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心脏起搏机制研究 开拓治疗新领域
1
作者 张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起搏治疗 心脏起搏器 机制研究 强心 医学贡献 房室传导阻滞 适应证 生物医学工程
原文传递
HERG错义突变V630A和N633S引起QT延长综合征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佘海茹 滕思勇 +2 位作者 浦介麟 尚正录 惠汝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 HERG基因突变可引起遗传性QT延长综合征(10ng QT syndroms,LQTS)。研究探讨HERG通道孔区的错义突变导致LQTS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egapfimer方法制备HERGV630A、N633S突变体,并亚克隆到pSP64和pcDNA3.1表达载体。用T7RNA聚合... 目的 HERG基因突变可引起遗传性QT延长综合征(10ng QT syndroms,LQTS)。研究探讨HERG通道孔区的错义突变导致LQTS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egapfimer方法制备HERGV630A、N633S突变体,并亚克隆到pSP64和pcDNA3.1表达载体。用T7RNA聚合酶体外合成cRNA,经Ribogreen荧光定量后,将相应的cRNA注入卵母细胞,在18℃培养箱中培养3d后,用标准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测量卵母细胞的表达电流。所有数据均用pCLAMP软件采集,并应用Kaleidagraph 3.5和Igo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当V630A、N633S分别同HERG野生型在卵母细胞共同表达时,这两种突变体均具有明显的负显性抑制效应,其抑制效应达到50%~70%。同野生型HERG通道相比,这两种异源多聚体的失活显著加快,半失活电压负向偏移。结论 该研究首次阐明了两个位于HERG通道孔区外口的错义突变V630A、N633S所引起的通道电生理学功能改变,从分子水平证明HERG通道孔区的错义突变与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延长综合征 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