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团注法注射一过性右心扩大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丽 王浩 +5 位作者 孙妍 贾六军 吴伟春 李彬 刘松岩 李巨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观察SonoVue^(TM)超声造影剂(UCA)在实验猪团注法超声造影时出现的一过性右心扩大现象,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及原因。方法:24只健康中华小型猪,按注射的造影剂剂量进行分组,即2 ml组、1 ml组和0.5 ml组,每组8只。采用团注SonoVue... 目的:观察SonoVue^(TM)超声造影剂(UCA)在实验猪团注法超声造影时出现的一过性右心扩大现象,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及原因。方法:24只健康中华小型猪,按注射的造影剂剂量进行分组,即2 ml组、1 ml组和0.5 ml组,每组8只。采用团注SonoVue,然后5 ml生理盐水冲管的方法进行超声造影,运用超声心动图留取心脏基线参数并检测造影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出现右心扩大、左心被压现象为行下一步注射的判断标准,待右心大小及功能完全恢复至基线水平后进行再次注射。每组分别依次以造影剂基线浓度、稀释2倍、4倍、6倍注射。结果:2 ml组不同注射浓度出现一过性右心扩大的只数分别为7、6、4、3;1 ml组不同注射浓度出现该现象的只数分别为6、5、3、1;0.5 ml组不同注射浓度出现该现象的只数分别为5、5、2、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间比较可见,随着造影剂注射剂量减少、浓度减低,出现右心扩大的现象明显减少。该现象约在注射造影剂(26±15)s后出现,持续时间(47±21)s。结论:以中华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团注法行超声造影时,易出现一过性右心扩大现象,推测其可能与注射造影剂的浓度、剂量、注射方法及动物品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团注法 右心扩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的初步动物实验研究
2
作者 杨凯 胡海波 +7 位作者 王晓建 黄浩佳 耿文磊 王红月 贾六军 袁为民 罗福良 唐跃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626-2630,共5页
目的现有房间隔造口支架效果不佳,本项目研发一种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观察造口效果及组织学反应,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7只,采用右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经超声引导房间隔穿刺... 目的现有房间隔造口支架效果不佳,本项目研发一种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观察造口效果及组织学反应,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7只,采用右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经超声引导房间隔穿刺置入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术后随访1、3、6个月至实验终点处死,进行大体解剖、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共有6只实验猪成功置入房间隔造口支架并随访至实验终点,1只实验猪因术中出血过多而放弃房间隔造口术。6只置入房间隔造口支架的实验猪大体解剖示造口支架位置良好,未发生移位,支架表面未见明确赘生物及血栓形成,但支架表面内膜化,造口闭塞。显微光镜观察示1例支架周围心肌出现坏死伴纤维化,余邻近组织未见炎性反应及异物巨细胞聚集,周围心肌未见坏死,肺、肝、脾、肾脏等重要脏器均无细胞坏死、血栓栓塞现象。扫描电镜观察示支架表面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包裹,表面光滑,未见血栓及赘生物形成,支架边缘部分纤维表面可见部分内皮样细胞覆盖,未见完全内皮化。结论新型改良房间隔造口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组织安全性,经导管准确置入房间隔是安全可行的,可重复性好,不易发生支架的脱落、移位及变形回缩,有望解决既往房间隔造口回缩、维持时间短的问题,但本次实验造口效果欠佳,新型房间隔造口支架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造口术 支架 动物
原文传递
新型可吸收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中的短期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剑峰 田原 +10 位作者 胡小莹 罗彤 吴超 田毅 唐跃 宋来凤 李莉 许亮 徐波 邱洪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3-719,共7页
目的:探索可吸收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IBS^TM支架,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中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8枚IBS^TM支架(IBS^TM组)和28枚钴铬合金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Xience Prime^TM,Xience Prime^TM组)随... 目的:探索可吸收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IBS^TM支架,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中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8枚IBS^TM支架(IBS^TM组)和28枚钴铬合金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Xience Prime^TM,Xience Prime^TM组)随机置入28头非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的两支主要冠状动脉。在支架置入7天、14天及28天后,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扫面电镜(SEM)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IBS^TM支架短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在支架置入28天后,两组间面积狭窄率、血管损伤积分和炎症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BS^TM组的纤维沉积积分比Xience Prime^TM组高([1.29±0.72)分vs(0.6±0.68)分,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cro-CT显示在28天时IBS^TM支架并未出现任何腐蚀,仍然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IBS^TM支架相比于Xience Prime^TM支架,在早期有更高的内皮覆盖率,但到28天时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7天:(77±15)%vs(30±30)%,P=0.032;14天:(87±8)%vs(64±17)%,P=0.017;28天:(96±3)%vs(97±2)%,P=0.861]。同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BS^TM支架组内皮细胞生理功能有所恢复。结论:IBS^TM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中具有与Xience Prime^TM支架相似的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IBS^TM支架在置入早期有更迅速且完整的内皮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狭窄率 内皮化 安全性 有效性 生物可吸收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