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8例心肺复苏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宇翔
马欣
宋书梅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9Z期2484-2485,共2页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表现,80%心脏猝死患者都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在心脏骤停患者,即使在有效地心肺复苏术(CPR...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表现,80%心脏猝死患者都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在心脏骤停患者,即使在有效地心肺复苏术(CPR)情况下,仅有40%-60%可以恢复血流动力学,而随后住院存活率仅有15%左右。CPR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复苏过程中缺乏针对心脏骤停潜在病因的治疗。而对于急性心梗(AMI)患者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降低病死率及改善远期预后。有效的CPR和急诊PCI均可改善AMI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可在CPR的同时予急诊PCI实现犯罪血管血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后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例心肺复苏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宇翔
马欣
宋书梅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ccu病房
出处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9Z期2484-2485,共2页
文摘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表现,80%心脏猝死患者都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在心脏骤停患者,即使在有效地心肺复苏术(CPR)情况下,仅有40%-60%可以恢复血流动力学,而随后住院存活率仅有15%左右。CPR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复苏过程中缺乏针对心脏骤停潜在病因的治疗。而对于急性心梗(AMI)患者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降低病死率及改善远期预后。有效的CPR和急诊PCI均可改善AMI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可在CPR的同时予急诊PCI实现犯罪血管血流重建。
关键词
心肺复苏后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8例心肺复苏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抢救与护理
胡宇翔
马欣
宋书梅
《现代护理》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