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低温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袁素 石佳 +2 位作者 王古岩 李军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低温心肺转流(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麻低温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0例,男67例,女13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C组)。在中心静脉置管后,...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低温心肺转流(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麻低温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0例,男67例,女13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C组)。在中心静脉置管后,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4μg·kg^-1·h^-1持续15min后调节维持剂量0.7μg·kg^-1·h^-1直到手术结束,C组用同样方案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切皮时(T2)、CPB终止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HR、SBP、DBP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测定T1~T4、术后6h(T5)和术后24h(T6)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HR明显减慢,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与T1、T2时比较,T3~T6时两组CK-MB、cTnT、E浓度明显升高(P〈0.05),T3~T5时A组NE浓度明显下降(P〈0.05),T6时明显升高(P〈0.05)。T3~T6时A组CK-MB和cTnT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3~T5时A组E和NE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在围术期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能降低全麻低温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达到围术期心肌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肺转流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21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金沐 王继宏 +1 位作者 刘东侠 李立环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对于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拟通过对施行PTE患者围手术期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围术期临床常见检测手段来为此类患者提供预后判断。方法:择期21例患者单纯施行PTE术,记... 目的: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对于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拟通过对施行PTE患者围手术期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围术期临床常见检测手段来为此类患者提供预后判断。方法:择期21例患者单纯施行PTE术,记录ICU入住天数为因变量,以患者年龄(AGE),病程(Course,year),体外循环的时间(TCPB)和ASA分级,术前平均肺动脉压(mPAPPRE),术前右心室/左心室容积比(RV/LVPRE),术后右心室/左心室容积比(RV/LVPOST),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RE)和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OST)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施行PTE患者的围手术期预后影响因素包括ASA分级、mPAPPRE、RV/LVPRE、TCPB和LVEFPOST。结论:本研究提示在PTE手术的临床监测指标中,患者的一般状况(ASA分级)、术前平均肺动脉压、术前右心室/左心室容积比、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后LVEFPOST与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心肺转流术 多因素相关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丽静 王古岩 +4 位作者 杜英杰 李立环 孙鹏 吉冰洋 郑哲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917-92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连续进行该手术10例,包括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微创...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连续进行该手术10例,包括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微创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常规行食道超声检查,并应用洗血球机行自体血液回收。转机前半量肝素化(200-240IU/kg),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300秒以上。转机期间谨防进气,适当补液,维持合适的血容量和体外循环流量。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无死亡。体外循环时间(93.7±19.9)min,阻断时间(54.8±18.5)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5.7)h,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39.3±19.4)h,24小时胸管引流量(424±156.2)mL。围术期仅1例输入血制品,为浓缩红细胞2单位。结论掌握微创体外循环的方法和原理,加强容量管理和体循环阻力的调控,谨防进气,是麻醉处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麻醉处理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英杰 王古岩 +5 位作者 杨丽静 杨静 王越夫 袁昕 王现强 郑哲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81-58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全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重点。方法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20例患者在全胸腔镜下采用左房后壁隔离法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手术在双腔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下进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全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麻醉和围术期管理重点。方法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20例患者在全胸腔镜下采用左房后壁隔离法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手术在双腔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下进行。术后随访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 20例患者心房颤动病史(6.2±4.0)年,左房前后径(40.9±5.6)mm,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1.5±2.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0±1.5)天,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Holter检查显示20例患者均恢复窦性心律。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中需加强双腔气管插管时呼吸管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保证围术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射频消融 房颤 麻醉管理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血液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古岩 杜英杰 +2 位作者 杨丽静 吉冰洋 郑哲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98-401,共4页
目的采用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评价氨甲环酸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血液保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CENTRAL、EMBASE数据库,将行OPCAB术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报道了至少一项明确临床... 目的采用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评价氨甲环酸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血液保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CENTRAL、EMBASE数据库,将行OPCAB术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报道了至少一项明确临床结果的所有随机临床试验均纳入本Meta分析,日期截止至2012年1月。使用ReviewManager5.1统计学软件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计算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连续变量计算加权均数差(WMD)和95%CI。结果共10项随机临床试验中的849例病人纳入该Meta分析。在OPCAB术中,同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病人24h的胸腔引流量(WMD-209ml,95%CI:-310ml^-107ml,p<0.001),并显著降低异体红细胞(OR0.46,95%CI:0.33~0.63,p<0.001)和新鲜冰冻血浆(OR0.30,95%CI:0.18~0.51,p<0.001)的使用率。两组病人术后严重栓塞并发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风和肺栓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以及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别。结论现有证据表明OPCAB术应用氨甲环酸可减少术后出血量,减低异体血使用率,有明确的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不停跳 术后出血 输血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动脉微栓滤器一体化氧合器在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晋萍 崔勇丽 +7 位作者 吉冰洋 冯正义 赵举 龙村 李守军 王旭 晏馥霞 胡盛寿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89-791,共3页
目的旨在初步评估新型动脉微栓滤器一体化氧合器(ALF-MO)在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CPB)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共有44名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试验组(n=22)患儿采用含ALF-MO的CPB管路;对照组(n=22)... 目的旨在初步评估新型动脉微栓滤器一体化氧合器(ALF-MO)在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CPB)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共有44名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试验组(n=22)患儿采用含ALF-MO的CPB管路;对照组(n=22)患儿采用常规独立动脉微栓滤器(ALF)的CPB管路。对比研究两组患儿在围CPB期的悬浮红细胞(PRBC)用量、血气变化和术后早期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CPB中的预充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预充量(P<0.05)。试验组总PRBC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儿在CPB30min时的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代谢缓冲碱BE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的各项血气指标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均无死亡,无中枢视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ALF-MO在先心病患儿CPB中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同时为实施节约用血和改善患儿预后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微栓滤器一体化氧合器 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