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蓉 章文华 +5 位作者 吴令英 王桂香 李洪君 李淑敏 洪婉君 刘丽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疗效及复发患者二线治疗。方法:对我院1958年11月~1998年12月312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154例接受顺铂方案化疗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4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总生存率为74.7%...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疗效及复发患者二线治疗。方法:对我院1958年11月~1998年12月312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154例接受顺铂方案化疗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4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总生存率为74.7%,初治患者(Ⅰ~Ⅲ期)92例,5年生存率为92.2%,其中66例(71.7%)保留生育功能,19例已正常生育20次。复发转移62例,5年生存率51.1%,8例保留生育功能。结论:为了提高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生存率,首次手术时应正确分期,术后及时采用当前标准BEP方案作为一线化疗,连续3~6疗程。对复发患者,根据以往治疗情况尽早选用有效的二线方案化疗,有利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药物联合治疗 疗效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顺铂
下载PDF
复发性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文华 吴令英 +4 位作者 白萍 刘丽影 王桂香 马绍康 李晓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复发性肿瘤 妇科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特征 手术指征
原文传递
妇科肿瘤临床诊治与研究进展学习班通知
3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9-359,共1页
关键词 妇科肿瘤 临床诊治 妇瘤科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评价 被引量:63
4
作者 张洵 李凌 +1 位作者 章文华 李淑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4-996,共3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组织学特点,探讨CKC在CIN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62例...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组织学特点,探讨CKC在CIN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62例行CKC的CIN患者病理标本与术前多点活检的病理所见。结果:CKC与术前多点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有44例(71%);有差异者18例(29%),其中4例术前多点活检为CIN2和CIN3,而锥切为CIN3和微小早期浸润癌。62例均为鳞状上皮病变,其中34例为CIN3或以上,病变主要位于移行区,常累及宫颈管,30例(88.2%)同时累及≥2个象限,37例(59.7%)有HPV感染,31例(50%)鳞状上皮化生,8例伴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切缘病变残留率分别是3.2%(≥CIN2)和8.1%(CIN1),低于文献报道的宫颈环形电切(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的残留率。56例患者随访4个月~14年,均无复发,3例术后妊娠分娩。结论:宫颈锥切在宫颈CIN的诊治中仍有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评价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端粒酶在肿瘤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32
5
作者 周春晓 陆士新 孙建衡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端粒酶 研究 端粒 细胞增生
原文传递
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研究 被引量:443
6
作者 潘秦镜 李凌 +9 位作者 乔友林 章文华 张询 吴令英 李爱玲 戎寿德 赵芳辉 孙耘田 JeromeL.Belinson RobertG.Pretorius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高发区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1997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 ,用液基标本做薄片细胞学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高发区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1997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 ,用液基标本做薄片细胞学诊断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 ,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以上病变 ,诊断结果与阴道镜活检诊断和肿瘤相关HPVDNA阳性检出率对照。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结果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 10 0 % (12 / 12 )的鳞状细胞癌 (SCC) ;93 .2 % (6 9/ 74)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HSIL) ,其中CIN3 96 .8% (30 / 31) ,CIN2 90 .7% (39/ 43) ;72 .4%(92 / 12 7)的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LSIL)。SCC和CIN3的分级准确率分别达 10 0 %和 87.1%。HPVDNA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 ,且在细胞学与组织学相同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宫颈液基标本收集方法有利于细胞学和肿瘤相关HPVDNA双重检查。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 ,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筛查
原文传递
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在宫颈早期病变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章文华 黄曼妮 +6 位作者 李淑敏 吴令英 李楠 张洵 潘秦镜 沈艳红 乔友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电子阴道镜 (SLC 2 0 0 0 )检测系统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高发现场的一组随访病例中 ,同时应用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检查诊断 ,以组织学为金标准 ,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结果 ... 目的 评价国产电子阴道镜 (SLC 2 0 0 0 )检测系统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高发现场的一组随访病例中 ,同时应用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检查诊断 ,以组织学为金标准 ,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结果 行宫颈活检的 16 3例患者中 ,组织学诊断为慢性炎症 10 3例 ;异常 6 0例 ,其中乳头状瘤 1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Ⅰ级 37例 ,CINⅡ级 18例 ,CINⅢ级 4例。另行颈管刮术 33例 ,病理阳性 3例。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诊断宫颈阳性病变 (≥CINⅠ级 )的灵敏度分别为 83.3%和 95 .0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75 ) ;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 6 1.2 %和 2 1.4 %、5 5 .6 %和 4 1.3%、6 9.3%和 4 8.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0 .0 35 ,0 .0 0 0 )。光学阴道镜和电子阴道镜在诊断≥CINⅡ级的宫颈病变中 ,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的差异 ,均无显著性。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 .3%和 88.0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75 )。结论 电子阴道镜在诊断≥CINⅠ级的宫颈病变中 ,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优于传统的光学阴道镜 ,但后者的灵敏度较高。在诊断≥CINⅡ级的病变中 ,两种阴道镜无差别。国产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疾病 诊断 阴道镜检查
原文传递
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蓉 吴令英 +3 位作者 章文华 李洪君 李淑敏 刘丽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 1985~ 1997年收治的 4 5 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采用Kaplan Meier方法计算 ,利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影响患者预后的...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 1985~ 1997年收治的 4 5 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采用Kaplan Meier方法计算 ,利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 4 0岁组92例 ,>4 0岁 36 3例。≤ 4 0岁组早期、高分化、黏液性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 >4 0岁组 ,浆液性癌、腹水、肿瘤残存所占比例低于 >4 0岁患者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4 0岁组和 >4 0岁组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9.5 %和 2 8.2 %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同一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级、肿瘤残存情况等显示 ,在相同情况下 ,≤ 4 0岁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 >4 0岁者。多因素分析显示 ,临床分期、肿瘤残存情况和年龄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 4 0岁的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 ,其早期、Ⅰ级、黏液性囊腺癌所占比例高 ,肿瘤残存小 ,腹水少 ,总的 5年生存率高。临床分期、肿瘤残存情况、年龄是影响卵巢上皮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细胞癌 预后 临床分期 手术治疗 年轻女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4例外阴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华 章文华 +2 位作者 吴令英 张蓉 白萍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研究外阴上皮内瘤变Ⅲ级(VINⅢ)患者的诊治方法,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总结24例V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HPV感染、病理、治疗方法及复发等进行分析。结果24例VINⅢ患者青年组(≤40岁)占62.5%,中老年组(>40岁)占37.5%。... 目的研究外阴上皮内瘤变Ⅲ级(VINⅢ)患者的诊治方法,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总结24例V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HPV感染、病理、治疗方法及复发等进行分析。结果24例VINⅢ患者青年组(≤40岁)占62.5%,中老年组(>40岁)占37.5%。HPV感染占41.6%,在青年组和中老年组中分别为53.3%、2/9。2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局部扩大切除术为33.3%,单纯外阴切除术为66.7%。术后复发率为12.5%,切缘未净与复发相关,而年龄、HPV感染、病变多灶性、手术方式等则无明显相关。结论VIN在年轻妇女中的患病有增加趋势,可能与HPV感染有关。治疗宜个体化,手术可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同时应强调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瘤变Ⅲ级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HPV感染 复发
原文传递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绍康 张宏图 +2 位作者 吴令英 刘丽影 李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期对这类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LESS的治疗方法及其对肿瘤复发、患者存活的影响。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结果41例患者中,2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期对这类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LESS的治疗方法及其对肿瘤复发、患者存活的影响。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结果41例患者中,2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30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33例术后接受了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或)化疗。41例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77.8%。共有1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3.9%,多数位于盆腔,中位复发时间为26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31个月。保留卵巢功能患者的复发率(66.7%)高于不保留卵巢功能者(37.5%);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患者的复发率为87.5%,而术后接受辅助治疗者复发率为30.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接受辅助放疗者中,10例(32.3%)复发,而未行放疗的10例患者中,有8例(80.0%)复发。18例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8%。结论LESS预后好,但复发率较高,而且有晚期复发的倾向。术后辅助放疗对减少局部复发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预后
原文传递
38例子宫颈肉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萍 章文华 张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肉瘤 诊断 临床分析 治疗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中MTS1/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12
作者 周春晓 孙建衡 +2 位作者 陆士新 刘海玲 晁红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TS1/p16基因 甲基化 DNA提取 PCR
原文传递
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13
作者 章文华 吴令英 +5 位作者 白萍 李淑敏 张蓉 李斌 孙建衡 吴爱如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90-492,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1992年 12月~ 2 0 0 1年12月手术治疗的 111例宫颈浸润癌 ,中位年龄 4 0岁。按FIGO(1994 )分期标准 ,ⅠB期 80例 (ⅠB1期和ⅠB2期各 4 0例 ) ,ⅡA期 31例。鳞癌 93例 (83.8% ... 目的 探讨影响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1992年 12月~ 2 0 0 1年12月手术治疗的 111例宫颈浸润癌 ,中位年龄 4 0岁。按FIGO(1994 )分期标准 ,ⅠB期 80例 (ⅠB1期和ⅠB2期各 4 0例 ) ,ⅡA期 31例。鳞癌 93例 (83.8% ) ,腺癌 17例 (15 .3% ) ,小细胞癌 1例。 111例患者均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加以撕剥式为主的盆腔淋巴清扫术 ,术前辅助放疗 74例 (6 6 .7% ) ,术后辅助治疗 2 4例 (2 1.6 % )。生存率统计采用Kaplan Meier方法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和 χ2 检验。结果 全组患者 5年生存率为 85 .9% ,其中ⅠB1期为 89.1% ,ⅠB2期为 90 .7% ,ⅡA期为 78.4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大小 (HR =1.4 79,P =0 .15 2 )、肿瘤局部类型 (HR =1.4 4 0 ,P =0 .2 6 4 )、临床分期(HR =1.380 ,P =0 .35 4 )、术前和 (或 )术后辅助治疗 (HR =1.2 10 ,P =0 .4 5 0 )、淋巴结转移 (HR =1.4 32 ,P =0 .5 4 0 )、颈管受侵 (HR =2 .2 4 4 ,P =0 .0 36 )、深肌层浸润 (HR =3.2 95 ,P =0 .0 6 )和多个性伴侣 +合并妊娠 (HR =10 .172 ,P =0 .0 0 0 )与早期宫颈癌预后有关。经多因素分析显示 ,宫颈深肌层浸润和多个性伴侣 +合并妊娠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宫颈深肌层浸润和多个性伴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B期 ⅡA期 宫颈癌 预后因素 肿瘤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宁 吴令英 +2 位作者 张蓉 张欣 刘丽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探讨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HBOC)患者所患卵巢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91例HBOC患者的发病年龄、两癌发病间隔、病理类型、分期、家族史和生存期等进行分析。观察患者2 ,5年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91例HBOC患者的中位生... 目的 探讨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HBOC)患者所患卵巢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91例HBOC患者的发病年龄、两癌发病间隔、病理类型、分期、家族史和生存期等进行分析。观察患者2 ,5年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91例HBO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 7个月,2 ,5年生存率分别为71 .2 %和33.5 %。卵巢癌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 2岁,5 5岁前发病者占6 0 .4 %。在39例双原发癌中,两癌发病间隔≥6 0个月的患者2 0例,占5 1 .3%。在91例卵巢癌中,浆液性腺癌最常见,有5 4例(5 9.3%) ;Ⅲ、Ⅳ期患者70例(76 .9%) ;低分化者5 4例(5 9.3%)。结论 HBOC患者的卵巢癌发病年龄比散发者早,多数为晚期低分化,病理类型以浆液性腺癌为主,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对于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卵巢癌的临床特点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HBOC患者患卵巢癌后的中位生存期与散发性卵巢癌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乳腺癌 临床分析 5年生存率 中位生存期 浆液性腺癌 HBOC 发病年龄 散发性卵巢癌 临床特点 病理类型 双原发癌 分化程度 肿瘤分期 低分化 家族史 预后 癌患者 间隔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定位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价值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立侠 欧阳汉 +3 位作者 吴令英 连世东 王爽 周纯武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在定位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MRI对子宫内膜癌不同浸润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同时观...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在定位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MRI对子宫内膜癌不同浸润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同时观察连接带完整和部分中断对评价有无肌层浸润的价值。结果(1)MRI观察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局限于内膜17例,浸润浅肌层60例,浸润深肌层40例,侵透浆膜5例。与病理结果对照,MRI对肿瘤局限于内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7%、94.3%和90.2%,浸润浅肌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64.6%、82.5%和70.5%,浸润深肌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77.9%和80.3%,浸透浆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99.1%和98.4%。(2)以连接带完整作为肿瘤局限于内膜的标准,与相应的病理结果对照,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2.9%、67.9%、73.1%、43.3%和97.3%。以连接带部分中断作为肌层浸润的标准,与相应的病理结果对照,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92.9%、73.1%、97.3%和43.3%。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定位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肿瘤浸润
原文传递
1997例宫颈管刮术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楠 章文华 +4 位作者 吴令英 李爱苓 乔友林 李凌 潘秦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管刮术 (ECC)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以及阴道镜检时常规行ECC的必要性。方法 对宫颈癌高发地区 35~ 4 5岁妇女共 1997人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 ,活检后常规行ECC。结果 ECC的总阳性率为 1... 目的 探讨宫颈管刮术 (ECC)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以及阴道镜检时常规行ECC的必要性。方法 对宫颈癌高发地区 35~ 4 5岁妇女共 1997人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 ,活检后常规行ECC。结果 ECC的总阳性率为 1.6 % ,其中细胞学阴性者的ECC阳性率为 0 .3% ,细胞学阳性者为 5 .3% ,细胞学异常程度越高 ,ECC阳性率越高。阴道镜检不满意者的ECC阳性率为 9.1% ,阴道镜检满意者为 1.3%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阴道镜检阴性者ECC阳性率为 0 .6 % ,镜下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者的ECC阳性率为 0 .9%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者为 2 4 .1% ,镜检阴性及LSIL者的ECC阳性率显著低于HSIL者。宫颈活检病理为LSIL者的ECC阳性率为 3.3% ,HSIL者为 2 2 .2 % ,鳞癌者为 5 0 .0 % ,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316例细胞学阳性而阴道镜检未见异常 ,其中 8例 (2 .5 % )ECC阳性 ,8例中 3例细胞学为高度病变。结论 细胞学诊断为HSIL或有更严重的病变时 ,应常规行ECC ;阴道镜检为高度病变者应行ECC ;细胞学阳性而阴道镜检不满意的患者须行E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管刮术 ECC 宫颈癌 宫颈肿瘤 阴道镜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附2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春晓 孙建衡 +1 位作者 盛修贵 张宏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58年至1995年经我院手术证实的22例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年龄50.6岁,临床Ⅰ期10例,Ⅱ期和Ⅲ期各6例,卵巢转移...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58年至1995年经我院手术证实的22例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年龄50.6岁,临床Ⅰ期10例,Ⅱ期和Ⅲ期各6例,卵巢转移率为4.4%(22/495)。治疗方式以手术加放疗为主,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61.5%和55.9%。结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预后不良,术后应主动给予辅助治疗。对年轻的早期患者,是否保留卵巢应持审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卵巢肿瘤 放射疗法 卵巢转移
原文传递
关于子宫颈癌综合治疗的商榷 被引量:57
18
作者 章文华 吴令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综合治疗 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术前辅助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与副反应 被引量:15
19
作者 白萍 张蓉 +3 位作者 李晓光 马绍康 吴令英 章文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58例Ⅰb2~Ⅳ期子宫颈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盆腔体外放射治疗DT 45 Gy/25f,腔内后装放疗7~9次,宫颈黏膜下0.5 cm,大块肿瘤消除量为10~30 Gy,A点(42±7)Gy。同步化疗用药为5...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58例Ⅰb2~Ⅳ期子宫颈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盆腔体外放射治疗DT 45 Gy/25f,腔内后装放疗7~9次,宫颈黏膜下0.5 cm,大块肿瘤消除量为10~30 Gy,A点(42±7)Gy。同步化疗用药为5-氟尿嘧啶(5-Fu) 2400 mg、m2,96 h持续泵入,第1天和第29天;顺铂(DDP)60 mg/m2,分1~4 d静脉滴入,第1~4天和第29~32天。结果全组总5年生存率为66.3%。宫颈局部未控率为4.4%(7/158),盆腔复发率为3.2%(5/158),远处转移率为17.1%(27/158)。毒副反应中,Ⅲ、Ⅳ级白细胞下降为12.7%(20/158),血小板下降为1.3%(3/158),中、重度贫血为3.2%(5/158),胃肠道反应腹泻为17.8%(28/158),心脏毒性为10.1%(16/158),放射性直肠炎为13.3%(21/158),放射性膀胱炎为0.6%(1/158)。结论采用含5-Fu和DDP的药物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颈癌,总治疗时间没有延长,5年生存率亦未见提高。治疗中,相关毒副反应增加,但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同步放化疗
原文传递
盐酸托泊替康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洪君 刘丽影 +4 位作者 章文华 吴令英 张蓉 王桂香 李晓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 观察托泊替康 (Topotecan)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复发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18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 3组 :(1)单药组 :Topotecan 1.2mg/m2 ,静脉滴注 ,连续 5d ,30min内 ,每 2 1d重复 ;6例次 ,14个疗程。 (2 )双药组 :... 目的 观察托泊替康 (Topotecan)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复发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18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 3组 :(1)单药组 :Topotecan 1.2mg/m2 ,静脉滴注 ,连续 5d ,30min内 ,每 2 1d重复 ;6例次 ,14个疗程。 (2 )双药组 :Topotecan 0 .7mg/m2 静脉滴注 ,连续 5d ,30min内 ;顺铂 2 0mg/m2 第 2 ,3 ,4天 ,每 2 8d重复 ;共 4例次 ,7个疗程。 (3)三药联合组 :Topotecan 0 .7mg/m2静脉滴注 ,连续 4d ;紫杉醇 10 0mg/m2 第 1天静脉滴注 ,3h ;顺铂 2 0mg/m2 静脉滴注 ,第 2 ,3 ,4天 ,每2 8d重复 ;共 12例次 ,2 7个疗程。全组共 18个疗程 ,平均 2 .7个疗程。结果  18例中 ,部分缓解 3例(单药治疗 1例 ;三药联合 2例 ,其中 1例为单药失败后改三药联合 ) ,稳定 5例 ,进展 10例 ,有效率 16 .7%。主要不良反应为Ⅲ~Ⅳ度白细胞减少 10例 (5 5 .6 % ) ,发生在 16个 (33 .3% )疗程 ;Ⅲ~Ⅳ度血小板减少 6例 (33.3% ) ,发生在 8个 (16 .7% )疗程 ;Ⅲ度红细胞减少 6例 (33.3 % ) ,发生在 8个 (16 .7% )疗程上。结论 Topotecan系晚期卵巢癌经铂类及紫杉醇类药物治疗失败后的有效药物。单药Topotecan治疗失败后 ,可试用三药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药物疗法 托泊替康 治疗 副作用 卵巢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