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融疼痛对肺静脉隔离时导管贴靠压力的影响
1
作者 杜舟 梁二鹏 +4 位作者 陈珂 宋卫锋 郑黎晖 王现青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5-791,共7页
目的:探讨消融疼痛对肺静脉隔离时导管贴靠压力(CF)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23年2月至5月因药物难治性心房颤动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并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40例。将两侧肺静脉各分为8个区域。记录导管与心房组织的CF和贴靠稳... 目的:探讨消融疼痛对肺静脉隔离时导管贴靠压力(CF)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23年2月至5月因药物难治性心房颤动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并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40例。将两侧肺静脉各分为8个区域。记录导管与心房组织的CF和贴靠稳定(至少50%导管贴靠时间CF≥10 g)的消融点数量。根据面部疼痛量表(修订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每个消融区域取最大疼痛值。根据疼痛评分高低,将各区域疼痛评分较高的20例分为疼痛组,较低的20例分为普通组。分析各部位CF特征和与疼痛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0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共记录3832个环肺静脉消融点,CF为(12.2±7.8)g。疼痛组的CF显著低于普通组[(11.1±5.1)g vs.(13.4±4.8)g,P<0.05]。右上肺静脉顶部是CF最大的区域,为(16.5±5.8)g,左侧前壁上部(左心耳嵴部)是CF最小的区域,为(7.5±3.7)g。在右下肺静脉底部、右侧后壁下部、左下肺静脉底部、左侧后壁下部、左侧后壁中部、左侧后壁上部区域,疼痛组的CF均显著小于普通组(P均<0.05)。在3832个消融点中,贴靠稳定的消融点有2193个(57.2%),疼痛组贴靠稳定的消融点构成比显著低于普通组(55.2%vs.59.5%,P<0.05)。在右下肺静脉底部、右侧后壁下部、左侧前壁下部、左下肺静脉底部、左侧后壁中部、左侧后壁下部区域,疼痛组贴靠稳定的消融点构成比均低于普通组(P均<0.05)。此外,左肺静脉贴靠稳定消融点的构成比更低(54.2%vs.60.5%,P<0.05),尤其是在左侧前壁上部(左心耳嵴部),40例患者224个消融点中,仅有88个(39.3%)贴靠稳定的消融点。结论:消融时疼痛会影响导管与心房组织的贴靠稳定,术者应实时监测CF,以提高肺静脉隔离效果,尤其是在疼痛更剧烈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疼痛 贴靠压力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妊娠的安全性与管理
2
作者 马梦怀 吴灵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4-959,共6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遗传相关性心肌病, 是青壮年猝死的重要原因。妊娠期女性在生理和药代动力学方面均有显著变化, 目前尚不明确女性ARVC患者及发病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或仅携...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遗传相关性心肌病, 是青壮年猝死的重要原因。妊娠期女性在生理和药代动力学方面均有显著变化, 目前尚不明确女性ARVC患者及发病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或仅携带致病突变等)能否安全妊娠。该文对ARVC患者妊娠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以期为ARVC患者的妊娠管理提供依据, 并寻找后续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心脏性猝死 心力衰竭 妊娠管理
原文传递
心脏神经消融术治疗功能性窦房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爱月 郑黎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0-1144,共5页
对于功能性窦房结功能障碍(SND)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NS)的调节失衡可能是其发病机制。心脏神经消融术(CNA)作为一种新疗法,通过消融心脏自主神经节可提升功能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改善患者症状。本文从患者选择、ANS、消融技术及... 对于功能性窦房结功能障碍(SND)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NS)的调节失衡可能是其发病机制。心脏神经消融术(CNA)作为一种新疗法,通过消融心脏自主神经节可提升功能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改善患者症状。本文从患者选择、ANS、消融技术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四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CNA治疗功能性SND患者的研究。CNA可能作为SND患者起搏器植入的潜在替代方案,但仍需要具备更大样本量及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窦房结功能障碍 窦性心动过缓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心脏神经消融术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脉冲场消融心房颤动一例
4
作者 牛国栋 欧阳文斌 +6 位作者 骆志玲 乔宇 付明鹏 郭雨龙 郭金锐 杨克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本文报道了1例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进行脉冲场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手术,术中顺利达到肺静脉隔离的消融终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初步证实该技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脉冲场消融 心房颤动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导管消融
下载PDF
新型国产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初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乔宇 付明鹏 +8 位作者 刘可 杨克 陈旭华 赵震 郭雨龙 郭金锐 牛国栋 华伟 郭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射频及冷冻能源均是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成熟能源,而脉冲电场消融(PFA)则应用脉冲电场使组织产生不可逆性电穿孔,是目前应用于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新型能源,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国产PFA系统在阵发性房颤经导管消融中... 目的:射频及冷冻能源均是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成熟能源,而脉冲电场消融(PFA)则应用脉冲电场使组织产生不可逆性电穿孔,是目前应用于房颤经导管消融的新型能源,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国产PFA系统在阵发性房颤经导管消融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观察性研究中牵头单位的初期结果,纳入了2022年6月至8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PF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全部患者在消融前后分别进行左心房三维电解剖标测,术后48 h内进行头颅MRI检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其中7例为男性,年龄为(53.3±9.6)岁。共对40支肺静脉进行PFA治疗,其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的消融时间分别为(47.1±18.6)s、(33.6±10.7)s、(42.7±14.1)s、(37.1±10.4)s。手术时间为(89.5±22.9)min,左心房操作时间为(59.9±17.6)min,照射剂量为(23.1±11.9)mGy。全部(100%)肺静脉均达到肺静脉隔离的手术终点,无围术期并发症出现。结论:新型PFA系统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即刻成功率高、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但该结果仍需大样本及长期随访结果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导管消融 脉冲电场消融 肺静脉隔离
下载PDF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存存 华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前心力衰竭(心衰)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尽管治疗方案不断优化,但预后仍较差。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仅少部分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征,但对于QRS时限<130 ms的HFrEF患者而言,器械治疗仍存在一定缺陷。心脏收缩力调... 目前心力衰竭(心衰)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尽管治疗方案不断优化,但预后仍较差。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仅少部分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征,但对于QRS时限<130 ms的HFrEF患者而言,器械治疗仍存在一定缺陷。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钙离子浓度及异常基因表达来增加心肌收缩力而不产生额外耗氧量的新型器械,已被证实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总结CCM的作用机制以及近几年在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 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化治疗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柳玲 王凤阳 +5 位作者 刘尚雨 林敏 裴国宪 张丽丽 丁立刚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7-1269,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间断心悸8年,加重1个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拟行射频消融入院治疗。既往史:2018年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Cordis,美国强生公...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间断心悸8年,加重1个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拟行射频消融入院治疗。既往史:2018年因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Cordis,美国强生公司),合并陈旧性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胫骨平台骨折史等。患者1年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以及抗凝药物预防血栓,但症状仍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要求行射频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下腔静脉滤器 射频消融 血栓
下载PDF
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脏性猝死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奕然 华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7-910,共4页
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定义为除外冠状动脉疾病所致的原发性心肌病变,是非缺血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最常见的病因[1-2]。NICM病因复杂,死亡率高,文献报道约30%死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3... 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定义为除外冠状动脉疾病所致的原发性心肌病变,是非缺血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最常见的病因[1-2]。NICM病因复杂,死亡率高,文献报道约30%死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3]。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已被临床研究证实能有效降低NICM心衰患者SCD的风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性猝死 预测因素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收缩性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病变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