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原因内耳损伤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改变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军 倪道凤 +2 位作者 李奉蓉 赵翠霞 张志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原因内耳损伤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改变的特点。方法对耳科正常人、噪声暴露工人和应用顺铂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DPOAE(0郾5~16kHz)、常频纯音测听(0郾5~8kHz)及扩展高频测... 目的研究不同原因内耳损伤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改变的特点。方法对耳科正常人、噪声暴露工人和应用顺铂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DPOAE(0郾5~16kHz)、常频纯音测听(0郾5~8kHz)及扩展高频测听(9~16kHz)检查。对DPOAE幅值与纯音听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噪声性和顺铂耳毒性损伤下,常频DPOAE表现为3~6kHz幅值降低,早于对应常频纯音听阈变化。扩展高频DPOAE幅值均有下降,但频率区域不同,噪声组只在11郾2kHz处下降明显,其他频率变化不大,尤其是12郾5kHz、14kHz、16kHz三个频率几无变化;药物组除16kHz外各频率均幅值下降。结论常频DPOAE比常频纯音测听和扩展高频DPOAE敏感,因此,在噪声、顺铂等引起的耳蜗性听力损害的早期监测中,优于常频纯音测听和扩展高频DPO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损伤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耳毒性 顺铂 听力检查
下载PDF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合并鼻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申虹 魏伯俊 +1 位作者 彭培宏 刘建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总结合并鼻息肉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1例获得病理证实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诊断为鼻息肉术后确诊者3例;第2次、第3次术前活检确诊者分别为4例和1例;术前为鼻... 目的总结合并鼻息肉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1例获得病理证实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诊断为鼻息肉术后确诊者3例;第2次、第3次术前活检确诊者分别为4例和1例;术前为鼻息肉术中冰冻病理确诊者1例,术前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病理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鼻息肉并存者2例。有血涕史和局部骨质破坏者分别为4例和2例。病变与眶壁和筛顶有正常筛房间隔行鼻内镜下肿物切除者4例,上述正常间隙消失行鼻侧切开肿物彻底切除者7例。结果9例随访16月~6年无肿瘤或鼻息肉复发,术后半年和1年后失访者各1例。结论单侧鼻腔占位病变但筛窦炎性病变局限轻微者,应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可能。多点活检是防止漏诊和误诊的重要手段。如适应证掌握适当,鼻内镜下切除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息肉 切开 正常 肿物 切除 活检 术前 诊断和治疗 术后
下载PDF
外耳恶性肿瘤32例淋巴转移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莹 李五一 戚意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5236-5237,共2页
目的:通过32例外耳恶性肿瘤的观察,总结其淋巴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32例外耳恶性肿瘤。10例行颈和(或)耳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除外8例基底细胞癌,淋巴转移6例(25%),均为术后局部复发的较晚期外耳恶性肿瘤。转... 目的:通过32例外耳恶性肿瘤的观察,总结其淋巴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32例外耳恶性肿瘤。10例行颈和(或)耳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除外8例基底细胞癌,淋巴转移6例(25%),均为术后局部复发的较晚期外耳恶性肿瘤。转移分布:Ⅱ区、耳前腮腺区及耳后乳突区。结论:外耳肿瘤(尤其复发癌)淋巴转移并非少见,晚期或复发外耳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率高。应手术彻底清除原发灶并积极行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病理学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做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耳鼻咽喉科医师的职责 被引量:15
4
作者 倪道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普遍筛查 耳鼻咽喉科 妇幼保健 医师 职业素质
原文传递
自体非神经组织材料移植修复面神经短距离缺损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予鲁 高志强 +2 位作者 王辉 刘稳 全仕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38-140,i000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非神经组织材料翻转静脉-骨骼肌移植替代自体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短距离缺损,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1在北京协和医院动物实验室、耳鼻喉科电生理实验室和神经科病理实验室完成。选取雄性新西兰兔10...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非神经组织材料翻转静脉-骨骼肌移植替代自体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短距离缺损,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1在北京协和医院动物实验室、耳鼻喉科电生理实验室和神经科病理实验室完成。选取雄性新西兰兔10只,随机分为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5只/组。分别用自体内外面翻转的静脉内填充骨骼肌的复合移植体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右侧面神经上颊支10mm缺损。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效果,通过实验侧/正常侧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振幅和潜伏期来观察再生神经的功能恢复,以组织形态观察和有髓轴突计数分析再生神经的组织形态恢复,根据两侧上唇、触须和鼻尖形态及活动的对称性从外观上判断面神经麻痹的出现及其恢复情况。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10只兔进入结果分析,每组各5只。①两组再生神经的功能恢复和组织形态恢复: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组实验侧/正常侧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分别为103%,93%,80%,59%和50%;正常侧/实验侧潜伏期比分别为67%,75%,115%,62%和50%;有髓纤维恢复率分别为63%,68%,96%,39%和30%。自体神经移植组实验侧/正常侧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分别为99%,95%,78%,64%和53%;实验侧/正常侧潜伏期比分别为78%,100%,80%,75%和67%;有髓纤维恢复率分别为71%,62%,47%,53%和51%。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再生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振幅比、潜伏期比)、有髓纤维恢复率基本相似(t=0.05,P=0.961;t=0.509,P=0.624;t=-0.22,P=0.832),表明两组再生神经有等同的功能和形态恢复程度。再生神经的功能恢复程度与再生有髓轴突数量的多少不完全一致,不能单纯以有髓轴突数的多少来评价神经再生的效果。再生有髓轴突数量多,形态与正常神经相似,并且形成多个较大、排列相对集中的神经束时,功能恢复往往较好。②面神经麻痹恢复和神经愈合情况:从外观上观察,两组动物的面神经麻痹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半数以上恢复明显,每组各有两只恢复正常。两组移植体均与神经缺损两断端愈合,恢复了神经的连续性。结论:翻转静脉-骨骼肌复合移植修复面神经短距离缺损可获得与自体神经移植相同的效果,是替代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短距离神经缺损的理想材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恢复 神经再生 骨骼/神经支配 面神经麻痹/外科学 自体神经移植 面神经麻痹 组织材料 神经缺损 移植修复 再生神经功能恢复
下载PDF
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辉 高志强 +3 位作者 李予鲁 刘稳 葛平江 倪道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利用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微波变性骨骼肌桥接大鼠面神经缺损,研究骨髓间质细胞在面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骨髓间质细胞培养;大鼠面神经10mm缺损模型制备、手术修复及细胞移植;对大鼠移植段再生神经电生理测试并进行轴突计数。结果术... 目的利用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微波变性骨骼肌桥接大鼠面神经缺损,研究骨髓间质细胞在面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骨髓间质细胞培养;大鼠面神经10mm缺损模型制备、手术修复及细胞移植;对大鼠移植段再生神经电生理测试并进行轴突计数。结果术后二周,细胞植入组轴突再生明显;术后八周,细胞移植组再生轴突计数、神经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振幅均高于单纯变性骨骼肌组。结论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可以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然而,骨髓间质细胞移植的确切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细胞 面神经缺损 变性骨骼肌 植入 实验研究 神经传导速度 间质细胞移植 骨骼肌桥接 面神经修复 面神经损伤 微波变性 细胞培养 模型制备 手术修复 生理测试 轴突再生 再生轴突 动作电位 大鼠 神经电 步研究 计数
下载PDF
小鼠面神经损伤急性期T细胞CD69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全世明 高志强 +5 位作者 葛平江 亓放 刘稳 李予鲁 王辉 查洋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探讨面神经损伤急性期T细胞功能状态及其病理生理意义,为揭示外伤性面瘫的神经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面神经轴切损伤模型小鼠,分别于损伤后3天、2周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术...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探讨面神经损伤急性期T细胞功能状态及其病理生理意义,为揭示外伤性面瘫的神经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面神经轴切损伤模型小鼠,分别于损伤后3天、2周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术侧颈部引流淋巴结(cervical draininglymph node,CDLN)细胞,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上CD69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手术后3天,面神经损伤组颈部引流淋巴结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与相应手术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57);而神经损伤组、手术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与正常小鼠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2817、0.2724)。面神经轴切损伤后2周,神经损伤组CDLN的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神经损伤组MLN的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出现上调,与相应对照组及术后3天时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82、0.0133)。结论面神经轴切损伤3天、2周时,颈部引流淋巴结存在T细胞活化并上调;在2周时,肠系膜淋巴结也出现低水平的T细胞活化。提示面神经损伤急性期,伴随着一个局部免疫应答向全身免疫应答转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体协调控制免疫应答的规模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T细胞 CD69 损伤 神经免疫
下载PDF
侵犯翼腭窝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魏伯俊 申虹 +6 位作者 祝小莉 彭培宏 师秀珍 张宝泉 蒋子栋 白秀清 杨树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分析肿瘤主体位于翼腭窝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以翼腭窝为主要病变区域的肿瘤性疾病的诊治经过,其中原发性肿瘤3例,分别为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和胆脂瘤,继发性肿瘤4例,其中上皮肌上皮癌、腺样... 目的分析肿瘤主体位于翼腭窝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以翼腭窝为主要病变区域的肿瘤性疾病的诊治经过,其中原发性肿瘤3例,分别为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和胆脂瘤,继发性肿瘤4例,其中上皮肌上皮癌、腺样囊性癌各1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瘤外院术后复发各1例。神经纤维瘤和胆脂瘤患者分别行内镜辅助下鼻腔上颌窦或口腔上颌窦径路,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及4例继发性肿瘤者采用鼻侧切开径路。结果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4个月局部复发,激光扩大切除后随访3年无复发或转移,其余6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术腔上皮化,随访2~4年无复发或转移。主要并发症为鼻口腔瘘2例,愈合时间分别为术后9个月和11个月,鼻咽反流和下眼睑水肿各1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消失。结论CT或MRI是诊断翼腭窝肿瘤的主要方法,经鼻腔上颌窦、口腔上颌窦或鼻侧切开径路可有效切除该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面神经修复及再生的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全世明 高志强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97-101,共5页
包括面神经在内的神经缺损重建修复是周围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材料工程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以许旺细胞为中心的神经再生微环境、组织工程神经桥接材料及组织工程神经评价系统是面神经组织工程的主要研究热点... 包括面神经在内的神经缺损重建修复是周围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材料工程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以许旺细胞为中心的神经再生微环境、组织工程神经桥接材料及组织工程神经评价系统是面神经组织工程的主要研究热点。现就以上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组织工程学 神经再生 许旺细胞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喉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检测
10
作者 葛平江 张宝泉 +4 位作者 张建民 孔庆利 高志强 王辉 何维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喉癌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进行检测,探讨M-CSF对肿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用ELISA法检测3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和17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M-C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通过对喉癌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进行检测,探讨M-CSF对肿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用ELISA法检测3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和17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M-C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喉癌患者血清中M-CSF浓度(341.37±80.57pg/ml)较17例正常对照(281.22±72.11pg/ml)升高(P<0.05),而且在癌转移患者中浓度更高(P=0.036)。结论喉癌患者血清中M-CSF浓度升高,且同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浓度越高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喉癌 M-CSF 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A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正常 升高 对照 TNF—α
下载PDF
成年豚鼠膝状神经节及螺旋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梦瑶 高志强 +1 位作者 梁英娟 沈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0-765,共6页
目的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膝状神经节细胞(geniculate ganglion cells,GGCs)和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s)的体外生长情况以确定适宜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解剖成年豚鼠颞骨内段面神经和耳螺旋神经节,采用0.25%胰酶或1g/L... 目的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膝状神经节细胞(geniculate ganglion cells,GGCs)和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s)的体外生长情况以确定适宜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解剖成年豚鼠颞骨内段面神经和耳螺旋神经节,采用0.25%胰酶或1g/LⅠ型胶原酶消化,随后用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B27)或含有阿糖胞苷(Ara-C)的低浓度血清培养基(DMEM/F12+胎牛血清)进行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细胞。结果使用DMEM/F12培养基添加B27或添加低浓度血清与Ara-C都可以在体外成功培养GGCs与SGCs,细胞接种48h内可以贴壁生长,形成典型神经元形态。与无血清培养法相比,含有阿糖胞苷的低浓度血清培养组的细胞衰退现象出现较早,非神经元细胞的生长更加显著。得到的细胞经鼠抗神经元细胞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反应证实为GGCs与SGCs。结论采用联合有丝分裂抑制剂的低浓度血清培养法或无血清培养法都可以成功培养成熟GGCs和SGCs,为体外研究面神经和内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状神经节 螺旋神经节细胞 细胞培养 豚鼠 低浓度 神经元形态 体外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神经细胞 神经元细胞
下载PDF
Wegener肉芽肿病的头颈部临床表现及处理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清明 张宝泉 +3 位作者 彭培宏 高志强 尹海金 冯国栋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探讨Wegener肉芽肿病(WG)在耳鼻咽喉-头颈部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W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临床特征、炼茄屎愍餐肪蓖饪票硐帧⒒罴旒翱怪行粤O赴赴士固澹?NCA)检测及治疗方法进行记录分析。治疗主要... 目的:探讨Wegener肉芽肿病(WG)在耳鼻咽喉-头颈部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W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临床特征、炼茄屎愍餐肪蓖饪票硐帧⒒罴旒翱怪行粤O赴赴士固澹?NCA)检测及治疗方法进行记录分析。治疗主要采用环磷酰胺加泼尼松联合应用的内科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呈现多系统、多器官受累,34例(81.0%)以鼻部受累为最明显,32例(76.2%)肺受累。首发症状以鼻部为首位20例(47.6%),其次发热11例(26.2%)。37例行活检,其中25例确诊,确诊率为67.6%。ANCA检测总阳性率为97.4%。结论:WG在耳鼻咽喉-头颈部表现复杂多变,ANCA检测和活检是诊断的主要手段。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是有选择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GENER肉芽肿 耳鼻咽喉疾病 头颈
原文传递
外耳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
13
作者 徐莹 李五一 郑开敏 《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 分析外耳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31例外耳癌。耳廓癌17例,外耳道癌14例。病理:鳞癌14例,基底细胞癌7例,腺样囊腺癌6例,汗腺癌、毛囊癌、耵聍腺癌和乳头状瘤癌变各1例。10例行颈和/或... 目的 分析外耳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31例外耳癌。耳廓癌17例,外耳道癌14例。病理:鳞癌14例,基底细胞癌7例,腺样囊腺癌6例,汗腺癌、毛囊癌、耵聍腺癌和乳头状瘤癌变各1例。10例行颈和/或耳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除外7例基底细胞癌后,24例中,淋巴结转移6例(25%),鳞癌4例,囊腺癌1例,汗腺癌1例。转移分布:11区、耳前腮腺区及耳后乳突区。6例淋巴结转移者均为术后局部复发的较晚期外耳癌。结论 较晚期或复发外耳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位于上颈部和耳周(乳突和耳前腮腺区)。这些病人区域淋巴结清扫时,除了颈部外,还应包括耳前腮腺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腮腺 腮腺切除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测量健康中老年人嗅球体积的特点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剑 有慧 +9 位作者 张振馨 关静 陈兴明 刘剑锋 杨大海 商莹莹 朱莹莹 邹琦娟 高志强 倪道凤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测量健康中老年人嗅球体积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侧别问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嗅觉障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95例健康中老年受试者,分为50—69岁组和≥70岁2组。所有受试者接受颅脑及嗅球MRI检查,比较嗅球...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测量健康中老年人嗅球体积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侧别问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嗅觉障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95例健康中老年受试者,分为50—69岁组和≥70岁2组。所有受试者接受颅脑及嗅球MRI检查,比较嗅球体积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1)50~69岁组的左侧嗅球体积、嗅球总体积和全脑体积(x±s,以下同)分别为(39.9±8.7)mm3、(81.7±16.8)mm3、(1281.9±140.2)cm3,大于≥70岁组的(34.5±10.4)mm3、(72.1±19.3)mm3、(1165.8±165.3)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9、2.449、3.516,P值均〈0.05),而右侧嗅球体积及嗅球/脑体积比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04、0.616,P值均〉0.05)。②男性受试者的左侧嗅球体积、右侧嗅球体积、嗅球总体积、全脑体积以及嗅球/脑体积比大于女性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61、3.630、4.399、3.800、2.400,P值均〈0.05)。③女性受试者、50~69岁受试者、1〉70岁受试者左侧嗅球体积小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32、2.117、3.516,P值均〈0.05),男性受试者左右侧嗅球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49,P=0.110)。所有受试者的左侧嗅球/脑体积比均小于右侧嗅球/脑体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3,P=0.002)。结论①嗅球及颅脑MRI检查可用于嗅球体积研究;②嗅球体积随年龄增加而减小,但嗅球/脑体积比无变化;③男性嗅球体积大于女性嗅球体积;④左侧嗅球体积小于右侧嗅球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球 年龄组 性别因素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辉 高志强 +2 位作者 李予鲁 刘稳 全世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例,其中明确诊断6例,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1例、Machado-Jesoph病1例、双下颌骨骨折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1例、Vogt... 目的探讨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例,其中明确诊断6例,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1例、Machado-Jesoph病1例、双下颌骨骨折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1例、Vogt-小柳-原田病1例、Bell面神经麻痹1例。诊断不明1例,诊断为可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或Lyme病。脑脊液检查5例其中有阳性发现者4例。Lyme抗体检查6例中有阳性发现者1例;影像学检查5例中有阳性发现者2例;肌电图和瞬目反射检查7例,均为周围性损害。7例患者均应用激素和维生素治疗。结果患者随访时间最长2个月,以House-BrackmannⅠ级为面神经麻痹完整治愈标准。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少见,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诊断失误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应该在临床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中面对这样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做细致的全身检查;同时应了解可能的原发病及其特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及iNOS在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志宏 倪道凤 +1 位作者 高扬 林嘉友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10-512,共3页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的表达,探讨其对嗅感觉神经元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Bcl-2、bax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流...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的表达,探讨其对嗅感觉神经元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Bcl-2、bax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后:①嗅上皮表达Bcl-2mRNA相对恒定;②嗅上皮表达baxmRNA早期显著增加,恢复期逐渐回落;③嗅上皮表达iNOSmRNA在一段较短的时期内显著增加,1周后逐渐下降至不可测水平。结论: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iNOS可能在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嗅感觉神经元凋亡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嗅感觉神经元 基因 Bcl-2 基因 bax 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穿刺发声重建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清明 张宝泉 +5 位作者 高志强 彭培宏 陈晓巍 师秀珍 谢洪 伊海金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1-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食管穿刺(TEP)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重建在喉全切除术后患者中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资料完整的喉全切除术后TEP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维语音分析系统(MDVP)对其中18例发音管发... 目的:探讨气管食管穿刺(TEP)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重建在喉全切除术后患者中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资料完整的喉全切除术后TEP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维语音分析系统(MDVP)对其中18例发音管发声患者的声学参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2~15年。1986~1989年12例中7例获得满意结果,成功率58.3%。1990年以后的122例中,114例效果满意,成功率93.4%,总成功率90.3%。MDVP检测的发音管发声主要声学参数值都远远偏离正常。常见并发症有瘘口肉芽增生,早期感染,气、食管瘘口过大出现漏液等。结论:TEP安放发音管,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质量好,远期效果稳定,是一种目前让无喉患者开口讲话较好的手术方法。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能提高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重建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切除术 气管食管穿刺 发音管 发声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