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谦 李汉忠 +3 位作者 周新福 周亚茹 朱文玲 曾正陪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APA高醛固酮血症对心脏的损害,探讨临床治疗对策。方法收集156例APA和96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血压病程、血浆醛固酮浓度、血钾浓度、肾素活性、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分析心脏损害与各指标的相... 目的研究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APA高醛固酮血症对心脏的损害,探讨临床治疗对策。方法收集156例APA和96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血压病程、血浆醛固酮浓度、血钾浓度、肾素活性、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分析心脏损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PA组中150例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54例存在心电图异常,26例存在心动超声异常。而EH组96例中心电图异常12例,心动超声异常7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PA患者的心脏损害较为多见。结论高醛固酮血症是引起腺瘤型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心脏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醛固酮增多症 心脏损害 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临床分析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电图异常 高醛固酮血症 原发性高血压 血钾浓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静脉艾司洛尔耐受性、血液动力学及电生理效应 被引量:9
2
作者 严晓伟 游凯 +2 位作者 邓华 焦镇 吴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7-420,共4页
艾司洛尔 (Esm)作为超短效 β1 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观察该药在国人的耐受情况及电生理效应。本文选择阵发性室上速患者9例 ,分三组进行耐受性试验 ,并观察药物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另选择室上速患者15例 ,单次注射后9min内... 艾司洛尔 (Esm)作为超短效 β1 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观察该药在国人的耐受情况及电生理效应。本文选择阵发性室上速患者9例 ,分三组进行耐受性试验 ,并观察药物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另选择室上速患者15例 ,单次注射后9min内进行电生理检查。试验剂量下艾司洛尔使心率明显下降 ,血压及外周血管阻力呈下降趋势 ,对心输出量无不良影响。药物可终止双径折返型室上速。正常人对艾司洛尔耐受良好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血液动力学 耐受性 电生理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欣欣 戴玉华 +4 位作者 张抒扬 陈连凤 杨琳 方全 严晓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讨论小型猪心肌细胞(CMs)裂解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用5-aza、小型猪CMs裂解液二种方法体外诱导人MSCs的分化,单纯培养基(DMEM)培养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用细胞免疫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MSC... 目的讨论小型猪心肌细胞(CMs)裂解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用5-aza、小型猪CMs裂解液二种方法体外诱导人MSCs的分化,单纯培养基(DMEM)培养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用细胞免疫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MSCs的α-actin、cTnT、Cx43和CD31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小型猪CMs裂解液诱导人MSCs所得心肌样细胞(CLCs)表达cTnT、Cx43和CD31;5-aza诱导组MSCs表达cTnT和Cx43,不表达CD31;5-aza培养初期对MSCs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Ms裂解液促进MSCs的增殖。结论小型猪CMs裂解液培养基可以诱导人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及内皮样细胞,并且具有很强的促细胞增殖作用,优于目前广泛研究的肌细胞诱导分化剂5-aza。本研究为大规模诱导人MSCs向CMs分化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裂解液 5-氮杂胞苷
下载PDF
BQ123及Phosphora midon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活性作用
4
作者 严晓伟 Wolfgang Kiowski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在阻断内皮素A受体 (ET A)的基础上 ,观察内皮素转化酶 (ECE)抑制剂对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 12例心力衰竭患者及 12例正常志愿者 ,在用BQ12 3阻断ET A的基础上 ,接受ECE抑制剂Phosphoramidon ,观察前臂血流量 (FBF)的变化。经肱动脉注射... 在阻断内皮素A受体 (ET A)的基础上 ,观察内皮素转化酶 (ECE)抑制剂对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 12例心力衰竭患者及 12例正常志愿者 ,在用BQ12 3阻断ET A的基础上 ,接受ECE抑制剂Phosphoramidon ,观察前臂血流量 (FBF)的变化。经肱动脉注射BQ12 3后 ,FBF均呈相同程度升高。随后注射Phosphoramidon使FBF均进一步增加。但在心力衰竭患者 ,BQ12 3的作用时间明显短于正常人。提示在阻断ET A受体的基础上 ,抑制ET的合成可产生进一步的扩血管作用。BQ12 3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时间明显缩短 ,表明药物在体内被高浓度的ET迅速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受体 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 前臂体积描记 心力衰竭 血管活性作用
下载PDF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多中心随机平行组对照的临床试验报告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宏誉 李宏 +8 位作者 岳凤敏 王良录 方权 王瑞琦 秦万章 李明 金岚 秦立模 吴惠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61-64,共4页
为考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于 2 0 0 0年 4月至 10月 ,进行了本项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 (对照组为氯雷他定 ) ,共有 15 4例完成本试验 ,其中咪唑斯汀组 74例 ,氯雷他定组 74例 ,两组共脱落和退出 9例。主要症状... 为考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于 2 0 0 0年 4月至 10月 ,进行了本项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 (对照组为氯雷他定 ) ,共有 15 4例完成本试验 ,其中咪唑斯汀组 74例 ,氯雷他定组 74例 ,两组共脱落和退出 9例。主要症状评分显示两组用药后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 ,组内t检验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 (治疗前———治疗后 )的组间t检验显示 ,在控制风团方面 ,咪唑斯汀组优于氯雷他定组 ,组间t检验P <0 .0 5 ,但对瘙痒的控制 ,两组的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组间t检验P >0 .0 5。基于症状积分下降指数的四级疗效评估显示 ,咪唑斯汀的总有效率为 90 .1% ,其中显效率为 5 2 .1% ,而氯雷他定组分别为 85 .1%和 4 5 .9%。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咪唑斯汀组与氯雷他定组的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 2 1.1%和 34%。咪唑斯汀主要副作用为轻度困倦 (16 .9% )和口干 (2 .8% ) ,氯雷他定组也有轻度困倦 (16 .2 % )和口干 (5 .4 % )。两组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有意义的改变。两组用药前后的心电图均正常 ,与用药前比治疗后QTc未见有意义的变化。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相似 ,但咪唑斯汀对风团的控制优于氯雷他定 ,两组的副作用也相似。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氯雷他定 慢性荨麻疹
原文传递
抗磷脂综合征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庆军 朱燕林 唐福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征和血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00例AP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改变。结果原发性APS(PAPS)37例,继发性APS(SAPS)63例,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6例、狼疮样综合征14例。80%患者出现血管...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征和血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00例AP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改变。结果原发性APS(PAPS)37例,继发性APS(SAPS)63例,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6例、狼疮样综合征14例。80%患者出现血管性血栓形成,其中静脉血栓43例、动脉闭塞18例、静脉血栓和动脉闭塞15例。52%为单一部位,32%有2个部位,15%多个部位血栓。56%单次,25%2次,19%多次血栓形成。血栓事件以下肢深静脉血栓(36%)、肺栓塞(30%)和脑卒中(26%)常见。51%(34/67)女性出现病态妊娠,胎死宫内占37%,习惯性自发性流产13%。血小板减少71例。抗心磷脂抗体(AEL)和狼疮抗凝物(IA)的阳性率分别为84%和58%。SLE继发APS组关节炎、白细胞减少、抗核抗体(ANA)阳性和低补体血症较PAPS多见。男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LA阳性较多见;而女性白细胞减少、ANA阳性和ACL阳性较多见。结论APS以血栓形成及病态妊娠为特点,高滴度ACL和(或)LA阳性是其免疫学特征。其临床表现受基础疾病(SLE)和性别的影响而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血栓形成 抗心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
原文传递
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多中心随机平行组对照的临床试验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宏誉 李宏 +5 位作者 尹佳 岳凤敏 方权 王瑞琦 王德辉 臧朝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57-60,共4页
为考察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于 2 0 0 0年 4月至 10月 ,进行了本项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 (对照组为氯雷他定 ) ,共有 14 1例完成本试验 ,其中咪唑斯汀组 72例 ,氯雷他定组 6 9例 ,两组共脱落和退出 14例。主要症... 为考察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于 2 0 0 0年 4月至 10月 ,进行了本项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 (对照组为氯雷他定 ) ,共有 14 1例完成本试验 ,其中咪唑斯汀组 72例 ,氯雷他定组 6 9例 ,两组共脱落和退出 14例。主要症状评分显示两组用药后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 ,组内t检验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 (治疗前—治疗后 )的组间t检验显示 ,咪唑斯汀组鼻塞的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氯雷他定 (P <0 .0 5 ) ,其它症状评分下降幅度两组间的差异不明显 ,组间t检验P >0 .0 5。基于症状积分下降指数的四级疗效评估显示 ,咪唑斯汀的总有效率为88.1% ,其中显效率为 2 6 .9% ,而氯雷他定组分别为 76 .6 %和 13.3%。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咪唑斯汀组与氯雷他定组的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 38.8%和 4 5 %。咪唑斯汀主要副作用为轻度困倦 (19.4 % )和口干 (7.5 % ) ,氯雷他定组也有轻度困倦 (16 .7% )和口干 (13.3% )。两组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有意义的改变。两组用药前后的心电图均正常 ,与用药前比治疗后QTc未见有意义的变化。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相似 ,但咪唑斯汀对鼻塞的作用优于氯雷他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氯雷他定 过敏性鼻炎
原文传递
异源性心肌细胞裂解液诱导骨髓干细胞免疫源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欣欣 戴玉华 +3 位作者 张抒扬 陈连凤 赖晋智 严晓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9-931,共3页
目的将家兔心肌细胞裂解液体外诱导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所得心肌样细胞回输入原动物,观察其是否激活机体免疫反应。方法将小型猪 MSC 体外经家兔心肌细胞裂解液诱导所得的心肌样细胞与单纯培养基培养的 MSC 分别回输入原小型猪... 目的将家兔心肌细胞裂解液体外诱导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所得心肌样细胞回输入原动物,观察其是否激活机体免疫反应。方法将小型猪 MSC 体外经家兔心肌细胞裂解液诱导所得的心肌样细胞与单纯培养基培养的 MSC 分别回输入原小型猪体内,于不同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外周血 CD4^+、CD8^+T 淋巴细胞数目变化,ELISA 法检测体外血清白介素(IL)-2、IL-4浓度变化,采用 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细胞回输后小型猪脾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两组细胞回输入原小型猪体内后血 CD4^+、CD8^+T 淋巴细胞数目,血清 IL-2、IL-4浓度,在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动物脾淋巴细胞 CTL 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家兔心肌细胞裂解液诱导所得心肌样细胞回输入原小型猪体内,不激活机体免疫反应,提示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心肌样细胞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植 干细胞 心肌 移植免疫学 心肌细胞裂解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