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和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晓宁 黄晓红 +3 位作者 宋燕 杨跃进 陈纪林 惠汝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 观察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和α-内收蛋白基因(ADD1)CA60W多态性在中国早发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探讨CHD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 目的 观察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和α-内收蛋白基因(ADD1)CA60W多态性在中国早发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探讨CHD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早发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男性275例,年龄<55岁,女性67例,年龄<65岁)及133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GNB3基因C825T和ADDl基因G460W多态性。结果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CHD组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D1基因CA60W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T等位基因携带者和具有TT基因型者早发CHD的相对危险度增加(T等位基因:OR=1.8,95%CI为1.117~3.040,P=0.017;TT 基因型:OR=2.4,95%CI为1.312~4.254,P=0.004)。进一步的联合基因型分析显示:同时具有GNB3 825TF基因型和ADD1 460WW基因型者比单独有825TT基因型者有较高的早发CHD的危险(OR=6.1;95%CI 1.316~27.945,P=0.021)。结论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825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可能是CHD早期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在早发CHD患者中GNB3 825TT基因型和AD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D GNB C825T 早发冠心病 Α-内收蛋白 β3亚单位基因 基因型 多态性 等位基因 G蛋白
原文传递
心脏型肌钙蛋白Ⅰ基因4693 C/T突变导致家族性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曙霞 邹玉宝 +4 位作者 傅春燕 王继征 宋雷 张伟丽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一HCM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钙蛋白Ⅰ基因(TNNI3)、心脏型肌钙蛋白T基因(TNNT2)、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一HCM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钙蛋白Ⅰ基因(TNNI3)、心脏型肌钙蛋白T基因(TNNT2)、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家系调查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在该家系接受家系调查的8例有亲缘关系的对象中5例携带TNNI3 4693C/T(R145W)突变,全部发病,外显率100%。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该突变位点使TNN13基因第7号外显子143位的精氨酸变为色氨酸,5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心尖部肥厚为主,1例表现为室间隔基底段肥厚为主,临床症状表现为轻微的胸闷。MYH7、MYBPC3及TNNT2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TNNI3基因4693C/T突变是该HCM家系的致病突变,其外显率为100%。其携带者主要表现为心尖部肥厚为主,临床表型较好。对于心尖部肥厚为主的HCM家系有必要进行TNNI3的突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肌钙蛋白Ⅰ基因 基因突变 表型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宁 黄晓红 +3 位作者 宋燕 陈纪林 杨跃进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早发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男性275例,年龄<55...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早发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男性275例,年龄<55岁;女性67例,年龄<65岁)及13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对照组)的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结果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C等位基因和CT、CC基因型频率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825T等位基因携带者和具有825TT基因型者早发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825T等位基因携带相对危险度=18,95%可信区间为1117~3040,P=0017;825TT基因型相对危险度=24,95%可信区间为1312~4254,P=0004),C等位基因和CC、CT基因型频率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825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早期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G蛋白Β3亚单位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高级糖化终产物(AGEs)形成及其致病机理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岩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53-58,共6页
高级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是一组复杂且具有异质性的物质,它可引起细胞间分子的连接,造成细胞外基质蛋白不可逆的异常改变,AGEs修饰的蛋白通过与AGEs特异受体结合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AGEs同... 高级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是一组复杂且具有异质性的物质,它可引起细胞间分子的连接,造成细胞外基质蛋白不可逆的异常改变,AGEs修饰的蛋白通过与AGEs特异受体结合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AGEs同时也修饰细胞内蛋白,造成蛋白功能异常,终致结缔组织、晶状体、血管和神经等的病变。目前,AGE被认为参与糖尿病并发症、老化过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AGE浓度在人体血液中随着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是否有并发症而变化。治疗AGE在体内的积累现已有一些药物,其中氨基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糖化终产物 糖尿病 微血管疾病 羰基应激 氨基胍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与肥厚型心肌病
5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701-712,共12页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不仅参与正常肌小节和肌丝的组装,稳定肌小节的结构,而且通过磷酸化等调节横桥循环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包括。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编码cMYBPC的基因...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不仅参与正常肌小节和肌丝的组装,稳定肌小节的结构,而且通过磷酸化等调节横桥循环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包括。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编码cMYBPC的基因是肥厚型心肌病的最为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本文就cMYBPC以及编码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致病基因型、表型和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IVS15-1G>A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 被引量:3
6
作者 邹玉宝 王继征 +6 位作者 吴格茹 宋雷 王曙霞 于晖 张芊 王虎 惠汝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9-702,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HCM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HCM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家系调查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在该家系8例有血缘关系的研究对象中6例携带MYBPC3(gi:Y10129)G8887A突变,正常对照同一位置未见异常。该突变位点是MYBPC3基因15内含子的剪接位点的受体位点(IVS15-1G>A),其中3例携带者发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胸痛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轻度肥厚(13-14mm),发病较晚(48-75岁)。MYH7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MYBPC3基因IVS15-1G>A突变是该HCM家系的致病突变,其携带者临床表型较好。对于症状轻微、发病较晚的HCM患者,首选MYBPC3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是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心脏型肌钙蛋白T基因14035c>t突变导致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曙霞 邹玉宝 +6 位作者 傅春燕 宋雷 王虎 王继征 宋晓东 陈敬洲 惠汝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1-374,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一个 HCM 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钙蛋白 T 基因(TNNT2)、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C 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一个 HCM 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钙蛋白 T 基因(TNNT2)、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C 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家系调查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在该家系接受家系凋查的10例对象中4例携带 TNNT2 14035c>t(R130C)突变,全部于40岁之前发病,外显率100%。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该突变位点使 TNNT2基因第10号外显子130位的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先证者及其两兄长皆以心功能不全表现为主,先证者的两位兄长在我们随访过程中发生猝死。MYH7及 MYBPC3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 TNNT2基因14035c>t 突变是该 HCM 家系的致病突变。其携带者的临床表型较恶。对于临床表型较恶,猝死发生率较高 HCM 家系有必要进行 TNNT2的突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大型 肌钙蛋白T 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