、术中对... 目的探讨在副神经节瘤手术中应用颈内动脉搭桥技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切除术并行颈内动脉重建术的患者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术前检查、诊断、术中对颈内动脉的处理技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共纳入6例患者,包括女4例,男2例;平均年龄(39.8±13.0)岁;以颈部包块伴或不伴疼痛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肿瘤完全包绕颈内动脉。4例患者行Fisch颞下窝入路Type A+B、1例Type A、1例经颈侧入路手术。5例以大隐静脉、1例以人工血管重建颈内动脉。平均随访时间为(43.8±31.6)个月。1例患者肿瘤于3年后复发并再次行手术切除,其余5例未见肿瘤复发。1例患者发生急性桥接血管栓塞,另1例桥接血管在随访时发现闭塞。结论在累及颈内动脉的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切除手术中行颈动脉搭桥术是彻底切除肿瘤、治愈疾病,同时保证颅内血供、降低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技术。“预重建技术”较常规颈动脉搭桥手术缩短了单次阻断脑血流的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颈动脉搭桥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移植血管的通畅程度及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 颞下窝入路 颈内动脉重建 预重建技术
原文传递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血运重建策略及其临床争议性问题
4
作者 刘昌伟 汪鹏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升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也受到严重影响。有效的血运重建是CLTI患者缓解症状和恢复创面的重要治疗手段, 但病变血管的术后管腔再狭窄率仍较高, 且再次手术的疗效也不...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升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也受到严重影响。有效的血运重建是CLTI患者缓解症状和恢复创面的重要治疗手段, 但病变血管的术后管腔再狭窄率仍较高, 且再次手术的疗效也不尽如人意。因此, CLTI的首次治疗策略对其预后尤为重要, 但目前对于CLTI的治疗策略仍有争议, 尤其是在干预时机、干预策略以及干预手段等方面。本文就目前CLTI的血运重建策略及其临床争议性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血管腔内重建 动脉旁路手术
原文传递
合并心肺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肺大疱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振 孔昊 +10 位作者 林钢 何怀武 高鹏 陈跃鑫 于春华 王锷 徐桂萍 思永玉 王东信 薛张纲 王天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5-1138,共4页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65岁,身高176 cm,体质量68 kg。因"发现肺大疱10余年,间断发作性憋气3月余"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咳嗽、咳痰,诊断为COPD,胸片示右侧肺大疱,行保守治疗。2018年11月患者咳嗽后突发喘憋...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65岁,身高176 cm,体质量68 kg。因"发现肺大疱10余年,间断发作性憋气3月余"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咳嗽、咳痰,诊断为COPD,胸片示右侧肺大疱,行保守治疗。2018年11月患者咳嗽后突发喘憋,诊断为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随后患者反复出现气胸,并多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019年2月患者咳嗽后再次出现气胸,于外院给予吸氧、雾化、排痰、抗炎等保守治疗,效果差。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拟行胸腔镜下右侧肺大疱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肺大疱切除术 间断发作 老年患者 围术期管理 咳痰 排痰 心肺系统
原文传递
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分支腹主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秀 邱宸阳 +3 位作者 邵江 陈跃鑫 郑月宏 刘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2506-2509,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在累及内脏动脉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n=7)和腔内修复组(n=19),对两... 目的比较分析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在累及内脏动脉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n=7)和腔内修复组(n=19),对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及随访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开放手术组7例均为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58(41~62)岁,其中75岁以上1例;腔内修复组共19例患者,1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为72(66~76)岁,75岁以上8例,腔内修复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Z=-13.0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7.14%和15.79%,但因样本数较少,差异元统计学意义(Х^2=3.13,P〉0.05)。行支架隔绝术者,术后随访其瘤体直径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在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瘤的治疗中,开放手术主要适用于低风险的患者群,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腔内修复术的创伤小、安全性较高,已逐渐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外科手术 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