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中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管忠震 张力 +5 位作者 李龙芸 蒋国梁 刘叙仪 储大同 赵洪云 李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80-984,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效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剂,国外已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鄄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本项研究系吉非替尼治疗中国NSCLC的注册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吉非替尼对... 背景与目的: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效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剂,国外已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鄄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本项研究系吉非替尼治疗中国NSCLC的注册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吉非替尼对既往化学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中国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9例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进入本研究。吉非替尼剂量为每次250mg,每天一次口服,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结果:全组客观有效率为27.0%,疾病控制率为54.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7天,中位生存期10个月,1年生存率44%。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为皮疹(44.0%)、皮肤瘙痒(15.7%)和腹泻(10.1%),大部分为Ⅰ~Ⅱ级,不需处理。结论:吉非替尼对既往化疗失败的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药物疗法 非小细胞性 吉非替尼/治疗应用 临床研究 疗效 中国人
下载PDF
肿瘤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5-310,共6页
肿瘤内科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肿瘤内科的发展,使恶性淋巴瘤、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新的提高。在肿瘤内科治疗领域,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子靶向治疗已经进入临床实... 肿瘤内科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肿瘤内科的发展,使恶性淋巴瘤、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新的提高。在肿瘤内科治疗领域,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子靶向治疗已经进入临床实践并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支持治疗也在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支持治疗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74
3
作者 韩晓红 石远凯 +3 位作者 冯奉仪 梁建明 邱耀 王然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和发展阶段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 F C M)分析正常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 N H L)、乳腺癌和肺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 N K 细胞、...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和发展阶段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 F C M)分析正常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 N H L)、乳腺癌和肺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 N K 细胞、 C D19 B淋巴细胞含量变化。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 C D4 含量、 C D4/ C D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005), C D8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05), N K 细胞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在各种恶性肿瘤中, N H L患者 C D19 含量显著降低( P< 0.0005),同时伴有 C D4、 C D4/ C D8 显著降低( P< 0.0005)和 C D8 显著升高( P< 0.0005),乳腺癌患者各种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肺癌患者 C D3、 C D4、 C D4/ C D8 均显著降低( P< 0.0005), N K 细胞含量升高,肺癌发生转移组比未发生转移组 C D4/ C D8 比值显著降低( P< 0.005)。结论 肿瘤的不同发生部位、不同发展阶段与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流式细胞术可作为检测免疫功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重组人新型白介素-2治疗晚期肿瘤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林 王金万 +7 位作者 孙燕 随广杰 赵燕 韩铭钧 张珍华 胡晓电 罗荣城 戴广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观察重组人新型白细胞介素 2 (12 5Ser rhIL 2 )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分别采用皮下和胸、腹腔内注射治疗实体瘤和癌性胸 /腹腔积液。结果 :17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者 172例。其中癌性胸/腹腔...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观察重组人新型白细胞介素 2 (12 5Ser rhIL 2 )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分别采用皮下和胸、腹腔内注射治疗实体瘤和癌性胸 /腹腔积液。结果 :17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者 172例。其中癌性胸/腹腔积液和实体瘤患者分别为 141和 31例 ,有效率分别为 80 .14%和 2 5 .81%。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寒战、局部皮肤红肿及消化道反应。未发现低血压和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发生。结论 :12 5Ser rhIL 2对晚期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癌性胸 /腹腔积液具有客观抗肿瘤作用 ,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腹腔积液 恶性黑色素瘤 肾癌 胸腔积液
下载PDF
含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玉升 徐小红 +5 位作者 崔成旭 张香茹 扬林 张弘纲 孙燕 储大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 评价含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38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接受含紫杉醇方案治疗 ,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 +5 - FU 19例、紫杉醇 +顺铂 (DDP) 10例、紫杉醇 +异环磷酰胺(IFO) 2例、紫杉醇 +其他化疗药物 ... 目的 评价含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38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接受含紫杉醇方案治疗 ,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 +5 - FU 19例、紫杉醇 +顺铂 (DDP) 10例、紫杉醇 +异环磷酰胺(IFO) 2例、紫杉醇 +其他化疗药物 7例。 2 7例 (71.1% )为复治患者。转移部位包括肺、肝、淋巴结和其他部位。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评价毒性反应。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 , 度和 度白细胞减少 11例 (2 8.9% )。2 5例可评价疗效 ,8例 PR(RR 32 % ) ,包括 1例食管癌 ;3例胃癌 ;4例结直肠癌。结论 含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有效 ,毒性反应可耐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药物联合治疗法 紫杉醇 氟尿嘧啶 顺铂 异环磷酰胺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被引量:36
6
作者 周爱萍 王奇璐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抗肿瘤药 毒性 消化系统疾病 药物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标准剂量羟基喜树碱治疗门诊胃肠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玉升 张长弓 +2 位作者 黄镜 王海燕 储大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74-876,共3页
目的:评价标准剂量HCPT(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门诊胃肠道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65例门诊胃肠道癌患者入组。化疗方案为:HCPT12mg/m2,iv,gtt,d1~5,DDP30mg/m2,iv,gtt,d1~3(或者DDP20mg/m2,iv,gtt,d1~5),CF100mg~200mg,i... 目的:评价标准剂量HCPT(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门诊胃肠道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65例门诊胃肠道癌患者入组。化疗方案为:HCPT12mg/m2,iv,gtt,d1~5,DDP30mg/m2,iv,gtt,d1~3(或者DDP20mg/m2,iv,gtt,d1~5),CF100mg~200mg,iv,gtt,d1~5,5-FU500mg/m2,iv,gtt,d1~5,每3周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结果:65例门诊化疗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Ⅲ、Ⅳ度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17.1%(11例),腹泻9.4%(6例),呕吐10.8%(7例)。24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41.7%,有效病例包括胃癌、大肠癌和食管癌。结论:标准剂量HCPT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门诊胃肠道癌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剂量 羟基喜树碱 治疗 门诊 胃肠道肿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Ⅰ期临床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生余 陈闪闪 +5 位作者 刘鹏 罗扬 邢镨元 何静 石远凯 冯奉仪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rh—Apo2L,又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静脉滴注后的安全性。方法:rh—Apo2L皮试阴性的志愿者,接受该药静脉滴注2h,qd,连用14d,观察14d;按“3+3”原则进行剂量爬坡,每...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rh—Apo2L,又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静脉滴注后的安全性。方法:rh—Apo2L皮试阴性的志愿者,接受该药静脉滴注2h,qd,连用14d,观察14d;按“3+3”原则进行剂量爬坡,每组3~6例。结果:入组22例,2例皮试阳性退出研究。rh—Apo2L由10递增至300μg·kg^-1·d^-1共6个剂量组。除Ⅲ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其余均为Ⅰ~Ⅱ度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疲劳、乏力、皮肤黏膜改变、消化道反应、心血管系统毒性、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伤;所有毒性均可在停药2周内恢复;最大耐受剂量为200μg·kg^-1·d^-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rh—Apo2L静脉滴注后的安全性良好,推荐进行Ⅱ期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 Ⅰ期临床研究 耐受性 晚期恶性肿瘤
下载PDF
高剂量表阿霉素在肿瘤患者中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梅 冯奉仪 +1 位作者 付强 朱珠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 :研究高剂量表阿霉素 (EPI)在肿瘤化疗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 ,并初步探讨药效学特点。方法 :11例肿瘤患者接受了包含 10 0mg/m2 高剂量EPI的联合化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血药浓度 ;PCNONLIN程序进行药动学房室模型数... 目的 :研究高剂量表阿霉素 (EPI)在肿瘤化疗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 ,并初步探讨药效学特点。方法 :11例肿瘤患者接受了包含 10 0mg/m2 高剂量EPI的联合化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血药浓度 ;PCNONLIN程序进行药动学房室模型数据拟合和参数计算 ;血液学毒性指标作为药效学参数 ,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相关性及剂量调整因素的研究。结果 :高剂量EPI的消除具有典型的三室特征 ,患者对EPI的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药效学和药动学参数之间未见到明显相关性 ,年龄与血浆清除率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经与低剂量表阿霉素相比较 ,并未发现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差异 ;年龄是影响清除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高龄患者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应用 10 0mg/m2 EPI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阿霉素 药物动力学 药效学 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多靶点抗肿瘤新药:ZD6474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勇 张湘茹 孙燕 《癌症进展》 2006年第3期206-210,共5页
ZD6474(ZactimaTM、Vandetanib、范得它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VEGFR-2(KDR)、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多靶点抑制剂。2006年2月FDA批准ZD6474为治疗甲状腺癌的快通道药物。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ZD6474对甲状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 ZD6474(ZactimaTM、Vandetanib、范得它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VEGFR-2(KDR)、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多靶点抑制剂。2006年2月FDA批准ZD6474为治疗甲状腺癌的快通道药物。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ZD6474对甲状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本文对ZD6474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D6474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 甲状腺癌 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沙尔威辛的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志国 冯奉仪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抗肿瘤药物沙尔威辛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新的非DNA嵌入型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独特的抗肿瘤多药耐药作用以及多种与抗肿瘤有关的其他作用,且耐受性良好。现就其化学结构、抗肿瘤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物沙尔威辛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新的非DNA嵌入型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独特的抗肿瘤多药耐药作用以及多种与抗肿瘤有关的其他作用,且耐受性良好。现就其化学结构、抗肿瘤作用机制、药效学、毒理学、一般药理学和药动学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尔威辛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 抗肿瘤作用 临床前研究
下载PDF
双膦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新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董梅 冯奉仪 《癌症进展》 2008年第1期6-10,15,共6页
恶性肿瘤骨转移可以引起多种骨并发症,包括病理性骨折、需要放射治疗的严重骨骼疼痛、脊髓压迫以及危及生命的恶性高钙血症(骨相关事件)。本文回顾了双膦酸盐在多种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研究结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双膦酸盐在多种恶... 恶性肿瘤骨转移可以引起多种骨并发症,包括病理性骨折、需要放射治疗的严重骨骼疼痛、脊髓压迫以及危及生命的恶性高钙血症(骨相关事件)。本文回顾了双膦酸盐在多种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研究结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双膦酸盐在多种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相关事件的治疗中意义明确,然而其不良反应及治疗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 双膦酸盐 治疗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评价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邢镨元 冯奉仪 《癌症进展》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伊班膦酸钠为三代含氮双磷酸盐,已被临床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继发的骨相关事件。伊班膦酸钠同时具有口服和静脉两种剂型,临床试验证实二者均能有效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减轻骨转移所致骨痛的程度、改善骨转移病人的生活质量... 伊班膦酸钠为三代含氮双磷酸盐,已被临床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继发的骨相关事件。伊班膦酸钠同时具有口服和静脉两种剂型,临床试验证实二者均能有效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减轻骨转移所致骨痛的程度、改善骨转移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安全性评价方面,伊班膦酸钠具有突出的肾脏安全性,即使采用负荷剂量仍然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本篇综述主要介绍伊班膦酸钠在治疗骨转移瘤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恶性肿瘤 骨转移 治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 被引量:73
14
作者 王惠杰 张湘茹 《癌症进展》 2006年第1期39-46,共8页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恶性肿瘤疾病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存在与肿瘤本身的进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恶性肿瘤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预防、治疗,抗凝/抗栓治疗的现状及对肿瘤预后的影响进行回顾。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英卡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宏羽 冯奉仪 +9 位作者 周美珍 李文举 张永强 宋三泰 刘晓晴 朱允中 史鹤玲 王杰军 高勇 何友谦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英卡膦酸二钠单次静脉滴注(注射剂)和连续口服(片剂)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安全性,比较国产英卡膦酸二钠与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洛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骨转移疼痛:多中心,开放,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 目的评价国产英卡膦酸二钠单次静脉滴注(注射剂)和连续口服(片剂)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安全性,比较国产英卡膦酸二钠与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洛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骨转移疼痛:多中心,开放,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A 组:英卡膦酸二钠注射液10mg,静注,d 1;英卡膦酸二钠片5mg,Po 3次/日,d 6~21。B组:氯屈膦酸二钠注射液300mg,静注,d 1~5;氯屈膦酸二钠胶囊800mg,Po 3次/日,d 6~21。结果 163例病人入组,其中109例可评价不良反应,100例可评价疗效,用药第6天,英卡膦酸二钠英和氯屈膦酸二钠镇痛的疗效分别为58.70%及55.07%,P=0.6457;第21天,疗效分别为70.09%及69.57%,P=0.3547;用药第6天,英卡膦酸二钠英与氯屈膦酸二钠改善活动能力的疗效分别为31.11%及30.43%,P=0.9271;第21天,疗效分别为41.11%及39.13%,P=0.8007。不良反应发热、骨肌肉一过性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的发生率,英卡膦酸二钠分别为29.79%、19.15%、8.51%、6.38%、4.26%、4.26%;氯屈膦酸二钠分别为7.25%、5.80%、13.04%、11.59%、2.90%、0%,发热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02),骨肌肉一过性疼痛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2)。对发热和骨肌肉一过性疼痛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的试验组用药是影响发热的最显著因素,P=0.0071;组别并不是影响骨肌肉一过性疼痛的因素,P=0.0776。结论英卡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活动能力,不良反应易于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疼痛 氯屈膦酸二钠 恶性肿瘤骨转移 疗效 发热 不良反应 动能 连续 随机
下载PDF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2
16
作者 张昕 张湘茹 《癌症进展》 200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关键词 肺癌 肺癌标志物
下载PDF
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国际 傅军 +5 位作者 田海梅 石晓燕 吴健雄 张保宁 徐兵河 张伟 《癌症进展》 200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探讨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4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淋巴结活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ATP-TCA药敏检测。结果 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乳腺癌标本中的可评价率为90%(36/40);化疗... 目的 探讨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4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淋巴结活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ATP-TCA药敏检测。结果 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乳腺癌标本中的可评价率为90%(36/40);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的杀伤作用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氟尿嘧啶(5-Fu)33.3%、顺铂(DDP)37.5%、环磷酰胺(CTX)29.2%、足叶乙苷(VP-16)16.7%、丝裂霉素(MMC)22.0%、表阿霉素(EPI)41.7%、诺维本(NVB)45.8%、阿霉素(ADM)41.70k、泰素(PTX)54.2%、羟基喜树碱(HCPT)25.0%。初步研究表明ATP-TCA体外检测结果与实际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ATP-TCA检测技术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肿瘤药敏检测技术。该技术检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指导乳腺癌化疗和化疗药物的新适应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荧光 药敏检测 乳腺癌
下载PDF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勇 孙燕 张湘茹 《癌症进展》 2008年第1期65-76,共12页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了分子靶向治疗时代。抗血管生成治疗是靶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来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抗血管生成治疗
下载PDF
双膦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梅 冯奉仪 《癌症进展》 200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转移性骨病是晚期肿瘤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肿瘤转移到骨时,骨吸收和新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引起肿瘤生长和骨破坏,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以及神经表现(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REs)发生;双膦酸盐的治疗在于降低SRE... 转移性骨病是晚期肿瘤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肿瘤转移到骨时,骨吸收和新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引起肿瘤生长和骨破坏,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以及神经表现(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REs)发生;双膦酸盐的治疗在于降低SREs发生的风险,以缓解骨痛、恢复正常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其他治疗转移性骨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常用的和新一代双膦酸盐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细胞癌以及其他实体瘤所致的转移性骨病已被证明是有效、安全和可耐受的,并广泛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肿瘤 转移性骨病
下载PDF
NCCN肿瘤临床指引 2004: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惠杰 张湘茹 《癌症进展》 2004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关键词 广泛期 局限期 不典型类癌 最佳支持治疗 NCCN 肺癌 肺肿瘤 胸部放疗 NSCLC 纵隔镜 纵隔淋巴结 DDP 二线化疗 放射治疗 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