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项目的科研训练——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生自主科研训练的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忱 于砚滢 +3 位作者 曹逸涵 邵禹铭 刘爽 张文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8期174-176,共3页
为激发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科研思维并锻炼科研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北京协和医院SAPHO综合征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项目的科研训练方法(project-based research training),由临床医生提出科研问题,在教师和高年... 为激发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科研思维并锻炼科研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北京协和医院SAPHO综合征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项目的科研训练方法(project-based research training),由临床医生提出科研问题,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由八年制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白主完成科研项目。该方法在保证学生临床学习精力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其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值得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训练 基于项目 八年制临床医学生
下载PDF
飞速发展的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2
作者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放射学科之一,曾经拥有谢志光、汪绍训、胡懋华、解毓章、李果珍、刘玉清、张铁梁等中国著名的影像学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种放射影像诊断和治疗技术,举办过多种全国性专业学习班,为促进中国放...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放射学科之一,曾经拥有谢志光、汪绍训、胡懋华、解毓章、李果珍、刘玉清、张铁梁等中国著名的影像学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种放射影像诊断和治疗技术,举办过多种全国性专业学习班,为促进中国放射.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和影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放射科 北京 专业技术人才 影像学 放射学科 影像诊断 中国 李果珍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影像学援藏工作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边巴次仁 王凤丹 +1 位作者 银武 金征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期184-187,共4页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已派出5批专家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受援科室的硬件及软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指导帮助科研工作,引入现代化科室管理理念,与内...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已派出5批专家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受援科室的硬件及软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指导帮助科研工作,引入现代化科室管理理念,与内地三甲医院兄弟科室差距日渐缩小。本文将从医教研管4个方面总结放射科5年援藏工作模式和成效,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团式”援藏 北京协和医院 放射学
下载PDF
OSCE在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Ⅰ阶段技能考试中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大明 金征宇 +5 位作者 薛华丹 袁灵 孙昊 王萱 宋兰 潘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12期1778-1781,共4页
本研究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Ⅰ阶段技能考试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对象为2014年至2016年参加北京市Ⅰ阶段考试的放射科住院医师,研究考生的学历组成、不同学历考生的平均分及通过率、考... 本研究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Ⅰ阶段技能考试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对象为2014年至2016年参加北京市Ⅰ阶段考试的放射科住院医师,研究考生的学历组成、不同学历考生的平均分及通过率、考生对考试的调查问卷反馈进行了评价。考生组成中本科学历比例逐渐增高,博士生及硕士生考试通过率高于本科生,考试平均分整体趋势为博士生考试平均分高于硕士生和本科生;OSCE这一概念在考生中普及率逐年升高,考生赞同普及这种考试形式,对于胜任力的概念在培训过程中有待推广,尤其要加强沟通能力培训,对于考试的流程普遍反映良好。放射科住院医师未来培训应该将培训内容与学历相结合;考生对OSCE这一形式接受度很高;在日常培训内容应围绕临床胜任力进行,并注重沟通能力的培训,要继续普及应用OS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CE 放射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技能考试
下载PDF
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Ⅰ阶段考试中考官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反馈 被引量:9
5
作者 薛华丹 张大明 +2 位作者 孙昊 宋兰 金征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1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本研究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官在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培Ⅰ阶段考试中的反馈进行了评估。方法研究对象为参加2018年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培Ⅰ阶段考试的30位考官,对考官组成及考点分布、考前培训满意度、考官对考试的... 目的本研究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官在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培Ⅰ阶段考试中的反馈进行了评估。方法研究对象为参加2018年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培Ⅰ阶段考试的30位考官,对考官组成及考点分布、考前培训满意度、考官对考试的调查问卷反馈进行了评价。结果在参与调查的29位考官中,考官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岁,职称以副主任医师为主; 75. 86%考官对考前培训非常满意,24. 14%对考前培训满意,无不满意者;通过调查问卷反映出OSCE这一概念在考官中普及率较高,考官普遍认同OSCE考试可以很好地反应考生专业和技术水平及自身不足,同时可以很好地反应考生多项胜任力,非常值得在今后放射科住院医师考核中推广。结论建立标准化的考官培训制度有助于培养合格考官,进而为全国范围内推广适合放射科住院医师规培Ⅰ阶段考试的考官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放射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考官反馈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培训方式在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薛华丹 李娟 +4 位作者 张大明 孙昊 宋兰 李琦 金征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网络培训平台在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Ⅰ阶段考试前约1年的时间针对全体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进行网络培训,对网络培训平台访问量、访问人数、观看时长及受众情况进行分... 目的探讨网络培训平台在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Ⅰ阶段考试前约1年的时间针对全体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进行网络培训,对网络培训平台访问量、访问人数、观看时长及受众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对考生培训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问题包含考生是否喜欢网络培训方式及网络培训平台是否可补充日常工作的病例病种等。结果对视频课程及PPT课程,课程访问量明显多于访问人数(P<0.001),课程时长与平均实际观看时长相比,无差异。几乎所有的课程均可看到放射科以外的其他科室成员访问。学生普遍喜欢网络培训平台这一授课方式,认为培训平台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一阶段考试有所帮助。2018年北京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Ⅰ阶段考试成绩为平均分86分、通过率为87.8%,高于2017年考试成绩84.5分及通过率85.3%(p=0.380)。结论网络培训平台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认可度较高,对考生通过Ⅰ阶段考试有所帮助,在今后的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培训平台 放射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中国炎症性肠病多学科协作团队中放射科医师的角色现状调查
7
作者 刘婧娟 刘炜 +3 位作者 杨红 薛华丹 钱家鸣 金征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4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科医师在炎症性肠病(IBD)多学科协作团队(MDT)中的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中国炎症性肠病MDT的基本情况、放射科医师构成、MDT会诊阅片展示及放射科参与情况。结果共28家国内炎症性肠病的MDT中心参与调... 目的探讨放射科医师在炎症性肠病(IBD)多学科协作团队(MDT)中的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中国炎症性肠病MDT的基本情况、放射科医师构成、MDT会诊阅片展示及放射科参与情况。结果共28家国内炎症性肠病的MDT中心参与调查,全部为三甲医院,23家(82.1%)位于国家东部地区,其中27家MDT中心专家组有放射科医师。在具有放射科医师参与的MDT中心,21家(77.8%)含工作经验10年以上的高年资医师,26家放射科医师亚专业为胃肠影像和腹部影像(各为13家,48.1%)。22家(81.5%)放射科医师针对所有病例进行提前阅片,26家(96.3%)放射科医师在MDT讨论时深度参与,提供专业的影像诊断及建议。结论在新时代医学模式下,放射科医师在IBD患者诊治及管理中参与度高,需要较高的亚专业背景以适应MDT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多学科协作团队 放射科医师
下载PDF
新时代多学科诊疗模式中放射科医生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昊 张古沐阳 +1 位作者 许梨梨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63-67,共5页
伴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既往仅书写大量的放射影像报告转变为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教育、科普宣传、临床科学研究及卫生经济学等层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学科诊疗模式... 伴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既往仅书写大量的放射影像报告转变为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教育、科普宣传、临床科学研究及卫生经济学等层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放射科医生提供了向临床各科室、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放射科医生 放射影像 价值
下载PDF
医学放射诊断学新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金征宇 薛华丹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97-199,共3页
近1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甚至基础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并在日常诊断及治疗工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临床地位。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放射诊断
下载PDF
模块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石羽茜 魏怡真 +4 位作者 朱惠娟 薛华丹 罗林枝 潘慧 张抒扬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4期585-588,共4页
本文介绍了模块式教学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核心胜任力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并以“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为例,利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等方法对2016年与2017年模块课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设置“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并且不断... 本文介绍了模块式教学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核心胜任力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并以“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为例,利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等方法对2016年与2017年模块课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设置“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并且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使得课程满意度有大幅度提升。学员认为模块课程有助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养成,能够有效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过程管理。但对于课程内容、形式的优化以及长远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博士后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模块式教学法 核心胜任力
下载PDF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在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石羽茜 朱惠娟 +8 位作者 薛华丹 李玥 罗林枝 李航 梁乃新 邱杰 魏怡真 孙俊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评价体系。方法以360°评价法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基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并用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评价体系。方法以360°评价法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基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并用于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培养评价。结果最终构建了基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包括评价者、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等内容。结论基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360°评价体系可全面、直观地体现临床医学博士后的胜任力发展情况,且可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方案,持续提升临床医学博士后的核心胜任力,为医学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0°评价体系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医学博士后 核心胜任力
下载PDF
“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培养的反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怡宁 易妍 +3 位作者 张大明 薛华丹 潘慧 金征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6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培养成效及接受度反馈。方法收集2015—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32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反馈问卷,从学生角度了解和分析"整合式"创新教学模式的影... 目的探讨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培养成效及接受度反馈。方法收集2015—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32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反馈问卷,从学生角度了解和分析"整合式"创新教学模式的影像教学效果和受众满意度。结果创新型"整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加深学习内容和加强学生影像基础知识的临床运用能力。结论采用创新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受众学生基础结合临床的应用思维能力,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效果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影像教学 医学生培养 教学反馈
下载PDF
子宫肌瘤的影像诊断及与影像医学相关的治疗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佰燕 薛华丹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由平滑肌组织增生所致,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发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在正常育龄妇女中,发病率可高达20%-30%。多数患者无症状,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约25%的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由平滑肌组织增生所致,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发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在正常育龄妇女中,发病率可高达20%-30%。多数患者无症状,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约25%的子宫肌瘤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盆腔压迫或疼痛,少数可导致不孕。肌瘤本身无包膜,但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形成假包膜;血管由外穿入假包膜供给瘤体营养,常发生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子宫肌瘤的准确定位有助于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影像 非手术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原发性心肌病诊断新路径:从高分辨影像到分子精准医学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炜 王怡宁 +2 位作者 代静文 金征宇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原发性心肌病的既往定义是一大类未明原因造成的心肌直接异常,而非继发于缺血、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其临床诊断路径局限于描述心肌损害以后造成的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如扩张、肥厚、限制以及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 原发性心肌病的既往定义是一大类未明原因造成的心肌直接异常,而非继发于缺血、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其临床诊断路径局限于描述心肌损害以后造成的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如扩张、肥厚、限制以及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等。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高分辨影像技术和分子精准医学的突破性进展,先前的原发性心肌病定义以及诊断路径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新时代下,具有条件的大型医学中心应采用新的临床诊断路径,其内容涵盖高分辨影像与遗传学分析,可为原发性心肌病提供更为充分的影像与精准医学信息,并为后续的影像组学分析、基因治疗、靶向药物研发、遗传学咨询等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肌病 临床路径 高分辨影像 精准医学
下载PDF
网络录播课程与在线答疑相结合在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宁 张大明 +4 位作者 苏童 徐佳 贾雪妍 薛华丹 金征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6期999-1003,共5页
目的前瞻性设计并评估网络录播课程与在线答疑相结合在研究生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拟为未来影像医学网上课程提供更多的经验。方法纳入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学员19人,以在线问卷调查收集各堂课程前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评估、各堂... 目的前瞻性设计并评估网络录播课程与在线答疑相结合在研究生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拟为未来影像医学网上课程提供更多的经验。方法纳入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学员19人,以在线问卷调查收集各堂课程前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评估、各堂课程后自我评估、答疑环节参与程度、现场\在线\录播+答疑课程主观评价,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全部16节课程学习后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都显著高于课程前(P<0.01),学生客观考试平均分数为44.2±7.0,学生在答疑环节的参与度平均分数为3.79±0.92,答疑参与度与最终客观题目考试分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学生对答疑环节必要性的评价平均得分4.47±0.90,学生对传统课堂的主观感受平均分高于远程虚拟课堂,但是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影像学录播课程结合在线答疑的网络课堂形式对于提高学员相应知识技能是有明显效果的,线上答疑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播课程 答疑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前景与挑战:当医学影像遇见人工智能 被引量:47
16
作者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4,共3页
伴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较大程度降低医生工作量的观点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但在综合诊疗上,人工智能可否给予医生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医学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绝大多数仅集中于单纯的图像识别,缺乏医... 伴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较大程度降低医生工作量的观点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但在综合诊疗上,人工智能可否给予医生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医学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绝大多数仅集中于单纯的图像识别,缺乏医学数据的积累和对影像报告的分析,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结合的模式刚刚开始,我们期待科技的进步继续成为人类文明的动力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医学影像
下载PDF
医学分子影像学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征宇 薛华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医学分子影像学不仅能促进医学影像学发展,还可以推动生命科学的进程,同时有利于医学影像学走向多学科融合。本文主要介绍医学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阐述医学分子影像学对现代医学的推动作用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分子影像学
下载PDF
人工智能骨龄系统提高西藏放射科医师骨龄判读的准确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拉巴顿珠 次旦旺久 +8 位作者 边巴次仁 王凤丹 陈适 李正 吴红 次旦旺姆 潘慧 银武 金征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61-2065,共5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骨龄系统辅助下评估骨龄的准确性。方法选取4~18岁儿童的左手腕部X线摄影片作为骨龄片,以北京协和医院2位专家依据Greulich-Pyle(GP)图谱法共同阅片的骨龄作为参考标准。2位来自西藏自... 目的探讨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骨龄系统辅助下评估骨龄的准确性。方法选取4~18岁儿童的左手腕部X线摄影片作为骨龄片,以北京协和医院2位专家依据Greulich-Pyle(GP)图谱法共同阅片的骨龄作为参考标准。2位来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藏族放射科医师(R1和R2),分别在有无AI骨龄系统辅助的情况下进行GP图谱法骨龄判读。采用平均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D)、Bland-Altman图和配对t检验对AI辅助前后的骨龄判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90例儿童,其中藏族305例,汉族85例,平均年龄(11.6±4.9)岁。R1和R2判读骨龄的准确率由辅助前的90.3%和90.8%提高到AI辅助后的98.7%和97.4%,MAD由0.46岁和0.50岁降至AI辅助后的0.19岁和0.26岁,Bland-Altman图95%置信区间由1.35~1.58岁和1.15~1.40岁缩小至AI辅助后的0.61~0.73岁和0.87~1.02岁。R1和R2的骨龄判读结果在AI辅助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I骨龄系统能提高判读骨龄的准确性,接近骨龄判读经验丰富的专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人工智能 X线摄影
下载PDF
保罗·霍奇斯与中国放射学的早期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灵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91-94,共4页
保罗·霍奇斯(Paul C. Hodges),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1919年受邀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科建科工作。在中国工作8年间,他为提高放射诊断水平、发展放射治疗学作出重要贡献。雷奇斯为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添置、改良X线摄影设备,建... 保罗·霍奇斯(Paul C. Hodges),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1919年受邀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科建科工作。在中国工作8年间,他为提高放射诊断水平、发展放射治疗学作出重要贡献。雷奇斯为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添置、改良X线摄影设备,建立X线检查规范化制度,成功设计了一套简单、便携且能适用于国内供电状况的X线机系统,并陆续安装于中国北部、中部、南部等地。此外,他开办了放射线学校并举办暑期训练班,培养了包括谢志光、荣独山、吴静、李果珍、汪绍训等多名中国放射学界专家,为中国放射学科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技术保障,堪称我国放射学专业的创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霍奇斯 放射学 X线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怡宁 李烁 +7 位作者 孔令燕 王志伟 周慷 曹剑 樊红苓 张晓娜 张竹花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7-600,713,714,共6页
目的探讨低心率患者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方法对连续75例心率≤65次/min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造影。75例患者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成两组:A组(... 目的探讨低心率患者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方法对连续75例心率≤65次/min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造影。75例患者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成两组:A组(≤60次/min)55例、B组(60~65次/min)20例。扫描参数:层数2×128,层厚0.6mm,旋转时间0.28s,管电压80~120kV,管电流370mAs/转。前瞻性心电触发选在60%R-R间期,螺距3.4。采用75ms时间分辨率进行图像重建,层厚0.75mm,间隔0.5mm,图像质量评价采用4级评分法(1=优秀,4=不可评价)。结果患者平均心率为(57.2±4.8)次/min,平均扫描时间为(0.42±0.02)s。75例患者的1103个冠脉节段中图像质量为1级的934段(84.7%)、2级135段(12.2%)、3级18段(1.6%)、4级16段(1.5%)。A、B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9±0.52,B组1.22±0.55;Z=-1.107,P=0.268)。A、B两组的可评价节段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8.5%,B组98.6%;χ2=0.000,P=1.000)。所有患者平均剂量长度乘积为(67.2±30.4)mGy×cm,平均有效放射剂量为(0.94±0.43)mSv。结论对于心率慢且稳定的患者,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CT扫描可以在较低的放射剂量下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放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