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Sam68基因对Jurkat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迟鹃 许华 +4 位作者 张海瑞 王建 蔺亚妮 庞天翔 李庆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4-898,共5页
本研究探讨Sam68基因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增殖的影响。针对Sam68 mRNA 531-552靶位点设计并合成shRNA,构建pLKO-Tet-On条件性真核干扰载体,制备慢病毒并感染Jurkat细胞;应用强力霉素(Doxycycline)诱导干扰载体表达,用Real... 本研究探讨Sam68基因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增殖的影响。针对Sam68 mRNA 531-552靶位点设计并合成shRNA,构建pLKO-Tet-On条件性真核干扰载体,制备慢病毒并感染Jurkat细胞;应用强力霉素(Doxycycline)诱导干扰载体表达,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干扰效率,用改良MTT法检测沉默Sam68基因对Jurkat细胞活力的影响,用体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沉默Sam68基因对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沉默Sam68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m68基因的表达被有效抑制(P<0.05);沉默Sam68基因降低了Jurkat细胞活力,抑制了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并且导致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G2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用shRNA靶向干扰Sam68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68基因 JURKAT细胞 SHRNA干扰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非基因整合建立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方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淑平 李彦欣 +7 位作者 许静 顾海慧 张鸿雁 梁昊岳 刘汉芝 张孝兵 程涛 袁卫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0-587,共8页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技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iPSC的遗传稳定性和成瘤性阻碍了其可能的临床应用。非整合质粒(Episomal)方法无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并且方法简单,适宜推广,是目前保证iPSC遗传安全性的最佳方案之一,但其诱导效...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技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iPSC的遗传稳定性和成瘤性阻碍了其可能的临床应用。非整合质粒(Episomal)方法无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并且方法简单,适宜推广,是目前保证iPSC遗传安全性的最佳方案之一,但其诱导效率偏低,严重阻碍了其应用。本研究旨在优化Episomal方法,将脐血单个核细胞(CB MNC)重编程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建立无基因整合的iPSC的高效生成技术体系,为以后建立疾病iPSC奠定基础。利用CB MNC,通过比较不同氧含量,诱导质粒,MNC培养方法和预刺激时间等条件对Episomal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B MNC采用红系培养液,培养8 d,使用启动子为SFFV(spleen focus forming virus)的Episomal载体,在低氧(3%)条件下诱导,CB MNC重编程效率最高,可达到0.12%。通过分析最佳条件下供体细胞成分发现,表型为CD36+CD71+CD235alow的有核红细胞是重编程最主要的供体细胞来源。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并优化出一种可推广的高效安全的,可以用于临床应用研究的iPSC诱导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 脐血 单个核细胞 Episomal载体 非整合
下载PDF
小鼠造血各系细胞中氧化还原酶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 张娜 +10 位作者 庞雅坤 程辉 刘灵 王金宏 顾洁 许静 缪为民 顾军 李妍涵 程涛 袁卫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6-691,共6页
造血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HSC),而HSC分化呈明显等级关系。细胞中活性氧簇(ROS)对HSC维持至关重要,细胞内过多ROS会造成HSC衰老。细胞主要通过氧化还原酶以及抗氧化物调节胞内ROS水平达到稳态,从而避免过多的ROS对细胞损伤。细胞内的... 造血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HSC),而HSC分化呈明显等级关系。细胞中活性氧簇(ROS)对HSC维持至关重要,细胞内过多ROS会造成HSC衰老。细胞主要通过氧化还原酶以及抗氧化物调节胞内ROS水平达到稳态,从而避免过多的ROS对细胞损伤。细胞内的氧化还原酶有多种,包括过氧化氢酶(catalase)、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1)、NQO1〔NAD(P)H dehydrogenenasequinone 1〕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1),其在呈等级分化的各类血细胞中的活性及其在这些细胞中参与ROS水平的调节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小鼠造血各系细胞,用半定量实时PCR法检测氧化还原酶基因(Catalase、MnSOD、GPX1、Txrnd1和Nqo1)在造血各系细胞中的表达,进而筛选出参与HSC中ROS调控的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结果表明,以长期HSC(LT-HSC)作为参照,T细胞中catalase基因表达是LT-HSC的0.14倍,显著减低(P<0.05)。CLP和髓系细胞中MnSOD基因的表达分别是LT-HSC的0.56和0.47倍,显著减低(P<0.05)。ST-HSC、GMP和髓系细胞中GPX1基因表达分别为LT-HSC的1.79、2.96和2.07倍,显著增加(P<0.05);MEP、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GPX1基因表达分别为LT-HSC的0.58、0.10和0.6倍,显著减低(P<0.05)。ST-HSC、MPP、CMP、GMP和髓系细胞中Txrnd1的表达分别为LT-HSC的3.36、3.18、4.19、6.39和4.27,显著增加(P<0.05);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Txrnd1的表达分别为LT-HSC的0.016和0.56倍,显著减低(P<0.05)。ST-HSC、MPP、CMP、GMP、CLP和B淋巴细胞中Nqo1的表达为LT-HSC的0.30、0.17、0.25、0.10、0.04和0.01倍,显著减低(P<0.05)。结论:氧化还原酶在造血各系细胞的表达差异较大,提示在不同细胞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氧化还原酶种类不同。更为重要的是,Nqo1在LT-HSC中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系,提示其可能通过调控Nqo1的表达调节HSC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造血干/祖细胞 基因表达 活性氧簇
下载PDF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增军 邱录贵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0-371,共2页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围专家共识》(2018年版)已发表,共识中对各种疾病类型的特征和主要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进行了描述。本文我们仅就其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梳理说明,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和把握重点。
关键词 鉴别诊断 疾病诊断 慢性淋巴 增殖性 B细胞 专家 解读 中国
原文传递
CD48表达可作为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活性标志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鑫 张宇 +7 位作者 彭路芸 庞雅坤 董芳 纪庆 许静 程涛 袁卫平 高瀛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3-579,共7页
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具有维持自我更新和产生定向分化的能力,其依赖于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一个干细胞产生两个新的干细胞(对称的更新分裂)、两个分化细胞(对称的分化分裂)或者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不对称分裂)。本研究旨在探索一... 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具有维持自我更新和产生定向分化的能力,其依赖于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一个干细胞产生两个新的干细胞(对称的更新分裂)、两个分化细胞(对称的分化分裂)或者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不对称分裂)。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前期研究表明,Numb蛋白的分布情况可以作为许多细胞辨别分裂方式的标志,本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umb蛋白在小鼠分裂期CD48-CD150+LSK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探索Numb蛋白与中心体的关系。由于CD48表达阳性标志着细胞失去了骨髓重建能力,因此本研究把CD48的表达作为区分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或定向分化的一个活性标志。从小鼠全骨髓细胞中分选出CD48-CD150+LS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自行制备的AF 488-conjugated anti-CD48抗体,培养3 d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分析是否存在AF488+细胞及其所占比例,然后二次分选AF488+和AF488-细胞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colony forming cell assay,CFC)与细胞增殖能力比较。结果表明:Numb蛋白在处于分裂期的CD48-CD150+LSK细胞中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在细胞分裂平面两侧,这提示Numb蛋白染色可以作为一种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此外,CD48-CD150+LSK细胞在含有自行制备的AF488-conjugated anti-CD48抗体的培养体系中培养3 d后产生约40%AF488+细胞,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统计的阳性细胞比例与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结果一致。二次分选AF488+和AF488-细胞,AF488+细胞群的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高于AF488-细胞群(P<0.05),AF488-细胞群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AF488+细胞群(P<0.05)。结论:CD48表达作为细胞干性丢失的活性标志,可区分造血干细胞的分裂方式。该方法与Numb蛋白染色方法相比,具有用于活细胞的优势,它为后续的细胞培养与细胞移植等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CD48 细胞分裂
下载PDF
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谱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娟 弓晓媛 +15 位作者 贾玉娇 刘凯奇 李艳 董小宝 房秋云 汝昆 李庆华 王慧君 赵邢力 贾艳楠 宋洋 田征 王敏 唐克晶 王建祥 秘营昌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4,共7页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13例2009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成人B—ALL患者DNA标本,采用靶向特异的二代测序技术,针对血液恶性疾病相关的112种基因进...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13例2009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成人B—ALL患者DNA标本,采用靶向特异的二代测序技术,针对血液恶性疾病相关的112种基因进行突变分析,通过多个数据库筛选出可能致病的基因突变,描述其发生频谱,并通过Kaplan—Meier、Cox回归模型分析突变基因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的影响。结果113例患者中103例(92.0%)发生至少一种基因突变,29例(25.6%)患者发生≥3种基因突变。所有患者中突变率较高的基因有SFl、FATl、MPL、PTPNll、NRAS等,Ph阳性B—ALL和Ph阴性B—ALL患者中基因突变特点不尽一致。进一步分析基因突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发现在Ph阴性B—ALL中伴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如JAKl、JAK2突变)较该信号通路未受影响的患者预后差(OS:P值分别为0.011和0.001;RFS:P值分别为0.014和〈0.001),而伴PTPNll突变的B—ALL患者较不伴PTPN11突变的患者有较好的OS及RF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Ph阳性B.ALL患者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相关的信号通路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差(OS:P=0.038;RFS:P=0.047)。结论基因突变在成人B.ALL中存在普遍性,发生频谱因亚型而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JAK家族相关基因突变常提示患者预后较差,突变基因之间的共存现象也预示着成人B—ALL患者的遗传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细胞 二代测序技术 DNA突变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从dysplasia来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8
7
作者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7-178,共2页
1938年Rhoad和Barker首次提出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anemia,RA)的概念,当时是指那些“造血素”治疗无效的贫血。1942年Grfineberg首次描述了铁粒幼红细胞(sideroblast),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贫血 铁粒幼红细胞
原文传递
以噬血细胞综合征为表现的骨髓大B细胞淋巴瘤八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婷玉 李增军 +3 位作者 安刚 邓书会 隋伟薇 邱录贵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35%~40%。DLBCL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也可出现结外受累,其中10%~30%的病例可出现骨髓受累。大多数DLBCL病例通过淋巴结病理活检确立诊断,部分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35%~40%。DLBCL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也可出现结外受累,其中10%~30%的病例可出现骨髓受累。大多数DLBCL病例通过淋巴结病理活检确立诊断,部分病例也可通过结外组织(如扁桃体、乳腺、睾丸、骨髓等)病理活检获得诊断。我中心近期通过骨髓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诊断了8例以发热起病、无明显浅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肝脾肿大、以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为表现的骨髓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现将其临床特征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骨髓受累 文献复习 浅表淋巴结肿大 DLBCL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组化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