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的严重不良反应——过敏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东亚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9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抑肽酶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有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手术中和术后渗血作用。但抑肽酶是异种蛋白可诱发Ⅰ型超敏反应,使用前应常规作皮肤过敏试验,特别是二次使用者。开始输注抑肽酶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发现过敏迹象应立即停药,给... 抑肽酶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有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手术中和术后渗血作用。但抑肽酶是异种蛋白可诱发Ⅰ型超敏反应,使用前应常规作皮肤过敏试验,特别是二次使用者。开始输注抑肽酶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发现过敏迹象应立即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另外,可预防性应用H_1和H_2受体阻滞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心血管术
下载PDF
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晶 刘明政 +4 位作者 胡小琴 陈雷 吴学仁 李丽萍 刘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2-363,共2页
目的 :了解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 (室颤 )的可疑因素及其致颤相关性。  方法 :分析既往 15年病例 ,按术前病情、麻醉管理、抢救及转归等进行病历摘要和归总。  结果 :2 46 5 1例中体外循环前发生室颤 34例 (1.379‰ ) ,先... 目的 :了解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 (室颤 )的可疑因素及其致颤相关性。  方法 :分析既往 15年病例 ,按术前病情、麻醉管理、抢救及转归等进行病历摘要和归总。  结果 :2 46 5 1例中体外循环前发生室颤 34例 (1.379‰ )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 0 .90 8‰ ,风湿性心脏病 2 .418‰ ,差异显著。心功能 级、二次手术发生率 (15 .931‰ )显著增高。  结论 :术前准备不足、麻醉管理不当是室颤最主要和最常见的诱因 ,不良刺激和意外损伤是重要的直接致颤原因。围术期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术前准备、麻醉管理和手术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手术 心室颤动 体外循环
下载PDF
硝普钠与普萘洛尔降压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通过比较硝普钠 (SNP)和SNP合用普萘洛尔 (PRO)时的降压效果和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寻求更为安全可靠的降压方法。方法 :将 16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单纯用SNP降压 ;B组合用SNP和PRO降压。监测术中收缩... 目的 :通过比较硝普钠 (SNP)和SNP合用普萘洛尔 (PRO)时的降压效果和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寻求更为安全可靠的降压方法。方法 :将 16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单纯用SNP降压 ;B组合用SNP和PRO降压。监测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心率 ,并在多个时点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 :给SNP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以及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给SNP期间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均显著下降 ,A组心率显著增快 ;而B组心率无显著变化。停SNP后A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均显著高于给SNP前水平 ,心率恢复到给SNP前的水平 ,B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均显著高于给SNP前水平 ,心率仍无显著性变化。A、B两组给SNP的时间无显著差异 ,但A组SNP的给药速度显著高于B组 ,SNP的用量也显著高于B组。同给SNP前相比 ,给SNP后A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均显著增高 ;而B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PRO可抑制SNP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增快和血浆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增高作用 ,从而减少了SNP的给药速度和用量 ,使其速度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其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普萘洛尔 降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药理
下载PDF
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与常规吗啡镇痛用于心外科术后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仲吉英 狄高梅 +2 位作者 安建雄 陈雷 刘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心外科术后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A)与传统间断肌肉注射镇痛(CAT)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184例心外科术后病人分为 PCA组和 CAT组,其中 PCA组 98例,CAT组 86例。PCA组用药... 目的:对比研究心外科术后静脉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A)与传统间断肌肉注射镇痛(CAT)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184例心外科术后病人分为 PCA组和 CAT组,其中 PCA组 98例,CAT组 86例。PCA组用药为50μg/ml的芬太尼,单次剂量25μg,锁定时间 6分,不给病人负荷剂量。拔除气管导管后病人感到疼痛时开始PCA,直到拔管后72小时。 CAT组在病人需要镇痛时酌情肌肉注射吗啡10 mg。分别在拔除气管导管后 4、12、24、48、72、96及 120小时,对病人进行随访并记录有关疼痛及副作用等各项指标。 结果:PCA组疼痛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CAT组,但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CAT组。 结论:芬太尼PCA用于心脏术后镇痛的疗效,优于常规间断肌肉注射吗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病人自控镇痛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
下载PDF
慢性房颤患者右心房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兵 陈雷 +4 位作者 吴学仁 孙立忠 董超 刘振伟 李立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RHD)慢性房颤(AF)对心房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外向钾电流的影响,探讨和评价心房电重塑(AER)中钾电流变化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急性分离的人心房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18例风心病非房颤(NAF)和18例慢性A...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RHD)慢性房颤(AF)对心房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外向钾电流的影响,探讨和评价心房电重塑(AER)中钾电流变化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急性分离的人心房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18例风心病非房颤(NAF)和18例慢性AF患者右心房肌细胞两种电压依赖性外向钾电流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和超快速激活钾电流(IKur),并比较两组的电流-电压曲线。结果在钳制电位+10mV-+60mV下,AF组的Ito1密度均较NAF组Ito1值明显降低(P<005),在钳制电位+60mV时,AF组Ito1密度较NAF组低575%(P<005)。在钳制电位0mV-+40mV时,AF组IKur值明显低于NAF组(P<005);其中,AF组IKur密度在钳制电位+40mV时,较NAF组低470%(P<005)。结论Ito1和IKur的改变均可能是慢性房颤时AER中多种离子通道重塑作用中的重要表现,可能与AF时心肌细胞的传导性、不应期的改变和频率适应性变化有关,与其它离子通道改变以及AF发生和持续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膜片钳术 心脏 钾通道
下载PDF
心肌肽素在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史春霞 张磊 +7 位作者 汪炜健 金沐 陈芳 韩志岩 纪宏文 程卫平 阮英茆 李立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考察心脏瓣膜替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在体外循环停跳液中使用心肌肽素的安全性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44例(瓣膜替换组,又随机分为对照患者、用药患者各22例),CABG患者65例(CABG组,又随机... 目的:考察心脏瓣膜替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在体外循环停跳液中使用心肌肽素的安全性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44例(瓣膜替换组,又随机分为对照患者、用药患者各22例),CABG患者65例(CABG组,又随机分为对照患者33例、用药患者32例)。2组用药患者在麻醉后,静脉滴注心肌肽素1 mg/kg,30分钟给药完毕;第1次灌注时在停跳液中一次性加入心肌肽素2 mg/kg。2组对照患者给予相应的甘露醇。观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所有受试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均康复出院。CABG组心肌组织形态学:用药患者在用药前心肌组织病变分值较对照患者显著升高(P<0.01),而用药后较对照患者显著降低(P<0.01);用药患者体外循环后心肌组织病变分值较体外循环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患者体外循环后心肌组织病变分值较体外循环前显著升高(P<0.01)。瓣膜替换组心肌组织形态学:体外循环前心肌组织病变分值用药患者虽高于对照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循环后用药患者显著低于对照患者(P<0.01);体外循环后对照患者心肌组织病变分值较体外循环前显著升高(P<0.01),用药患者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肌肽素在心脏瓣膜替换术和CABG患者体外循环停跳液中使用是安全的,而且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心肌肽素 心肌保护
下载PDF
370例冠心病手术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体会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立环 刘白玲 +1 位作者 吴宪宏 夏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2-43,共2页
我院从1990年7月至1994年12月施行冠心病外科手术370例,兹对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70例中男330例(892%)、女40例(108%),年龄≥60岁者100例(270%)。术前心功... 我院从1990年7月至1994年12月施行冠心病外科手术370例,兹对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70例中男330例(892%)、女40例(108%),年龄≥60岁者100例(270%)。术前心功能Ⅲ级及以下者164例(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嵘 金沐 +1 位作者 李立环 晏馥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特点。方法:24例择期心房、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R 0.25组(n=12)持续输入瑞芬太尼0.25μg/(kg·min),R 0.50组(n=12)持续输入瑞芬太尼0.50μg/(kg·m... 目的:观察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特点。方法:24例择期心房、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R 0.25组(n=12)持续输入瑞芬太尼0.25μg/(kg·min),R 0.50组(n=12)持续输入瑞芬太尼0.50μg/(kg·min)。以七氟烷吸入诱导,体外循环前后以七氟烷维持麻醉,体外循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维持镇静。术毕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插管。分别记录患儿入睡(基础)、气管插管、切皮、劈胸骨、开始转机、转机10 min、复温5 min、停机即刻、停机10 min、穿钢丝、手术结束和拔除气管插管时的BIS、心率、血压和呼出七氟烷浓度。术后2h及次日随访患儿是否可回忆手术过程及术中有无感知疼痛。结果:两组患儿术中BIS维持在47~70之间,变化趋势一致,术中BIS的最低和最高点均为转机10 min和停机即刻。手术结束时均值均为73,拔管时均值均为80。组间比较各时间点BIS、呼出七氟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睡、切皮、停机10min、穿钢丝和手术结束时的BIS和呼出七氟烷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两组患儿均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插管,拔管时间R0.50组显著长于R0.25组(P<0.05)。结论:小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中持续输注0.25μg/(kg·min)或0.50μg/(kg·min)瑞芬太尼,BI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IS主要反应呼出七氟烷浓度变化,二者呈显著负相关。CPB降温和复温过程中BIS先降后升,应注意调整镇静药物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小儿 心脏快通道麻醉 七氟烷 瑞芬太尼
下载PDF
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导管及造影检查时的麻醉——369例总结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云 张东亚 黄维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介绍小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患儿心导管及造影检查时的麻醉体会。  方法 :选择 36 9例先心病施行心导管或左右心室造影检查的患儿 ,其中左向右分流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86例 ,肺动脉瓣狭窄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例 ,右... 目的 :介绍小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患儿心导管及造影检查时的麻醉体会。  方法 :选择 36 9例先心病施行心导管或左右心室造影检查的患儿 ,其中左向右分流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86例 ,肺动脉瓣狭窄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例 ,右向左分流复杂畸形 2 72例。麻醉前常规禁食。入室后监测外周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及血压 ,记录基础值。患儿面罩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后 ,静脉注射东莨菪碱 0 .0 2 mg/ kg、氯胺酮 1~ 2 mg/ kg。待患儿意识消失后肌肉注射氯胺酮 6~ 8mg/ kg+氟哌啶 0 .15~ 0 .30 mg/ kg维持 ,或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 1~ 2 mg/ kg加深麻醉。  结果 :术中经过基本顺利。全组共 18例出现不同程度腹胀、呕吐、呛咳、心律失常、顽固性缺氧等并发症 ,发生率4.88% ,其中 1例死亡 ,死亡率 0 .2 7%。  结论 :小儿重症先心病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时 ,麻醉有其特殊性。要求麻醉医师掌握心脏病的病理生理 ,充分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胃返流、误吸的发生 ,充分镇静 ,术后继续吸氧并监测血氧饱和度 ,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心导管检查 造影检查 儿童
下载PDF
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替换术现状及麻醉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伟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在降低医疗费、减少外科损伤、消除体外循环对机体影响的思想影响下,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替换术(CABG)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现已成为全球心外科、麻醉科及体外循环科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微创直视CABG现状及麻醉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微创 冠状动脉替换术 麻醉 CABG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右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电压门控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黄兵 陈雷 +5 位作者 孙立忠 曹济民 董超 胡小琴 刘振伟 李立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 电压门控动力学 心房电重构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生理和麻醉管理
12
作者 王古岩 李立环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迅速普及,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OPCAB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对于高危.高龄、心功能受损和凝血功能紊乱的病人结果更佳。术中麻醉医生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在,... 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迅速普及,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OPCAB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对于高危.高龄、心功能受损和凝血功能紊乱的病人结果更佳。术中麻醉医生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在,心脏搬动和移位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第二,在血管吻合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时处理心肌缺血。吸入麻醉药可对抗心肌缺血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管理 生理
下载PDF
大剂量氨甲苯酸用于减少心脏瓣膜替换术出血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振鸿 邓硕曾 +1 位作者 刘进 张红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为了观察大剂量氨甲苯酸(p-aminomethylbenzoicacid)在心脏手术后的止血作用。方法:6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氨甲苯酸40mg/kg... 目的:为了观察大剂量氨甲苯酸(p-aminomethylbenzoicacid)在心脏手术后的止血作用。方法:6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氨甲苯酸40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每例在关胸期间、术后6小时和24小时胸部及纵隔失血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小时胸部失血量分别为298±114ml和424±195ml(P<0.05);术后24小时两组胸部失血量分别为484±164ml和617±240ml(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大剂量氨甲苯酸可使心脏瓣膜替换术后胸部失血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氨甲苯酸 止血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被引量:100
14
作者 蒋世良 黄连军 +8 位作者 徐仲英 赵世华 凌坚 郑宏 张戈军 张岩 戴汝平 刘延玲 王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2 318例4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850例(PDA封堵术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818例(ASD封堵术组);肺动...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2 318例4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850例(PDA封堵术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818例(ASD封堵术组);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548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02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组)。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34例严重并发症和2例死亡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7%(34/2 318),其中PDA封堵组为1.41%(12/850);ASD封堵组为1.47%(12/818);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为0.91%(5/548);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组为4.90%(5/102)。总死亡率为0.09%(2/2 318),均为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占0.36%(2/548);紧急手术为0.35%(8/2 318),择期手术为0.13%(3/2 318)。 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的非手术方法。术后应作严格随访,尤其警惕ASD封堵术后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并发症 介入治疗 封堵术 肺动脉瓣 先心病 ASD 球囊成形术 严格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108
15
作者 黄连军 孙立忠 +5 位作者 朱俊明 张岩 杨剑 俞飞成 程卫平 蒋世良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总结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 胸主动脉夹层 4 9例 ,男 4 4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1 6± 1 8)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 ,封堵原发破... 目的 总结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 胸主动脉夹层 4 9例 ,男 4 4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1 6± 1 8)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 ,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电子束CT检查。结果 支架置入全部成功 ,术后即刻造影 4 0例无内漏 ,9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 ,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例因支架置入位置过高 ,行外科升主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术后随访 :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 ,术后造影 9例有内漏者 ,无加重 ,4例患者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 ,余者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结论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人 治疗 胸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不用库血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附49例报告)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小雷 邓硕曾 +5 位作者 张东升 姚滨 翟宇佳 李再男 刘晓峰 王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采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围术期不输异体血及血液制品,避免因输库血而感染肝炎等疾病。方法:选择术前血红蛋白≥117g/L、血细胞比容≥0.35、无肝炎病史或携带病毒的心脏病患者。手术开始时,即在适宜的麻醉深度下... 目的:采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围术期不输异体血及血液制品,避免因输库血而感染肝炎等疾病。方法:选择术前血红蛋白≥117g/L、血细胞比容≥0.35、无肝炎病史或携带病毒的心脏病患者。手术开始时,即在适宜的麻醉深度下,实施控制性降压,给硝酸甘油2~3μg/kg,术者认真止血,术中进行血液稀释,转机后即刻按15~18ml/kg采集自体血,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成人200万kIU,儿童100万kIU,转流后机器血全回输,每回输100ml机器血补给鱼精蛋白5mg,体重小于20kg者,转流后期加用人工肾超滤,将血液浓缩后回输。术野采用含有三磷酸腺苷80mg的温生理盐水100ml浸泡5分钟等措施。结果:49例围术期未输异体血液及血制品。术后当日血红蛋白≥112g/L,血细胞比容≥0.34。术后10日血红蛋白≥118g/L,血细胞比容≥0.34。术后24小时人均纵隔心包引流量为30~32ml/kg,引流液血红蛋白为15~25g/L。结论: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不失为一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既节省了费用又避免了输库血而感染肝炎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护 麻醉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肺灌洗液中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薛庆华 昌克勤 +3 位作者 程卫平 凌坚 张艳婉 李立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肺灌洗液中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15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45、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0 mm、心...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肺灌洗液中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15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45、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0 mm、心胸比率>0.7、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肝、肾功能障碍和急症手术的患者不选。乌司他丁组:在劈胸骨和升主动脉开放前分别给予乌司他丁0.6 KIU/kg;对照组:与乌司他丁组同时点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术前和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进行右肺中叶灌洗,采集肺灌洗液,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并在术前、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2小时和6小时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功能指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死腔率(VD/VT)。结果:①对照组肺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浓度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乌司他丁组肺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浓度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也较术前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但乌司他丁组低于对照组同时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体外循环后各时点P(A-a)、DO2、VD/VT均较术前升高。P(A-a)DO2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升主动脉开放后2小时升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VD/VT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升高达峰值(P<0.05);乌司他丁组在体外循环后各时点P(A-a)DO2、VD/VT也较术前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PaO2/FiO2体外循环后各时点与术前相比均降低,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降到最低值(P<0.05);乌司他丁组PaO2/FiO2在体外循环后各时点也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可致肺功能损伤,乌司他丁可抑制肺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弹性蛋白酶释放而具有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心肺转流术 肺损伤 肺灌洗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吉冰洋 王伟鹏 +3 位作者 冯正义 李波 龙村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57-459,共3页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 (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 0例择期CPB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C组 )和乌司他丁组 (U组 )。C组不给药 ,U组给予乌司他丁 10 0万U(其中 30万U为麻醉诱导前给予 ...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 (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 0例择期CPB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C组 )和乌司他丁组 (U组 )。C组不给药 ,U组给予乌司他丁 10 0万U(其中 30万U为麻醉诱导前给予 ,40万U预充体外循环机内 ,30万U为开放升主动脉后给予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 (T1)、阻断升主动脉 30分钟 (T2 )、再灌注 1小时(T3 )、再灌注 2小时 (T4 )及再灌注 3小时 (T5)各时间点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样本中下列各指标的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结果 两组血清中TNF α、IL 6、IL 8的浓度 ,都是在再灌注后与手术前值及阻断主动脉 30分钟的值相比有明显的增加(P <0 0 5 ) ;在T3 、T4 、T5三个时点U组的TNF α、IL 6、IL 8的释放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CPB过程中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炎性介质TNF α、IL 6和IL 8的释放而减轻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术 保护作用 乌司他丁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肺转流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不同部位放置中心静脉管到位率的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伟鹏 张东亚 +1 位作者 吴学仁 胡小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不同部位放置中心静脉管到位率的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王伟鹏,张东亚,吴学仁,胡小琴从本世纪40年代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术以来,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广泛应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维持... 不同部位放置中心静脉管到位率的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王伟鹏,张东亚,吴学仁,胡小琴从本世纪40年代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术以来,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广泛应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维持血容量及肠外营养。导管尖端位置对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等术 到位率 导管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小剂量抑肽酶严重过敏性休克致心室颤动一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东亚 黄作本 +1 位作者 胡小琴 刘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3-153,共1页
小剂量抑肽酶严重过敏性休克致心室颤动一例张东亚黄作本胡小琴刘进⒇目前,大剂量抑肽酶(Aprotinin)已广泛用于体外循环手术以减少手术出血。现报告反复使用小剂量抑肽酶严重过敏性休克致心室颤动一例以引起注意。1临床资... 小剂量抑肽酶严重过敏性休克致心室颤动一例张东亚黄作本胡小琴刘进⒇目前,大剂量抑肽酶(Aprotinin)已广泛用于体外循环手术以减少手术出血。现报告反复使用小剂量抑肽酶严重过敏性休克致心室颤动一例以引起注意。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体重61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心室颤动 抑肽酶 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