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后大鼠咀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军 胡敏 +3 位作者 鄂玲玲 温伟生 肖红喜 韩晔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57-559,共3页
目的研究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后大鼠口颌面咀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各组随机分为3周和6周时间组,每组分别为8只。实验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动物模型,对照组正常饮... 目的研究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后大鼠口颌面咀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各组随机分为3周和6周时间组,每组分别为8只。实验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动物模型,对照组正常饮食不加任何刺激。3周、6周时间点分别处死3周及6周组大鼠,取双侧咬肌、翼内肌常规HE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咀嚼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咀嚼肌出现超微结构损伤,表现为肌丝排列紊乱、Z线弯曲、线粒体变性等情况,6周实验组损伤较3周实验组明显。结论长期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可导致大鼠咀嚼肌出现超微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咀嚼肌 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对大鼠下颌关节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军 胡敏 +2 位作者 韩晔华 肖红喜 张佳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下,大鼠下颌关节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6只,应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实验组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实验模型。6周后动物分别断头处死,完整解剖分离下颌髁...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下,大鼠下颌关节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6只,应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实验组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实验模型。6周后动物分别断头处死,完整解剖分离下颌髁突及关节盘,戊二醛固定、喷金、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显示:实验组髁突表面凝胶不完整,胶原纤维紊乱、断裂、暴露深层胶原组织等,关节盘近髁突关节面表面凝胶样物质覆盖仍较完整,但沟回排列不规则,沟回隆起缩窄降低,沟变浅,而对照组无此改变。结论长期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可造成大鼠下颌关节超微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应激 心理学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应激原去除后大鼠颞下颌关节超微结构的变化
3
作者 梁军 胡敏 +3 位作者 鄂玲玲 温伟生 王东胜 韩晔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在应激原去除后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盘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32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6只,各组又随机分为9周组和12周组,各为8只大鼠。实验组前6周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模型(... 目的观察大鼠在应激原去除后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盘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32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6只,各组又随机分为9周组和12周组,各为8只大鼠。实验组前6周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然后去除各种刺激因素,改为正常饲养;对照组始终正常饮食,不加任何刺激。9周、12周时间点分别处死9周组和12周组大鼠,完整分离大鼠左侧髁突和关节盘,制作电镜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大鼠髁突及关节盘下腔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髁突及关节盘下腔面扫描电镜下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情况,表现为胶原纤维排列变得有规律,深层暴露减少,表面凝胶样物质增多等,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变化。结论应激造成的大鼠颞下颌关节局部的病理损伤变化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恢复的,即该病理过程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应激 心理学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