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CT低剂量扫描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尹卫华 吕滨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7期77-80,共4页
CT的出现使医源性辐射剂量大大增加,降低病人的辐射剂量成为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患者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实施一些降低辐射剂量的临床解决方案。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六例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鲁锦国 孙明利 +5 位作者 吕滨 陈雄彪 侯志辉 蒋世良 戴汝平 苏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诊断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结果 6例患者年龄8~67岁,平均34岁,均有反复鼻出血病史,4例诊断为重... 目的 初步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诊断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结果 6例患者年龄8~67岁,平均34岁,均有反复鼻出血病史,4例诊断为重度肺动脉高压,2例诊断为中度肺动脉高压。6例患者首次入院诊断均未明确肺动脉高压原因。除2例合并弥漫肝动静脉瘘患者外,其余4例经内科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易误诊,需对其相应的病症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 高血压 肺性
原文传递
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朝武 赵世华 +9 位作者 李华 蒋世良 凌坚 张岩 吕滨 陆敏杰 曹程 祁晓鸥 杨敏福 方纬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左心室心肌发生脂肪替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心血管CT筛查示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51.9±14.7)岁。以左心室心肌CT值≤-30Hu为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标准... 目的 回顾性分析左心室心肌发生脂肪替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心血管CT筛查示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51.9±14.7)岁。以左心室心肌CT值≤-30Hu为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标准。分析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患者左心室受累节段、受累程度等。结果45例患者中冠心病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平均年龄(61.2±10.4)岁。非冠心病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8±13.3)岁。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占56%,双支病变占20%,三支病变占24%,合并室壁瘤形成者3例,合并左心室附壁血栓者1例,平均左心室横径(54.5±9.4)mm,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51.8±13)%。非冠心病组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例,房间隔缺损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其余15例患者心内结构未见异常,平均左心室横径(51.1±9.1)mm,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59.4±13.9)%。冠心病患者脂肪替代均位于左心室梗死区,表现为心内膜下条带状或线状低密度区,其中伴左心室室壁变薄(〈5mm)患者2l例,18例患者脂肪替代累及左心室心尖部,其次为室间隔远段(15例)和左心室前壁远段(11例),室间隔中段和前壁中段患者各7例,左心室基底段受累患者仅1例。非冠心病患者脂肪替代主要累及室间隔,表现为条带状脂肪替代17例,小片状替代3例,其中室间隔中段受累11例,室间隔远段10例,心尖部9例,脂肪替代累及左心室壁问患者14例,累及心内膜下患者10例,其中4例患者左心室壁间与心内膜下均受累。结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在受累部位、形态等方面不同,了解这些差异对判断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的病因有重要意义,非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脂肪替代的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梗死 脂肪替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