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骨龄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凤丹 次旦旺久 +3 位作者 焦洋 潘慧 银武 金征宇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1期1776-1780,共5页
人工智能(AI)系统能实现稳定、高效、自动的骨龄(BA)评估,被逐步嵌入临床诊疗流程。本文先简介传统的BA评估方法,解释AI领域的几个常用术语,然后重点回顾近年来AI骨龄软件应用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学习集和验证集的数据来源、模型算... 人工智能(AI)系统能实现稳定、高效、自动的骨龄(BA)评估,被逐步嵌入临床诊疗流程。本文先简介传统的BA评估方法,解释AI领域的几个常用术语,然后重点回顾近年来AI骨龄软件应用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学习集和验证集的数据来源、模型算法构造及其在测试集中的准确性,最后提出AI评估BA所挑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生长发育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第10例:临床表现气短、双下肢水肿、杵状指趾 被引量:2
2
作者 苟丽娟 方理刚 +5 位作者 林雪 许文兵 曾学军 单渊东 朱文玲 方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患者女性,56岁,因气短、双下肢水肿,杵状指趾近2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活动后气短、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偶带有血丝,渐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杵状指趾。1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
关键词 双下肢水肿 杵状指趾 气短 临床表现 不能平卧 泡沫样 患者
下载PDF
第26例:临床表现为下肢跛行、左心室占位
3
作者 林雪 李宁宁 +3 位作者 陈跃鑫 曾学军 严晓伟 方理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1期58-59,共2页
患者男性,32岁。因“间歇性跛行4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6月2日入院。患者从2007年初开始行走时自觉右小腿酸痛,休息之后可以缓解,未特殊诊治。2007年2—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中上腹痛,当地医院诊为“胰腺炎”治疗3—5d(具体不... 患者男性,32岁。因“间歇性跛行4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6月2日入院。患者从2007年初开始行走时自觉右小腿酸痛,休息之后可以缓解,未特殊诊治。2007年2—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中上腹痛,当地医院诊为“胰腺炎”治疗3—5d(具体不详),症状好转。此后患者时常出现长时间行走后右下肢痛,休息后可缓解,未诊治。2007年6月出现左上肢活动障碍,口角歪斜,头颅CT提示“脑梗死”,头颅MRA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考虑右侧大脑中动脉炎,治疗10余天后症状好转。2007年11月冠状动脉CTA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软斑块形成,左心室腔内梭形充盈缺损,考虑为肥大乳头肌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心内占位 间歇性跛行
下载PDF
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5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系美 王迁 +2 位作者 吴迪 蒋颖 黄晓明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3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总结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Behcet’s disease—related peripheral neuropathy,BD—PN)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6月至2012年9月BD—PN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等资料。结... 目的总结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Behcet’s disease—related peripheral neuropathy,BD—PN)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6月至2012年9月BD—PN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等资料。结果441例BD患者中有5例(1.2%)为BD—PN,周围神经病变表现平均晚于BD症状13年(6~22年),病变部位大多累及四肢,神经电生理检查示感觉纤维受累多见。2例患者行神经活检,病理均显示为轴索神经病变。结论BD—PN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症,提高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并及早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神经活检有助于早期确诊,BD—PN大多需要积极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这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系统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346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3
5
作者 张盼盼 赵继志 +15 位作者 王木 冯瑞娥 刘小伟 赖雅敏 李雪梅 曾学军 施举红 朱慧娟 薛华丹 张薇 陈华 费允云 彭琳一 曾小峰 张奉春 张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4-649,共6页
目的 通过分析346例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选2011年1月-2016年1月纳入北京协和医院IgG4-RD前瞻性队列研究且随诊6个月以上的患者.分析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受累器官特点、实验室检查... 目的 通过分析346例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选2011年1月-2016年1月纳入北京协和医院IgG4-RD前瞻性队列研究且随诊6个月以上的患者.分析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受累器官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346例IgG4-RD患者中男230例(66.5%),女116例(33.5%),发病年龄(53.8±14.2)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195例(56.4%)和颌下腺肿大182例(52.6%).其他器官受累依次为泪腺肿大161例(46.5%),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33例(38.4%),肺97例(28.0%),硬化性胆管炎88例(25.4%),鼻窦81例(23.4%),腮腺肿大75例(21.7%),腹膜后纤维化69例(19.9%),大动脉33例(9.5%),肾脏24例(6.9%),皮肤22例(6.4%),少见受累包括甲状腺、垂体、胃肠道、硬脑膜/硬脊膜、心包、颅内占位、硬化性纵隔炎和睾丸.多数患者为多器官受累,257例(74.3%)患者受累器官≥3个,63例(18.2%)患者2个器官受累,26例(7.5%)患者单个器官受累.IgG4-RD反应指数为13.21±5.70.172例(49.7%)患者有过敏史.285例(94.1%)初治患者血清IgG4升高[8 320(3 764,18 600) mg/L],且与IgG4-RD反应指数呈正相关(r=0.430,P<0.001).初始治疗时116例(33.5%)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182例(52.6%)患者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17例(4.9%)患者单用免疫抑制剂,31例(9.0%)患者未予药物治疗.336例(97.1%)患者病情改善或稳定.结论 IgG4-RD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慢性炎症伴纤维硬化性疾病,最常受累器官是淋巴结、颌下腺、泪腺及胰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IgG4-RD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队列研究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右颌面肿胀
6
作者 刘杰 王焕玲 +2 位作者 王辉 赵大春 陈嘉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9年第9期647-649,共3页
患者女,47岁,因“右颌面肿胀10个月余”于2008年3月4日入院。 患者于2007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颌面部肿痛,局部发红,皮温升高,在外院诊为“腮腺炎”,给予静脉青霉素治疗7d无效,2007年8月8日行“右腮腺切除术”。术后颌面部肿... 患者女,47岁,因“右颌面肿胀10个月余”于2008年3月4日入院。 患者于2007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颌面部肿痛,局部发红,皮温升高,在外院诊为“腮腺炎”,给予静脉青霉素治疗7d无效,2007年8月8日行“右腮腺切除术”。术后颌面部肿胀较前加重,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肿胀 颈部淋巴结肿大 青霉素治疗 腮腺切除术 面部肿痛 腮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