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春玲 康金锁 +4 位作者 陈曦 张丽 张健 杨跃进 丛祥凤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112例心血管病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患者组血浆Lo...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112例心血管病患者及6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患者组血浆LogNTproBNP浓度[(3.01±0.36)fmol/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65±0.10)fmol/ml]且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的心血管病患者组间血浆NTproBNP浓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45.147,P<0.001)。各心血管病组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显著上升(P<0.001);但同为1级心功能或同为2级心功能时,不同心血管病组间的血浆NTpro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年龄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712,P<0.001及r=0.063,P<0.001)。结论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在心功能改变早期,不同心血管疾病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给予不同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B型脑钠肽 心血管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心血管病患者 患者血浆 临床意义 脑钠肽 水平变化 B型 N端
原文传递
N末端B型钠尿肽原和大内皮素-1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丽 张春玲 +2 位作者 丛祥凤 张健 陈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探讨两检测指标血浆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大内皮素-1(bigET-1)之间,两指标与心力衰竭(心衰)伴心房颤动(Af)、心衰伴肺动脉高压(PAH)等心血管病的关系,以及两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阜外医院严... 目的探讨两检测指标血浆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大内皮素-1(bigET-1)之间,两指标与心力衰竭(心衰)伴心房颤动(Af)、心衰伴肺动脉高压(PAH)等心血管病的关系,以及两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阜外医院严重心衰患者132人,测定他们入院时的血浆 LgNT-proBNP 和 big ET-1浓度(酶联免疫法)以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结果严重心衰患者132人(NYHAⅢ-Ⅳ级,年龄24~80岁,男83人,女49人,LVEF 13%~66%),其血浆 LgNT-proBNP 与 big ET-1呈正相关(r=0.414,P=0.000)。有、无 Af 的两组间 big 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有、无 PAH 的两组间 LgNT-proBNP 和 big ET-1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0)。以 big ET-1诊断严重心衰患者伴 PAH 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0.65~0.83,P=0.000),以4.09 fmol/ml 为 big ET-1诊断心衰伴 PAH 的 cutoff 值时,灵敏度为71.4%,特异度67.8%。经过6个月的随访,132例严重心衰患者中,有20例发生心源性死亡(15.2%),有25例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8.9%)。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包括了年龄、性别、NYHA 分级、LVEF、LgNT-proBNP、big ET-1等指标后,只有 NT-proBNP 是独立的心脏事件再发生的预后因素,RR 为5.30(95%CI:2.07~13.55,P=0.001)。Logistic 回归显示也只有 NT-proBNP 是独立的心源性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OR 为13.67(95%CI:2.59~72.25,P=0.002)。big ET-1、LVEF、NYHA分级等指标对严重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没有预后价值。结论 NT-proBNP 与 big ET-1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严重心衰伴 Af 的患者可能有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big ET-1可辅助诊断严重心衰患者伴发 PAH;NT-proBNP 可用于严重心衰患者半年期预后的评估,而 big ET-1没有此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尿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诊断 预后 内皮素
原文传递
肾血管病的治疗:问题与争鸣
3
作者 蒋雄京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06-410,共5页
关键词 肾血管病 药物治疗 血运重建 PTRAS PTR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下载PDF
盐酸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康连鸣 李一石 +6 位作者 胡大一 郭静萱 张麟 黄洁 汪芳 边文彦 王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评价盐酸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贝尼地平(试验组)112例,氨氯地平(对照组)105例。结果治疗8周后,2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目的评价盐酸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贝尼地平(试验组)112例,氨氯地平(对照组)105例。结果治疗8周后,2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有效率为贝尼地平77.68%,氨氯地平83.8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贝尼地平42.86%,氨氯地平41.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盐酸贝尼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
下载PDF
经静脉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6
5
作者 蒋雄京 张澍 +3 位作者 郎玫瑰 冼颖 王虹剑 王方正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 :评估经静脉注射腺苷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且体表心电图提示室上速的病人2 2例 ,经静脉序贯冲击给药 ,依次予腺苷 3,6 ,12 ,18mg ,直至室上速终止。所有病例在完成研究后 ... 目的 :评估经静脉注射腺苷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且体表心电图提示室上速的病人2 2例 ,经静脉序贯冲击给药 ,依次予腺苷 3,6 ,12 ,18mg ,直至室上速终止。所有病例在完成研究后 1wk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排除 2例非阵发性室上速的病人。结果 :腺苷递增给药 3,6 ,12 ,18mg中 ,累积成功率分别达 2 5 % ,6 5 % ,85 % ,95 %。副作用发生率累计达 30 % ,多不严重 ,为一过性 ,在停止给药后 2min内消失。结论 :腺苷经静脉序贯冲击给药可快速有效地终止阵发性室上速。该药重复性好。副作用常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注射 腺苷 阵发性室上性心运过速 药物疗法 治疗
下载PDF
^(99)Tc^m-MIBISPECT心肌显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丽 刘秀杰 +7 位作者 何作祥 史蓉芳 高润霖 陈纪林 杨跃进 杨敏福 王翠英 魏宏英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6-19,共4页
目的 评估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SPECT心肌显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患者长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接受PCI并于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行99Tcm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随... 目的 评估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SPECT心肌显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患者长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接受PCI并于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行99Tcm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图像分析采用 2 0节段 ,4分打分法 ,获得运动总积分 (SSS)、静息总积分 (SRS)和心肌缺血分 (SDS)。结果 根据心肌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 (SSS =0 ,15 3例 )、固定缺损组 (SDS <3,SRS >1,10 0例 )和可逆性缺损组 (SDS≥ 3,6 5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死亡为恶性心脏事件 ,再次血运重建术 (心肌显像后≥ 3个月 )为良性心脏事件。318例入选患者 ,随访时间 (38± 2 7)个月。随访期间 ,5 1例 (16 0 % )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其中 1例死亡 ,13例AMI,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 ,2 8例 2次PCI。可逆性缺损组的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 9% ,与正常组 (0 2 %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χ2 =7 71,P =0 0 0 5 )。可逆性缺损组的年良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为 10 7% ,与固定缺损组 (2 5 % ,χ2 =17 6 9,P <0 0 0 0 1)和正常组 (1 5 % ,χ2 =33 89,P <0 0 0 0 1)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心肌显像正常或为可逆性缺损则恶性和良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在有心绞痛和无心绞痛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预后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MIBI
下载PDF
^(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在PTCA术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晓丽 史蓉芳 +9 位作者 刘秀杰 田月琴 高润霖 方纬 魏红星 王文明 乔树宾 褚克维 郭风 秦学文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7-100,共4页
评价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 (ST RE)SPECT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PTCA)术后判断疗效、预测再狭窄以及估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10 0例PTCA术后患者行ST RESPECT ,30例有术前对照 ,30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 评价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 (ST RE)SPECT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PTCA)术后判断疗效、预测再狭窄以及估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10 0例PTCA术后患者行ST RESPECT ,30例有术前对照 ,30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CAG) ,被扩冠状动脉所支配的心肌显像如为可逆性 (RD)和 (或 )部分可逆性缺损 (PRD) ,提示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再狭窄可能。患者在随访期间如发生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行血运重建术 ,认为有心脏事件发生。结果 ① 10 0例患者中 2 8%有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在心肌梗死组和无心肌梗死组差异无显著性 ( 2 4 0 %和 2 4 7% ,P >0 0 5) ;② 30例患者中 ,术后心肌灌注的改善率为 76 7% ,其中 12例完全恢复正常 ;③对 30例患者共 4 5支被扩冠状动脉 ,ST RESPECT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再狭窄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88 8%和 55 0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5 1%和 64 0 % ,预测准确性分别为86 7%和 60 0 % ;④心脏事件发生率在缺血组和无缺血组分别为 4 6 4 % ( 13 2 8例 )和 1 4 % ( 1 72例 ) ,差异有极显著性 ( χ2 >2 4 3 ,P <0 0 0 0 1)。结论 99Tcm MIBIST RESPECT对PTCA术后疗效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m-MIBI 运动-静息心肌显像 冠心病 PTCA
下载PDF
门控^(99)Tc^m-MIBI/^(18)F-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显像评价左心室功能 被引量:5
8
作者 沈锐 刘秀杰 +5 位作者 史蓉芳 田月琴 魏红星 郭风 何作祥 高润霖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讨门控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18F 脱氧葡萄糖 (FDG)双核素同时采集 (DISA)显像评价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77例冠心病患者行门控DISA ,其中 5 3例行X线左心室造影 (LVG) ,分别比较LVG心室射血分数 (EF)值和DIS... 目的 探讨门控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18F 脱氧葡萄糖 (FDG)双核素同时采集 (DISA)显像评价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77例冠心病患者行门控DISA ,其中 5 3例行X线左心室造影 (LVG) ,分别比较LVG心室射血分数 (EF)值和DISA法门控99Tcm MIBI和18F FDG同时显像所得EF值。局部室壁运动行Kappa值比较。结果 门控99Tcm MIBI和门控18F FDG显像所得EF值间相关性高 (r =0 .90 ,P <0 0 0 1)。两者与LVGEF值相关性均高 (r分别为 0 .86和 0 .85 ,P均 <0 0 0 1)。门控99Tcm MIBI和18F FDG显像与LVG比较Kappa值分别为 0 .765和 0 .742。结论 门控99Tcm MIBI/18F FDGDISA可同时了解左室心肌灌注、代谢及功能 ,提供左心室功能的重要信息 ,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功能 门控血池显像 脱氧葡萄糖 MIBI 心脏功能试验 冠心病
下载PDF
^(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对冠心病左心功能受损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丽 刘秀杰 +13 位作者 史蓉芳 吴清玉 高润霖 刘蕴忠 田月琴 胡盛寿 王文明 方纬 褚克维 魏红星 郭风 周宝贵 吴清文 郭少先 《中华核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5-147,共3页
目的 评价1 8F 脱氧葡萄糖 (FDG)OET心肌代谢显像对冠心病左心功能受损患者的预后价值 ,及其在选择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方法  10 7例 [(男 98例 ,女 9例 ,年龄 (5 7± 9)岁 ],行1 8F FDGPET心肌代谢显像与90 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目的 评价1 8F 脱氧葡萄糖 (FDG)OET心肌代谢显像对冠心病左心功能受损患者的预后价值 ,及其在选择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方法  10 7例 [(男 98例 ,女 9例 ,年龄 (5 7± 9)岁 ],行1 8F FDGPET心肌代谢显像与90 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灌注显像 ,确诊为冠心病伴有左心功能受损 [LVEF(38± 9) % ]的患者随诊 (2 4± 5 )个月。左心室各节段分为灌注 代谢不匹配 (MM)和灌注 代谢匹配 (M) 2种。 48例接受药物治疗 ,5 9例行血运重建术。 46例患者在血运重建术后 3个月、2 3例患者在术后 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患者在随诊期间如发生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晚期血运重建术 (>3个月 )则认为有心脏事件发生。结果 ①MM节段≥ 2个为心肌存活组 (MM组 ,6 4例 ) ;MM <2个为心肌梗死组 (M组 ,43例 )。根据治疗方案将MM和M组又分为接受血运重建术的MM1组 (35例 )和M1组 (2 4例 ) ,接受药物治疗的MM2组 (2 9例 )和M2组 (19例 )。 4组间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均无明显差别。②MM1组的LVEF术前为 (38± 8) % ,术后 3和 6个月分别为(48± 10 ) %和 (5 2± 10 ) % (P <0 0 1)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术前为 (6 2± 8)mm ,术后 3和 6个月分别缩小为 (5 3± 7)mm和 (5 3± 8)mm(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18F-FDG PET 心肌代谢显像 左心功能
下载PDF
运动试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诊断心肌缺血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锐 何作祥 +7 位作者 史蓉芳 刘秀杰 吴永健 田月琴 郭风 魏红星 秦学文 高润霖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 ^(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 ^(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99)Tc^m-MIBI 和^(18)F-FDG,进行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随后进行静息^(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运动^(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22例有1支及其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18例出现血流灌注异常,灵敏度为82%,20例患者有明显^(18)F-FDG 摄取,灵敏度为9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97,P=0.338)。静息^(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示完全(12例)或部分(3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 心肌灌注、^(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的心肌节段^(18)F-FDG 摄取增加。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22例患者共51个病变血管(管腔狭窄≥50%)支配的心肌节段中,运动试验^(99)Tc^m-MIBI 心肌灌注显像发现了25个节段,灵敏度为49%,而运动^(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发现了34个节段,灵敏度为67%(X^2=7.30,P=0.008)。结论运动试验引起心肌缺血可以进行^(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且与单纯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比较,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 心肌灌注和^(18)F-FDG 心肌代谢显像对诊断局部缺血心肌节段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运动试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冠心病心绞痛
11
作者 窦克非 安建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9-173,共5页
关键词 顽固性冠心病 心绞痛 神经电刺激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曼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2年第6期268-270,共3页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测定心室功能,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了解心肌血流灌注、心肌活力及心脏交感神经功能,鉴别心力衰竭的病因,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等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心力衰竭 治疗 预后 心肌血流灌注 心肌活力 交感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浆内皮素1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价值探讨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媛圆 周冰洋 +5 位作者 郭远林 朱成刚 吴娜琼 高莹 董秋婷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big endothelin-1,ET-1)对稳定性冠心病(SCAD)远期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3154例SCAD患者,并随访24个月,随访期间,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189例为事件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2965例为非事件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基...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big endothelin-1,ET-1)对稳定性冠心病(SCAD)远期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3154例SCAD患者,并随访24个月,随访期间,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189例为事件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2965例为非事件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基线ET-1水平,将ET-1<0.3pmol/L为低ET-1组1588例,ET-1≥0.3pmol/L为高ET-1组1566例。应用Cox回归分析评价ET-1水平对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事件组ET-1水平较非事件组明显升高[0.33(0.25,0.49)pmol/L vs 0.30(0.22,0.45)pmol/L,P=0.004]。高ET-1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ET-1组(7.02%vs 4.97%,P=0.0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T-1为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因素(HR=1.656,95%CI:1.099~2.496,P=0.016)。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ET-1组无事件生存率较低ET-1组降低(P=0.016)。结论 ET-1为SCAD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其预后判断的长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 预后
下载PDF
从流行病学看全国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显声 华毅 +7 位作者 李清 李亚辉 张珍祥 徐永健 刘国华 赵玉霞 李景周 徐希胜 《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3期66-68,共3页
为评价我国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实用性,对流行病学调查查出的184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电图按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作比较分析.结果按我国标准肺心病的检出率为23.66%;而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确... 为评价我国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实用性,对流行病学调查查出的184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电图按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作比较分析.结果按我国标准肺心病的检出率为23.66%;而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确诊和可疑者共8.61%.如将标准定为P_I≥0.25mV和QRS电轴≥+100°为阳性,除V_1呈qR或qr可1项定性,其余指标需2项以上阳性始可诊断,则肺心病检出率为6.06%;而全部指标皆1项阳性即可诊断者为20.19%.认为我国现行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可能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心电图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内皮素1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卿平 李怡霖 +6 位作者 贾燕珺 李小林 刘俊 郭远林 朱成刚 徐瑞霞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6-919,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1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具有冠状动脉造影和CT结果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24例,按照是否存在CAC分为钙化组(353例)与非钙化组(7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内皮素1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具有冠状动脉造影和CT结果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24例,按照是否存在CAC分为钙化组(353例)与非钙化组(71例),分析内皮素1与CAC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显著增多(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升高(P=0.002,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内皮素1、高血压、高脂血症和HbA1c与CAC独立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OC曲线下,CAC的最佳内皮素1界值为0.59(曲线下面积为0.65,95%CI:0 58-0 72),敏感性为50.1%,特异性为76.1%.结论 内皮素1与CAC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认为是CAC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冠状动脉疾病 平滑 血管 钙质沉着症 C反应蛋白质 高血压 糖尿病 ROC曲线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的经皮介入治疗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雄京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5-288,共4页
肾血管病专指肾动脉狭窄性疾病,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已知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三者之间的关系复杂,肾动脉狭窄可单独存在,也可引起高血压或(和)肾功能不全。目前国内外的资料均表明,动脉... 肾血管病专指肾动脉狭窄性疾病,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已知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三者之间的关系复杂,肾动脉狭窄可单独存在,也可引起高血压或(和)肾功能不全。目前国内外的资料均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为肾血管病的首位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therosclerostic renovascular disease,ARVD)往往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在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中ARVD的患病率约占30%,呈进行性加重,可发展为缺血性肾病,部分患者因此进入终末期肾病并且其比例在逐年增加。最近,一组来自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并行肾动脉造影的资料提示,ARVD是心血管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 动脉狭窄性疾病 经皮介入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功能不全 肾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独立预测因子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造影剂引发一过性精神症状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勇丽 汪芳 +3 位作者 顼志敏 尤士杰 张荫凤 李一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剂 精神症状 一过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执敬 楚建民 +2 位作者 王平 李勇 任绪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发病在24h内的ACS患者88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发病在24h内的ACS患者88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ACS患者于发病第7天和第14天时分别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SAP患者其血清Tbil和Ibi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CS患者无论是UAP还是AMI,其Tbil和I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发病第7天即显著下降(P<0.05),第14天时又有进一步降低。而Dbil水平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在发病后其Tbil和Ibil水平明显升高,发病7-14天后即显著降低。Tbil和Ibil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斑块活化、不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稳定性心绞痛 血清胆红素
下载PDF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关键 王国干 朱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新兴的抗凝剂,它能抑制凝血酶,也可抑制凝血酶介导的因子Ⅴ、Ⅷ、■,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活性。它不仅有抗凝血功能,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抗炎等作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新兴的抗凝剂,它能抑制凝血酶,也可抑制凝血酶介导的因子Ⅴ、Ⅷ、■,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活性。它不仅有抗凝血功能,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抗炎等作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等的预防和治疗。本文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生物学活性 安全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雄京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2-405,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renovascular disease,ARVD)定义为肾动脉因粥样硬化发生明显的管腔狭窄,可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ARVD的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肾动脉从狭窄进展为闭塞,肾功能逐渐恶化,一些患...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renovascular disease,ARVD)定义为肾动脉因粥样硬化发生明显的管腔狭窄,可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ARVD的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肾动脉从狭窄进展为闭塞,肾功能逐渐恶化,一些患者因此进入终末期肾病。由于近十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及血管造影的逐步普及,老年高血压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 肾动脉 肾血管性高血压 管腔狭窄 缺血性肾病 进行性加重 终末期肾病 高血压人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