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与基因突变 (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疾病 被引量:9
1
作者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基因突变 血浆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健 胡爱华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93-296,共4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ACE ACE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Ala26Val突变——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热点突变 被引量:19
3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6 位作者 武鹏翥 郑维越 卢赛兰 宋雷 娄可佳 张芊 惠汝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3-476,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 ,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在8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 12 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 β 肌球蛋白重链 (β MHC)基因扫描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 ,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 目的 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 ,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在8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 12 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 β 肌球蛋白重链 (β MHC)基因扫描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 ,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者进行家系调查 ,收集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 在 3个家系及 1例散发患者中发现 β MHC基因第 3号外显子的Ala2 6Val错义突变 ,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 3个家系临床表型不同。结论 β MHC基因Ala2 6Val突变是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热点突变 ,其临床表型的异质性 ,提示多因素参与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肌球蛋白重链 基因Ala26Val 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表型 基因突变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长QT综合征相关基因新突变R863X-HERG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马丽娟 滕思勇 +5 位作者 董颖雪 浦介麟 林春霞 杨延宗 林治湖 惠汝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 R863X是在国人长QT综合征家系中发现的一个新的HERG基因无义突变,本研究旨在探讨R863X-HERG的功能。方法 采用PCR方法制备突变体R863X-HERG,并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用CHO细胞表达系统及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技术研究突变体的功... 目的 R863X是在国人长QT综合征家系中发现的一个新的HERG基因无义突变,本研究旨在探讨R863X-HERG的功能。方法 采用PCR方法制备突变体R863X-HERG,并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用CHO细胞表达系统及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技术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结果 实验表明R863-HERG基因单独表达时不能形成有功能的离子通道,而突变体R863X同野生型HERG共表达时,通道的电流密度降低约30%,且HERG WT/R863X通道的电压依赖性失活过程加速。结论突变体R863X亚基自身不能装配成有功能的通道,但可和野生型HERG亚基形成有功能的HERG通道异聚体,改变通道的门控特性。HERG蛋白C末端可能在通道装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相关基因 突变体 功能研究 全细胞膜片钳 HERG通道 电生理技术 表达系统 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CHO细胞
原文传递
长QT综合征相关基因新突变G52R-KCNE1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滕思勇 马丽娟 +4 位作者 浦介麟 林春霞 柴咏平 Olaf 惠汝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 了解长QT综合征相关基因新突变G52R-KCNE1的功能。方法 采用交叠PCR方法体外制备突变体G52R-KCNE1,并克隆到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体外合成RNA、显微注射入卵母细胞,在卵母细胞中共表达野生型KCNQ1(WT-KCNQ1)、野生型KCNE1(WT-KCNE1... 目的 了解长QT综合征相关基因新突变G52R-KCNE1的功能。方法 采用交叠PCR方法体外制备突变体G52R-KCNE1,并克隆到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体外合成RNA、显微注射入卵母细胞,在卵母细胞中共表达野生型KCNQ1(WT-KCNQ1)、野生型KCNE1(WT-KCNE1)和突变体G52R-KCNE1,采用标准双电极电压钳了解突变体的功能。结果 突变体G52R-KCNE1不能放大WT-KCNQ1通道的电流强度;当WT-KCNE1和G52R-KCNE1等量注射时,G52R-KCNE1可降低WT-KCNQ1/WT-KCNE1通道约50%的电流强度,而不影响该通道的激活动力学。结论 位于跨膜区第52位的甘氨酸对维持KCNE1的功能非常重要;突变体G52R-KCNE1明显抑制WT-KCNE1通道的功能,这可能是突变基因携带者心肌细胞复极化延缓,QT间期延长的分子电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Q1 长QT综合征 相关基因 突变体 携带者 延缓 功能研究 表达载体 显微注射 卵母细胞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高脂血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及调血脂治疗对其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永健 俞虹 +5 位作者 秦学文 王兴宇 孙余华 陈纪林 寇文镕 陆宗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的变化 ,观察血脂康调血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小而密LDL C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变型梯度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 37例冠状动脉 (冠脉 )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 (A组 ) ,...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的变化 ,观察血脂康调血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小而密LDL C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变型梯度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 37例冠状动脉 (冠脉 )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 (A组 ) ,131例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 (B组 )及 40例冠脉及血脂均正常的受检者 (对照组 )和 80例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 (C组 )血清小而密LDL C的水平 ,比较A、B和C组间小而密LDL C水平的差异 ;将B组分为 3个亚组即 4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B1组 )、49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 (B2组 )、42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B3组 ) ,给予调血脂治疗 8周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该 3个亚组血清小而密LDL C的水平 ,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组患者血清小而密LDL C占总LDL C含量的百分比仅有轻度升高 [(45 5± 5 5 ) %比(40 6± 6 3) % ,P >0 0 5 ] ,B组和C组患者血清小而密LDL C的含量明显升高 [(65 8± 8 2 ) %和 (68 3± 13 8) % ,P <0 0 1]。B组中以B 2组 [(65 7± 7 8) % ,P <0 0 1]和B3组 [(69 3± 7 8) % ,P <0 0 1]患者升高最为明显。调血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LDL C实际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 :合并有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小而密LDL C的升高更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脂蛋白类 LDL胆固醇 调血脂治疗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晓宁 宋莉 +6 位作者 汪道文 廖玉华 马爱群 祝之明 赵炳让 赵继宗 惠汝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959-196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 1(THBS 1)基因G16 78A(Ala5 2 3Thr)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脑卒中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来自于全国 6个临床中心病例 对照的THBS 1基因G16 78A多态性。疾病组...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 1(THBS 1)基因G16 78A(Ala5 2 3Thr)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脑卒中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来自于全国 6个临床中心病例 对照的THBS 1基因G16 78A多态性。疾病组为 16 34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证实的脑卒中患者 (其中脑血栓 731例 ,腔隙性脑梗死 4 77例 ,脑出血 4 2 6例 ) ,对照组为 1171例经严格检查排除脑卒中且性别、年龄匹配的患者。结果 THBS 1基因G16 78A多态性在对照组和脑血栓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意义 ,脑血栓组的AA基因型频率 ( 0 5 0 3)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4 4 1,P =0 0 0 8) ,G等位基因频率 ( 0 2 99)显著低于对照组 ( 0 339,P =0 0 0 9)。在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THBS 1G16 78A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 ,具有AA基因型者脑血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 [相对危险度 (OR) =1 4 ;95 %可信区间 (CI) 1 0 83~ 1 6 93;P =0 0 0 8]。结论 THBS 1基因G16 78A(Ala5 2 3Thr)多态性的AA基因型与汉族脑血栓的易感性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基因 危险因素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短期血压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健 裴卫东 +4 位作者 赵斌 倪新海 胡宝琏 惠汝太 刘力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血压变异性
原文传递
长QT综合征一家系的遗传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滕思勇 马丽娟 +3 位作者 董颖雪 叶珏 杨延宗 惠汝太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46-350,共5页
目的 寻找中国人长QT综合征 (LQTS)的遗传易感位点 ,选择并确立LQTS患者症状前诊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repeats ,ST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 ,初步建立LQTS遗传学诊断方法。方法 采集一个L... 目的 寻找中国人长QT综合征 (LQTS)的遗传易感位点 ,选择并确立LQTS患者症状前诊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repeats ,ST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 ,初步建立LQTS遗传学诊断方法。方法 采集一个LQTS家系四代共 37个成员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扩增位于KCNQ1、HERG基因内的SNP(K5 46、K36 7、H489、和H5 6 4)和位于KCNQ1、HERG、和SCN5A基因邻近的STR (D11S132 3、D11S2 36 2、D11S1318、D7S6 36、D7S2 46 1、D7S182 4、D3S12 98、D3S176 7、D3S110 0、D4S15 6 4) ,所得产物经 6 %~ 10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进行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或直接测序。结果 通过单倍体分析排除LQT1、LQT3、和LQT4位点 ,初步确定该LQTS家系的致病基因位于LQT2位点。HERG基因全部外显子的直接测序结果表明 7名患者均出现相同的HERG基因单碱基转换 (CGA2 5 87TGA) ,与之相对应的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 (Ar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GA ,即R86 3X。结论 STR和SNP单倍体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正常及患病个体 ,确定LQTS致病基因的位点 ,可用于LQTS患者的症状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家系 遗传学 定位研究 遗传易感位 短串联重复系列 单核昔酸多态性 单倍体分析
原文传递
VEGF及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伟丽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68-573,F0003,共7页
近十年来的研究已证实VEGF在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形成(Angiogenesis)中起着关键作用。VEGF主要通过2个酪氨酸激酶受体发挥作用:VEGFreceptor-1(Flt-1)和VEGFreceptor-2(KDR/Flk-1)。VEGFR-2介导VEG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内... 近十年来的研究已证实VEGF在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形成(Angiogenesis)中起着关键作用。VEGF主要通过2个酪氨酸激酶受体发挥作用:VEGFreceptor-1(Flt-1)和VEGFreceptor-2(KDR/Flk-1)。VEGFR-2介导VEG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内皮细胞存活、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VEGFR-1可能主要作为一个配体结合分子,对VEGF/VEGFR-2信号通路起负调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VEGF家族成员PLGF可结合VEGFR-1,促进缺血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侧枝循环生长,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和关节炎等疾病相关。尽管人们对VEGF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对缺血性心肌病和外周肢体缺血的治疗,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VEGF可通过炎症浸润和新生血管的形成等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进展,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VEGF受体 血管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生长因子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检测血浆中糖基化终极产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岩 周谨 +1 位作者 王兴宇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建立竞争性ELISA方法 ,测定血液中的高级糖化终产物的含量。方法 对兔及牛血浆白蛋白进行体外葡萄糖修饰 ,得到糖基化终极产物抗原 ;用兔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与其特异结合的抗体。结果  1 经过TNBS方法及聚丙稀凝胶电泳... 目的 建立竞争性ELISA方法 ,测定血液中的高级糖化终产物的含量。方法 对兔及牛血浆白蛋白进行体外葡萄糖修饰 ,得到糖基化终极产物抗原 ;用兔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与其特异结合的抗体。结果  1 经过TNBS方法及聚丙稀凝胶电泳鉴定修饰抗原 ,发现修饰前后蛋白携带自由氨基数至少 35 %已被葡萄糖修饰且分子量也发生变化。 2 免疫获得抗糖基化终极产物的多克隆抗体 ,并鉴定了此多抗只抗葡萄糖修饰的蛋白而不抗载体蛋白。3 用葡萄糖修饰的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制成ELISA试剂盒 ,批间、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 5 8%和 9 8% ,灵敏度为 0 5u/ml。结论 得到检测血浆糖基化终极产物的ELISA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极产物(AGEs) ELISA
下载PDF
阿罗洛尔降压疗效和对睡眠呼吸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健 谢晋湘 +2 位作者 惠汝太 柳志红 刘力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阿罗洛尔的抗高血压疗效和对睡眠呼吸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单盲、自身对照法。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多导睡眠仪和动态血压等监测。结果:患者服药4周,收缩压从21.7±2.0kPa(163±... 目的:阿罗洛尔的抗高血压疗效和对睡眠呼吸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单盲、自身对照法。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多导睡眠仪和动态血压等监测。结果:患者服药4周,收缩压从21.7±2.0kPa(163±15mmHg)降至18.9±2.5kPa(142±19mmHg)(P=0.000,n=20),舒张压从13.5±0.9kPa(101±7mmHg)降至11.7±0.9kPa(88±7mmHg)(P=0.000,n=20)。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从24.60降至13.16(P<0.05,n=5)。超声心动图结果提示患者心功能状态有显著改善。心率无明显下降,治疗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血浆肾素浓度降低。结论:阿罗洛尔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可以减轻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罗洛尔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 疗效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基因R491W突变导致家族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立鹤 荆志成 +2 位作者 邹玉宝 张芊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 :验证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 (BMPR2 )基因突变是否能导致中国汉族人家族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PPH)。  方法 :对一个独立的家族性PPH家系和 1 0例散发患者及 1 0 0例正常人进行BMPR2基因突变扫描 ,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脱氧核... 目的 :验证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 (BMPR2 )基因突变是否能导致中国汉族人家族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PPH)。  方法 :对一个独立的家族性PPH家系和 1 0例散发患者及 1 0 0例正常人进行BMPR2基因突变扫描 ,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 (DNA)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BMPR2基因 1~ 1 3号外显子 ,自动测序仪检测突变。  结果 :此家系先证者BMPR2基因第 4 91密码子位置发生C→T转换 ,使精氨酸 (R)变为色氨酸 (W)。家系中另两例患者也携带此突变 ,而其他家系成员和散发病例以及正常人均未发现BMPR2基因 1~ 1 3号外显子的异常改变。  结论 :BMPR2基因R4 91W错义突变能导致家族性PPH ,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 基因变异 家族性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被引量:50
14
作者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环氧化酶-2,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或仅是一个旁观者?
15
作者 李昭晖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95-300,共6页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动脉粥样硬化 旁观者 COX-1 COX-2 细胞内定位 二十世纪 前列腺素 细胞分化 内质网
下载PDF
年轻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布及聚集状况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晓宁 张春玲 +4 位作者 武文君 惠汝太 高润霖 陈纪林 杨跃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观察年轻人中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状况 ,为早期年轻人防治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年轻冠心病患者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年龄≤ 40岁 ) 1 78例作为疾病组 ,并以年龄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年轻人 70例作为对照组 ,... 目的 观察年轻人中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状况 ,为早期年轻人防治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年轻冠心病患者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年龄≤ 40岁 ) 1 78例作为疾病组 ,并以年龄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年轻人 70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了传统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史、家族史 )和新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 (HCY)、脂蛋白 (a)、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 (CRP)在两组间的变化特点及聚集情况。结果  (1 )在传统的危险因素中 ,疾病组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 (TC)水平、吸烟和家族史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新的危险因素中 ,疾病组的血浆HCY(2 1 66± 1 8 2 2 ) μmol L和CRP(5 78± 6 90 )mg L比对照组的血浆HCY(1 4 94± 8 97)μmol L和CRP(2 87± 2 0 0 )mg L明显增高 (P <0 0 1 ) ,其他危险因素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 )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危险因素者明显增多 (P <0 0 5) ,2种以上新危险因素聚集增加 ,3种新危险因素聚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传统危险因素聚集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 (OR值为 2 4,95 %CI:1 31 5~ 4 2 75)、TG(OR值为 1 8,95 %CI:1 2 1 5~ 2 541 )、HCY(OR值为 1 9,95 %CI: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分布 聚集状况
原文传递
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血脂紊乱相关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余华 裴卫东 +1 位作者 吴永健 王国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 探讨 2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2 )感染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 12 4 4例住院患者 ,其中血脂紊乱患者 4 0 8例 ,无血脂紊乱个体 836例作为对照 ,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特异性HSV 2型IgG抗体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目的 探讨 2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2 )感染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 12 4 4例住院患者 ,其中血脂紊乱患者 4 0 8例 ,无血脂紊乱个体 836例作为对照 ,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特异性HSV 2型IgG抗体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脂紊乱组 ,HSV 2IgG阳性率 (38 2 % )高于对照组 (30 6 % ,P =0 0 0 7) ,体重指数也较高 (2 4 9± 6 6 ) ,对照组 (2 3 9±7 6 ,P =0 0 0 1)。血脂紊乱组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15 2 % ,10 3% ,P =0 0 12 ;4 5 1% ,36 4 % ,P =0 0 0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SV 2IgG阳性与血脂紊乱显著相关 ,调整后的危险度优势比 (OR值 )和 95 %可信区间为 1 34(1 0 4~ 1 72 ,P =0 0 2 5 )。其他与血脂紊乱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还有体重指数 1 0 3(1 0 1~ 1 0 5 ) ,P =0 0 0 2 ;高血压 1 39(1 0 9~1 79) ,P =0 0 0 8;糖尿病 1 5 0 (1 0 5~ 2 15 ) ,P =0 0 2 8。结论 HSV 2感染是血脂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 ,增加了患者血脂紊乱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血脂紊乱 高血脂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