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与血液学恶性疾病 被引量:8
1
作者 许子亮 韩中朝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18-320,324,共4页
VEGF作为一种血管新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性调节因子,触发了白血病细胞及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及移动,在造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对血液学恶性疾病,尤其是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性都有重要作用。... VEGF作为一种血管新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性调节因子,触发了白血病细胞及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及移动,在造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对血液学恶性疾病,尤其是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性都有重要作用。针对VEGF及其受体直接或间接的治疗,有可能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以逆转病毒介导对人脐血CD_(34)^+造血细胞进行人MDR1基因转染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邵晓枫 熊冬生 +7 位作者 罗梅华 卓家才 姜蓉 韩明哲 许元富 杨铭 杨天楹 杨纯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89-693,共5页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MDR1基因转导入脐血CD34+细胞的最佳方法,为MDR1基因转导的临床应用打基础。方法: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含有人全长MDR1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aMDR1/A转到包装细胞PA317中,建立产病毒细胞系,以人脐血中分离的CD34+造血...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MDR1基因转导入脐血CD34+细胞的最佳方法,为MDR1基因转导的临床应用打基础。方法: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含有人全长MDR1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aMDR1/A转到包装细胞PA317中,建立产病毒细胞系,以人脐血中分离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为靶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转染,转导的条件为:与含病毒的上清液共培养12天,每天更换病毒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IL-3,IL-6和SCF三种造血生长因子(HGF),转染后用集落培养法测定对COL的耐药性,用PCR检测14~17天所形成集落的MDR1cDNA,计算转染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的阳性程度,并观察不同时间间隔加HGF对脐血CD34+细胞的扩增和转染的影响。结果:脐血CD34+细胞转染阳性为86.4%,P170的阳性率为77.0%,77.1%的集落对6ng/ml的COL耐受,57.4%的集落对7ng/ml的COL耐受。结论:此转染系统既能有较好的转导效果,也有较好的扩增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病毒介导 脐血 CD34^+ 造血细胞 MDR1基因 实验研究 基因转染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实验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汪萍 呼莹 +3 位作者 姜学英 马冠杰 宋永平 赵春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3-875,共3页
目的:对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分离培养水囊引产4~5个月龄胎儿来源的骨髓MSC和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作为供体细胞。23只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m)小鼠作为受体,... 目的:对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分离培养水囊引产4~5个月龄胎儿来源的骨髓MSC和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作为供体细胞。23只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m)小鼠作为受体,随机分成4组,^137Cs全身照射350cGy后,在4h内从尾静脉输入供体细胞。①阴性对照组:5只,不输入任何细胞。②阳性对照组:6只,单纯输入HSC5×10^6ml^-1。③实验Ⅰ组:6只,输入HSC5×10^6ml^-1和MSC5×10^6ml^-1。④实验Ⅱ组:6只,输入HSC5×10^6ml^-1和MSC5×10^6ml^-1输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每周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总数;移植后第7周,PCR检测外周血人体细胞DNA,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供体骨髓人源细胞嵌合比例。结果: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均于10d内死亡,骨髓病理切片提示小鼠死于骨髓衰竭。实验Ⅰ、Ⅱ组小鼠均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皮肤黏膜无溃烂、出血,毛发无缺损。实验Ⅰ、Ⅱ组外周血象逐渐回升,第3周,实验Ⅱ组外周血MNC数量(2.63±0.32)×10^9L^-1,高于实验Ⅰ组的(1.33±0.21)×10^9L^-1(P〈0.01),第5周即恢复正常水平。第7周,实验Ⅰ、Ⅱ组小鼠外周血均检测出供体细胞;实验Ⅱ组人源细胞嵌合比例为(7.41±0.79)%,高于实验Ⅰ组(5.11±0.07)%(P〈0.05)。结论:SCID小鼠致死剂量照射后.联合输入HSC和MSC可明显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且不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造血重建 嵌合
下载PDF
胎儿骨髓来源的Flk1^+CD34^-细胞的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虹 赵智刚 +2 位作者 刘杰文 陈辉树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6-610,I001,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中是否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征。方法分离并培养人胎儿骨髓基质细胞(hfMSCs),FACS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将此细胞接种在基底膜胶中,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免疫组化和透射...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中是否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征。方法分离并培养人胎儿骨髓基质细胞(hfMSCs),FACS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将此细胞接种在基底膜胶中,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检测血管和造血的分化形成。结果此细胞群体的典型特征是CD34阴性的成纤维样细胞99%表达Flk1(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并能形成血管样结构,而在管样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诱导出CD34阳性的圆形细胞。结论Flk1+CD34-的hfMSC能向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分化,提示其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征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kl^+CD34^-细胞 骨髓基质 血液血管干细胞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仪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免疫表型
下载PDF
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的原核表达及兔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倩 刘拥军 +5 位作者 徐斌 韩之波 卢士红 马凤霞 陈钟 韩忠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1-803,共3页
目的:表达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emangiopoi-etin,HAPO)蛋白并制备兔抗HAPO抗体。方法:利用硫氧还原蛋白TrxA融合表达载体(pET32c),表达可溶性HAPO。表达的HAPO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快速纯化,并通过Westernblot进行鉴定。以纯化的人HAP... 目的:表达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emangiopoi-etin,HAPO)蛋白并制备兔抗HAPO抗体。方法:利用硫氧还原蛋白TrxA融合表达载体(pET32c),表达可溶性HAPO。表达的HAPO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快速纯化,并通过Westernblot进行鉴定。以纯化的人HAPO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体并测定其效价。结果:获得高效表达并纯化的HAPO蛋白。制备的兔抗人HAPO抗体的免疫双扩散的效价为1∶8。结论:建立了HAPO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和快速纯化体系并制备出兔抗HAPO的抗体,为研制检测HAPO的ELISA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 pET32C 抗体制备
下载PDF
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对内皮细胞粘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静 刘拥军 +3 位作者 卢士红 梁琳慧 王晗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晶紫粘附实验、流式细胞术和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UVEC的粘附性和粘附分子CD54、CD102、CD106、CD31、CD62E和CD62P的表达。结果HAPO以剂量... 目的研究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晶紫粘附实验、流式细胞术和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UVEC的粘附性和粘附分子CD54、CD102、CD106、CD31、CD62E和CD62P的表达。结果HAPO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HUVEC的总粘附性。HAPO能显著促进HUVEC表面粘附分子CD106和CD62E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HAPO作用HUVEC6h后,CD106和CD62E的阳性率分别为(80·83±2·22)%和(22·77±2·59)%,是各自对照组的2·10倍和5·84倍,且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一致。CD106和CD62E的最高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86倍和6·16倍。结论HAPO可能对造血干/祖细胞归巢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 粘附分子 内皮细胞
下载PDF
造血和血管共同的祖细胞——血液血管干细胞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虹 赵春华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自从1998年第一次从内细胞团分离到人的胚胎干细胞,基于早期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几乎所有三个胚层的细胞的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使人们很快认识到胚胎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人们相信干细胞的研究将带来临床治疗... 自从1998年第一次从内细胞团分离到人的胚胎干细胞,基于早期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几乎所有三个胚层的细胞的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使人们很快认识到胚胎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人们相信干细胞的研究将带来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革命,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 血管 祖细胞 血液血管干细胞 干细胞 小鼠 胚胎干细胞
下载PDF
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的高效表达和快速纯化
8
作者 任倩 刘拥军 +4 位作者 徐斌 韩之波 卢士红 马凤霞 韩忠朝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构建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的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HAPO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人HAPO基因,克隆于不同的原核表达载体,ITP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NTA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再经肠激酶裂解融合蛋白,阳离子交... 目的构建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的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HAPO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人HAPO基因,克隆于不同的原核表达载体,ITP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NTA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再经肠激酶裂解融合蛋白,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用培养的MO7e和ECV-304细胞检测蛋白活性。结果HAPO可在pET32C中,获得稳定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在E coli BL21(DE3)中,HAPO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10%左右。重组蛋白80%是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NTA层析柱纯化得到的HAPO融合蛋白,再经肠激酶裂解,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90%以上纯度的重组HAPO蛋白,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得到具有90%以上纯度的重组HAPO蛋白,而且,对MO7e和ECV-304细胞具有促增殖的作用。我们获得了纯化的人重组HAPO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 pET32C 融合蛋白 纯化 层析纯化 细胞生成素 高效表达 ECV-304细胞 血管 血液
下载PDF
干细胞可塑性在血液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褚建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干细胞可塑性 血液学 研究进展 骨髓细胞转化 神经干细胞转化
原文传递
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0
作者 丁顺利 褚建新 +2 位作者 赵钧铭 姜露 胡小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为了探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的特性,我们采用病理形态学、BMNC计数、抗5-FU BMNC计数、外源性CFU-S(12)和骨髓连续移植等方法,对造血重建过程不同阶段的干/祖细胞增殖特性,进行了动态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移植... 为了探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的特性,我们采用病理形态学、BMNC计数、抗5-FU BMNC计数、外源性CFU-S(12)和骨髓连续移植等方法,对造血重建过程不同阶段的干/祖细胞增殖特性,进行了动态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移植后第3天,骨髓内可见少数淋巴样细胞呈小灶性分布,第5—9天细胞灶迅速扩大,细胞形态表现为淋巴样细胞,至第11天才出现不同阶段的分化细胞;第5—9天BMNC数和抗5-FU BMNC数迅速增加,随后增殖速度明显减缓;第9天骨髓的CFU-S(12)数和重建长期造血的能力高于第5天和21天的骨髓。本实验结果提示,骨髓移植后造血细胞呈小灶性分布,重建造血初期造血干/祖细胞迅速增殖而无明显分化表现,此阶段骨髓细胞的重建长期造血能力增强,提示造血干细胞有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造血干/祖细胞 细胞增殖 造血重建
下载PDF
抗Pgp抗体PHMA02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元富 杨纯正 +5 位作者 熊冬生 邵晓枫 王珊 孙云晖 薛艳萍 李维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45-649,共5页
目的:应用单抗PHMA02 对148 例肿瘤患者P- 糖蛋白(Pgp)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该单抗的特异性、检测结果与临床符合率以及预后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47 例实体瘤标本,应用药敏实验检测15 ... 目的:应用单抗PHMA02 对148 例肿瘤患者P- 糖蛋白(Pgp)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该单抗的特异性、检测结果与临床符合率以及预后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47 例实体瘤标本,应用药敏实验检测15 例儿童恶性肿瘤;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RT- PCR 法和药敏实验检测了101 例急性白血病(AL) 患者;用医学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 在47 例实体瘤标本中,儿童恶性肿瘤中多药耐药阳性( MDR+) 表达率较高(867 %)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MDR+ 表达率为667% ,显著高于乳腺癌原发灶的300 % ( P< 001) 。2) 在101 例急性白血病(AL) 患者中,难治和复发组的MDR+ 表达率(529 % )显著高于初诊组(192 % )( P< 001)。3) 单抗PHMA02 的检测结果与国外同型单抗JSB- 1 的平行检测结果呈正的直线相关( P<005) ,与RT- PCR 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P< 001) ;部分标本的药敏实验结果与单抗PHMA02 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 单抗PHMA02 的检测结果与临床有较好的符合率,可在临床上应用。2)Pgp 在成人肺癌和乳腺癌中均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P-糖蛋白 多药耐药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人VEGF受体II基因3区的克隆、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熊冬生 刘嘉 +6 位作者 邵晓枫 李蓉 许元富 彭晖 范冬梅 朱祯平 杨纯正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5-49,共5页
用RT PCR法从人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克隆人VEGF受体II基因 3区 ,将其重组到 pAYZ表达载体中 ,构建成人VEGF受体II基因 3区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16C9,获得稳定表达 ,表达产物以可溶性状态存在 ;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显... 用RT PCR法从人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克隆人VEGF受体II基因 3区 ,将其重组到 pAYZ表达载体中 ,构建成人VEGF受体II基因 3区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16C9,获得稳定表达 ,表达产物以可溶性状态存在 ;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 ,其分子量约为 14kD。以纯化的表达产物免疫Balb/c小鼠 ,眼球采血制备抗血清 ,抗血清效价在 10 3以上 ,并具有抑制VEGF诱导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在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受体 Ⅱ基因3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人体 血管新生 肿瘤治疗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抗CD20嵌合抗体片段Fab′突变体的表达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银星 熊冬生 +4 位作者 范冬梅 邵晓枫 许元富 朱祯平 杨纯正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利用PCR方法从抗CD2 0单链抗体 (ScFv)表达载体上扩增抗CD2 0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 (VL)、重链可变区基因 (VH) ,同时在抗体的可变区引入突变 ,然后将VH、VL 基因重组到Fab′表达载体pYZF1中 ,构建抗CD2 0嵌合抗体Fab′片段表达载体 ,并... 利用PCR方法从抗CD2 0单链抗体 (ScFv)表达载体上扩增抗CD2 0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 (VL)、重链可变区基因 (VH) ,同时在抗体的可变区引入突变 ,然后将VH、VL 基因重组到Fab′表达载体pYZF1中 ,构建抗CD2 0嵌合抗体Fab′片段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 16c9中进行高效可溶性分泌表达。经大量的筛选 ,获得一个产量和活性均有所提高的突变克隆。其突变位点在轻链可变区的CDR1区 ,即G77→A(Ser→Asn)。突变的抗体的表达量为每克干菌 3 8mg ,而未突变抗体的表达量为每克干菌 1.3mg。突变体的亲和力常数Ka为 2 .2× 10 9L mol,约为突变前的 2倍。竞争性免疫荧光抑制实验表明 ,突变的Fab′片段能竞争性抑制鼠源性抗CD2 0抗体HI4 7和CD2 0表达细胞Raji细胞的结合 ,使HI4 7的结合阳性率由 98%下降至 37.5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嵌合抗体 随机突变 表达 活性
下载PDF
人4-1BBL胞外区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文国 熊冬生 +6 位作者 邵晓枫 王金宏 许元富 刘芳 郭红星 朱祯平 杨纯正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用RTPCR方法从人单核THP1细胞系克隆人41BBL胞外区基因,将其重组到pAYZ表达载体中,构建成人41BBL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16C9,获得稳定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性状态存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其分子量约为... 用RTPCR方法从人单核THP1细胞系克隆人41BBL胞外区基因,将其重组到pAYZ表达载体中,构建成人41BBL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16C9,获得稳定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性状态存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其分子量约为22kD,与预期结果一致。这是首次在大肠杆菌中获得41BBL胞外区可溶性表达。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41BBL对于维持T淋巴细胞系因子释放非常有益,同时PI单染表明它能抑制Jurkat细胞的凋亡。这将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 协同刺激分子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用cDNA微阵列研究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谭耀红 赵春华 杨纯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多药耐药 CDNA微阵列 肿瘤细胞株 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重组融合蛋白抗CD20Fab-LDM的构建、表达及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昕 杨铭 +7 位作者 范冬梅 许元富 周圆 高瀛岱 王金宏 周园 李巍 熊冬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0-1654,共5页
目的构建和表达抗CD20Fab-LDP(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融合蛋白,制备强化融合蛋白抗CD20Fab-LDM(力达霉素),并测定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PCR和overlapPCR方法构建抗CD20Fab-LDP融合蛋白,并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DNA序列;采用亲和层... 目的构建和表达抗CD20Fab-LDP(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融合蛋白,制备强化融合蛋白抗CD20Fab-LDM(力达霉素),并测定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PCR和overlapPCR方法构建抗CD20Fab-LDP融合蛋白,并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DNA序列;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并用Western blot鉴定纯化产物;采用FACS方法鉴定纯化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采用冷乙二醇法制备强化融合蛋白抗CD20Fab-LDM;采用MTT法鉴定抗CD20Fab-LDM对CD20+Raji细胞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结果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抗CD20Fab-LDP融合蛋白已构建成功,可溶性表达产物的产量可达4mg.L-1以上,具有与Raji细胞(CD20+)结合的活性,与抗CD20Fab的亲合常数相当,抗CD20Fab-LDM体外能特异性杀伤Raji细胞,IC50值为0.9×10-10mol.L-1。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抗CD20Fab-LDP融合蛋白,并获得可溶性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与相应靶抗原结合的活性,并成功制备了抗CD20Fab-LDM强化融合蛋白,体外能特异性杀伤CD20+的Raji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力达霉素 基因工程抗体 免疫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生物毒素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抗体抗CD19(Fab)-LDM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琳琳 张孝云 +4 位作者 马莉 颜次慧 齐怀丰 熊冬生 范冬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构建及表达抗CD19(Fab)-LDP(LDP为LDM辅基蛋白)融合蛋白,制备强化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进行体外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基因重组质粒pAZYanti-CD19(Fab)-LDP,测序进行鉴定,转化至大肠杆菌进行表达,表达... 目的构建及表达抗CD19(Fab)-LDP(LDP为LDM辅基蛋白)融合蛋白,制备强化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进行体外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基因重组质粒pAZYanti-CD19(Fab)-LDP,测序进行鉴定,转化至大肠杆菌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FAC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融合蛋白与B淋巴瘤Raji细胞的结合活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19介导细胞内化的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强化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对CD19+Raji细胞的靶向杀伤活性;采用彗星电泳的方法,检测强化融合蛋白对Raji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用基因工程方法成功的构建、表达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P,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在SDS-PAGE上表现为相对分子质量约60 ku蛋白条带,且融合蛋白可与Raji细胞特异结合,并能介导细胞的内化;强化融合蛋白对Raji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并能引起细胞DNA损伤。结论强化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可以靶向作用于B淋巴瘤细胞,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在恶性B淋巴瘤生物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 力达霉素 B性恶性淋巴瘤 基因工程抗体 DNA损伤 强化融合蛋白
下载PDF
抗耐药肿瘤新药PHⅡ-7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谭耀红 齐静 +1 位作者 刘卫军 杨纯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测定抗耐药肿瘤新药PHⅡ-7体外抗肿瘤谱,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PHⅡ-7体外抗肿瘤活性,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HⅡ-7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Northern印迹分析检测PHⅡ-7对耐药相关基因m... 目的测定抗耐药肿瘤新药PHⅡ-7体外抗肿瘤谱,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PHⅡ-7体外抗肿瘤活性,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HⅡ-7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Northern印迹分析检测PHⅡ-7对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sorcin的影响。结果PHⅡ-7对多种人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IC50为0.34~18.61μmol/L,更为突出的是,对于MDR类抗肿瘤药无效的多药耐药肿瘤细胞,PHⅡ-7同样具有生长抑制作用;1μg/ml的PHⅡ-7可诱导HL60、HL60/ADR细胞凋亡;PHⅡ-7可抑制K562/A02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PHⅡ-7是一种有较好前景的抗耐药肿瘤新药,其可能通过抑制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sorcin的表达而提高多药耐药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吲哚衍生物 多药耐药 肿瘤细胞株 凋亡 SORCIN
下载PDF
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晨 杨仁池 韩忠朝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1-396,共6页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血管系统的建立始于两种方式 :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传统理论认为血管新生即是出生后血管发生的代名词。然而 ,近年来发现循环中存在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 ,并与出生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 ,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血管系统的建立始于两种方式 :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传统理论认为血管新生即是出生后血管发生的代名词。然而 ,近年来发现循环中存在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 ,并与出生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 ,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这不仅拓展了干细胞的研究 ,也为缺血性疾病和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本文简述了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来源、细胞表面标志、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祖细胞 出生后血管发生 治疗性血管发生 血管新生 EPC 细胞表面标记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肿瘤化疗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树滨 杨纯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73-1176,共4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多药耐药性 肿瘤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