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睑黄瘤的病因、特点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萌萌(综述) 王永前(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94-198,共5页
睑黄瘤是一种在上眼睑内眦处形成的柔软的黄色丘疹或充满胆固醇的斑块。几种疾病与睑黄瘤的出现有关,包括高脂血症、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等。睑黄瘤是由单核和多核泡沫细胞浸润并聚集于浅表网状真皮的脂质空泡内引起的。由于其发病... 睑黄瘤是一种在上眼睑内眦处形成的柔软的黄色丘疹或充满胆固醇的斑块。几种疾病与睑黄瘤的出现有关,包括高脂血症、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等。睑黄瘤是由单核和多核泡沫细胞浸润并聚集于浅表网状真皮的脂质空泡内引起的。由于其发病位置的特殊性,对患者面容影响尤其明显,患者治疗愿望强烈。目前存在不同的治疗方式,如简单的手术切除、冷冻治疗、三氯乙酸化学剥离、射频和激光等。本文将从睑黄瘤的病因、特点及治疗进展对其做简要的回顾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 睑黄瘤 病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医用胶水在小儿唇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海东 王冬云 +6 位作者 贾丽 杜红 石永生 姜萍 宋涛 尹宁北 陈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4-155,共2页
伤口缝合与拆线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虽然自可吸收缝线被临床广泛应用以来,伤口的愈合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可吸收缝线无法在皮肤表面应用,因此,皮肤伤口缝合后依然需要拆线.因此,临床对伤口粘合剂的需求日益增加.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 伤口缝合与拆线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虽然自可吸收缝线被临床广泛应用以来,伤口的愈合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可吸收缝线无法在皮肤表面应用,因此,皮肤伤口缝合后依然需要拆线.因此,临床对伤口粘合剂的需求日益增加.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作者对本院100例唇裂患儿应用医用胶水辅助常规小儿唇裂缝合术,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外科学 粘着剂 小儿
下载PDF
红唇粘膜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涛 尹宁北 +5 位作者 成铤 季滢 李海东 吴嫡 包冰 何媛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求一种新的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红唇粘膜瓣技术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红唇畸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无粘膜瓣坏死,术后红唇形态满意。结论:红唇双叶瓣技术可以同时矫正口哨样畸形... 目的:探求一种新的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红唇粘膜瓣技术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红唇畸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无粘膜瓣坏死,术后红唇形态满意。结论:红唇双叶瓣技术可以同时矫正口哨样畸形,加强唇珠形态,减薄裂隙外侧红唇粘膜厚度等多种红唇畸形,术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瓣 唇裂术后继发畸形 红唇
下载PDF
口内入路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尹立铮 尹宁北 赵振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口内入路进行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适应证。方法:白、红唇交界区域设计三角形皮瓣,结合口腔内粘膜切口入路,在恢复患侧唇峰、唇珠结构的同时,一次性完成口轮匝肌功能性重建、人中嵴的成形和鼻翼畸... 目的:探讨应用口内入路进行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适应证。方法:白、红唇交界区域设计三角形皮瓣,结合口腔内粘膜切口入路,在恢复患侧唇峰、唇珠结构的同时,一次性完成口轮匝肌功能性重建、人中嵴的成形和鼻翼畸形的纠正。结果:本组30例患者伤口均为I期愈合,鼻底丰满度良好,鼻孔横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人中窝及人中嵴形态良好。所有患者对轻微的白唇瘢痕能够接受,表示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口内入路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具有手术后瘢痕轻微,减少术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优点,结合口内切口入路可同期完成传统入路的各项操作要求,是治疗I度裂或隐裂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唇裂修复术
下载PDF
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婷婷 赵振民 +7 位作者 尹宁北 熊斌 成铤 王春燕 吴镝 颜薇 唐欣 秦永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方法修复较大面积腭瘘的临床实践,探讨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蒂在前上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4例;应用蒂在后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14例,其中有7例在修复腭瘘的同时延长软腭以矫正腭咽闭合不全。结... 目的:探索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方法修复较大面积腭瘘的临床实践,探讨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蒂在前上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4例;应用蒂在后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14例,其中有7例在修复腭瘘的同时延长软腭以矫正腭咽闭合不全。结果:共修复腭瘘患者18例;其中15例腭部瘘孔获得关闭,颊肌黏膜瓣成活良好,无感染、腮腺导管损伤或阻塞、面神经损伤,无张口受限、瘢痕挛缩及咀嚼障碍;2例因岛状颊肌粘膜瓣远端愈合不良再次出现硬腭前端瘘口,但面积较原来明显减小,其中1例再发腭瘘应用已转移到腭部的颊肌粘膜瓣组织行二次手术修复后愈合;1例岛状颊肌粘膜瓣部分坏死。结论:应用蒂在前上和蒂在后的岛状颊肌粘膜瓣修复腭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其成活率高,可以灵活转移修复各个部位的腭瘘,在修复软硬腭交界部位腭瘘的同时可延长软腭、矫正腭咽闭合不全。即使腭瘘再发,可以应用已转移到腭部的肌黏膜瓣修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瘘 岛状颊肌粘膜瓣 腭裂
下载PDF
腭咽闭合不全诊治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殷佳鹏 赵振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084-1086,共3页
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是整形外科及耳鼻咽喉科的范围,对此疾病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一般来说,需要语音病理学家的评估,同时结合鼻音的客观测量。腭咽肌环的闭合能力可以被X线照影以及鼻咽纤维镜直接诊断,而且鼻... 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是整形外科及耳鼻咽喉科的范围,对此疾病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一般来说,需要语音病理学家的评估,同时结合鼻音的客观测量。腭咽肌环的闭合能力可以被X线照影以及鼻咽纤维镜直接诊断,而且鼻咽中腭咽闭合的位置、闭合不全的位置及大小可以被明确。对于有必要的患者,可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正颌术后对发音的影响同样得到明确。VPI与已经认识的综合征及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使得我们对VPI的病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有利于诊断这些患者并存的疾病。有了这些评估的方法,对于治疗效果就更好预测,患者及其家庭可根据治疗效果做进一步的安排。本文就VPI诊治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咽闭合不全 诊治 耳鼻咽喉科 诊断方法 治疗效果 整形外科 鼻咽纤维镜 VPI
下载PDF
鼻-牙槽术前矫治器在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7
作者 秦永平 赵振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816-1818,共3页
作为唇腭裂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McNeil提出的现代术前正畸已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方法的不断改进,术前正畸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成为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鼻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PNAM)... 作为唇腭裂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McNeil提出的现代术前正畸已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方法的不断改进,术前正畸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成为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鼻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PNAM)(鼻一牙槽术前矫治器)由BarryG rayson和Court Cutting初次介绍,通过各学者对其不断的应用与改进已经逐渐成熟。作为一种术前正畸方法,PNAM有着能让缩窄齿槽及腭部裂隙,恢复正常牙弓,延长鼻小柱,改善鼻部形态等优点。但也存在争议。本文就PNAM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序列治疗 辅助治疗手段 术前正畸 鼻小柱 矫治器 牙槽 正畸方法 鼻部形态
下载PDF
鼻唇部连续组织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蕾蕾 赵振民 +6 位作者 汤臣 尹宁北 庄强 王春燕 吴宏志 刘灿 武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通过获取鼻唇部连续组织切片图像,初步建立可视化虚拟三维唇鼻模型。方法:将鼻唇部组织标本行连续切片,染色后用数码相机获取切片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重建后可视化应用。结果:成功探索大块组织标本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重建出... 目的:通过获取鼻唇部连续组织切片图像,初步建立可视化虚拟三维唇鼻模型。方法:将鼻唇部组织标本行连续切片,染色后用数码相机获取切片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重建后可视化应用。结果:成功探索大块组织标本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重建出的鼻唇部数字化模型有良好的展示特性并可进行简单的可视化应用。结论:运用三维重建软件将连续组织切片进行三维重建及可视化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鼻部 唇部 连续组织切片 HE染色
下载PDF
口内双侧横行小切口隆颏术 被引量:6
9
作者 童海洲 赵振民 +2 位作者 尹宁北 王永前 李海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919-1921,共3页
目的:探求一种通过口内双侧横行小切口使假体置入更加方便准确、减轻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隆颏手术新方法。方法:根据颏部解剖结构特点,采用口内双侧粘膜上横行小切口,切口定位于双侧尖牙下方距唇龈沟5mm处,长约8mm。横行切开粘膜及... 目的:探求一种通过口内双侧横行小切口使假体置入更加方便准确、减轻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隆颏手术新方法。方法:根据颏部解剖结构特点,采用口内双侧粘膜上横行小切口,切口定位于双侧尖牙下方距唇龈沟5mm处,长约8mm。横行切开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分别从两侧粘膜切口纵行向下钝性分离肌层至骨膜,用剥离子在骨膜下剥离拟置入假体腔隙,假体置入后肌层及粘膜分层缝合。结果:笔者采用该切口进行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共3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随访1~6个月,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经口内双侧横行小切口进行硅胶假体隆颏术对矫正McCarthyⅠ型轻度小颏畸形可获得满意术后效果,且保留颏部肌肉完整性并避开颏神经,创伤小,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颏畸形 双侧横行小切口 隆颏术
下载PDF
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欣 严义坪 +5 位作者 李海东 尹宁北 熊斌 成挺 宋涛 赵振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研究进入鼻侧软骨区域的主要血管,为设计内眦血管蒂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衬里和睑板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并介绍其临床应用经历。方法:10具存放一年的成年尸体标本从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2具尸体标本的面静脉内注入蓝色乳... 目的:研究进入鼻侧软骨区域的主要血管,为设计内眦血管蒂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衬里和睑板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并介绍其临床应用经历。方法:10具存放一年的成年尸体标本从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2具尸体标本的面静脉内注入蓝色乳胶溶液。在3.5倍的手术放大镜下进行解剖,显露鼻背和鼻周区的血管。结果:内眦动脉发出分支从鼻侧软骨的外上方开始斜向其内下方向走行进入鼻侧软骨的表面,并与鼻背动脉和鼻外侧动脉向鼻侧软骨表面发出的分支相互吻合。并且内眦静脉与其伴行。应用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修复下睑缺损1例,效果满意。结论:以内眦血管为蒂的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具有良好的血液供应,血管蒂长并且走行比较恒定,可转移到眶区修复部分眼睑衬里和睑板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动静脉 内眦血管蒂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 眼睑缺损 眼睑肿瘤
下载PDF
游离肩胛区骨皮瓣在舌和口底及下颌骨联合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欣 马婷婷 +2 位作者 秦永平 吴镝 赵振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介绍游离肩胛区骨皮瓣在舌、口底和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实践。方法:应用肩胛区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因舌癌行扩大根治切除术后的舌、口底、下颌骨联合缺损病人2例,术中根据下颌骨、牙槽、口底和舌缺损的大小设计肩胛区骨皮瓣;术... 目的:介绍游离肩胛区骨皮瓣在舌、口底和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实践。方法:应用肩胛区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因舌癌行扩大根治切除术后的舌、口底、下颌骨联合缺损病人2例,术中根据下颌骨、牙槽、口底和舌缺损的大小设计肩胛区骨皮瓣;术中顺向或逆向寻找血管蒂,掀起肩胛区骨皮瓣,游离移植于口内,吻合血管,固定肩胛骨瓣于颌骨缺损内,将皮瓣与口内缺损创缘缝合,覆盖牙槽、口底、再造舌。结果:骨皮瓣全部成活。患侧颌面形态和舌外形恢复满意。其中1例患者术后5天死亡,死因疑为消化道大出血。结论:肩胛区骨皮瓣具有血管恒定、切口隐蔽、对供区功能影响小、可供组织种类和组织量多、修复范围广等特点,是修复头颈部复合缺损的一种比较满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区骨皮瓣 舌缺损 下颌骨缺损 口底缺损
下载PDF
大龄腭裂患者两种手术模式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屈文静 王永前 +6 位作者 李海东 宋涛 吴镝 麻恒源 姜婵媛 孙敏 尹宁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腭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模式,以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52例大龄腭裂患者按年龄不同分为A组(8~16岁,n=18)和B组(16岁以上,n=34),A组进行改良兰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腭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模式,以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52例大龄腭裂患者按年龄不同分为A组(8~16岁,n=18)和B组(16岁以上,n=34),A组进行改良兰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B组进行改良兰氏法同期咽后壁瓣咽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个月,观察创口愈合情况、语音清晰度、高低鼻音、鼻漏气及鼻咽纤维内镜检查情况。结果语音评估显示,A组和B组患者高鼻音和鼻漏气程度均显著下降,语音清晰度提高;32例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完全,余20例患者术后虽仍有腭咽闭合不全,但在鼻咽纤维镜下腭咽闭合率达80%以上。结论针对不同年龄的腭裂患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手术模式 腭咽肌瓣 咽后壁瓣
下载PDF
改良全唇瘢痕切除术治疗文唇术后瘢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文静 尹宁北 +1 位作者 王永前 李海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994-996,共3页
目的:针对文唇术后感染所造成的全唇瘢痕,探讨一种改良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对5例文唇术后致全唇瘢痕患者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治疗,通过随访评估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例,术后切口处瘢痕不明显,唇线流畅,红唇较术... 目的:针对文唇术后感染所造成的全唇瘢痕,探讨一种改良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对5例文唇术后致全唇瘢痕患者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治疗,通过随访评估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例,术后切口处瘢痕不明显,唇线流畅,红唇较术前饱满,轻度外翻,4例患者满意,1例患者较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一方面减小切口两侧张力,减轻术后切口瘢痕再度增生及瘢痕变宽,另一方面使唇部组织轻度外翻,红唇处更加丰满和生动,唇形对称美观。此方法简单安全,值得在中国人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唇 全唇瘢痕 改良手术方法
下载PDF
踝周神经阻滞用于前足矫形手术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叶 边焱焱 +4 位作者 杜悠 王牧川 范彧 李默晗 高鹏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704-707,685,共5页
背景:良好的围手术期镇痛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足截骨矫形手术是足踝外科常见手术,尚无针对此类手术的规范化围手术期镇痛方案。目的:比较喉罩全麻结合踝周神经阻滞与喉罩全麻结合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两种方法... 背景:良好的围手术期镇痛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足截骨矫形手术是足踝外科常见手术,尚无针对此类手术的规范化围手术期镇痛方案。目的:比较喉罩全麻结合踝周神经阻滞与喉罩全麻结合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两种方法在前足截骨矫形术后镇痛方面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中重度外翻并接受单足前足截骨矫形患者86例,其中男8例,女78例,年龄53~83岁,平均(68.1±8.4)岁。术式采用收肌腱及外侧关节囊松解+改良Chevron截骨±Weil截骨±Akin截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A组:采用喉罩全麻+术后PCA;踝周阻滞组:采用喉罩麻醉后、切开手术前行踝周神经阻滞。收集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即刻、6 h、12 h、24 h、48 h及3 d、7 d时切口疼痛VA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PC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6)min,踝周阻滞组为(58±7)mi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CA组术后即刻、6 h、12 h、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4.5±1.0)分、(5.1±1.5)分、(4.8±1.7)分、(4.0±1.4)分,踝周阻滞组分别为0分、(1.0±0.9)分、(3.5±1.1)分、(3.0±1.8)分,踝周阻滞组显著低于PCA组(P<0.05)。术后48 h、3 d及7 d的VA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注射阿片类镇痛药物者,PCA组(10例,23.3%)明显多于踝周阻滞组(2例,4.7%)。结论:踝周神经阻滞可有效控制前足截骨矫形术后疼痛,减少非PCA途径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提高患者手术体验,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周神经阻滞 患者自控镇痛 疼痛 外翻
下载PDF
隐性腭裂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屈文静 尹宁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659-1662,共4页
隐性腭裂又称粘膜下腭裂(submucous cleft palate,SMCP),中国也有学者称其为腭隐裂。Calnan[1]在1954年提出隐性腭裂三联征:①硬腭中线切迹;②软腭肌肉中线不连续呈透亮影;③两歧悬雍垂。据Velasco[2]报道,隐性腭裂典型三联征出现率... 隐性腭裂又称粘膜下腭裂(submucous cleft palate,SMCP),中国也有学者称其为腭隐裂。Calnan[1]在1954年提出隐性腭裂三联征:①硬腭中线切迹;②软腭肌肉中线不连续呈透亮影;③两歧悬雍垂。据Velasco[2]报道,隐性腭裂典型三联征出现率为74%,悬雍垂裂出现率为65%,而硬腭切迹出现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腭裂 手术治疗 粘膜下腭裂 三联征 悬雍垂 腭隐裂 切迹 中线
下载PDF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久丽 吴镝 尹宁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5-57,共3页
腭裂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达到完善的腭咽闭合,获得正常的语音功能。但限于目前的手术方式及技术水平,许多患者腭裂术后仍存在腭咽闭合不全,使口腔内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鼻漏气、异常的鼻腔共鸣导致语音清晰度降低。因此,在手术关闭腭部... 腭裂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达到完善的腭咽闭合,获得正常的语音功能。但限于目前的手术方式及技术水平,许多患者腭裂术后仍存在腭咽闭合不全,使口腔内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鼻漏气、异常的鼻腔共鸣导致语音清晰度降低。因此,在手术关闭腭部裂隙之后,仍需对患者的腭咽闭合情况进行评估,对腭咽闭合不全者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关于腭咽闭合不全的评估方法有很多,可以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客观评价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本文将目前的评估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对比,阐明其各自的评估原理、方法和优缺点,并对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咽闭合不全 评估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缝牵引成骨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海侠 宋涛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1期2173-2178,共6页
缝牵引成骨术(SDO)是一种充分利用骨缝生长潜力的手术技术,可减少手术创伤,但常因骨缝内新生骨量不足导致治疗周期延长、术后复发率升高等。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SDO内源性BMP-2的... 缝牵引成骨术(SDO)是一种充分利用骨缝生长潜力的手术技术,可减少手术创伤,但常因骨缝内新生骨量不足导致治疗周期延长、术后复发率升高等。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SDO内源性BMP-2的表达可促进牵张骨缝内新骨生成,重组人BMP-2(rhBMP-2)的局部应用不仅需要构建合适的载体,还极易导致骨缝融合的发生。深入探究SDO内源性BMP-2的表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确定rhBMP-2对牵张骨缝的成骨作用规律,有助于早日实现BMP-2相关治疗措施在SDO中的临床应用,为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牵引成骨术 骨缝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保留Scarpa筋膜的双钳夹改良术式在腹壁整形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则志 吴赛男 金骥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Scarpa筋膜的双钳夹改良术式在腹壁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脂肪整形一科收治全腹壁整形手术女性患者26例, 年龄26~50岁, 平均36.9岁。分为皮瓣钳夹组12例和Scarpa筋... 目的探讨保留Scarpa筋膜的双钳夹改良术式在腹壁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脂肪整形一科收治全腹壁整形手术女性患者26例, 年龄26~50岁, 平均36.9岁。分为皮瓣钳夹组12例和Scarpa筋膜钳夹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腹壁整形术的手术时间(不包括吸脂时间)、术后血清肿发生情况、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与皮瓣钳夹组相比, Scarpa筋膜钳夹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36 min, 较皮瓣钳夹组(平均手术时间153 min)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血清肿以及切口感染情况, 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均为Ⅰ/甲级。结论保留Scarpa筋膜的双钳夹改良术式可降低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整形术 皮瓣切除 血清肿 感染 切口愈合
原文传递
咽后壁隆起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曹艺美(综述 赵振民(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440-1443,共4页
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insufficiency,VPI)是一些先天性疾病和继发性疾病经常出现的腭咽不能正常闭合而导致的发音和吞咽障碍。这些疾病包括先天性短软腭、先天性肌营养不良、软腭裂、腭裂及粘膜下裂、扁桃体或腺样增殖体切除... 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insufficiency,VPI)是一些先天性疾病和继发性疾病经常出现的腭咽不能正常闭合而导致的发音和吞咽障碍。这些疾病包括先天性短软腭、先天性肌营养不良、软腭裂、腭裂及粘膜下裂、扁桃体或腺样增殖体切除术后、继发性肌肉麻痹以及某些职业性疾病等,另外涉及现在己知的400多种综合征,其中以腭心面综合征最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咽闭合不全 咽后壁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腭心面综合征 先天性疾病 治疗 隆起 职业性疾病
下载PDF
唇腭裂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亚萍 吴镝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4期360-362,共3页
唇腭裂属于最常见的先天性颌面畸形,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小鼠与人类颌面部的发育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唇腭裂小鼠模型一直是研究人类唇腭裂疾病的重要工具。小鼠模型拥有数量多、寿命长、生长周期短、易获... 唇腭裂属于最常见的先天性颌面畸形,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小鼠与人类颌面部的发育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唇腭裂小鼠模型一直是研究人类唇腭裂疾病的重要工具。小鼠模型拥有数量多、寿命长、生长周期短、易获得等一系列优势,但也存在模型类型有限等问题。目前,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外科手术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运用基因工程技术(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如基因敲除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运用致畸剂作用于孕鼠(如地塞米松、二噁英等),从而影响胚胎小鼠的发育,以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等。本文就目前建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小鼠模型 基因工程技术 致畸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